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外牆保溫的發展論文

論文3.07W

論文摘要:在研究和分析大量的古今及國內外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外牆保溫體系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歸納。透過這次深入研究,讓我對“外牆外保溫材料及保溫隔熱體系將會如何發展?”“發展的方向又是什麼?”等問題都是產生的新的想法,同時也爲今後的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外牆保溫的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外牆保溫,保溫板,體系,建築,建材,阻燃,保溫,隔熱,發展,未來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國內建築面積的逐年遞增,建築節能也被提上了日程,其中建築材料的節能性和可施工性就成了研究的重中之重。外牆保溫材料作爲現代建築中主體材料當中的一種同時也成爲了一個成熟的建材行業,有獨立的研發團隊、高端的生產線、龐大的銷售團隊、完善的外牆保溫系統技術、配套的監管部門和全面的國際國內標準及行業企業標準。因此我們研究了外牆保溫國際及國內發展現狀,並對其歷史及今後的成長趨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外牆保溫簡介及作用

外牆保溫,顧名思義就是在建築空間內部牆體附加保溫材料,具體來說是將保溫隔熱體系置於外牆內側或外側,使建築達到保溫的施工方法,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從有利於結構穩定性方面來說,外保溫隔熱具有明顯的優勢。外牆保溫板是將外牆保溫理論的實物化延伸的產物,其是集保溫、防潮、隔音、飾面等功能於一體的建築材料。外牆保溫板是由工廠化生產,現場粘結施工,是滿足當前房屋建築節能需求,提高工業與民用建築外牆保溫水平的優選材料,也是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首先材料。其作用在於:一是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築物壽命;二是基本消除“熱橋”影響;三是使牆體潮溼情況得到改善;四是有利於室溫保持穩定;五是便於舊建築物進行節能改造;六是可以避免裝修對保溫層的破壞;七是增加房屋使用面積。

2外牆保溫的起源

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住在樹上,據考證當時的類人猿已經會利用簡單的工具築造“樹屋”。隨着人類大腦的不斷進化,上肢的退化和下肢的壯大,使人類的整個身體結果也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從樹上轉移到了樹下生活,爲了避免野獸的襲擊,大多數的類人猿選擇住在巖穴內生活。他們會將泥土填充在巖壁的孔洞至上,堵住空洞防止蛇蟲鼠蟻的侵擾,同時達到保溫效果,由此可見當時的祖先們已經有了保溫的初級意識。

古代有些遊牧民族會將新鮮的牛糞在冬天來臨之前貼到牆壁之上,一則說是爲曬乾後可以當做燃料,以供寒冷的冬天取暖之用;還有一種作用就是可以給牆壁增加一個外層保護,這樣既能加厚牆壁以保暖,又可填補牆壁縫隙,減少冷空氣侵入室內,達到居室保暖的目的。

根據中國黃河流域的考古發現,現在的窯洞就是洞穴和房屋二者轉型過程中的過度時期。當時的人們就知道往穴壁上貼黃色的餅狀牆泥,這種外附物雖然不甚堅固、美觀,但可以達到保溫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爲這些貼在牆壁上的物質就是現代外牆保溫板的雛形。

而發展至盛唐時期,一些中外古籍中也有提及在建築宮殿或寺廟時,會使用一些中空距離很大的牆板,有的則在中空的空間填充一些纖維織物。也有乾脆在原有牆壁上附着另外一層新的牆面外皮,材料從貴重木材、貴重金屬、多層蠶絲、壓制棉絮、進階香料、漆畫彩繪無所不用其極,爲的目的往往是盡顯奢華,體現房屋主人身份地位。也許當時的人們只是注重美觀和價值給自己的面子帶來的榮耀,但更多的卻成就了屋子本身結構的穩定、工學構造的合理、室內保溫系統的完善。玩笑的講,這就是科學領域之中常說的:“一個偉大的發明,往往來源於偶然”。

3外牆保溫的分類及特點

一般來說外牆保溫技術主要分爲外牆內保溫和外牆外保溫兩大類。除此以外還有牆體自保溫系統和外牆夾芯保溫,但由於這兩種保溫效果不佳且侷限性很大,並不被廣泛應用。

3.1內保溫技術及其特點

牆內保溫是將保溫材料置於外牆結構的內部加做保溫層。它的特點是主要適用於室內,施工速度快,可以保證施工進度;操作方便靈活,不用搭設腳手架,可以保證施工進度;綜合投資低,對基層牆體平整度要求不高,應用時間較長;技術成熟、檢驗標準完善。但缺點是會佔用過多的房屋使用面積;施工時擾民現象嚴重;熱橋問題無法解決,容易開裂;並且影響居民的二次裝修,施工後內牆懸掛和固定物件也容易破壞內保溫結構。此種保溫系統雖然存在許多弊端,但是由於其歷史因素,所以現在還在廣泛應用中。其中比較成熟的有以下幾種系統:

A、石膏基無機防火內保溫節能體系:

特點是綜合投資低、施工工藝簡單,無需佔用外施工腳手,易於在基層牆體上施工、隔音效果好、防火性能高,阻燃性A級、抗裂效果好、特別適用於夏熱冬冷地區的外牆內保溫、內隔牆的保溫或作爲外牆外保溫的補充。缺點是熱工性能低於有機板系統、同樣的熱工性能有一定的厚度,影響一定的室內使用面積。

B、酚醛板外牆內保溫體系統:

特點是防寒隔熱,熱工性能高,保溫效果好、隔音效果好、石膏基酚醛板系統防火等級爲A級。缺點是酚醛板應用技術目前還不夠成熟,無相關規範、綜合造價高、須做熱橋處理。

C、無機保溫漿料外牆內保溫體系:

施工材料天然環保、隔音效果好、保溫材料本身的防火等級爲A級,無需設定防火隔離帶。缺點是綜合造價高、保溫砂漿的熱工性能低於有機類板材、施工厚度不容易控制,要控制好吸水率就要增加材料成本。

3.2外保溫技術及其特點

所謂外牆外保溫,就是給建築物穿上一件保溫外套,這件保溫外套既要保溫,最好又能隔熱,還要漂亮。具體說是在主體牆結構外側在粘結材料的作用下,用固定材料(膠粘劑、錨固件等)固定一層非承重隔熱保溫層,並在保溫材料的外側用玻璃纖維網加強並塗刷粘結膠漿,使之成爲一個封閉的保溫外殼,有效阻斷冷(熱)橋,使建築達到保溫的。外牆外保溫保溫效果好,技術合理,科技含量高;不僅適用於新建的結構工程,也適用於舊樓改造;作用在主體結構的外側,能夠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築物的壽命;有效減少熱橋效應,增加建築的有效空間;同時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外牆外保溫一般有以下幾種體系:

A、EPS膨脹聚苯板外牆保溫節能體系:

EPS膨脹聚苯板是以聚苯乙烯樹脂爲主要原料,經發泡劑發泡而成的內部具有無數封閉微孔的材料。其特點是綜合投資低、防寒隔熱,熱工性能高,吸水率低、保溫好、隔音好、沒有冷凝點、對建築主體長期保護。但是燃點低,煙毒性高,且防火性能差自身強度不高,對於系統的施工工藝要求較高。

B、XPS膨脹聚苯板外牆保溫節能體系:

XPS膨脹聚苯板是以XPS板爲保溫材料,採用粘釘結合的方式將XPS板固定在牆面的外表面上,聚合物膠漿爲保護層,以耐鹼玻璃纖維網格布爲增強層,外飾面爲塗料或面磚的外牆外保溫系統。其特點是綜合投資低、防寒隔熱,熱工性能略好於EPS,保溫效果好、隔音好、對建築主體長期的保護,可提高主體結構耐久性、避免牆體產生冷橋、防止發黴等作用。缺點是燃點低,防火性能較差,需設定防火隔離帶,施工工藝要求較高,一旦牆面發生滲漏水,難以修復、透氣性極差、煙毒性高。目前XPS板材在我國外牆保溫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大,但將其應用於外牆保溫系統時,應當解決XPS板材的可粘結性、尺寸穩定性、透氣性以及耐火性等。

C、噴塗聚氨酯外牆保溫節能體系:

一般是利用聚氨酯發泡工藝將聚氨酯保溫材料噴塗或澆注於基層牆體上,其面層用輕質找平材料找平,飾面層可採用塗料或面磚等進行裝飾。另外,也可以採用專用的粘結材料或幹掛件將聚氨酯硬泡保溫板或保溫裝飾複合板固定於外牆基層表面形成保溫層或保溫裝飾複合層。其特點是防水保溫一體化,連續噴塗無接縫,施工速度快;能夠徹底解決牆體防水保溫問題,性價比很高;聚氨酯是常用保溫材料裏熱工性能最好的材料,其質量輕、保溫效果好、隔音效果好、耐老化、對建築主體長期的保護,提高主體結構的耐久性。缺點是防火性能較差,大多數情況下根據相關規定及規範需設定防火隔離帶,但聚氨酯是熱固型材料,系統形成後系統的防火性能要遠遠優於EPS(XPS)薄抹灰外牆外保溫系統,系統構造措施合理時系統的防火等級可達到A級;現場噴塗,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尤其在低溫時系統的造價有顯著的增加。

D、EPS保溫漿料外牆外保溫體系:

EPS顆粒保溫漿料是由聚苯顆粒與水泥及添加劑組成,因此導熱係數高於EPS板。其特點是綜合投資低、透氣性能好、隔音效果好、節能利廢、保護環境、在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市場佔有率較高、保溫材料本身的防火等級爲B1級,100m高度內住宅建築無需設定防火隔離帶、適用於建築各種形狀的基面。主要缺點是保溫砂漿的熱工性能低於有機類板材、現場施工厚度不容易控制。

E、無機保溫漿料外牆外保溫體系:

無機保溫砂漿一般是指由無機膠凝材料、輕骨料以及其他多種化學外加劑等複合組成的能對建築物牆體起到保溫作用的砂漿。按輕質骨料種類的不同(包括開孔珍珠岩、玻化微珠、閉孔珍珠岩、膨脹蛭石等),由於它們自身具有多孔結構,因此是一種較好的保溫材料。此係統施工材料天然環保、隔音效果好、施工性好、耐候、抗裂性好、保溫材料本身的防火等級爲A級,無需設定防火隔離帶。系統主要缺點是綜合造價高、保溫性能相對較低、施工厚度不容易控制、吸水性高,要控制好吸水率就要增加材料成本;往往需要和其他保溫材料配合使用,才能達到節能設計要求。

F、酚醛板外牆外保溫體系:

所用主體材料酚醛板遇到明火會表面碳化、隔離熱源,不產生有毒氣體、不產生粉塵,並且無明火狀態下,酚醛板材不會自然。此係統防寒隔熱、熱工性能高、保溫效果好、耐久性長、隔音效果好,保溫材料本身的防火等級爲B1級,100m高度內住宅建築無需設定防火隔離帶。主要缺點是酚醛板應用技術不夠成熟、完善,且無相關規範及性能指標;綜合造價較高。

G、保溫飾面一體化板外牆外保溫體系:

防寒隔熱,熱工性能高,保溫效果好;幹作業,施工工期縮短;隔音效果好;系統主要缺點是空腔系統,目前一體化板所用的保溫板防火等級均不高,防火性能較差;綜合造價較高,是目前常用保溫系統的2-8倍。

H、岩棉板保溫系統:

以岩棉爲主作爲外牆外保溫材料與混凝土澆注一次成型或採用鋼絲網架機械錨固件進行岩棉板錨固。岩棉是一種來自天然礦物、無毒無害的綠色產品,後經工業化高溫熔鍊成絲的產品。其防火性能好、耐久性好,尤其適用於防火等級要求高的建築。目前岩棉在牆體保溫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材料本身的強度小,施工性較差,特別是岩棉吸水、受潮後就會嚴重影響其保溫效果,甚至牆體發生黴變、空鼓脫落,因此對施工的工藝要求較高。岩棉廠家和科研機構如能解決岩棉本身缺陷,在未來牆體保溫市場份額將增大。

I、泡沫玻璃保溫系統:

泡沫玻璃是由碎玻璃、發泡劑、改性添加劑等,經過細粉碎和均勻混合後,再經過高溫熔化、發泡、退火製成。泡沫玻璃是一種性能優越、絕熱防潮、防火保溫裝飾材料,A級不燃燒與建築物同壽命。目前最大問題是成本極高,降低成本成爲其推廣應用的關鍵。

J、發泡陶瓷保溫板保溫系統:

發泡陶瓷保溫板是以陶土尾礦,陶瓷碎片,河道淤泥,摻假料等作爲主要原料,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發泡技術經高溫焙燒而成的高氣孔率的閉孔陶瓷材料。產品適用於工業耐火保溫、建築外牆防火隔離帶,建築自保溫冷熱橋處理等。產品具有防火阻燃,變形係數小,抗老化,性能穩定,生態環保性好,與牆基層和抹面層相容性好,安全穩固性好,可與建築物同壽命。更重要的是材料防火等級爲A1級,克服有機材料怕明火,易老化的致命弱點,填補了建築無機防火保溫材料的國內空白,但其保溫性能欠缺,不能單獨用於外牆保溫使用。

3.3牆體自保溫系統

只是單一牆體就能滿足外牆的保溫性能的保溫系統。該技術體系一般採用無機材料,目前常見的牆體自保溫材料有加氣混凝土、淤泥燒結保溫磚、陶粒混凝土砌塊、泡沫混凝土砌塊、混凝土複合保溫砌塊(磚)、石膏保溫砌塊等。其特點在於與建築同壽命、建築成本低廉、便於維修改造、防火、環保、安全、耐久,減少了建築工序,縮短了施工週期未來將有很大發展前景。缺點是需要冷橋處理、僅適用於剪力牆佔外牆面積比例不大的建築或內隔牆的保溫。

3.4外牆夾芯保溫

外牆夾心保溫是將保溫材料置於同一外牆的內、外側牆片之間,內、外側牆片均可採用傳統的粘土磚、混凝土空心砌塊等。一般爲外保溫和內保溫相互結合使用的系統,適用於建築節能標準較高的建築,目前應用較多的EPS保溫砂漿外牆外保溫及石膏基無機內保溫相結合的方式,特別是夏熱冬冷地區非常適用。其特點是防水、耐候等性能良好、施工要求不高、材料選擇廣泛。缺點是熱橋問題嚴重、建築面積利用率低、牆體易開裂漏雨。

4近代國內外外牆保溫的發展

雖然很早就有“外牆保溫”,但是其真正命名,並且使外牆外保溫技術形成系統化還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爲外牆內保溫體系的缺陷性,雖然也有使用,但市場佔有率不是很大。因此當前國內外使用的外牆保溫體系多指外牆外保溫體系。而這項技術直至今日國內外的發展狀況和標準政策也是各有不同的。

4.1國外發展的狀況

4.1.1國外保溫系統發展的歷史

最早建立外牆保溫體系的國家普遍認爲是德國於1965年提出的(也有學者認爲是瑞典),其背景是爲了緩解能源危機問題。因爲二戰時德國有大量建築物受到破壞,當時德國人在建築物外牆粘貼一層聚苯乙烯或岩棉板,來修補裂縫,後來發現這種做法不但能填補裂縫,還可以保溫、隔音、防潮性能大幅提高,而且居住舒適度也有所提高。後來外牆外保溫系統作爲一種對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均方便實施的保溫系統,由於其技術、經濟、環境等各方面的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但真正的發展高峯期是從1976年到1980年,這一時期外牆保溫工作成爲了一次大範圍的政策性工作被歐洲諸國所推崇。90年代發展逐步趨於平穩,但每年仍有1%~2.2%的增長率。由於外牆外保溫技術在節約能源、改善室內居住環境、延長建築壽命,提高社會及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優勢。在德國牆體保溫採用外牆外保溫體系的佔絕對優勢,約佔整個建築保溫體系的85%,只此一項一年節約的能耗相當於10萬噸標煤,大大緩解了能源緊缺的難題。90年代後期,外牆外保溫技術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高度重視,各國開始了實際的對建築牆體的節能指標實施工作,這種被稱之爲外牆外保溫及裝飾系統的建築節能技術迅速在全球開展起來。美國採用外牆外保溫技術的時間較短,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纔開始使用。據1976年的數據統計,當時在歐洲南部部分地區應用最多的是外牆內保溫系統,而在北美地區自保溫的結構牆體保溫系統更受推崇。80年代由於能源短缺問題引發了歐美各國政府大力推動外牆外保溫技術,使其市場容量以每年15%的速度迅速增長。如今,外牆外保溫建築已經成爲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一種建築節能技術。

國外的外牆保溫系統最初的做法都是直奔節能、保溫的主題,而且做得相當成功。但自從9.11發生以後,專家得出結論美國世貿大廈倒塌的真正原因不是由於飛機撞擊,而是由於主體結構奔潰、以及部分材料不具備阻燃功效。由此人們認識到高層、超高層的保溫防火性能的重要性。因此歐美國家規定22m以上的建築禁止使用可燃的聚苯乙烯板,聚氨酯板等有機材料組成的外牆保溫系統。目前美國、歐洲部分國家都將目光轉向使用新型的、具有阻燃性能的外牆保溫裝飾材料。其中酚醛複合材料、無機複合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都將作爲以後發展方向,一輩輩的科技人員在艱難中探索前行。

歐洲是世界上最早開展外保溫技術認定的地區,1979年,歐洲建築技術鑑定聯合會發佈了EPS板薄抹面外保溫系統鑑定指南,並於1988年發佈了更新版。1992年,發佈了無機抹面層的外保溫系統鑑定指南。2000年,歐洲技術認定組織發佈了《有抹面複合外保溫系統歐洲技術認定指南》,該指南對外保溫系統的技術性能、試驗方法以及技術認定要求做了全面規定,是對外保溫系統進行技術認定的依據。在歐洲是把外保溫系統作爲一個整體進行認定的,包括外保溫系統的構造和設計、施工要點,系統和組成材料性能及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等諸多方面。

4.1.2國外保溫系統分類及應用情況

外牆外保溫體系在國外稱爲EIFS系統,即外牆保溫和裝飾系統,其由介面層、保溫層、抗裂防護層和飾面層組成。這一系統以其輕質、環保、節能、保溫、隔音、能源利用率高、設計靈活性、創意性強等特點受到人們的推崇。目前,外牆外保溫技術在歐洲國家使用最多的外牆外保溫系統主要有三種:發泡聚苯板薄抹灰外牆外保溫系統、岩棉纖維平行於牆面的`外牆外保溫系統、岩棉纖維垂直於牆面的外牆外保溫系統。其他應用系統還有玻璃棉外保溫系統、聚氨酯外保溫系統等,但這些使用的很少,其主要原因是出於當地法令和人力資源匱乏等客觀原因所致。值得提到的還有近年來由於全世界性重視建築材料防火功能的勢頭正猛,除了各種新型材料層出不窮外,其中研發、生產規模、產品口碑等成就優異的企業也很多,諸如:英國普瑪洛克、英國可耐福、英國金斯潘、德國藝高、美國西碧、美國泡沫技術、美國陶氏、美國歐文斯科寧、日本旭化成等。

4.2國內發展的狀況

4.2.1國內保溫系統發展的歷史

在我國,外牆保溫已經有了二十幾年的發展歷史,自20世紀80年代起步,當時是以科研院所爲主,開始時多爲內保溫技術。由於地理和氣候條件影響,最早開始的是北方寒冷並採用供熱採暖地區使用,主要在外牆內保溫方面做了一些應用。經過實踐,由於室內外溫差過大易形成冷凝水,內牆發黴等問題;90年代初,國外一大批知名的保溫企業入駐中國,他們起到的作用包括引導政策、引進技術、培育人才、樹立行業標杆等,並且這些企業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發生產基地和分公司,在這一特定時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90年代中後期,國內也涌現了一批有眼光、有實力的本土企業,他們擁有自己的科研力量,致力於推廣和完善外牆保溫的工藝、施工方案、材料技術等體系之中的方方面面;90年代末,在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基本與世界總體水平保持同步,在北京和東北的一些地區已經大範圍開始使用外牆保溫技術。21世紀伊始,由於國家整體政策大方向的影響,全國各地省級以上城市將強制執行建築材料行業節能標準。在節能降耗的呼聲下,降低建築業能耗,努力提高建築物居住舒適度就成了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近年來國內高層建築,如央視文化中心、中央美院學生宿舍、烏魯木齊供水高層、上海濱江大道湯臣一品大廈、濟南奧體中心、北京大學體育館(奧運乒乓球館)、中國科技館新館、哈爾濱經緯360度雙子星大廈、瀋陽皇朝萬鑫大廈、上海膠州教師公寓、南京中環國際廣場等連續出現大型火災,這些高層建築一旦發生火災,火勢蔓延快、疏散困難、撲救難度大、人員傷亡嚴重、財產損失巨大。爲解決這一問題,根據我國城市建築的特點,對外牆保溫系統的防火性能要求更加嚴格。無論是國內自主創新研發的系統產品,還是從國外引進的系統產品,都一定要滿足防火安全要求,並且防火等級正在逐步提高。因此對外牆保溫體系的要求是不僅保溫效果要好,而且防火等級都要達到A級。在國內新型的複合材料尤爲引人注意,如酚醛複合保溫板和近年來新出的一種GVES無機複合材料防火保溫板尤爲突出,其不僅防火等級達標、保溫性能好,且性價比和施工條件及人員費用都令人滿意。

國內的相關標準制度有:1995年頒佈《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開始,1997年的《建築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2002年建《外牆外保溫建築構造(一)》《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管理規定》《建設部推廣應用新技術管理細則》《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2003年《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膨脹聚苯板薄抹灰外牆外保溫系統》、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外牆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2005年《外牆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公共建築節能標準》《江蘇省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附條文說明》、2006年《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2007年《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泡沫混凝土砌塊》、2009年《民用建築外保溫系統及外牆裝飾防火暫行規定》、2010年《北京市推廣、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築材料目錄(2010年版)》《建築外牆外保溫用岩棉製品》、2011年公安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築外牆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砌體結構施工驗收規範》、2012年頒佈的《關於發佈牆體保溫系統與牆體材料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的公告》《關於建築外牆保溫材料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的通報》等等相繼出臺,除了這些標準外還有各種對材料及施工方法的配套檢測試驗方法頒佈。這些規範條例雖然仍顯不足,但對外牆外保溫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積極作用。。

4.2.2國內保溫系統分類及應用情況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爲滿足這樣一個人口龐大的國家每年的房屋需求,每年新建房屋的面積高達17億~18億m2,建築材料的用量之大可見一斑,其中外牆保溫材料就是其中的一大類。國內的外牆外保溫體系爭奇鬥豔,所用保溫材料品種也多不勝數,目前應用最多的是外牆外保溫系統。已較成熟並得到推薦的外牆外保溫體系有:聚苯板薄抹面外牆外保溫體系,膠粉聚苯顆粒保溫隔熱漿料外牆外保溫體系,現澆混凝土複合無網聚苯板外牆外保溫體系,現澆混凝土複合聚苯板鋼絲網架板外牆外保溫體系,機械固定聚苯板網架板外牆外保溫體系。這些系統共同的特點是導熱係數小,保溫性能好,但最大缺陷是防火性能差。鑑於牆體保溫材料引起火災的事故頻發,以目前技術水平很難再提高EPS、XPS等有機類材料燃燒級別,一些新型高分子新型材料、特殊的無機材料以及經過特殊改性的酚醛複合材料將成爲有機類保溫材料主流。近期出臺的《公共建築節能設計國家標準》對建築物的隔熱保溫設計設定了更高的標準,極大地推動我國建築保溫材料產業的發展。由於對節約能源與保護環境的需求不斷提高,建築圍護結構的保溫也在日益加強,其中又以外牆外保溫的發展最爲迅速。作爲一個新興的建築行業,其中優秀企業繁多,主要包括:上海雅達、江蘇尼高科技、北京振利、安徽羅寶、天津鑫德源特、哈爾濱天碩、亨斯邁集團、歐文斯科寧(中國)、陶氏(中國)、上海申得歐、上海聖戈班等。然而,國內外牆保溫行業在其快速發展過程中卻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例如標準不完善、技術不達標、市場無序競爭、企業各自爲政、缺乏知名品牌、科技緩解薄弱、爲求效益不顧質量等問題比比皆是,繼續政府行爲干預以保證其健康有序的發展。

5結論

目前,外牆外保溫技術並不完美,針對現有建築外保溫材料的缺陷,急待解決的問題是保溫材料的選用和保溫體系開發應用。那麼提供一種結構更新、綜合性能更好、價格更加低廉的新型外牆保溫材料就成了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參照國際經驗、堅決執行國家的有關行業政策和標準、加快開發更優的施工技術、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完善相應的應用技術。將來外牆保溫行業的趨勢將會沿着保溫材料多樣化、建築體系保溫裝飾一體化、施工方式工廠構件化、保溫牆體同壽命化、防火性能標準化的建築保溫行業的新“五化”方向發展,只有這樣纔會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陸凱安 陳振芳。玻化微珠防火保溫板在外牆保溫防火隔離帶上的應用。 《牆材革新與建築節能》.2011年7月。

2 呂佳麗.當前國內牆體保溫體系淺析.建材工業資訊,2004,(12):32

3 鞏永忠,苑峯。國內建築外牆外保溫材料現狀與發展前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001702X(2006)10004202。

4 鄭舒華。建築節能- 外牆外保溫技術的淺議。工程技術。

5 陳丕俠.淺談外牆保溫節能技術[J].山西建築,2007-08-10.

6 李娟,隋同波,周春英.中德外牆外保溫體系的發展及對比。新型建築材料,1001702X(2008)04006204。

標籤:保溫 外牆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