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關於糧食的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

演講稿3.19W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糧食的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糧食的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

糧食的演講稿1

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自從遠古以來,愛惜糧食的優良品德就已經深深地駐紮在了我們的偉大的華夏的民族基因之中。自從上古時代的採集狩獵,古代的男耕女織,從《周易》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當念物力維艱,到《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民以食爲天,到人是鐵,飯是鋼……珍惜糧食,從海子“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到袁隆平老先生大力研發雜交水稻。一粒一香,就是中國人對於珍惜糧食最美好的情話。

糧食來之不易,是利民之本,更是立國之基。沒有來自於生活物質的基本保證,靈魂難以在其上詩意的棲息。從去年以來,非洲的豬疫,今年許多地方的大蝗災,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疫情下的糧食的減產以及停產,這些都給我國的糧食問題帶來了巨大的艱難的挑戰。更不必再提起十幾年前由於大豆危機而引起的巨大損失。這無疑是一次又一次的爲我們這一輩後代敲響了警鐘,告誡着我們要珍惜糧食的重要性。

可是,在現實生活之中,卻仍然存在着許多不珍惜糧食的不文明現象。有人說到,現在糧食正充裕,自己浪費無妨。實際上,正像我前面所說到的那個樣子,糧食危機的挑戰仍然十分嚴峻。放眼世界,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地區正處於飢餓的環境之下。在看到中國,中西部地區仍然有許多的兒童食不果腹……還記得記者採訪袁隆平老先生的時候,他談及早期研究,看到羣衆的飢餓,內心的沉痛以及沉痛後的飽含的淚水。時過境遷我們並不能再讓悲劇重演。

也有許多的同學說到,我已經付了錢,浪費了隨意。可是,真的能夠如此的任性和隨意嗎?於跬步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海。今天的你浪費了一盤青菜,明天的我浪費一盒的米粉,積少成多,進一步造成食物的分配不均,個人經濟浪費,國家投入浪費。點點滴滴都匯聚起來,這是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更何況說,青年是時代的晴雨表。我們對待糧食的態度,正反映出了我們對於國家,對於社會的態度,這怎麼能夠說一句我願意。也有許多的同學害怕節約,顯得不闊氣,然而節約並不是小氣,浪費也不算是闊氣。好客勤儉節約,儉以修身的美德傳誦至今,習總書記也呼籲,不要讓舌尖上的盛宴,成爲舌尖上的剩宴和舌尖上的浪費。

各位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的老校長講述校名麥田二字的故事嗎?他說,麥田在抽出枝條向上生長,人們也正在隨着付出心血的糧食的滋養下成長,願同學們都如麥田一般面向陽光,成爲我們偉大國家朝氣蓬勃的擔當青年!

同學們,在此我呼籲道,作爲麥田中學的一份子,愛惜糧食從我做起,然後以愛惜糧食爲己任,揚勤儉之風!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到此完畢!

糧食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你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節約糧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所以爲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爲“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衆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裏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捱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我們浪費糧食?作爲我們這一代,不要總以爲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卻要養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見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愛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儉以養德”,自古以來,節儉一直是中華民族值得彰揚的美德。我們中國,之所以要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因爲中國浪費不起。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個人只要浪費一點,總數就非常驚人。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

最後,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約爲榮,以浪費爲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你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糧食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各位同學,早上好。今天我所講的主題是文明餐桌節約糧食。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都學過吧,可是你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涵義嗎?從一顆秧苗種子到你碗裏的那粒米飯,要經歷多少道工序及爲之付出的辛苦勞動呢?我們同學都不知道吧!爲什麼我這麼說呢?平時在學校裏,我看到有些同學在午餐的時候因爲自己的口味與飯菜不合,常常把自己不愛吃的飯菜倒掉,造成很大的浪費。我認爲,這種行爲是十分可恥的,應該杜絕。

把中午的飯菜吃光,不僅給自己的身體補充了能量,也是一種反對鋪張浪費的表現。我爲什麼這麼說呢?有些同學,飯菜不吃,零食不斷,這既不利於營養的吸收,又造成金錢的浪費。雖然我不提倡挑食,但如果有的菜,你實在不愛吃,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去拒絕浪費,你可以問問周圍其他同學,或許他們愛吃,會給你解決一下。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去實現“節約”這個目標。

因此,我在這裏倡導同學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節約糧食,從現在開始。

糧食的演講稿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您們好!

大家知道嗎?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將不堪設想!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月節約一斤糧食,一年全國就節約了65萬噸糧食!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節約一點點的話,就不會出現巨大的浪費了!

會節約是真正的簡樸美!如果你長得美若天仙,可是你只會浪費,而不會節約,你是個外表美而內心醜陋的人!如果你會節約,你的心靈會比任何人都美!雖然你家庭生活條件好,很富裕,但是不知道去節約,你照樣是一個一文不值的“窮光蛋”!如果你會節約,在你的精神方面,你是一個擁有億萬金錢的大富翁!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今天開始,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能節約一點點,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了

糧食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週是我國“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週,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爲天。由此可見,“吃”是多麼重要!缺少糧食,我們很難生存,缺少糧食,我們國家難以發展,缺少糧食,我們人類更有可能走向滅亡!建國66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我想說的是:很有必要!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100萬元算,可以蓋2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千元記,可以使七千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我們的校園!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爲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同學們思考。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爲榮,以浪費爲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爲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我衷心地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意識,節約學校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每一個人都快樂地生活在藍天,白雲,綠水,陽光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糧食的演講稿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結晶,是農民伯伯灑下的汗水,凝結出的果實。走進食堂,撲入眼簾的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顯而易見的節約糧食標語。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意識到並行動的呢?

在學校裏,老師經常跟我們提起“節約糧食”這種品德,可是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仍舊看到有許多同學因爲偏食,覺得這些菜不合味口就不盛了,還有一些榮寫盛的時候盛了很多,可沒吃兩口就把盤子端出去倒掉了。不止在學校裏,在飯店裏、大酒店裏,我也看到的不少浪費糧食的行爲。在飯店裏,有不少人都點了一大桌子的菜,看是吃起來僅僅只是喝了一寫飲料、酒什麼的,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聊天,“吃”地差不多了就抽了幾張餐巾紙轉身走了,剩下了一大桌子沒吃多少的菜。

這些行爲習慣都是不好的,如果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的話,那還要這麼多糧食來做什麼呢?那農民伯伯這麼起早摸黑的勞作又有何意義呢?既然你盛了這麼多菜那你就應該對它們,對農民伯伯負責。在飯店裏,那剩下的一桌子菜,我想,你應該有權利不他們打包帶回家吧。你應該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忍受着飢餓的壓迫,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都是他們生命的渴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糧食的演講稿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您們好!

國家教委早在1991年10月10日發出關於教育系統認真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教育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不少學生中,節約糧食的觀念十分淡薄。這不僅反映了不少青少年學生和兒童不懂得珍惜人民羣衆的勞動果實,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們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爲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領導,一定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這一問題,要把節約、愛惜糧食的教育活動,作爲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長期抓下去,並努力抓出成效。教育學生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它也是“養成良好習慣”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我們創建“綠色學校”、創建“節約型學校”的實際行動,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小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吃飯的時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吃飯,不挑食。無論爸爸媽媽給我們吃的,還是學校裏的飯菜,我們都要把肚子吃飽,吃飽纔有利於我們身體成長的。爲了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

我們要樹立節約意識。愛糧、惜糧、節糧,不能是空洞口號,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仍然需要。我們的糧食遠未充裕,我們沒有糟蹋糧食的權力,也沒有糟蹋糧食的條件。希望前面我提到的那些浪費現象不再發生。

我們要發掘節約潛力。我們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約糧食也相當於種了糧食。我們的一張張餐桌就相當於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裏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我們要強化節約行爲。不管在家裏還是在學校裏,都不能浪費糧食。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了就要吃完,不隨手扔掉……對浪費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只要我們牢記“節約”,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學生吧!

糧食的演講稿8

各位在座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你們每天的“盤中餐”是哪裏來的嗎?米飯是由大米制成的,而大米則來源於水稻。而水稻的種植、生長、加工過程極爲複雜而艱辛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整個過程吧!

播種。農民伯伯要在稻田(泡在水的土地)裏撒下種子,播種時要提防水中的生物誤傷(如蛇、水蛭等),並要每天關注育苗田裏的水溫、水質,確保秧苗的茁壯成長。

分苗。當秧苗長出有十餘釐米時,需把它拔出、分散重新栽種到更大面積的秧田中,並講究行距間隔的分開,使其有充足的生長空間,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寬。不能使用農業機械化的稻田,需要人工彎着腰,用手一根接一根的把秧苗插到稻田裏,這種勞作方式延續了千百年,就是常見的插秧場景。

鋤草。秧苗長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把其他雜草拔除。在烈日的照曬,秧田好似一個大蒸籠,農民伯伯彎着腰,一根一根的把雜草拔除,汗水順着胳膊、臉頰一滴一滴的滴入田中,正是“汗滴禾下土”,每一顆稻穗都是一滴一滴汗水培育出來的。

收割。收割是最農忙的時節,要趕在好天氣,及時的把成熟的麥穗收割起來,收割時還要小心稻穀麥芒割傷,收割下的穀子還要打穀、碾殼把米粒和穀殼分開,纔是能食用的米粒。

同學們,以上就是我們天天餐桌上最普通米飯的原材料———米粒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間農民伯伯要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可是另一方面,據統計,全球每年在糧食的浪費上面就價值2億多美元,是個多麼龐大的數量呀,中國的耕地只佔全球的7%,卻有23%的人口需要養活,農民伯伯一年的收穫,難道我們就忍心這樣把它倒進垃圾桶?中華文化歷來就有勤爲儉的傳統美德,就是指不要鋪張浪費,如果你體驗了這種糧食種植的艱辛過程,更要從每天的餐桌做起,珍惜每一粒來之不易的糧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們一起從自己做起,勤儉節約,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就是尊重自己,傳承中華勤儉好美德,做中華好市民,謝謝

糧食的演講稿9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您們好!

之所以要在這裏公佈食堂文明就餐公約,並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切實遵守。這實在是由於我校食堂就餐的現狀所致。目前我校食堂就餐存在着同學亂插隊、亂浪費、亂擺放等不文明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從學校層面考慮,確實跟食堂過於擁擠有關。因此,學校決定在十一放假回來之後,將進一步改進錯時就餐制。

經學校行政會議決定:初一、初二實行配餐制保持不變。初三改爲11:35分提前在食堂就餐,如此一來,初中與高中就可以完全錯時就餐。高三段每週11:50就餐,他們面臨着高考,確實要有所照顧。高一段單週12:00就餐,雙週11:50就餐,高二雙週12:00就餐,單週11:50就餐。提醒大家:十一回來之後正是第六週,也就說高一11:50就餐,高二12:00就餐。

實行新的就餐制之後相信對目前食堂的擁擠現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我們同學亂插隊的不文明習慣,僅靠學校的錯時就餐還是不夠。關鍵還是需要我們同學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後排同學發現前排同學插隊一定敢於站出來予以指責,或者告知值日老師進行管理,絕不能縱容不文明現象。與此同時,我們值日老師也應該站在食堂打菜隊列之中進行有效的管理。

目前亂浪費的現象也相當嚴重,每次值日的時候總看到很多同學將大量的剩菜飯倒入桶中,總是感到非常心痛,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人處於飢餓之中,到目前爲止,世界上仍然有八億多人口處於飢餓當中,這是一個比整個歐洲人口還要多的羣體。全世界每年有約九百萬人死於飢餓和飢餓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說每天有兩萬四千人,每四秒鐘約有一人因爲飢餓離開人世,而在這當中,有一多半是兒童,換句話說,由於直接或間接的飢餓原因,每八秒鐘就有一個孩子被活活餓死。每位同學包括我在內,捫心自問,這種亂浪費糧食的做法是否是在謀殺生命。

最後,亂擺放的現象主要在於不少同學吃完飯之後並沒有把端湯碗的盤子送到餐盤迴收處,我相信我們的同學不是故意的,我也相信我們的同學能夠做好這一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