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關於日行一善演講稿

演講稿1.88W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日行一善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日行一善演講稿

日行一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學校讓我們“日行一善”,每一天做一件好事。做些什麼好事呢?我苦苦的思索着。今日上午,我們來到了外公外婆家喝喜酒。吃過午飯後,我和表弟到院子裏放鞭炮,我們噼噼啪啪放了一午時的鞭炮。這時,單元的大門前全是鞭炮爆炸後殘留的垃圾。

正在這時,姑姑來了,她一見門前滿地的垃圾,便皺起了眉頭,“怎樣這麼髒啊,我們來掃一下吧。”我一聽來了興致:“對呀,我怎樣沒想到,既做了好事,又找到了作文的素材,我們快開始吧!”表弟也很高興,說:“我也來幫忙。”

我回家拿了三隻掃把,就掃了起來。表弟拿着掃把,東一揮西一舞的。嗐,這哪是掃地呀,這不越掃越髒嘛!我看着看着就笑了,姑姑則耐心的告訴他掃地的方法。

我們掃了半天,最終把散亂的垃圾掃成了一堆。這時,來了一位老爺爺,他看地上這麼幹淨,又見我們拿着掃把,就明白了一切。他誇讚我們說:“你們真是不錯,主動幫我們掃地,看着也舒服多了,多謝啊!”我們聽了很高興:“不不不,這是我們應當做的!”我們只可是粗略地掃了一下地,卻得到了老爺爺的讚美。感受幫忙別人的歡樂。

日行一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都是懷着一顆善心,帶着一對行善的翅膀來到這美麗的世界!一提到善,大家自然想到助人爲樂,其實,善待自己,寬容他人,愛護環境,勤奮努力,回報社會,熱愛國家等等,同樣是做人之大善呀!我想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纔有了令人一目瞭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爲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把行善當成一種習慣,“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其實,行善很簡單!解放自己那雙已經連續好幾個小時盯着電腦屏幕的雙眼,是善待自己,對於別人的幫助,報以微笑或說聲真誠的感謝,是善待他人,將身邊的廢紙輕輕撿起,丟進垃圾箱,是善待環境,知榮明恥,奮發圖強,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善待社會!日行一善,並不是讓我們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去尋找機會做好事。而是讓我們把善意存在心中,遇到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親愛的同學們,其實善不遙遠,它就在你我的心中,它就在你我的身邊,一言一行,善就表現出來,一舉一動,你就是一個偉大的善者!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當我們行善時,也是爲自己積累財富,是讓愛的種子在你我心中傳遞。當我們將“日行一善”當做一種習慣時,這是何等幸福,是在“感謝”聲中的真情流露,是在燦爛微笑中的深切感激!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善的陽光更加燦爛,照亮每一個角落!

日行一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日行一善,陽光你我他》。

善不是花色,一眼灼人,卻如梅花,暗香浮動;善不是風雨,悠然而來,沛然而去,卻是高天,底色常青。正是這樣浮動的、常青的善良,爲人心增添了幾分溫暖,爲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爲世界增添了幾分仁愛。日行一善,更是一種永存的美。

禪語裏有一句話這樣說到:“見他人善,當如己善,必助成之;視他人物,當如己物,必愛護之。”日行一善,就是讓我們把善意存在心中,遇到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弟子規》有云:“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做人不嫌貧愛富就是善,不喜新厭舊就是善。“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在別人忙的時候不去攪亂便是行善,在別人心煩的時候不在他耳邊閒言碎語便是行善。作爲學生,在校園內,幫助比自己小的學弟學妹們就是行善,看到校園內有垃圾主動撿起就是行善,見到老師和同學微笑着問聲“你好”就是行善,給花草澆澆水、鬆鬆土就是行善,在發現別人有不文明行爲時的一句溫馨提醒也是行善……善不在於難易,不在於大小,在於你是否有一顆行善的心。行善,就是如此簡單。

同學們,讓我們心存善念,卸下僞裝的面具,真誠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讓我們用善良來幫助他人,用善良來傳遞情誼,用善良來展示友好,用善良來書寫大愛。同學們,願我們每一天都能生活在點滴善行的喜悅中,願我們的校園充滿陽光、充滿愛!

日行一善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開學第一週,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人之初,性本善""日行一善"的意思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

古代有位葛繁的人,每天要求自己至少做一件好事,後來官至太守。有人請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說:"這裏有條板凳,倒了,礙人走路,你就彎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我們當中,有許多老師、同學都想做轟轟烈烈大事,卻往往忽視做好身邊的小事。

一天夜裏,一對年老的夫妻走進一家旅館。前臺服務員回答說:"對不起,我們旅館已經客滿了,一間空房也沒有剩下。"看着這對老人疲憊的神情,服務員又說:"但是,讓我來想想辦法…"。恐怕其他旅店也早已客滿打烊了,於是好心的侍者將這對老人引領到一個房間,說:"也許它不是最好的,但現在我只能做到這樣了。"這是一間整潔乾淨的屋子,於是老人愉快地住了下來。第二天,當他們來到前臺結賬時,侍者卻說:"不用了,因爲我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給你們住了一晚——祝你們旅途愉快!"兩位老人十分感動。老頭說:"孩子,你是我見到過的最好的旅店經營人。

你會得到報答的。"侍者笑了笑,說這算不了什麼。他送老人出了門,轉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這件事情忘了個一乾二淨。沒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開啟看,裏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並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來到信中標明的地方,擡眼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原來,幾個月前的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一個有着億萬資產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爲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會經營管理好這個大酒店。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爾頓飯店首任經理的傳奇故事。

生活中日行一善,其實很簡單。撿起地面上的一片紙屑,扶起倒在地上的板凳,垃圾分類投放,不隨地亂扔,把洗澡水留着拖地,不浪費水資源。

昨天開學第一天,我就發現很多同學一到校就開始打掃衛生了;二年級搬桌子,很多家長來幫忙,請孩子們表達我對家長的謝意;一個低年級的小朋友,在儒雅樓西門,幫搬桌子的哥哥姐姐掀起門簾,還有倆個孩子推着門;三年級的一個小朋友,在樓道里拿着小剪刀減去一個假期花上的黃葉子,我都好像看到花朵在望着她微笑呢!老師中,打掃衛生時,有人認認真真把桌腿凳腿都擦得乾乾淨淨,還有老師一開學就給教室裏的花兒洗澡,還給空置的花盆裏栽上綠蘿……這許許多多的舉動都是日行一善。哪怕一個微笑,一句鼓勵,都會讓看到的或被幫助的人感到溫暖。

日行一善演講稿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日行一善。所謂善就是美好的思想,善良的行爲,日行一善簡單地說就是:每日做一件小事,是善良的舉動。在學校裏,我們要養成見到老師主動敬禮,見到同學親切問候的習慣,如見到碎紙,水瓶等垃圾及時清理。在食堂吃飯有序排隊,不搶奪不吵鬧,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身爲高年級的我要始終以大哥哥的身份幫助弱小,因爲我是坐接送車的,每次上學或放學我總要清點人數,上車後照顧好低年級的同學是我必備的工作。在家裏我經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洗菜,掃地,有時下樓幫鄰居扔垃圾。

一滴水匯不成河流,但滴水可以聚成一片汪洋;一粒沙堆不成小山,但沙土可以堆成珠穆拉瑪峯,做一件小的好事,也許算不了什麼,但一個小的好事不願做的人永遠也做不成大的好事。

我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朝沿海邊走着,看到在沙灘的淺水窪裏,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窪裏,回不了大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裏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乾涸而死的。

男人繼續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裏的小魚,並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着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魚們的生命。終於,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來:“孩子,這水窪裏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擡地回答。“哦?你爲什麼還扔?誰在乎呢?”“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利小而不做;積小善終成大德,積小成而成大功。我們每天雖然只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但積累成多,我們就會做成一件大事,讓我們大家爲環境所奮鬥,爲善事所衝刺,創造美好家園。

我的話講完了,謝謝大家的聆聽。

日行一善演講稿6

各位老師:

大家中午好!

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題目是《幸福源於日行一善》。本學期我們學校開展的這個“日行一善”主題教育活動,我覺得帶給我們老師和學生的不僅僅是一次德育主題教育活動,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明善亭、明善牆、明善石、明善大講堂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對我的啓發很大。尤其是樓梯道兩旁的師生日行一善事蹟更是時時刻刻都在提醒着我們要日行一善。

人生怎樣才能幸福?我想每個人尤其是作爲默默耕耘、平凡付出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在張家港實驗小學學教時在讀書筆記記錄着這樣關於幸福人生的定義——幸福的人生一定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你有正確的思想觀念纔會有好的行爲,有好的行爲纔會有好的習慣,有好的習慣纔會有好的性格,有好的性格纔會有好的人生。其實放在這裏正確的思想觀念就是要存善心,好的行爲就是要行善事,好的習慣就是要日行一善,好的性格就要以一顆平常心、感恩心、善良心來對待人生,我以爲這樣的人生纔是幸福的人生。倘若幸福的人生如上面所說難免有點過於牽強,因爲有的人會說這些大道理誰都懂,可做到卻很難。其實我說幸福需要自己去尋找、去抓住,幸福的人生源於日行一善。開學初我聽說我帶三年級兩個班的英語,由於班級人數多、學生紀律、新教材等多方面原因,老實說一開始我心生退卻之意。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開始發現其實並不是我所想的那樣。胡翔同學開學初課堂上讓我很頭疼,開始我經常和他進行溝通,希望能透過談心的方式讓他遵守紀律,可效果並不明顯。我開始尋找原因,後來我每節課都讓他到黑板上默單詞,下課後教他正確書寫字母,給他鼓勵,慢慢的我發現他開始喜歡上了英語,英語課上總是表現得很積極,一個月後的考試他也沒有讓我失望。當然,像胡翔這樣不聽話的孩子還有,我一一透過耐心地教導,他們現在個個表現非常好。我也越來越喜歡這些孩子了,而他們回饋給我的則是充滿熱情歡樂的英語課堂和優秀的學習成績。我想現在我的小幸福的收穫正源於我對孩子們點滴的小善,其實我們能夠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批好每一本作業、主動與學生的一次談話、給缺課的孩子補一補課、給考試不好的孩子一次鼓勵……這些都是以人爲本的行善,只要你善於尋找幸福,發現幸福,原來行善其實很簡單,原來幸福其實並不遙遠。

謝謝大家!

日行一善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雙遼市第五中學的程思怡,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傲雪紅梅靜靜綻放》。當皚皚的白雪覆蓋蒼穹,肅殺的冬日在冷風中搖曳的時候,纖纖素手在輕拈冬的寧靜,微微蹙眉把冬的寂寞緊鎖。此時,綠草早已隱匿了蹤跡,百花也早已凋敝。哦!怎麼忽覺有暗香浮動,這幽幽入骨的寒香啊,來自於何方?看!冰天雪地裏,一株紅梅在靜靜的綻放!

她,就是那一株傲雪的紅梅。她,三年六班的驕傲,我們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她,叫張紅梅。

張紅梅大姐姐,大大的眼睛,透着一股睿智,高高的個子,亭亭玉立。她是個漂亮的女孩兒,她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可她卻偏偏沒有得到上帝的青睞。不,有人說上帝夠垂青於她了,每次考試都能拿年部第一的好名次。的確,年部第一該令多少學生和家長們豔羨,然而,有誰會想到她是一個被上帝小咬了一口的蘋果,她疾病纏身。當我和我的語文老師向她的班主任王老師更進一步的瞭解她的情況時,王老師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唉!這孩子又有一週沒來了。”話語裏,透着一種同情與憐憫。同情與憐憫,往往是我們對弱者的一種施捨。那麼,紅梅大姐姐是弱者嗎?不!看,病魔面前,她有多麼的頑強!她,又因病停課了,這樣被迫的停課不知有多少次

了,一週,兩週,一個月,甚至更長。她想上學,她多麼想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坐在教室裏學習,然而,她不能,她卻不能!病魔就是這麼的無情。她又因病停課了,停課了,但她並沒有停學。一種不服輸的韌勁,一種對求知的渴望,支撐着她,默默地孜孜不倦的在家自學。這期間要付出多少代價呀?我們常人真的難以想象,她的家比較富裕,家人始終沒有放棄治療。幾年來,大大小小的醫院,不知她去過了多少家,各種各樣的藥不知她嘗過了多少回。她,還是一個孩子,怎能禁得起這般的折騰。好多次,爺爺心疼孫女兒,想暗示她放棄學業,然而當爺爺看到她書桌上寫的密密麻麻的筆記本時,當爺爺看到她牀頭上堆着的一本本被她翻過不知多少遍的書本時,爺爺的眼睛溼潤了。心裏堅定的說:孩子,爺爺支援你!就這樣,每次她停課在家,爺爺就做她學習的助手,老師工作那麼忙,不可能天天到她家輔導她的學習,爺爺就成了她與學校連接的紐帶,傳遞作業資訊,每次考試,取卷,送卷,再取卷。爺爺不厭其煩,爺爺知道她的孫女最想要的是什麼?是什麼呢?是那個令所有人都想要的年部考試成績第一的名次嗎?如果是,她得到了,不止一次的得到了!我想,這絕不是她最想要的!她最想要的是挑戰命運,不向病魔低頭,讓自己的生命之花燦然綻放,她得到了,那優異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證明嗎!

曾經很多人以爲一個被疾病纏身的她怎麼能堅持學習,曾經很多人擔心她經受不住壓力,然而,她對學習的.那份執着令所有人震驚,她那驚人的成績更是讓人歎爲觀止,她對困苦的那份淡然同樣是讓人難以置信,一個被病魔纏身多年的十幾歲的孩子,在取得好成績面前,

當人們提起她的病痛時,她只輕輕地揮一揮手,微笑着說:“那些,都沒什麼大不了!”那些都沒什麼大不了?聽起來是那麼的平靜,然而聽到她這句話的每一個人又怎麼能平靜呢?擁有一個健康身體的我們,當你遇到困難與挫折時,你是否有過悲觀與絕望?你是否曾因工作的不順而氣惱過?你是否因食堂的飯菜不香而抱怨過?你是否因父母給不起你名牌而自卑過?你是否因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過?等等,等等,生活中的不順哪個人沒有?今天聽了紅梅姐姐的事蹟後,你是否也會在心裏說:那些都沒什麼大不了!我是健康的,我是幸運的,我要珍惜我所擁有的幸福!你是否也在想:世間的苦苦樂樂,我們應把它們當作理所當然!

日行一善演講稿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教師給我們佈置了一樣作業,是“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主題活動”。活動資料如下:

聽到這個活動,我們小組約定明早8點整準時到古德廣場集合,進行活動。

總算到明早8點了,我們立刻到集合地點,一共九人。等所有人都到了,我們便開始製作卡片。

卡片製作完畢,我們便分成兩個組開始行動,一組以李卓龍爲首,帶領劉俊甫等四人。二組以萬柄邑爲首,帶領我等五人。

萬柄邑最先發現一個‘目標’是一位叔叔,他理解了我們的宣傳卡片,並和萬柄邑合影,出師成功,使得我們‘士氣大增’可是也有碰釘子的時候,有些叔叔、姐姐和善的婉絕了我們,使得我們垂頭喪氣。

最終我們還是發完了傳單,將“日行一善,善行一生”這個完美的主題傳送給了更多的人。

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會讓你的一生變得更加充實,他不是說的,而是讓我們真正的付諸實際行動。

每個人一天做一件善事,人間就會變成完美的人間,地球也同樣會變成溫暖的世界,請大家記住,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日行一善演講稿9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的開篇,也是我們啓蒙教育經典中的經典。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是懷着一顆炙熱的善心,展着一雙行善的翅膀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一提到善,我們也許就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捨己爲人、雪中送炭、雲行雨施等成語。其實,善並不需要做出什麼偉大的壯舉,也不是一些長篇大論就能教會的,反之,善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善是一個人品德修養的充分體現,同樣也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善的傳承者,推廣者。善並不難,只要肯做,你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就拿我們生活中“看到垃圾要彎腰撿起”開始說起。我們都知道,看到垃圾要彎腰撿起,但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做到呢?樓梯上有紙屑、餐巾紙等垃圾,有人可能會想到等值日生來打掃,有人覺得反正旁邊沒人不撿也沒有關係,有人想到現在人怎麼多,撿起來會迎來別人異樣的眼光,說不定還會被人說是在做樣子,只有極少數人才會彎腰撿起,丟進垃圾桶。讓我們來想一想爲什麼會這樣,我覺得還是因爲同學們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對待別人的刁鑽心理在作怪。看到有同學彎腰撿起垃圾,會有很多人覺得是在做樣子,是給別人看的,其實這種心理是萬萬不可有,我們再來想一想,就算他在做樣子,就算他不是出於善意撿起來的,他也算爲校園整潔出了一份力,做了一件實事,也總比有些人面對垃圾已經完全麻木好得多吧!

道德離我們不遠,相反他離我們很近,每時每刻都與我們同在!在家裏爲父母泡上一杯熱茶、端一盆熱騰騰的洗腳水是有道德的表現,因爲這是一片對父母的孝心;幫助同學耐心地講解一道題目是有道德的表現,因爲那是一份對同學的真摯友誼;撿起地面上的一張紙、一個包裝袋是有道德的表現,因爲那是一顆對校園的環保之心;雖然我們不能爲一些地質災害貢獻力量,但我們爲他們誠信祈福同樣是有道德的表現,因爲那是一片對同胞的擔心;在公交車上主動爲年邁的老人讓個座,也是有道德的表現,因爲那是一份對老人的敬老之心……“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是啊,我們不能因爲覺得一件善事的微不足道而去放棄善的美,更不可以因爲一件負面的小事不爲人所知而偷偷去做。我們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提高分辨是非、區分善惡的能力,纔能有正確的道德觀與正確的道德行爲,成爲真正有道德的人!

事無鉅細,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句鼓勵,都是一種善意的幫助。老師們,同學們,有時善惡就在一念間,有時善惡就在舉手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善,是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而養成的一種習慣,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把生活中所有的美好,用行動記錄下來,感動身邊的人,影響身邊的人,讓我們一起努力,日行一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