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通用8篇)

演講稿5.46K

演講稿是作爲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通用8篇)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1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傳統書信,應被傳承。

最近,情歸紙筆元旦書信活動的舉辦,旨在重拾紙筆,情歸書信,給他校同學寫一封信同賀新春。但以書信爲載體的傳情在互聯網交流快捷的今天引起爭議。不可否認的是,在快節奏的今天,交流於網絡卻確實比書信快捷方便。但我認爲,傳統書信是應被傳承的。

首先,重拾紙筆,情歸書信能夠交流思想,增進情誼。相隔於學校,往日能夠朝夕相處的夥伴聯繫越來越少,經過不同學校的教育也會有所變化。而書信交流能使彼此都有一個機會去開口,去了解往日夥伴的近況,增進雙方之間的感情。而不是面對閃動的對話框難以開口,筆上流露的情便豐富多了。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傅雷在面對兒子傅聰出國學習音樂時,同樣用書信來往,在書信中流露了平日難以開口的父愛。同時他也曾說:與傅聰的來信不僅能交流近況,關心工作,最大的是能夠給自己帶來新思想,新想法。

與此相同,情歸紙筆活動也旨在透過紙筆,交換不同的想法與思想,瞭解不同生活下的昔日好友,開拓眼界,同時拉近之間的距離,增進情誼。

其次,重拾紙筆,情舊書信能夠在新春中送來慰問,開同臨接未來。在中國傳統目前最盛大的節日中,手撫一封傳統方式寄來的書信,心中不免得到一絲欣喜與感慨。將情愫歸於手中的信紙,中華古代經久不衰的韻味又重新浮現。在墨跡中領會祝福與暢想之中反覆品讀,珍藏這一封紙書,攜手共進未來。反觀,若是一成不變的微信羣發祝福,難免有些敷行,喪失了那份韻味罷了。

最後,重拾紙筆,情歸書信傳承了中華傳統,意義非凡。書信是傳統中國的交流方式,但在快節奏的網絡時代,逐漸被淡忘。而情舊紙筆活動意在使人們重拾那一張信紙,那一份情,傳承傳統。同時,在傳承傳統的過程中加入了創新的元素,給組織活動,讓深圳大多學校一同參與,目針對的對象是高中生們,也就是新時代的青年們。讓青年們透過活動,傳承情的同時傳承了文化,理解了文化,愛上了文化,最終又傳承給下一代青年。這樣的活動是意義非凡的。同樣道理,人們纔會堅持中華傳統節日,傳承傳統節日爲自己國家的瑰寶申請專利並愛護它。而書信交流也是中華傳統,同樣也應該被傳承!

在微信交流方便快捷的今天,拾起傳統,手持紙筆,給朋友書寫一封信,互相交流思想,增進情誼。賀新春,臨未來。傳承傳統書信,從你我做起。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2

各位同學們:

你們好!

衆所周知,最近多校聯合舉辦了“情歸紙筆”元旦書信活動。我們需以紙質書信的形式,給兄弟學校的同學寫一封信。乍一看,資訊時代還寫傳統書信似乎不合理,我卻以爲,傳統書信,應被傳承!這個活動意義非凡,我們應積極參與。

誠然,在當今社會還以紙質書信交流顯得有些過時和麻煩,與社會科技發展形式相悖。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活動寫信的目的並不只是傳達資訊,我們本就不追求快捷,而追求紙質書信的情意。因此,這種傳承傳統書信的活動應被肯定。

傳統紙質書信是沉甸旬的真情。一筆一劃、細細斟酌的背後,是無數的情思與心血。試想,一盞檯燈下,有人爲了給我們寫一封信,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字句。我們想將心中最真最美的情傳達給你。你的同學、你的朋友爲了給你一封信廢寢忘食,他們與你許久未見,有無數話語要與你傾訴。幾張薄薄的信紙,捧在手中應是沉甸甸的情。這與手機上幾句話或幾十句話,幾個表情相比,不是更能給人以溫暖嗎?這就是傳統書信的魅力,也是“情歸紙筆”活動目的之一所在。

傳統紙質書信是中國幾千年來寶貴的傳統文化。從古代開始,人們便以書信交流,傳統書信隨源遠流長、從未斷絕的中國傳統文化一同流傳至今。古有杜甫“家書抵萬金”的盼望,有岑參“馬上相逢無紙筆的無奈,有諸葛孔明《出師表》《誡子書》字字用心,近有曾國藩,傅雷教子篇嘔心瀝血,從古至今。“見字如晤,聲息可辨的情愈發深厚。傳承這一傳統文化,應是本次活動最主要的出發點。象徵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書信需要被代代傳承下去。我們有義務將傳統書信傳承下去。

現如今,老路老樓不停地拆,傳統文化卻必須永駐我們心間。如果現在人們再也不用紙質書信傳情達意。而一味投身於雜亂,快速而冷冰冰的資訊海中,人與人之間隔閡會拉大,人情也會疏離甚至虛假,到那時,又有誰會在一張信紙上花費無數血,誰又會因一張滿滿當當的信紙熱淚盈眼?傳統書信,應被傳承!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參與進“情歸紙筆”活動中,以紙墨傳遞真情,傳承傳統文化吧!

謝謝大家!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一句句勾起孩童時代的回憶,一句句凝練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經典我們還記得嗎?面對流光溢彩、物質繁榮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新事物讓我們目不暇接。快女快男式的文化快餐,韓國文化、日本文化的侵蝕,歐美文化的強勢來襲……傳統文化似乎漸行漸遠,華夏兒女幾千年不變的精神信仰,似乎已經被新一代的我們拋棄了,面對華夏文明千年的傳承,面對無數哲人奉獻終生纔有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應該讓它漸行漸遠嗎?作爲中學生,作爲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先進的.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它具有傳承性、延續性和強大的`生命活力。張岱年先生曾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精神作爲人生標語來激勵自己。作爲新時代的我們更應好好傳承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教育,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目標,達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境界,提升我們的思想文化素質,做一名優秀的中學生,做一個大寫的人!

作爲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我們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不是一味固守傳統,還要重視銳意創新,經世致用,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應該以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爲基礎,不斷學習新的優秀人類文明,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用傳統文化武裝自己並始終保持“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的人生態度。大膽創新、勇敢競爭,積極開拓,不斷進取。讓我們的中學生活更加絢爛多姿,讓我們的人生旅程更加豐富多彩。

謝謝大家!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最近,由三所學校共同舉辦的活動“情歸紙筆”元旦書信活動引發了同學們的熱議。有的同學認爲這是一次交流思想,增進情誼的絕妙機會,但也有同學認爲這“鴻雁傳書”純屬抱殘守缺,逆勢倒行,必當堅決抵制。我的觀點是傳統書信,應被傳承”,理由如下:

首先,以紙質書信的形式給兄弟學校的同學寫一封信絕不是逆勢倒行,恰恰相反,這一傳承文化的行爲,意義非凡,應被視爲一種歷史的進步。中華文明淵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文字被髮明,紙張被製造後就在這紙張上不斷書寫,不斷創造,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書信,最爲古老,最爲傳統,最爲廣泛使用的一種交流書式理應被我們重新拾起。作爲新時代的高中生,拿起筆,拿起紙,寫一封信寄給友人,站在全新的起跑線上傳承這書信文化,細細品味其中古人的智慧與奧妙。因此,我認爲傳承傳統書信是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歷史的進步,是二十世紀的新青年肩負的責任與擔當。

其次,寫一封信給兄弟學校的同學,在我看來是加強校際交流,友誼的絕妙機會。儘管如今微信交流加此方便快捷,可我們抱着手機,坐在電腦前,看消息視窗資訊不斷滴入時,我們又在討論什麼,又得到什麼呢?

是沒有營養的一個個段子嗎?是娛樂頭條,花邊新聞嗎?我們被這高速發展與前進的世間的紛紛擾擾所囚禁,收穫短暫與無厘頭的快樂,這是我們想要的嗎?坐下來,寫一封信,無關世間紛擾與喧鬧,親愛的朋友,我只想問問你“你那兒的天藍嗎?你的學習緊張嗎?我在這兒有些想你,也還想告訴你,我的未來裏有你。”所以,我們或許應當好好利用“情歸紙筆”這一活動給不在身邊的異校同學寫一封信,讓我們的情,歸籲紙筆,去到他們的身邊。

最後,我還想談一淡重拾紙筆這一簡單行爲的根本意義。一張紙,一支筆,坐在窗前,或許我們才能真真正正的靜下心來。一筆一劃,心裏在想,雙手在動,這最原好、最樸素的方式,恰恰最能沉澱我們的思想,回到最初的最初。因此。我以爲我們應當坐下來寫一封傳統書信。讓自己聽一聽內心深處的聲音。

綜上所述,我認爲傳統的書信應當被傳承。因爲這不只是以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傳承文化,也是以書信的方式和好友交換慰藉,還是給自己一次聽見內心聲音的機會。希望大家能在20xx年的元旦來臨之際,一起傳承傳統書信,同賀新春,共創未來,讓情終歸於紙筆。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5

尊敬的xx:

在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在塵封的夜空中,傳統文化熠熠生輝,點亮經典。而作爲如一粒沙渺小的我,對於傳統文化,亦瞻仰,亦學習,亦傳承,亦踐行!

——題記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朝詩人袁枚的一首小詩《苔》掀起了2018年致敬經典,傳承經典,傳唱經典的大潮,而最終纔有瞭如今那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苔》小調。我們感嘆的不僅是山區孩子如苔花勇敢綻放的精神,更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觸動着現代人麻木膚淺的心絃。作爲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我曾走進傳統文化的殿堂,有意蘊悠長的詩詞歌賦,有靈動深厚的漢字文化,有灑脫飄逸的文人墨客,併爲之陶醉。而如今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攜傳統文化之精神走進校園,走進兒童,去重溫經典傳統文化,去傳承可貴文化精神,去踐行中國教育夢。

你聽,“殺豬漢坐狀元,這個差事真麻煩,快把這事應付完,還要回家殺豬去掙錢,孝順我媽到百年哪”,這是著名曲劇《屠夫狀元》走進六一小學的現場。六一小學的師生和家長都被精彩的戲曲表演所深深吸引,時而聚精會神地端坐,時而衷心感激地鼓掌,也會被幽默曲段逗樂。甚至有的小朋友居然按耐不住自己對於戲曲的喜愛,自己哼起了調子或者學着做臺上的戲曲動作。孩子們不禁讚歎:“太精彩了!”、“太好看了!”、“我好喜歡戲曲啊!”家長也不斷稱讚道:“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戲曲,其實戲曲就像是讀書一樣,能夠給孩子們很多想象的空間,同時能夠感受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自戲曲文化走進六一小學以來,我校很多學生參加了戲曲學習活動,並且還有幸邀請了著名豫劇表演大師給六一的小戲迷們進行指導。戲曲文化走進校園,滋潤着兒童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

你看,一年級的小朋友搭起稚嫩的小手,虔誠地拜孔子;一年級的家長們用手中的硃砂,開啓孩子的智慧。在六一小學一年一度的入學禮中,正衣冠,硃砂啓智,拜師禮,無不彰顯出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地走進校園,影響我們的行爲。正衣冠,教給孩子們整潔端莊的外表是交往的基本禮儀;硃砂啓智,象徵着開啓智慧,希望孩子們能明“學生”之“名”,“學習”之“分”;拜師禮,手握拳,90度彎腰,三鞠躬,讓孩子們能夠做到尊師重道,尊其師,方能信其道。入學禮雖簡短,但包含很多重要的禮儀之道;雖簡要,但讓剛剛入學的孩子們感受到步入求學之路的儀式感。入學禮傳統文化進校園,是對優秀傳統的傳承,同時啓發着兒童對於禮儀精神的領悟。

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我曾帶領孩子們舉行過班級“詩詞大會”,曾鼓勵孩子們將成語故事表演出來,曾接受《弟子規》、《笠翁對韻》、《聲律啓蒙》等傳統文化典籍的沐浴,並且已經成爲教學常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心性安靜了,行爲文明瞭。而我在跟隨孩子們一次次解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每次收穫不同,感悟不同,但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的信念更加堅定了。孩子們雖然無法說出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但他們郎朗地吟誦聲,沉醉的學習狀態,足以看出孩子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當我們靜下心來去走進傳統文化,看到桃花開了,我們就不只是感嘆“春天來了,天變暖了”,而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傳統文化走進校園,它彷彿一股暖流,流進兒童的心田,內修其心性,外修其行爲,從而塑造出新時代背景下全面發展的好少年。而我作爲一個傳承者,亦堅定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讓傳統文化在稚嫩的心靈裏生根發芽,發揚光大!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愛是美德‘’大家一起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播種美德的種子。

慈善是愛的付出,不管給予或是得到。心裏總是有很多很多快樂喜悅的情感在涌動。愛就像冬天裏的火鍋溫暖着人們心靈,就像炎熱夏天涼爽棒冰化解掉所有的委屈與悲傷。

今天提筆寫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我傻呆呆坐了將近1小時不知怎寫,忽然有一雙溫暖手撫摸我頭說:”趕緊到街上體驗找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人。“我感到媽媽提議好,馬上出發去尋找,我站在馬路邊上等待需要幫助的人,忽然有位奶奶牽着位小朋友要過馬路,心想奶奶一定需要幫助,所以趕快去幫忙她們過馬路!隨後我輕輕地接近她們,莫名其妙的感到一股暖氣在我身中緩緩地流。啊,這種感覺是那樣的溫暖和怏樂。等我接近她時輕輕叫了聲奶奶讓我牽着你和小弟弟手一起過去好嗎?”嗯好,老奶奶同意了。“我越來越激動,心砰砰直跳。微微笑了笑。

途中,他告訴了我她家中事——她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旅遊去了,老伴已經去世了,現在她一個人在帶着孫子生活。過完馬路,她告訴孫子要跟我學習,最後我們依依不捨地分手了。

慈善是一種發乎內心善良和心態精神糧食。愛是一種不分大小的付出。不求回報。讓別人和自己都快樂,把愛傳遞出去。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老子《道德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學習體會告訴大家,與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勵,促進我們高職教育深入發展。

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老子的《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博大精深,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的樸素辯證法,揭示了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學習《道德經》,對於加強文化建設,提高人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道德經》裏的道指的是規律,道家認爲“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規律,然後纔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道家對規律的認識,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意義,仍然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對規律的科學認識,從小的方面說,對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具有指導意義;從大的方面說,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久遠的指導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這句話告訴我們,不管別人是善是惡,都能一視同仁,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義是,不僅在於教善人和聖人如何不與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聖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惡從善,最後達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們學習老子這句話後,在與別人交往時,不能以自己的原則去判斷別人,然後決定是否與之交往;而是在積極與善人和聖人交往,向善人和聖人學習的同時,也要與不善之人交往,透過自己的日常行爲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爲善人。如果我們的社會真能做到這一點,將是一個和善社會,給每個人帶來無窮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是《道德經》中很有影響力的句子,也是被人們廣泛傳誦的。它告訴我們,任何偉大人物的成長,任何偉大事業的成就,都是從細小做起,要腳踏實地,勤學苦練,不斷耕耘。任何好高鶩遠、不切實際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每個人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與人生價值,就必須記住老子這句話,做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認認真真學習,兢兢業業工作,朝着既定目標,一步一步邁進,那就能幹出一番事業,不虛度人生,實現輝煌。

各位領導、老師們,教師是人類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發展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學校工作的主體,是學生成長前進的領路人,身爲教師擔負着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重大責任。所以,在當前中央號召加強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中,我們教師要靜下心來,多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要多學習《道德經》這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提高自身素質,爭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8

尊敬的xx:

時間如水,生命如歌。21世紀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歷史飛越,譜寫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銳氣,“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自古以來,中華傳統美德就熔鑄在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我們不能忘記!

去年,我剛進進入肥鄉二中時,學校便給我們一人發了一本《弟子規》,要求我們朗讀並背誦,軍訓本來就苦,還要讀考試無關的書,心中很是不解?立正、起步走、跑步、起立、蹲下,這段艱苦又充實的軍訓‘旅程’到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弟子規》這本書的內容還在繼續,書裏不僅教會我們讀書,更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軍訓練就了我健康的身體,而文化卻影響了我的心靈,它教會我的知識和道理使我受益終生。此後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每天都在堅持讀經典作品,品經典禮儀,學經典內容,因爲我們作爲中華民族的新青年,理應遵紀守法,尊敬老師,孝敬父母,關愛同學,做一個傳承美德的好青年。

爲什麼要學傳統文化呢?因爲在社會上總有一些目無法紀,目無尊長,目中無人的人。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國家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在校期間,學校的校長又爲我們解讀傳統文化,學習傳統禮儀幾天的學習,我感到了傳統文化巨大的魅力和無盡的感召力,它感染着我們,盪漾着我們的靈魂,在二中這個充滿禮儀的校園裏,我要從小事做起,從撿起一片紙,從一聲主動問好,從認真寫好每一個字,每一次作業做起,我們作爲21世紀的少年挽救中國傳統文化已刻不容緩。而實現中華傳統文化雄起的主力軍正是作爲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是作爲擁有一腔愛國熱血的天之學子的我們,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進行新的文化創造。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爲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美德以危機感爲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爲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

同學們,作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弘揚傳統文化,我們義不容辭!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