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有一顆感恩之心演講稿

演講稿8.23K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現如今,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一顆感恩之心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顆感恩之心演講稿

有一顆感恩之心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向全天下所有偉大的母親說一聲:“媽媽,我愛你!”請再允許我向全天下的所有偉大的老師說一聲:“老師,我愛你!”好了,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謝謝!我是來自體育學院體教六班的,很高興我能在這裏帶給大家一段演講。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學會感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還有成語“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告訴我們的就是感恩。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爲什麼有些人不會感恩,有些人不懂得感恩,更有一些人不願意感恩。因爲他們從來就沒有愛的感情基礎。那些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的人必定是遭人唾罵的無恥小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激社會的關愛之恩。

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

學會感恩,就是要讓你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透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學會感恩首先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只要懂得感恩,纔會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後,才能獲得感恩。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和友情的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盪漾於這縷感恩的春風中,使我們的校園變的更加美好,使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燦爛,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平安與和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有一顆感恩之心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把我一生……”,一首《感恩的心》唱出了人生的真諦。堅強、樂觀、善良、同情、友愛……諸多的中華美德中,懂得感恩不可或缺。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那麼縱然存在其他美德,也不會發揚光大、源遠流長。若世人都懷有感恩之心,那麼這世界將不再有窮山惡水,也不會黯淡無光,所有的事情都將從“山重水複疑無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心懷一顆感恩的心,拋棄所有怨恨和憤怒,摒棄所有的嫉妒和不屑,只留存他人的好,讓自己的心靈充滿光明,充斥溫暖,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那麼人生必將幸福滿滿!

落葉在空中盤旋,奔向大地的懷抱,那是樹木對滋養它的土地母親的感恩;波浪在大海中跳躍歌唱,那是大海對彙集向它的河流的感恩;小草揮舞着嫩綠的枝丫,那是對照耀它的太陽的感恩……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是他們賦予我們生命;感恩老師,是他們諄諄教導,用知識澆灌我們成長;感恩愛我們的人,是他們帶來生活的快樂陽光;感恩鼓勵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信心十足;感恩傷害過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吸取教訓,更加自尊自強自立……

如果你是一朵花,就應該開在大地上,爲大地母親增光添彩;如果你是一滴雨,就應該落在乾涸的地方,帶去滋潤和希望;如果你是一片雲朵,就應該漂浮在廣闊的藍天中,譜寫高低起伏的樂章。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即使只是對他人報以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鼓勵的手勢,你也許都會得到無以倫比的回報。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像故事中的那位醫生一樣,懂得知恩圖報,學會感恩,永懷感恩之心,就能戰勝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讓社會發光發彩!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的黃金時代——青春期,作爲肩負着中華文化傳承重任的中學生,我們更應心懷一顆感恩之心,讓心胸更寬闊。感恩的花,開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永懷一顆感恩之心!

謝謝大家!

有一顆感恩之心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二4班的饒成,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常懷感恩之心》。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源於美國的“感恩節”,當天人們舉行各種歡慶活動,以感謝上帝賜予豐收之恩和美國第一批移民時印第安人所提供的無私幫助。其實,偉大的中華民族,也從來不缺“感恩”美德。 “滴水之恩,當涌泉想報”,從《詩經》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到孟郊的“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無不是感恩的寫照。

我們要感恩父母。同學們,當我們正在肆意揮霍着自己的青春和金錢的時候,當我們在課堂上想着遊戲的刺激的時候,當我們還在教室裏打鬧逗樂的時候,當我們在閒暇時高呼無聊的`時候??有誰想起了自己父母親,想到他們正在爲了我們的幸福而在寒風中苦苦奔波勞累呢?春秋時期,穎考叔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放在一邊不捨得吃,要帶回家給母親吃,這是流傳千古的感恩之心啊!曾被譽爲“全國十佳孝賢”之首、被省委書記稱讚爲“當代孝子”的我校畢業生張尚昀,當年揹着患重病的母親上大學,他在貧窮和飢餓的壓力下,在理想的支撐下,表現出了大義至孝和感恩之心。這不都是我們中學生學習的典範嗎?

我們要感恩學校和老師。是學校,爲我們提供了成長成才的絕佳場所,也許,我們現在不能完全理解學校做出的嚴厲規定,但請大家聽聽在已經考入大學的我校畢業生在襄城高中貼吧的肺腑之言,原話摘錄如下:“發自內心的感嘆,作爲過來人,我真心奉勸學弟學妹們一句,好好珍惜襄高的每一天。等你離開了你就會懷念它的一切,感謝她教給你的一切。曾經我也說過,就算死了也不會想學校。現在真的懷念在襄高的一切。好想回去,當你離開好就會發現它的好。”

是的,是老師淵博的知識,讓同學們感受文明與希望;是老師寬廣的胸懷,讓大家懂得寬容與忍讓;是老師慈善的目光,讓我們由懦弱變得堅強。遇到挫折灰心喪氣時,是老師在我們心田播種希望;當我們取得成功一帆風順時,是老師及時開出“驕兵必敗”的良方。日升日落,老師揮灑着血汗,寒冬酷暑,老師永遠滿腔熱情,指引着我們不斷前進。在將來,無論你會成爲挺拔的喬木,還是低矮的灌木,都將會用生命的全部向老師致敬。在此,對於那些不尊重老師的學生,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給老師送上最虔誠的祝福與最真摯的謝意。沒有花草工、水電工、校醫、管理員、環衛保潔人員等的工作保障,我們的校園生活和學習就難以維持。對於幫助過我們的人,哪怕只是借過一支筆或者是一個淡淡的微笑,我們都要給予真誠的謝意,學會把“行”、“謝謝”和“對不起”時時掛在嘴邊。

我們要感恩環境,就是不要隨地亂拋紙屑果皮,因爲整潔的環境屬於大家;課間、午餐、午休時,不要大聲喧譁,因爲安靜屬於大家??感恩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體現在我們的一些最簡單的行動當中。

同學們,“感恩”是生活的細節。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用平實的話語和實際行動表達出發自內心的謝意吧。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讓我們嚐到了學習知識的快樂;感謝同學真誠的關懷和幫助;感謝社會上所有人的關愛,感謝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感謝春天的花草,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噴涌的活力;感謝秋天的落葉,讓我們領悟到了生命壯麗的迴歸?

由此可見,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境界,感恩更是一種生活智慧,如果我們心存感恩,就可以沉澱許多浮躁與不安,消融許多不滿與牢騷。對於生活心存感恩,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因爲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和偏激,幫助我們度過苦痛和不順。最後,願我們每個人常懷感恩之心,成就美麗人生;發現生活之美,構建和諧校園!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