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精選5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爲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精選5篇)

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防震減災,珍愛生命》。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地震,地震造成將近7萬人遇難,37萬多人受傷,1萬8千人失蹤。這是多麼巨大的災難啊!舉國悲痛,世界震驚。爲了警醒世人,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爲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八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

我們的身邊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災害侵犯的隱患,如颱風、暴雨、火災、地震、雷電、交通事故等等,我們要提升自救互救技能,主動防災、科學避災,有效救災。上週,5月12日,我們開展了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就是爲了訓練我們避災自救技能。那麼,我們在地震發生時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鎮靜,任何突發應急事件不要慌亂。

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同學們應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遠離窗戶,以防玻璃碎片傷人。在走廊或樓梯上同學,應找牆角蹲下,保護好頭部,遠離牆上懸掛的裝飾物,等震動停止後迅速向外撤離。

如果在操場等戶外,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廣告牌下、籃球架下等危險地方停留,儘量向空曠的地方集中。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

當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災難的機率是小的,我們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問題,提高防範意識。

1、上下樓梯安全。嚴格遵守學校上下樓梯制度,禁止在集體上下樓梯時逆向行走,講究秩序,輕聲慢步,防止事故的發生。

2、交通安全。嚴守交通法規,過馬路時要先觀察車輛情況,主動避讓機動車輛。按時上學和回家,不在外逗留。

3、夏季防溺水、防雷電、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安全。

4、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同學間遇到矛盾時,要冷靜、理智、友好地處理,自己若不能處理好的話,應該請老師幫忙解決。決不能感情用事,採用打架等暴力違法方式解決糾紛。

5、心理安全。同學們心理上要形成積極、健康、自信、自強的樂觀品質,遇到心理問題要找好友、老師和家長幫忙疏導,不可產生自暴自棄、自殘自虐的不良心理。

同學們,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珍愛生命,努力增強自我防範能力,時刻注意防災減災,做到警鐘長鳴!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國旗下講話時間,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地震避險的有關常識。

對所有中國人來說,2008年5月12日無疑將成爲一個永遠無法忘卻的慘痛記憶。這一天下午2時28分,在我國的四川省,一場里氏8.0級的大地震,在瞬間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在瞬間災區的人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在瞬間5300多名在校學生遇難或失蹤。地震至今爲止無法準確地提前預報,但掌握一定的避震常識和技能,可以讓我們遇震不慌,降低危險。

地震災害從發生到建築物被毀壞平均只有12秒,必須根據所處的環境迅速作出抉擇。如來不及撤離建築物,千萬要冷靜,充分利用建築物內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堅固的桌椅下、睡牀下,逃往小跨度的廚房、廁所、小房間、牆角,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萬萬不能在窗戶、陽臺、樓梯、電梯及附近停留。地震時如果在商場、影劇院等公共場所,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堅固物品旁邊,注意避開懸掛物,用包或手護住頭部,等地震過後再有序撤離。如果在戶外,要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在地上,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用書包等保護頭部;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高大建築物,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在學校,避震主要有兩個環節:一是震時避震,二是震後疏散。

震時避震有如下要點:

1、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將身體儘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餐桌或牀下(旁),靠外牆的學生儘量往裏靠。

2、在操場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如圍牆、電線杆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緊急疏散有如下要點:

1、要有順序地疏散,從就近樓梯下樓,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後、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儘可能不要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明天大課間時間,我們將開展一次室內就地避震演練,第一節課下課以後,各班班主任及時進班,到時將以哨音爲令,三聲急促的哨音響過以後,各班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迅速避險,到再次響起三聲長哨音,室內演練結束。班主任總結演練情況,進一步做各種情況下的避險指導。

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防災減災,珍愛生命”。

生命,是珍貴的,是無價的。我們能夠領略山的雄偉,海的壯闊,是因爲我們擁有生命;我們能夠聆聽風的細語,鳥的歡歌,是因爲我們擁有生命;我們能夠感受親情的偉大,友情的溫暖,愛情的美好,是因爲我們擁有生命。生命,是如此美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但同時,生命又是無比脆弱的。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一瞬時,山崩地裂,家園損毀,生命消逝。熟悉而溫暖的家園被撕裂成山般的廢墟,天真爛漫的笑臉被奪去花一樣的童年,鮮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間把生與死分開,還有許許多多的夢想,被殘忍無情地摧毀掩埋。在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如此脆弱而不堪一擊。

正因生命只有一次,我們纔要倍加珍愛。而對於災難,如果我們能進行有效的防範和保護,我想,生命或許會堅韌不少。

比如,對於地震,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設爲全國“防災減災日”。每年5月9日至15日爲“防災減災日”宣傳週。“防震減災日”的設立,既是紀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們,也是提醒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而當地震來臨之時,我們千萬要鎮靜。由於強烈振動只有幾秒到幾十秒鐘,時間短促,所以應採用“就近避震”的方法。如果不幸被壓在建築物下,更要保持頭腦清醒,儘量儲存體力,延長生命。

對於火災,我們平時應注意電器的使用和煙花爆竹的燃放,學習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不應隨意進行與火有關的遊戲。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一旦發生火災,需要保持鎮靜,不能驚慌,利用周圍一切可利用的條件逃生。如果身處濃煙之中,儘量採取低姿勢爬行,頭部儘量貼近地面。

當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災難的機率是小的,我們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問題,提高防範意識,例如,不隨意下河,下湖游泳;不要進入網吧,避免使學習受到影響,身心健康受到污染和受到人身傷害;要注意活動安全,特別是進行體育活動時要防止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

然而,更爲重要的是,我們要增強自己生命的“韌性”,要主動承擔起生命的使命與苦難。有的同學因爲學習,情感等方面的問題,便失去理性,心智大亂,傷害自己或他人,甚至令生命在最美好的時光中消逝,豈不令人扼腕嘆息。因此,我們既要對外界防災減災,也要對內心的災害進行防範。一旦出現問題,及時與老師,同學,家長溝通交流。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要真實地活着,且活得儘可能地精彩。每一次風雨之後,都讓心靈感受到生命的拔節。而生命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便負有嚴肅的使命,因此,我們要學會防災減災,珍愛生命,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間,用上蒼賦予的生命,爲自己,也爲社會做出貢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內容是“地震時我們該怎麼辦?”。

上星期,學校開展了地震演練活動,同學們都認真對待,積極配合老師,可是有一小部分同學嘻嘻哈哈,認爲地震根本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地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地震,它就像颳風,下雨一樣平常,是一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但是它破壞力很大,往往發生在瞬間。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防患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多學習掌握一些抗震技能。

如果我們在上課時發生地震,怎麼辦?我們要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背向窗戶,用書包保護頭部。服從老師指揮,有組織地撤離,防止出現踩踏意外,不可慌亂衝出教室,不可跳窗逃生。

如果我們在家發生地震,怎麼辦?我們要躲在堅固傢俱附近,內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如果我們逛書店發生地震,怎麼辦?我們要選擇結實的柱子邊或內牆角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檯,不要慌亂,聽從現場工作人員指揮。

如果我們不幸被埋壓,怎麼辦?設法用磚頭、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溼衣服捂住口、鼻,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防患於未然,同學們,中午回家就自己動手做一個“地震包”吧。先找一個書包(可以是以前使用過的舊書包或背囊),裏面放一些防災用品:如口哨、手電筒、急救藥品、火柴、蠟燭、毛巾、繩索、毛毯、寫有家人血型的卡片等等,可以再放兩瓶礦泉水及一些固體食品(譬如餅乾、花生)。記得這些食品每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因爲放久了會過期的。接着把這個“地震包”放在家門口一個醒目並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如果災難真的發生時,這個“地震包”或許會挽救我們的生命。

防震減災優秀演講稿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防震減災。

學過地理的同學都知道,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根據往年地震監測資料統計顯示,我國大陸發生5級地震的頻率每年大概20次,發生6級地震的頻率每年大概3~4次,發生7級地震的頻率3年大概2次。

目前的地震的預報水平還不能準確地說出它將要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探索,我們有辦法減輕地震所造成的損失,這就是“防震減災”。

在無臨震的預報而突遭地震襲擊時,首先請大家要鎮靜,保持頭腦清醒。由於強烈振動只有幾秒到幾十秒鐘,時間短促,所以應採用“就近避震”的方法。

如果是在家裏遇到地震,首先要關閉液化氣,切斷電源,以防發生火災;接着就近躲在堅固的傢俱下(如牀鋪、飯桌下等),也可以躲在內牆角或開間小的衛生間,待震後再撤離到外面空曠的地方,以防餘震。

如果在室外行走遇到地震,千萬不要躲在廣告牌、霓虹燈架、電線杆等處,迅速跑向空曠的地方躲避,蹲下,雙手抱頭。需迅速跑向空曠的地方躲避,蹲下,雙手抱頭,最好能用身邊的包或軟的物品護住頭。

如果在學校教室上課或在大禮堂開會突遇地震,千萬不要驚慌外逃,亂跑亂擠反而會造成踩傷、擠傷、壓傷,釀成不可想象的後果。同學們可暫避在課桌下,背向窗戶,並用書包保護頭部,待地震平息後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而有秩序地跑向操場等空曠地方。如果你就在操場上時,應迅速跑到中間,萬萬不能躲在架子下、牆角邊,更不要跑回教學樓,以免被倒下的牆或掉下的玻璃、磚塊砸傷。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知震”纔不會“恐震”。地震雖然無法預料,但我們可以未雨綢繆,多學習一些科學防震和安全逃生知識,做到防震減災,以保護我們的生命安全。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