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作文示範課《捶捶樂》和全程研討論文

論文2.18W

1、在評價中激勵,呵護童心童語。

作文示範課《捶捶樂》和全程研討論文

美國的一位教育學家說過這樣一段話:“人性最實質的特點,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讚賞。” 作爲教師,我們應該理解同學這種渴望得到讚賞的心理需求,在作文課堂教學中,用心傾聽每一位同學的心聲,對於他們到位的回答、獨特的見解、精彩的表達,不要礙於面子,吝惜讚揚之詞。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記得2000年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來我校講課時,執教的一節三年級的作文課。當時,賈老師請同學描繪夏天的悶熱,一位同學發言:“大黃狗趴在樹蔭下伸着舌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儘管我使勁地搖着扇子,可是額頭上的汗珠仍然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一個勁兒地往下滴。難怪媽媽直嘮叨:‘這麼些年,還沒有見過這樣的鬼天氣!’”話音剛落,賈老師就帶頭鼓掌,還熱情地讚賞道:“寫得太精彩了,假如讓我寫,我也寫不了這麼好,即使是作家,也不過是這麼寫的呀!”賈老師熱情高昂的評價語言使這位同學激動得漲紅了臉,也引得所有同學羨慕不已,大家又紛紛發言,力爭得到老師的讚賞,不知不覺中又形成了一個教學高潮。而我在佩服之餘,也深刻地領悟到,滿含激情的評價可以激勵同學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使得教學達到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境界。

當然對於“後進生”的反饋資訊,教師更要善於從中捕獲到閃光點,和時給予肯定和褒揚,讓他們看到自身的能力和進步。教師要以寬容、欣賞的姿態鼓勵同學出現充溢情趣的兒童語言,用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語言激勵他們在習作中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資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給予同學最真誠的肯定與建議,讓他們品嚐到勝利的喜悅,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

2、在評價中交流,活化語言積累。

語言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個豐富多彩的有聲語言世界。文章寫得好的人,都非常重視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採集人們的口頭語言。作文課堂教學的過程其實也是教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過程。比方我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就經常用一些詩句進行評價:“小荷才露尖尖角,你將來準有出息。”“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你的比喻也是如此,不着痕跡,渾然天成。”“哎呀,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個省略號用得巧妙!”這樣的評價不但給同學一種詩意的薰陶,而且也在無形中向同學傳達了這樣一個資訊,只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才幹靈活運用。我在執教說明文的寫作時,就特別注意評價語言的簡潔和準確,相信從中透露出來的樸實、科學的態度也具有一定的育人作用。我發現,那些緊扣時代脈搏的評價,是師生平等對話的推動力;那些鮮活的生活用語是同學思維的潤滑劑;那些同學耳熟能詳的諺語、歇後語是增添課堂情趣的法寶。

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同學之間的認識差別、個性差別挖掘具有生命氣息的教學資源,爲同學搭建展示個性化語言的平臺。同學的語言也將在教師評價語言的示範、引導下,在自評和互評中,在夥伴個性化語言勝利的範例欣賞中,在個性化語言表達缺損的羣體修補實踐中變得更加規範、更加生動。

在評價中交流,同學原有的語言積累被充沛調動,並得到活化。這種師生間的平等交流使得師生關係更加融洽,同時也讓同學在學習中學會交往,學會合作。這樣的課堂到處洋溢着濃濃的人情懷,同學的個體精神世界得到了充沛張揚,也促進同學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3、在評價中發展,提升習作語言。

在作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優化評價手段,力求在評價中啓動同學的思維,開發他們的智力,挖掘他們語言的發明力。評價要給同學語言發展的空間,不只總結優缺點,更要爲同學指明努力的方向;評價要滲透語言表達的技能技巧,自然而然地教給同學把話得具體、說得生動,說得有創意的方法。雖然,新課程規範鼓勵同學有自身獨特的感受和見解,鼓勵同學張揚個性,但是假如只把張揚個性當作時尚,忽視對同學個性發展的引領,忽視在習作中提升語言,那麼仍然無意於同學生命生長,無法真正提升他們的作文素養。因此,教師必需在充沛肯定和扶持每一個同學個性化表達的同時,適時適度、有機有效地對小同學進行語言規範的示範、引導和訓練。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根據同學實際的作文水平進行分層引導。水平比較低的'同學,透過評價語言,引導他們把話說得通順,說得有條理。中等水平的同學,引導他們把事情經過說具體。水平比較高的同學,透過評價語言,引導他們精雕細刻,把文章寫生動,寫精美。這樣的評價,讓每個同學都有了寫作的目標,努力的方向,讓他們逾越了自身,獲得了勝利。

使得每一個同學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有所發展。我們還可以透過評價,對同學的價值取向、學習方式、創新思想進行有效引領,根據同學實際的作文水平進行分層引導,讓同學逐步達到有個性、有特色、有創意地表達。

總之,在作文課堂教學中引領同學的個性化發展的途徑有很多,我們可以透過轉變教師角色定位、拓展作文教學內容、開放作文教學方式、優化作文評價指導的方法來協助同學盤活個性化積蓄,進行個性化選材和個性化表達,進一步催生同學的個性化語言。讓同學的習作迸發個性,充溢靈性。

主要參考文獻: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規範》

樓昔勇《美學導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尚文《語感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3

袁業涵《願課外閱讀的海面上千帆競發》 1996

張化萬《我的語文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讓真實的作文在小朋友的心靈裏拔營紮寨

讓真實的作文在小朋友的心靈裏拔營紮寨

(竇桂梅,現清華大學和小副校長,特級教師。在全國小語界有重大影響。2008年在福建省武夷山邵武實驗小學上作文示範課《捶捶樂》。課後有一個關於作文教學的講座,題目是讓真實的作文在小朋友的心靈裏拔營紮寨。)

她是透過五個小故事,論述了她對小學作文的觀點,我們從中只摘取其中三個小故事。以下是講話摘要:

書歸正傳。作文、作文,說句實話。閱讀教學重要,作文教學同樣重要。我們作文教學該怎麼研究,該怎麼突破,我們的作文教學怎麼去體現新課標的精神。首先,我們得弄清新的教學理念到底是什麼?我們怎麼樣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我們都深深的懂得,理論和實踐就是老鷹和小雞的關係。一旦掌握了理論,你就會勢如破竹,不可抵擋。有了這樣的理論,你纔會有效地指導你的工作實踐。因此,我們今天的作文該怎麼走,我們今天的作文該如何去進行?我想,說一千,道一萬,今天的時間太有限,我呀,就簡短點說,因爲小朋友還等着我點評。

咱們就講講綱、講講領。我記得聽任何人講話,一般情況下你不一定都記得,但你會記得他的一句話、一個詞或一個觀點。今天,我要發言的題目是讓真實的作文在小朋友的心靈裏拔營紮寨。說起真實,實際上就是我們新課標裏所要求的,讓我們作文的架子放下來。我們怎麼降下來,讓我們的作文教學從美聲唱法進入流行歌曲、通俗唱法。我們的作文教學怎麼樣讓小朋友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書我口,就是我怎麼想就怎麼寫,我怎麼說的就怎麼寫。只是當老師的不把技巧放在第一位,生活放在第二位。我們怎麼能讓小朋友拿起筆來,在老師適當的點撥、指導寫作技巧的前提下,讓小朋友總是感到作文不是多情總被無情惱,而是道是無情卻有情。所以老師們,我今天的發言,不想像專家一樣,因爲我自身就不是專家,專家是圍繞一個專題使勁的、一個勁地研究研究,研究到大家都聽不懂了就是專家。我從實踐中來,我是一線的老師,儘管我當了一年的業務校長,但是,我還依然給小朋友們上課,研究教學。我是吃什麼飯長大的,我知道我依靠的東西是什麼,所以我依然沒有離開我的一線。那麼,我作爲一線的教師,今天我要和大家談幾個東西,不想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我想從幾個案例談起,這些案例都是真實的案例。

我講幾個同學的故事。首先,看發生在江蘇的一次作文大賽,作文題目叫《值得慶幸的一次失誤》。評委們批到了這樣一篇文章,作者這樣寫道:自身參與學校八百米運動會的競賽,他知道共有七位選手參與,取前六名。這時他的朋友小蘭告訴他一個招,只要你在競賽的時候,絆倒一個選手,你就能穩拿前六名。既能給班級加分,還能給獎品。於是作者我在競賽的時候奮力衝在最前面,他在事先打好埋伏的地方蹲了下來。於是開始反覆的解鞋帶繫鞋帶,繫鞋帶解鞋帶。等到第一個跑過去,第二個跑過去……因爲他算準了要絆倒第四個。第四個跑過來的時候,他伸出右腿就想給第四個一個腿彎兒。但他靈魂的左腿給了他一個大耳光,說,唉呀,你怎麼這樣沒良心,這麼不象話呀!於是靈魂深處的另一個我就開始折磨起自身,我這是幹什麼呢?高尚的我就否定了荒唐的、自私的我。最後,我就把我的腳收回了,繼續向前跑,就這樣,我成全了一次值得慶幸的美好時刻。

專家們看了這篇文章,哭笑不得。在硝煙瀰漫、分秒必爭的八百米長跑的競賽場上,有誰跑着跑着蹲下去反覆地解鞋帶繫鞋帶,有誰又可能想那麼多的想法。想我絆不絆,絆完了又不絆,還用手去打自身的耳光,最後又不絆,終於跑了上去,那是不可能的。老師們,看我們的小朋友是不是扭曲了,這可都是小同學,咱們小朋友扭曲到什麼程度。

大家都知道98年的高考題目叫做《戰勝脆弱》。《南方週末》報道了安徽省高考作文事件。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話》欄目崔永元知道後想辦一期節目,結果安徽怕在全國影響太大,多方周旋,纔不了了之。《戰勝脆弱》這篇作文在安徽省的考場上35%的考生都是寫在高考前夕不是家長雙亡,就是家裏着了大火,不是家裏着了大火,就是發生了洪災。因爲98年抗洪。當時,安徽省沒那麼嚴重,只是有些地方受了點小災。可是一百個同學竟然有三十五個寫成這樣。寫的真是慘絕人寰,評卷的老師都掉着眼淚評卷,太可憐了!判一個又太可憐了!但可惜的是判着判着發現不對。中午,評卷老師正好和安徽省招辦主任一起吃飯。於是,就聊了起來。一位女老師說,唉呀!你們這,今年還有一個用腳答題的考生啊!沒有手那小朋友的作文寫得真漂亮啊!這小朋友真慘哪!招辦主任當時臉就白了,沒有啊,我們全安徽考生沒有一個用腳答卷的呀!這個老師說,唉喲,我的天!這個小朋友撒謊了,用手寫的,他說自身沒有手,戰勝脆弱嘛,用腳寫,我還給了他最高分。完了,大家都議論,你們這安徽呀,經濟太落後了,生活怎麼這麼可怕呢?35%的小朋友不是沒爸就是沒媽,不是家裏着了火,就是發洪災了。招辦主任一臉茫然,沒有啊!你說這怎麼查?當然,給這個用腳答卷的小朋友降了一等,這小朋友倒黴了,其餘的小朋友怎麼查?你得查報考時的檔案,查他爸爸在不在,他媽媽在不在,因爲那檔案是五份月登的,家長怎麼怎麼的。可他人七月份考的,萬一中間他爸爸媽媽死了呢?你也沒法說,你說你怎麼查?最後,這個事沒方法,弄來弄去,只好順水推舟了。但是從這件事引發了整個教育界、整個社會深刻的考慮,教育都假了,你說還有什麼好,所以打假要從教育開始。以上是我們同學的故事。

接着,我再給大家講講我孩子的故事。我孩子今年在清華和中讀初一,她去年寫了一篇文章叫《冷眼看作文》,給小學作文一頓批判,說六年來作文的訓練,除了難忘的事就是有教訓的事,有意義的事最後變成萬能的事。要不半命題作文就是記一件××的事,還是那件事。總之,俗、俗、俗,慘白、慘白加慘白。我孩子很有主見,寫作文總是寫自身的感受。但六年來,一寫作文她就偏題。六年級有道作文題叫《閒不住的××》,作文要求寫人,我小朋友寫的是《閒不住的聲音》,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但老師告訴她,你別這麼寫,跑題!我孩子給我談了。我說,姑娘,堅持,沒事!當然,也有我的原因,在縱容她,她愛寫我也愛看。她有時也含沙射影的批評我。有一次,她評價這樣一次作文,六年來沒有誰不寫的,叫《我的媽媽》。一般這樣的作文,老師鐵定的要求我們開頭從媽媽的外貌入手,而媽媽的外貌描寫大多聚焦於斑白的花發、眼角的魚尾紋、佈滿皺紋的雙手,弄不好就模仿《春蠶》里老舍媽媽一手的繭子。於是,一位上了年紀更年期的大媽卻有着一位讀着小學的小朋友。可見我們國家的晚婚晚育工作做的是多麼的充沛和徹底。根據劇情的佈置,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老師從來只讓我們寫正面的,不許寫反面的。寫媽媽怎麼愛我、怎麼愛工作、怎麼省吃儉用,怎麼辛苦不睡覺,就是不寫媽媽脾氣不好啊、不講衛生啊。奇怪,中國小朋友的媽媽都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