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文化產業發展論文

論文7.51K

1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優勢

文化產業發展論文

1.1自然資源和人文優勢

湖南地處中部,景觀豐富。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多達20處,數量全國第一。此外,擁有世界遺產2處,國家遺產3處,省級風景名勝區40處。歷史上許多的文人雅士對湖南的風光讚不絕口,如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杜甫的《泊岳陽城下》、《嶽麓山道林二寺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幾千年的歷史中,湖南人才輩出。愛國詩人屈原,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文學家賈誼、周敦頤、李白,或是湖南人,或在湖南生活遊歷。近代名臣陶澎、賀長齡;思想家魏源;湘軍代表曾國藩、左宗棠;維新志士譚嗣同、熊希齡;辛亥羣體黃興、宋教仁、蔡鍔;新民主主義革命家毛澤東、劉,少奇、蔡和森、彭德懷、賀龍等人,都誕生在湖南這片熱土上。深厚的人文底蘊使湖南得以留存大量寶貴的文物資源。湖南省有180多處省級以上重點保護古蹟,包括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走馬樓三國吳簡,南嶽衡山,嶽麓書院等。此外還有還有以韶山、烏石寨、花明樓爲代表的新中國領袖故居。這些珍貴的文物資源在湖南文化產業的開發中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

1.2文化消費和品牌優勢

2000年,湖南省城鎮居民的文化消費支出爲130元,農村居民的文化消費支出55元,2007年,這一數字分別增長到663元和79元,年均增長分別爲29.4%、7.5%。這是湖南文化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此外,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湖南的文化產業形成了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數字動漫、文娛演藝、網絡與廣告等文化產業體系,成立了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出版集團、長沙廣電集團、三辰卡通、宏夢卡通等一批在業界舉足輕重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聞名全國,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優勢。2006年,中國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在中南大學掛牌成立,在品牌研究中心發佈的133個國內著名文化品牌中,“湘”字號文化品牌有29個,佔21%。在品牌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2推進湖南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2.1產業結構不完善

文化產業被分爲三個層次,即“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核心層主要包含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文藝;外圍層主要指網絡、文化休閒、娛樂等文化服務;相關層包括文化用品、文化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湖南目前文化產業的格局是“四輪驅動,兩翼齊飛”,“四輪”指廣電、出版、報業和娛樂,“兩翼”指旅遊業和會展業。湖南文化產業中的核心層,即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是發展的大頭,佔的比重較大,外圍層,即網絡、數字、動漫產業處於起步階段,行業競爭力不足。作爲相關層的文化旅遊、會展業在市場上所佔的份額都比較低。此外,受地理、市場、文化資源、和傳媒等因素的影響,除了旅遊業外,湖南文化產業的資源絕大部分集中在省會長沙,呈現出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從長遠看對文化產業的對外延伸和可持續發展是有阻礙的。

2.2從業人才匱乏

在國內,文化產業走在前列的有北京、深圳、廣州、杭州等城市。深圳從政策、待遇、環境等方面入手,大力引進全球的文化創意人才,數十年間匯聚了全球數十個國家的文化創意人才,打造中國的“設計之都”。杭州制訂並實施了一系列計劃,如“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居住杭州計劃”、“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等,爲杭州的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由於地域、經濟和機制等原因,在湖南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員,數量遠遠低於以上城市。此外,湖南目前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中,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專業人才只佔小部分比例,大部分從業人員只受過初等或中等教育。尤其缺乏具有國際性眼光和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人才、高端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因此,湖南的文化產業在某些方面缺乏創新力,出產的文化產品模仿痕跡重,缺乏持久的市場競爭力。

2.3國內、國際合作程度低

如前所述,湖南的文化產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規模,也形成了一些在國內極具影響的文化品牌,但總的來看還是以本土化發展戰略爲主,缺乏國際合作,沒有具體的國際化發展計劃和領域,在人才引進、市場策劃、統計體系、文化產業體系標準、產業園建設等方面軍沒有形成完善的與國際接軌的系統政策。正因爲如此,湖南目前儘管擁有爲數衆多的文化企事業單位,但是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產業集團,即便是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集團,其在跨越式合作、經濟效益、國內國際影響力方面還是和發達地區發達國家的文化集團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也使得湖南的文化產業總體競爭力不夠強大,可持續發展動力不足。

3推進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對策

3.1開展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

首先,有計劃地制定高層次文化創意人才的引進政策。良好的工作環境、工作平臺和發展前景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對於國內國際知名的文化創意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應啓動專項資金和專項計劃予以資助,並建立文化產業人才庫,及時掌握人才的工作和流動情況。其次,開拓人才培養的新路徑。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湖南省高校衆多,僅長沙市就有34所高校,全國與設計、文化產業相關的學校更是數不勝數。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給具有潛力的學生提供工作和鍛鍊的平臺,使之更契合文化產業機構對人才素質和業務能力的要求,並保證相關的專業人才不輕易流失。再次,建立長期有效的人才進修機制。文化產業是全球性的事業,知識和技術更新快,因此,加強文化產業人才的外出培訓、業務交流和研修就顯得尤爲重要。

3.2進行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

首先,深入發掘湖湘文化特色,積極與其他產業在資源、內涵上深度結合,開發出具有文化特色、文化品位和創新因素的產品。其次,加強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文化產業從本質上來講是開放與包容的,並且,一個地域的'文化產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須透過“走出去”與“引進來”來獲得更大的機遇和提升。如金融危機其間,日本Broccoli株式會社和Animate社合併,共同開拓動漫市場,營業額大幅度增加,美國衛星電臺服務商Sirius和XM的合併,實現共贏。而在湖南,電視湘軍和出版湘軍重組,成立了“經世圖書出版研發中心”、湘西自然區旅遊與特色文藝表演相結合、歌廳文化與電視媒體相結合,都是不錯的嘗試。

3.3建設高水平的文化產業帶

如前文所述,湖南的文化產業已有一定的基礎,形成了幾個在國內較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建設高水平的文化產業帶是湖南文化產業繼續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首先,維持並提高現有品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大力開發相關的附加產品,形成品牌系列。其次,充分促進各文化部門的協同發展,如媒體、出版與娛樂業的配合;旅遊、休閒、餐飲、酒店的一體化服務,儘可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形成1+1>2的效益模式。再次,以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羣爲中心,以湘西、湘南地區爲兩翼,構建佈局合理,結構清晰有序、特色鮮明的開放性文化產業帶。尤其堅持將長沙作爲區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和“品牌城市”來打造。

3.4嘗試開拓國際市場

開拓國際市場對湖南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首先,熟悉國際文化產業市場的前沿動態、操作模式和執行規則,從而制定合理合法的參與政策。其次,深入瞭解不同國家的審美需求、文化習俗和信仰等因素,以避免遭遇“文化折扣”,影響到文化出口。再次,要培養一批專門從事對外業務、具有專業水準的文化產品經理人,能隨時把握市場動態,協調國內外文化產業合作、交流、出口等問題,分類別、分步驟地將文化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4結語

總之,在當今社會,人們對文化產業的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等特徵和優勢已經有了廣泛的認識,它對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充分認識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問題,積極尋求解決途徑,是湖南文化產業走可持續之路,爲湖南經濟創造新的增長點的必由之路。

標籤:論文 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