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廟會背景文化藝術特質研究論文

論文3.03W

[內容摘要]江蘇地方廟會文化藝術的生存背景空間是江蘇文化。江蘇文化以其地理氣候空間、經濟條件及社會結構的不同而呈現出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質,以其區域特色的不同而體現爲四大文化區,呈現出獨特的審美特徵,並因之呈現出風格各異的江蘇廟會文化藝術。

廟會背景文化藝術特質研究論文

[關鍵詞]廟會文化藝術 文化空間 江蘇文化區域 文化特質 審美特徵

廟會是以先祖神靈祭祀及宗教信仰爲核心的、以廟堂爲基礎活動平臺的、融合經濟貿易和休閒娛樂爲一體的民間社會集體風俗活動。廟會文化是文化的一個特殊縮影,是社會文化方方面面呈現的一個特殊平臺。廟會文化既是宗教的社會顯現和宗教救贖的形式衍化,又是世俗社會介入宗教的心靈曝曬圖式。隨着唐代廟會轉化爲廟市,廟會文化已日益演化爲民衆日常的狂歡與商業貿易的途徑產物。因此,廟會文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社會文化的普遍性。本文嘗試從江蘇文化演進的角度展開研究,分析江蘇各區域文化的濫觴、形成與發展,分析這一文化所構成的美學特徵,並指出這一文化藝術演變軌跡作爲一條主要線索同樣穿行在廟會這一舞臺之上,以便將來爲在廟會這一特殊平臺上展現出來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學藝術進行比較分析,對廟會文化的開發利用策略展開探索。

一、江蘇文化的空間構成

文化的發展有賴於三大空間爲基礎——地理氣候環境、經濟條件、社會結構。三者相互作用,構成了一個民族穩定的文化。①江蘇文化乃至廟會文化亦即三者發展的結果。江蘇的地理環境構成特色鮮明。有漫長的海岸線,淮河、長江、太湖與洪澤湖分佈其中。北接齊魯,南連浙滬,東面大海,西依內陸。交通發達,水陸並具。陸地部分南北460公里,東西320公里,總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人口7920萬(2012年底),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2人,爲全國之冠。江蘇地勢平坦,平原面積佔85%,平均海拔較低,山脈高度多在200米左右,大部分平原都是遠古時期河流海岸的泥沙淤積而成,山脈也是海濱的島嶼由泥沙淤積海面而成。②淮河橫穿江蘇而過,形成南北氣候的差異。秦嶺淮河一線,是冬季零度等溫線,也是年降水量750mm分界線。南爲北亞熱帶,溫暖溼潤多雨,爲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北爲南暖溫帶,溫和半溼潤氣候,降水變化大。淮河南北氣候地理的差異帶來了經濟文化的差異,因此,北面歷史上屬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南面屬於長江環太湖區域的江南文化。這即構成了江蘇文化的“二元性”。淮河南北在上古時代分屬《禹貢》九州中的徐、揚二州。《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入,蒙、羽其藝……”“淮、海惟揚州,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呂氏春秋有始》雲:“泗上爲徐,魯也;東南爲揚州,越也。”蘇北得魯風,蘇南爲吳越之韻。③這既是江蘇南北二元文化的早期主流特徵,也一直構成了廟會文化藝術南北差異的特徵。江蘇歷史上經濟條件南北差異顯著。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大陸東部的中原區域一直以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爲主,近代以前的江蘇經濟也是如此。而江蘇從史前到文明的產生期間,南北文明發展不平衡。由於中原文明的影響,蘇北要優於蘇南。從夏代之前,徐州的“大彭國”建立,到西周的徐國,乃至漢朝的崛起,蘇北經濟大多優於蘇南。廟會文化也是如此。蘇南在吳越時期一度興旺,然後在漢末大亂尤其是西晉永嘉之亂後,蘇南經濟從此遠超蘇北。南宋建炎二年(1128),黃河決堤,蘇北從此成爲黃泛區,一直持續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嚴重地摧殘了蘇北的經濟與文化。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蘇北的經濟文化乃至廟會文化,遠遠地落後於蘇南(淮河以南)。家國同構的宗法社會構成了江蘇文化的社會結構,深刻影響廟會文化及藝術。由血緣紐帶維繫的宗法制度及其遺存在中國長期保留並影響至今,並由此帶來了倫理道德觀念,滲透到意識形態的各個分支,滲透到社會生活、思想意識和行爲規範中去,直接催生了廟會文化乃至推動了藝術的演進。漢以前先祖神靈祭祀的廟會文化即這種社會結構的直接顯現。漢以後增加的宗教信仰成爲廟會文化的主流,迅速與中國傳統文化合流,以“忠孝節義”“仁義禮智信”等倫理道德觀念架構出宗教與社會連通的橋樑,這一切皆是中國特有的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使然。在江蘇,史前時期形成了以血緣結合爲羣體的氏族社會,夏商周時發展爲宗族奴隸制,由此建立“家邦”式國家,貫穿在蘇北的徐國及蘇南的吳國、越國及其後的楚國的歷史中。漢代時儒家思想興起,家國同構的倫理道德逐步鞏固此種社會結構,佛教、道教的興起實際上對此種社會結構也起到了鞏固的作用。漢末及永嘉大亂後,江南氏族勢力迅猛膨脹,進一步坐實了這種結構。宋以後,地主階級日臻強大,這種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由宗族而社會國家的家國同構的宗法社會逐漸成熟,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直是維繫社會穩定而催生中國廟會文化藝術特色的社會基石。南北差異的地理環境及經濟條件,家國同構的宗法社會結構,構成了江蘇特有的文化空間,也使得廟會文化藝術風格獨特而鮮明。

二、江蘇區域文化的特質

現當代的學術界認爲中華文化由四大板塊組成,即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板塊、黃河文化板塊、長江文化板塊、東南海洋文化板塊。四大板塊多元共生,彼此影響,形成燦爛的中華文明。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尤以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爲主。北宋以前,黃河文化持續強勁;北宋以後,長江文化逐漸佔據主導。明代時長江文化覆蓋全國,元和清爲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民國爲東南海洋文化。長江文化板塊是江蘇文化的根基,但江蘇文化又是南北兼具的。黃河文化的儒家文化也一直是江蘇文化的血脈。④江蘇的史前文化,大約在4000至7000年前左右,出現四大文化圈。

第一,今徐、連一線的淮北文化圈。

第二,今淮、鹽一線的沿淮文化圈。

第三,太湖平原文化圈。

第四,寧鎮一線沿江文化圈。

夏商時期,江蘇境內出現三大文化圈,即長江以北的嶽石文化圈、太湖平原的馬橋文化圈、寧鎮地區的點將臺——湖熟文化圈。西周至春秋早期,蘇北出現徐文化,蘇南出現吳文化,其後至戰國時期,江蘇全境先後由吳文化、吳越文化及楚文化覆蓋,構成整個先秦時期江蘇文化脈絡。⑤徐州人劉邦創建大漢帝國,整個漢代,江蘇成爲全國的文化先導地區,形成一大文化高潮。漢末大亂後,黃河文化遭受重創,江南文化輝煌,於是形成了東吳、東晉南朝文化高潮,是爲江蘇文化的第二次高潮。隋唐時江蘇持續發展,北宋時長江文化走勢強勁,終於在明代形成覆蓋全國的第三次文化高潮。民國時期,西學東漸,東南海洋文化強勁,又形成了以南京爲中心的中西融合的民國文化的第四次高潮。此亦即廟會文化的四次高潮。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江蘇文化獨有的七大特質。

1.悠悠水性文化情懷。江蘇境內河網縱橫,水資源得天獨厚。長江、淮河、黃河、運河、泗水、秦淮河等衆多大江大河貫穿其中,太湖、洪澤湖、駱馬湖、高郵湖等湖泊密集分佈,海岸線長達950公里,豐富的水資源使水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人們和順、溫柔、清雅、包容、婉約、秀潤、靈動、陰柔、內斂的水性文化特質。

2.南秀北雄的文化地圖。蘇南的吳越文化靈動、秀潤,蘇北的楚漢文化雄渾、厚重,在各自的一方水土中,浸潤着人們的生活和心靈。

3.包容貫通的博大氣質。江蘇地兼南北,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的長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融通,造就了江蘇人包容貫通的博大氣質。歷史上,徐、漢、吳越、楚文化在江蘇融匯,釋、道、儒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近現代,基督教文化也融合進來,江蘇人一貫以包容貫通的文化胸懷接納外來文化,並在民國達到頂點。在走出去傳播本土文化上,江蘇文化也可圈可點,如鑑真東渡扶桑傳佛法、鄭和下西洋等。

4.“經世致用”的務實精神。自明以來,江蘇文化就形成了一種關心時事、利世濟民的風格。從明末的“東林學派”“泰州學派”到顧炎武的“樸學”,再到清代的“常州學派”“揚州學派”,反對空洞僵化的舊式文人學風,講求“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的學術精神一直貫穿其中,也推動了“海派文化”的誕生。從傳統的“學而優則仕”,既而走向學而優則工、學而優則商、學而優則文的道路。如清末狀元蘇州的陸潤庠、南通的張謇勇於“下海”創實業,開近代社會潮流之先河。

5.知行合一的生活觀。走出書齋,將學問與器用相聯繫,倡導“知行合一”,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生活觀,是自宋明以來,江蘇的文化走向標尺。江蘇的工藝美術與園林工藝因而躍居全國之冠,也爲廟會增加了豐富而又高品質的文化藝術成果。

6.禮讓、謙和、穩健、溫柔的涵養氣度。蘇南深受吳越文化影響,自吳國始祖泰伯、仲雍以來皆有謙和禮讓之風,蘇北徐國徐偃王“仁義治國”,後世多有遺風,千百年來的文化浸潤形成了知識分子和民衆禮讓、謙和、穩健、溫柔、敦厚的風氣,崇禮修文、善良平和,遇事不走極端,不尚暴力,崇尚陰柔之美。

7.崇文重教的悠長文脈。自吳越以來,蘇南乃至整個江蘇崇文重教便蔚然成風。“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以山水文化著稱的江蘇,文脈悠久,天下第一,諸如傑出的文、理、工、醫、藝術人才,常居全國第一。明清以來狀元、探花、榜眼數量居全國之首,蘇州、揚州、南京、徐州、無錫等城市皆爲歷史文化名城,“蘇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使江蘇一直享有富足美好、文脈昌盛的文化美譽。⑥

三、江蘇四大文化區的.形成及審美特徵

江蘇的歷史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演進,時至現當代,已基本形成了幾大文化區域,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淵源與鮮明的文化藝術審美特徵,直接影響該區域的廟會文化藝術。其範圍已經超出當下的省界,但仍然在發揮着文化的輻射影響作用。

1.楚漢文化區。文化藝術審美特徵爲雄渾蒼勁,厚重質樸。楚漢文化區以徐州爲中心,包括宿遷、連雲港等城市,周圍輻射蘇、魯、豫、皖四省,其範圍南到淮河,北到臨沂、鄒魯,西到豐、沛縣及安徽阜陽附近,東到大海。其主要文化積澱來自漢代封國之楚國。但是,其文化積澱及風格形成的淵源要追溯得更爲遙遠。大約在公元前的4000—7000年左右的史前時期新石器時代,徐州屬於今徐、連一線的淮北平原文化圈,爲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的同一體系。在黃河文明主控中原及與長江文明的屢次衝撞中,徐州受黃河文明影響尤巨。徐州作爲沿淮文化圈在初期較有個性,後期逐漸受江南太湖平原文化和河南中原及山東魯南區域文化的影響,文化藝術風格樸拙厚實,爲後來的楚漢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夏商時期(前21世紀—前10世紀),徐州進入長江以北的嶽石文化圈時期,其文化來自於山東,屬於“夷人”文化。進入商代,受中原商文化的影響。西周時期,徐州地區方國林立,徐國崛起,逐漸控制淮河以北至邳州北部,形成“徐文化”,持續到春秋早期,文化藝術風格神祕厚拙,時有猙獰之美。春秋後期,吳國崛起,後控制徐州地區,至先秦結束,徐地區依次爲吳國文化、越國文化、楚國文化控制時期。⑦漢朝的建立,有了統一的儒學思想,並形成了飲譽世界的強大的漢文化。徐州作爲帝王之鄉及在其所封十二代楚王的圖治下,經濟文化繁榮燦爛,社會各層次都有着突出的楚漢文化特徵,徐州的文化從史前至此成熟定型。古徐州文化推動催生了漢文化,漢文化的蓬勃與博大又透過徐州而彰顯得淋漓盡致。長期的戰亂形成徐州人吃苦耐勞、好義尚武、雄健倔強的性格,儒釋道思想的長期浸潤,加之歷史上彭、徐、吳、越、楚、漢文化的相互交融,終於鑄成楚漢文化的審美特徵—雄渾蒼勁、厚重質樸,顯映在徐州文化藝術的方方面面。此時期,蘇北文化遠超蘇南。廟會文化藝術也彰顯着濃郁的楚漢風韻。

2.金陵文化區。文化藝術特徵爲包容博大,優雅靈秀。其範圍以南京爲中心,沿江兩岸,南到高淳,北到滁州、來安、天長,西到銅陵,東到太湖西岸至鎮江一線。南京地勢居中,南北兼具,故而包容。屬北亞熱帶溫熱溼潤氣候,溫暖多雨。是長江下游之中心,山水環抱,鍾靈毓秀,依江控淮,兼攝吳楚,故而優雅靈秀。歷史悠久,爲六朝古都,十代朝會,人傑地靈。尤其是吳晉六朝時期,佛教大規模興盛,玄學蔚然成風,深刻地影響了該地區的文化走向,故而文化古韻醇厚,博雅大方。在遠古史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約4000—7000年前左右,南京屬於寧鎮一線的沿江文化圈,爲丁沙地文化類型——北陰陽營文化——昝廟類型,其特徵呈非穩定性,早期與太湖平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密切聯繫及相似性;中期形成自身特性,與安徽沿江文化相似;晚期又與太湖平原文化相似。夏商時期爲寧鎮地域的點將臺——湖熟文化圈;進入西周,則進入“吳文化”時期;至先秦末,依次經歷“越文化”“楚文化”。⑧兩漢時期屬“漢文化”時期,但落後于徐州。漢末大亂、西晉永嘉之亂,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帶來了江南的文化經濟繁榮。在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樑、陳六朝更替中,南京始終作爲都城,形成了燦爛的六朝文化,其間,正值佛教最爲重要的興盛發展期,對六朝文化的整體起到根本的推動浸潤作用。此外還有玄學的滋養潤化。南京文化的主體遂成型,文化藝術風格優雅靈秀,具有濃郁的包容性。六朝時期的金陵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大高潮,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抽象思維空前發展,人的自覺成爲獨特的精神思想的時代,爲盛唐的文化輝煌奠定了基礎。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南京遂在文化上成爲全國的先導地域。民國定都南京,長江文化轉向海洋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形成民國文化,南京爲全國文化之中心。在江蘇四次形成全國性的文化高潮中,南京有三:六朝文化、大明文化、民國文化。南京文化由此完備,包容博大、優雅靈秀的文化藝術審美特徵,凸現了南京文化的成熟與獨特,從而爲廟會文化充實了傑出燦爛的內容。

3.吳越文化區。文化藝術特徵溫婉秀潤、清雅悠柔。吳文化以蘇州爲中心,越文化以杭州爲中心,因兩省歷史上常相互融合浸潤,故合稱吳越文化。其範圍包括無錫、常州、宜興及杭州周邊城市,其具體範圍南至杭州地區甚至南海沿岸,北至長江,東至上海,西至常州、鎮江。屬北亞熱帶溫熱溼潤氣候。春秋戰國時諸侯爭雄,吳人、越人尚武好戰。然而,太湖平原優美秀潤的水鄉環境、六朝文化的優雅及悠悠水性情韻經年累月地浸潤,尤其是吳晉南朝佛教文化的長期淨化,因此便由尚武轉而尚文,風情萬種、吳儂軟語、儒雅倜儻,風靡吳越,逐漸形成了溫婉秀潤、清雅優柔的文化藝術特徵,體現在廟會文化藝術上則又是一道風韻獨特的風景。早在距今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蘇州地區太湖東山鎮三山島西北端的清風嶺下,即有人居住,“三山文化”說明“吳地文化一萬年”。在距今4000—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該地區出現了太湖平原文化圈,爲馬家濱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其與浙江杭州嘉湖平原極爲相似,該文化曾向北跨過長江,影響江淮之間,尤其是南通海安至阜寧一帶。大約在4000年前,該地區暴發一場大洪水使燦爛的江南史前文明中斷。夏商時期,太湖平原出現馬橋文化圈;其後,西周之後,泰伯、仲雍自陝西岐山來到太湖畔建立勾吳部落,終成吳國。“吳文化”的興起,從春秋中期至前306年楚國滅越,吳文化影響大部分長江三角洲,範圍南至浙閩,北達魯南,西到皖江,東至大海。其間,前437年,越滅吳,越文化一度遍及上述地區。前306年至前221年秦滅楚,楚文化遍及江蘇全境。⑨三國吳至兩晉南北朝時期,六朝文化浸潤吳越文化,吳越文化遂成熟定型,此時,佛教大規模興起,直至民國時期乃至當代。在江南尤其是吳越文化地區,廟會文化藝術始終是全國廟會文化的先導地區。

4.河海文化區。文化藝術特徵爲靈動和順、陰柔清雅。該地區以揚州爲中心,包括南通、泰州、鹽城、淮安,南臨長江,北到淮河,西至皖江,東達大海。河海文化不同於金陵、吳越文化,其長期受黃河、長江文明反覆衝浸,兩者兼具,尤以運河文化爲中心,有較強的非穩定性。該地域爲北亞熱帶溫熱溼潤氣候,溫暖溼潤多雨。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洪澤湖、高郵湖、黃海等衆多水資源構成水性文化,尤其是揚州,京杭大運河便是與其共同誕生的母親河,悠悠水性情懷,成爲該地區人們的性情和文化底蘊,因而有着和順、陰柔的氣質。六朝文化、吳越文化長期浸潤其間,遂有靈動、清雅之氣;受北方中原文化的儒佛道文化的潤澤,因而有儒雅、清秀之風。在廟會文化上,顯得較爲鮮明別緻。早在4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該地區形成了淮、鹽一線的沿淮文化圈,爲順山集——青蓮崗文化——龍虯莊類型——周邶墩類型,該文化非穩定性明顯,早期地域特色明顯,中晚期先後受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和中原地區龍山文化影響。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該地區淮河下游與長江下游文化逐漸趨同,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的一次文化整合。其主導力量來自於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夏商時期,該地區進入嶽石文化圈,與淮河以北相同,屬“夷人”文化,該文化來自於山東。其後,該地區便爲吳文化、越文化及楚文化、漢文化先後覆蓋。⑩三國時,該地區自高郵以北屬魏,以南屬吳;東晉南朝時期,屬於南京六朝文化的範圍。隋唐之際,運河漕運一躍而成爲國家經濟命脈,揚州、淮安作用突增,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終於形成了以揚州爲中心的運河文化帶,並在五代楊吳國時期達到了巔峯。這一優勢一直保持到宋元明清。清代揚州、淮安成爲商業的文化名城,尤其揚州,商業文化空前繁榮,一躍而成爲蜚聲國際的大城市,揚州文化將河海文化帶到了鼎盛階段,爲廟會文化藝術增添了卓越的光彩。近現代鐵路、公路運輸興起,以運河運輸爲龍頭的揚州遂黯然失色。其整體呈南北兼具的水文化特色。江蘇四大文化區的形成與演進,獨特的地理氣候提供了其空間條件,政治、經濟、軍事的衝撞與變遷不斷地改變其地緣生存規模結構,傳統的家國同構的宗法制度一直悄悄地牽制着其演進走向及廟會文化的社會基礎特色,傳統的文化土壤及釋道儒三家思想文化相互衝撞融合,構成並決定了四大文化區的根本特質及文化藝術審美特徵,這一特徵在江蘇地方廟會文化藝術分析中,將會構成方向性的歸屬認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