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說服性的演講稿

演講稿1.17W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現如今,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服性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服性的演講稿

一、聽衆是:

同齡人

二、成果:

讓大家相信中國民歌是中國人民唱歌走調的重要因素

1、結束後,聽衆瞭解/認同:

由於從小就學習高難度的中國民歌才導致了中國人民唱歌走調

2、爲實現這一結果,聽衆需知:

1)唱歌的音準是與一個人找音距的能力有關的,音距就是一個音到另一個音的距離;

2)從小學開始我們的音樂課本就充斥着各種高難度的中國民歌,而中國民歌的音域跨度都比較大,讓還處於學習階段的我們難以找到準確的音距,導致了後來的音準問題;

3)外國的民歌大部分爲比較簡單的音調,難度較小,容易找到音距,比如像在國內很紅的《送別》的曲子也是從國外傳進來的,簡單易學朗朗上口。

3、聽衆感受到:

1)學習中國民歌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感到困難的;

2)不要因爲自己唱歌走調而感到自責,難過。

三、關聯性:

1、音樂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唱歌;

2、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唱歌爲什麼會走調;

四、要點明確:

透過對比中國民歌與外國民歌,得出中國民歌是導致中國人民唱歌走調的重要因素。

中國民歌是中國人民唱歌走調的重要因素

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唱歌爲什麼會走調呢?有的人說唱歌走調可能是一種病,還有的人說唱歌走調其實跟你的聽力有關,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大中國13億人民而能把歌唱好的只有那麼一點點人,而人家國外人口雖然少但是歌手也不見得少啊,爲什麼中國人民唱歌比較容易走調呢?這就是我要告訴大家的.了,那就讓我們一起追溯到我們的小學時代吧。

在說到小學音樂課之前,讓我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唱歌走調。唱歌走調說白了就是你的音準不好,而唱歌的音準是與一個人找音距的能力有關的,音距就是一個音到另一個音的距離,比如1234567這幾個音之間都是有距離的,像我們用簡譜的話是看不出來的,在五線譜上就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到每一個音符的音距,比如1到2的距離是這樣,而你只能唱到那樣,那就是跑調了,你把2給弄丟了,找不到它了。

好的,現在我們可以從腦海深處把小學音樂課本找出來,翻開它,你就會發現我們的音樂課本里就充斥這各種類似於《歌唱祖國》《走向新時代》《春天的故事》《茉莉花》等等這樣高難度的中國民歌,就算是號稱是兒童歌曲的《讓我們蕩起雙槳》也都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舉例唱一段)想想當年的音樂課上,是不是幾乎每個人都唱的面紅耳赤,一副馬上就要斷氣暈過去的模樣。因爲這些中國民歌的音域跨度都比較大,讓還處於學習階段的我們難以找到準確的音準,再者,我們的音樂課本上都是採用簡譜教學,不像五線譜,每一個音都分佈在不同的位置,這也是有助於我們去找音距的,而都是數字的簡譜,就很難讓人產生音距的想象,難以找到準確的音距,所以才導致了後來的音準問題。

感受過我們大中國的小學音樂課本,我們再來看一下人家外國小朋友都是在唱一些什麼歌。當我們在唱《走向新時代》的時候,人家唱的是“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仔細看一下人家音調“11 55 66 5 44 33 22 1”跨度比較小,也在小朋友可以掌控的音域範圍內,不用憋的半死才唱到那個音。《送別》這首歌大家應該都聽過吧,“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其實呢,這首歌的曲子也是從外國傳進來的,然後用中文填詞,這首歌的音調也是比較簡單易學,朗朗上口,聽一兩遍就能記住了,唱起來比較不那麼吃力,基本都是普通人能到達的音域範圍內。這時候就不得不提起,紅遍我們大江南北的中國民歌《茉莉花》了,雖然曲調也算得上是朗朗上口,但是它的跨度也是很大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九曲十八彎的音調,唱着唱着就要跑偏了,也是普通民衆駕馭不了的大歌。想一想,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超過我們音域範圍的中國民歌,各種高音各種唱不上去,整天扯着嗓子吼,有的時候我們唱不到某個高音的時候,我們腦子就會下意識的降低音調來唱,久而久之,這樣不準的音準就深深的留在了我們的腦海裏,我們可能還會覺得自己好厲害,什麼音高都上的去,殊不知,早就跑調到不知何處了。

所以,想要唱歌不走調,除了先天的條件以外,小時候的音樂教育也是相當重要的。作爲小學音樂課本其實應該多一些童真童趣的音樂,一些簡單的音符,音調,並不需要那麼多高難度跟高技術的東西,簡單的唱好一首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歌其實更能讓人開心。

現在,我們也這麼大了,唱歌走調一時半會兒也是治不了了,但是這也不是我們的錯,只能說從小就學這麼高難度的中國民歌又有幾個人是真的能唱好的呢?我們還是可以繼續當我們的浴室歌王,歌后,ktv麥霸,唱歌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標籤:說服 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