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合集15篇)

演講稿2.6W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合集15篇)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些意境唯美的詩句表達的盡是詩人們在中秋時賞月所作的感慨。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望着皎潔的圓月,我不禁心中感慨萬千:在這本該閤家團圓的日子裏,有多少遊子期望着與家人共同坐在月下,隨心所欲的聊天、一起吃月餅呀!

我身爲在溫室中幸福成長的小花朵,不愁吃穿,父母百依百順,這樣的幸福十分值得珍惜,於是,我邀父母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共同度過這美好時光。

夜晚,月亮如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她美妙的、純潔的面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此時的月亮如皎潔、剔透的玉盤,猶如甜甜的月餅,令人垂涎千尺。這時,媽媽端來一小盤月餅,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塊鳳梨味的,它是金黃色的,圓圓的餅邊上嵌着優美的花邊,中央點綴着幾朵漂亮的花兒。我快速咬下一口,軟糯的餅面入口即化,香甜級極了,帶着濃郁果味的果醬伴着舌尖久久無法散去,直沁心扉。我們邊吃月餅邊聊天,十分融洽。

媽媽不斷與我們嘮叨着,這嘮叨此時在我心中卻溫暖無比。是呀,伴着柔美的月光,吃着甜甜的月餅,與家人共度中秋,誰不覺得十分溫馨、快樂呢?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2

員工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喜獲豐收的季節,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是閤家團聚、把酒邀明月的喜慶節日;關於中秋,自古就流傳着許多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僅給人以無窮的遐想,而且將中秋之夜點綴得浪漫、溫馨,更加迷人。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盡情抒發自己情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國人歷來把團圓看得彌足珍貴,月圓人有緣,相聚在,此時此刻,員工朋友們!你們放棄了與家人、與親人共祝佳節美好時光,仍然堅守崗位、辛勤工作在銷售第一線,我代表公司向你們表示感謝!員工朋友們,你們辛苦了!

時光飛逝,我們一起共同走過這些年,正因爲有你和你們這些可敬、可愛員工的不懈努力,纔會如旭日東昇,銷售業績年年攀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與成就。的發展需要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員工朋友們的共同的努力,纔會做強、做大,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員工朋友們,你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用飽滿的熱情、辛勤的汗水和優質的服務,正在譜寫壯麗的詩篇;你們如同一滴滴雨露,滋潤着這片沃土。如今,銷售旺季已經到來,願員工朋友們抓住商機,再創佳績,再立新功。努力吧!員工朋友們,我爲你們喝彩!我爲你們加油!我相信,在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下,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最後,祝員工朋友們擁有更多快樂和更大的收穫!

祝願員工朋友們中秋佳節愉快、闔家幸福!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懷一顆感恩之心。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箇中秋要到了!本週四,農曆的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爲中秋,它僅僅次於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爲團圓節。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裏,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爲甚。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瀰漫團圓的時節。

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爲我們人類有着的共同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

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學校,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4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慶中秋,話感恩。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花好月圓、金風送爽的宜人九月,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節。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腳步難以停息。但是每到農曆八月十五,忙碌着的人們的心靈總會被中秋佳節的溫馨俘虜。我們互相傳遞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團圓文化。

有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同學們耳熟能詳,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等。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爲句中傳遞着對故鄉、親人和朋友的無盡思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盒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

我想把感恩帶進生活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得到的每一份關愛表示感謝。讓我們一起來感謝父母,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的生命,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溫暖的家,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無盡的愛。讓我們把最美的祝福送給父母,祝願他們身體健康。

慶中秋,話感恩。讓我們一起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謝我們的師長,因爲他們引導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因爲他們幫助我們插上智慧的翅膀,因爲他們鍛鍊了我們的工作能力,因爲他們教導我們學會自立,因爲他們教導我們學會堅強。

這個中秋,讓我們學會感恩,給父母送上一個甜蜜的微笑;學會感恩,給老師致以一個真誠的敬禮;學會感恩,向朋友伸出一雙友誼之手;學會感恩,爲陌生人留下一絲心靈的溫暖。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我們的世界會更美,更好。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賞中秋明月,揚中華文化。

漫漫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祖國母親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詩詞曲賦是她柔光輕泛的雙眸,國畫、書法和曲藝展現出她曼妙的身姿,而傳統節日更是描繪出她靈動飛揚的神采。

《周易》有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誌,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每個節日都是文化的載體。兩天後,我們將迎來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同學們,可如今,中秋節對於我們的意義又到底是什麼呢?是忙碌喧囂中一個難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娛樂?是應接不暇的宴席與觥籌交錯的應酬交際?抑或僅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的農曆八月十五?

現實一次次向我們證明:我們過着歷史悠久的中秋節,卻不一定了解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們坐在庭院裏賞月,卻未必能再聯想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或“玉兔搗藥”的古老傳說;我們嚐盡了美味的月餅,卻往往沒聽說過“朱元璋與月餅起義”。象徵團圓與幸福的中秋節似乎在漸漸淡化它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

面對韓國“端午節”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印度尼西亞將“皮影戲”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對無數西方節日的滲透性興起與部分中國傳統節日無形的沒落,生長在21世紀的自尊自強的我們發出了一聲聲吶喊與呼喚:“請讓我們,來繼承和弘揚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傳承開拓。曾有人這麼說:“傳統的文化節日的淪喪就是文化的淪喪,文化的淪喪就是民族精髓的淪喪。”偉大的祖國母親爲我們留下了珍貴無價的文化遺產,而那鏗鏘有力的“傳承開拓”現在正需要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去付諸實踐,而即將亮相的廣州亞運會也期待着我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

“歷史是逝去的無法改變的昨天,傳統文化是生於人類之始並可進化永生的。”同學們,作爲附中人我們更應該走在這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隊伍的前列,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抓住契機,認真學習中華文化知識,過好每一個傳統節日,挖掘其背後的傳統文化,深入理解並取其精華,主動成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異彩。

最後,祝願大家在中秋賞月之際,不忘中華傳統節日傳統文化之本源,過一個幸福快樂的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中秋節剛過,大家還沉浸在過節的氣氛當中,那麼中秋節告訴我們什麼呢?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

中秋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爲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麼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爲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爲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爲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甜絲絲的月餅,吃茶、飲酒,傾訴着團圓的喜悅,遙祝着遠方的親人。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裏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裏去"。應該說,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樑,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寄託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說:“花好月圓是中國人一種非常美好的願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內涵,既象徵着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溫和、安定的美感”。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透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衆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於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透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說,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着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傳統節日對於華人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樑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爲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當然中秋節也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國的傳統節日。

春華秋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穫而充實,花好月圓:則映射出人們對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師們、同學們: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讓我們爲創建和諧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起努力吧!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又快到中秋了。風裏夾雜着桂花的香甜,遠處還有鳴蟬在嘶啞着,彷彿是對生命最後的留念。我站在窗臺前,望着天上銀恍恍的明月,院子裏的桂花星星點點,像是天上一顆一顆星星的倒影。三年了,每年的風景都是一樣的,可是奶奶,你在哪裏呢?

物是人非,白衣蒼狗。

奶奶是三年前的'中秋節去世的。此後,越到了中秋,我越是思念她。思緒飄回到過去。

“奶奶奶奶我來看您啦”小小的我在蹦跳着,奔到奶奶的懷裏,她的懷裏總是有一種乾乾淨淨的,陽光的味道。看着我和爸爸媽媽中秋節拜訪她,奶奶笑彎了眼眸,趕忙回到屋子裏,拿出放了很久很久的果脯,一把塞給我,生怕我拒絕:“奶奶藏了好久的果脯,你趕快拿去吃”我總是很不懂事的全部吃掉,甜甜的直沁心底。奶奶看着我笑,深深的皺紋掩不住對我的慈愛,彷彿心裏比我還要甜。吃過團圓飯後,她總是會把我抱起來,看着明月,給我講神話故事:“從前啊有一個特別美特別美的女子,叫嫦娥……”聽到後來啊,我昏昏欲睡,奶奶就用她柔弱的肩膀揹着我回房間。耳邊卻一遍一遍重複着她的故事:“從前啊……”

還是同樣的月亮,同樣的桂花,然而,我再也不會見到她了。奶奶,希望您在天堂,過的一切安好。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8

今天老師讓我們查找傳統文化的資料,我最感興趣的是中秋節。在網上我瞭解到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在這個傳統的節日,我們一家人會團聚在一起,坐在陽臺上賞月,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裏,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聽着蟲兒的鳴叫聲,品嚐甜甜的月餅和好吃的瓜果,和家人一起度過快樂的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9

一年分四季 ,即春,夏,秋,冬。十五也叫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滿月的月亮更圓更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次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圓。遠在他想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也稱“團圓節”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龐幸,某 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稱,故少女拜月,元“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若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計,到處散發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來月餅到家中,發現裏面藏着紙條,上面寫着中秋夜,殺韃子,迎以軍。於是衆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10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我們的節日——中秋”,共有三部分內容,分別是“一個問題”、“一個傳說”和“一個詞語”。

首先來講一講“一個問題”——你能想到和中秋節有關的三樣事物嗎?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現在,我想將我所想到的和大家分享。第一樣,是桂花。很多同學一定和我有着相似的感受,開學不久,某一天早晨走進校園,便有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於是,總忍不住讚歎道“真香啊”;於是,總忍住不張望,要尋找這縷縷清香的出處。尋着,尋着,驚喜就綻放在你眼中,你走到架空層的桂花樹下,微笑着說“是桂花開了”,你還要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的好夥伴,甚至拉起她的手,帶她來到桂花樹下,就只爲分享這動人的芬芳。第二樣,是月餅。當你來到超市或者商店,當你開啟自己家裏的冰箱,它們就跳進了你的眼簾。月餅的種類很多很多,有原味的、豆沙餡兒的、水果餡兒的、蛋黃餡兒的等等,它們都等着你去品嚐呢!第三樣,就是那一輪賞心悅目的圓月亮。有人要問,月亮經常能看到,爲什麼中秋的月兒最美呢?因爲,中秋的月亮潔白如玉,最大也最圓;因爲,中秋的月兒有太多美好的情感和動人的傳說。

接下來,我們就講一講“一個傳說”——嫦娥奔月……這個傳說,大家很輕易就能說出來。我想,你們或者很小的時候就聽家人講過,或者從書上讀到過,或者從電視上看到過。但即使如此,每逢中秋,大家總還要說一說。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將這傳說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於是,爺爺奶奶知道了,爸爸媽媽知道了,我也知道了。我們要記着,要說一說,因爲,將來我們要將它講給我們的子孫聽;因爲,這就是傳承。

最後,要講“一個詞語”——團圓……中秋佳節,月兒圓了,人也要團圓,這是每一個家庭最大的願望。“團圓”真是一個神奇的詞語。自古以來,無論是守衛邊疆的軍人,還是漂泊在外的遊子,還是有家難回的親人,他們的心裏裝着思念和悲傷,但一想到“團圓”,又總能燃起一份憧憬和希望。“團圓”真是一個美好的詞語。自古以來,一到中秋佳節,親朋好友就會歡聚一堂,在桂花樹下,會餐,賞月,聽那美麗的傳說;人們因此而歡樂,因此而幸福。

我們品嚐着中秋節的幸福,我們也應當送出中秋節的祝福!因爲,這是“我們的節日”!這“我們”是你,是我,是朋友,是親人,是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送出祝福,從“我”開始!祝福同學們中秋節快樂!謝謝!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1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中秋,懷一顆感恩之心》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箇中秋到了!“中秋”,它僅僅次於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爲“團圓節”。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裏,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爲我們人類有着的共同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在此,我代表全體同學、祝老師和同學們中秋快樂!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12

教師和學生:

我喜歡中秋節,因爲我可以在中秋節的晚上吃很多好東西。最重要的是節日一結束就放假。我會經常參加一些娛樂活動,我會玩得很開心。也許兩者都有。總之,假期忙的是成年人。但是大人忙的時候,我們小孩子玩,假期裏我們也有輕鬆的心情。當然,我們無憂無慮的孩子還是幸福的。

春節期間,雖然恰逢農閒季節,但每年總感覺很忙。單是中秋節就給人一種特別的歡樂,一種心靈的寧靜和一種特別的渴望。後來想想,好像心情就不一樣了。

我喜歡中秋節的心情。那不僅是收穫的積蓄,也是收穫的開始。說她在存錢,因爲那只是夏收後的短時間。她是開始,因爲秋天正以她豐碩的腳步逼近,它充滿了人們即將收穫的喜悅。我想只有經歷過鄉村生活經歷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感受、心情和內心深處的感受。

圓圓的月光下,圓圓的月餅又香又甜,蘋果熟了又甜,梨子、葡萄等水果也上市了。在月光下,人們品嚐節日的美味,談論收穫。一邊賞月一邊聊天是一種很大的樂趣。有一次我想到一首詩:“每逢佳節思親”。

我媽媽每年都去超市買月餅。有些月餅看起來像大蛋糕,很厚,聞起來很美味,吃起來很脆。不管是蒸的還是烙的,上面都有各種圖案,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桂花雕刻的花瓣月餅,吃的時候散發出淡淡的桂花香味。很多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月餅很多,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不僅月餅的圖案沒有太大的變化,而且圖案總是那麼清晰,那麼均勻,那麼漂亮。但一趕上中秋回家,總想吃兩大塊“桂花月餅”,感覺好香好甜。

你看,除了家禽和肉類、傳統蔬菜等食物,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和海鮮出現在農家樂的餐桌上。

“無酒即宴”,每逢佳節,人們總要喝一點酒。這就是中秋節有趣的原因。

中秋節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感受親人的愛,品味人生的哲理,體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xx一班的張鵬、葛亮同學,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又到一年月圓時》。

當天氣不再炎熱的時候,當清晨的步伐不再悠閒;當課業不再輕鬆,當耳邊又響起一陣陣親切的叮嚀,我們又迎來的一個嶄新的學期。金秋九月,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萬家團圓的中秋佳節,你的心是否如我一樣牽掛着遠方的親人,讓我們祝福親朋好友身體健康,節日快樂,闔家幸福!

中秋,又到一年月圓時。讓我們珍視親情,閤家團圓。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瀰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還記得兒時朗朗的讀書聲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提醒我們思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子發出如此美好的祝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啊!那是張九齡給我們送來的祝福。是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我們慶賀自己生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和平、安康、幸福、團圓,這不正是我們先人多少年來追逐的信仰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幾盤小菜,幾句家常話,簡簡單單卻又傳遞着人類最溫暖、最和諧的聲音,今夜,月圓人更圓!

中秋最美是思念。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聲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塊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在此,請允許我代表12秋數控一班全體師生祝大家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我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她寄託着我們無限柔美的情思,承載着我們無比浪漫的情懷,傳承着我們無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風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與大海相思,曠野與天空互喚,草木與陽光相依,星星與月亮相悅。中秋!更是把父母與兒女,愛人與親人,遊子與故鄉的心緊密相連。

中國人是重情誼的,中秋節是個多情的節日!“但願人常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人們氈席地坐,登高賞月,遙寄遠方,倍思親人。無論何時何地,雲捲雲舒、星月輪迴,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心中深遠悠長的思鄉之情,揮之不去的是我們對愛人、親人、友人最纏綿最真摯的不了情。這些深情濃濃的匯成了中秋節圓圓的明月,匯成了人們心中深摯的期盼:讓天宮月娥免去凡間災難,送去我們對親人朋友最真誠的祝福,願我們的海外遊子、臺灣同胞早日迴歸祖國懷抱!

中國人是浪漫的,中秋節是個詩情畫意的節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當我們吟誦這耳熟能詳的詩句時我們腦海中是多麼浪漫的畫面,我們心中洋溢着多麼神聖的情感,我們爲古老的中華民族而自豪,爲我們崇高不朽的中華文化而驕傲!

中國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節更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人類未來希望的“第八大洲”,早在遠古時代,中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中國人的想象就已經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燈火闌珊的中秋,明月寄託的,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月亮的美好想象與神往,寄託的是中國人富有創造性的飛天夢想。如今,飛天已不再是夢想,20xx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壯美升空。火箭騰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畫卷。從此,中國的航天事業走進了一個新的里程,中華民族的振興又開啓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興旺和平的時代裏,在這個祥和美好的節日來臨之際,我更想對大家說:請珍惜家人和師長對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同學情,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吧!讓我們爲親人更加幸福,祖國更加富強而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吧!

最後,祝我們的親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閤家歡樂,幸福美滿!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中秋節的演講稿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向來對農曆比較淡漠,當曾老師問我今天是八月十幾的時候,我十分茫然。爲什麼突然問我這個呢?我十分不解,不好意思的望着老師。

當老師用手指指着電腦屏幕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明天是中秋節啊!”

對中秋節,我倒是有一點印象。不就是吃月餅,看月亮嘛!大人們常說中秋節是團圓節,書上也說,圓圓的月亮,讓那一些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人無限的感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大詩人李白在月圓之夜後所寫下的詩句。“月是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團圓日。”這應該是所有遊子的感觸。“每逢佳節倍思親。”守望在家的人,都急切的盼望着親人可以回家團聚……

團圓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它往往又難以實現。這一刻,我不僅對李白的《靜夜思》有了更深的理解,對遊子的思念和守望在家的人的那一種期盼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爺爺遠在攸縣老家,這時候的爺爺一定也在期盼着我,期盼着爸爸媽媽回家團聚。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爺爺一定在做我最喜歡的蛋黃月餅。他的臉上一定泛着笑容。如果鄰居問他,“怎麼做這麼多月餅啊!”爺爺一定會說“這是我孫子最愛的月餅,一定要多做一點!”

我的奶奶昨天從長沙回到了老家。上車的時候,看起來很輕鬆,其實我知道,奶奶的心裏是多麼的糾結。她既不忍心讓爺爺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地過節,又捨不得離開我們。

我早就知道老人家對於團圓的祈盼是更加強烈的。每個星期爺爺都會打電話過來。問我的學習情況,問我們的衣食情況,尤其是在我生病的時候,爺爺會語無倫次地問我燒到多少度,有沒有看醫生。在電話裏,爺爺的語氣是急切的。而且,急切的語氣中又包含着無盡的關切,無盡的擔憂和無盡的思念。爺爺的心,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我身邊的。

今天,我真想插上翅膀飛到爺爺身邊,可是在生活中,親情總是有難以解開的羈絆。爸爸出差無法提前回來,媽媽上班請到假,他們又不放心讓我一人獨自回家,最重要的是我的一大堆作業,這是爺爺心裏最在乎的事情。所以,這個中秋,我只能望着月亮訴說自己的心思了。

窗外淅淅瀝瀝,雨意正濃,正如我的惆悵無法釋然。十五夜的月一定是圓的,就像所有人期盼團圓的心一樣,是永恆的,只是,明天的圓月可能會被雲雨所遮擋,就如我的思念鬱積在胸中。寫下這篇文章,寄放我這一個中秋的所有情結。

標籤:演講稿 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