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塗鴉之作就是畫論文

論文7.39K

摘 要:面對學生作業中的“塗鴉作品”,是否可以鼓勵他們借鑑大師們的自信,大膽地將自己的“第一感覺”直抒胸臆、率性而爲學生美術地“塗鴉”,激發學生的自信與敏銳的印象感覺。作爲師者,有責任去喚醒學生們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覺。而不是埋沒這種“原生態的感覺”,讓他們懂得美術未必就是寫實、逼真的代名詞之後,延伸到生活中會藉助藝術形式來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感受。

塗鴉之作就是畫論文

關鍵詞:美術教學 個性“塗鴉” 畫

在美術教學中有時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在一個班級的學生作業中,有些學生作業看起來有流暢的線條、合理的構圖、嚴謹的製作、優美的畫面。這樣的優秀作業有時可以算得上是美術作品,總是讓我們感到驚喜和欣慰。但畢竟是部分學生的作業,而也有相當數量的學生作業看起來卻有所欠缺,線條隨意,造型不準,畫面粗糙。與習慣上看起來好的作業對比十分明顯,感覺就像幼童在“塗鴉”。

而在我凝視課本中梵高作品《自畫像》、《向日葵》、《星月夜》、《麥田上的羣鴉》,還有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蓮》,塞尚的油畫《風景》等等,在這些大師們筆下的造型與筆觸中,那種毫無拘謹的自由與任性的“胡畫”,不斷激起我的聯想。這樣的作品在同學的眼中甚至成人的眼中有時會被稱爲“塗鴉之作”。我們的編著者將其放在欣賞評述及造型表現單元中的用意又何在呢?欣賞的同時不斷引發我的思考。

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就是抒情和表現。莊子說過“鼓琴足以自娛”;元朝畫家倪元林也說:“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中國畫最後發展到“寫意”。爲的就是抒發自我的胸中之意氣,描繪主觀的第一印象,宣泄自己的繪畫激情與理想寄託。在美術學習中爲什麼不能鼓勵學生像梵高那樣注重激情、注重感覺、直撲顏色、直抒胸臆的率性而爲。

在學習中是培養學生的自信,還是按部就班地傳播步驟?視乎兩者處於一種難以處理的矛盾之中。因爲前者培養的是一種個性的主動,後者培養的是千人一面的`被動。但實際上,培養主動並不意味着放棄教學,而對於教師的要求更嚴、更高了。因爲建立自信並非“一日之寒”,改變觀念與意識首當其衝。透過欣賞梵高、馬蒂斯、畢加索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大師們敢這樣畫,我爲什麼就不敢”,就在於改變原來的觀念、意識和眼睛的審美角度。畫的“像和不像”不能成爲情感宣泄的標尺,“好看不好看”不能成爲他人對我的審美感覺的評判標準,正確的認識到這一點,主動與自信就可以建立起來了。這在色彩繪畫訓練的初級階段,主動與自信對一些剛剛接觸色彩的學生來說尤爲重要。在看似自由與開發的“胡畫”中亂畫中,“塗鴉之作”實則反應出教師在進行色彩訓練時,是以感性爲主,還是理性爲主的指導思想。 甚至有時在色彩畫面上的層次表現,達不到一定程度上的“亂塗”,即難以反映繪畫者的激情與感受,也難以體現其把握全面、內涵豐富、更具有欣賞性、趣味性的審美尺度。

如果在色彩訓練初期嚴格施行繪畫的步驟與方法,有可能使學生失掉自我感覺,只能這樣畫而不能那樣畫的教學指導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學。也聽說過孩子在初學鋼琴時恨不得要把鋼琴砸了,究其原因在於初期的呆板和無趣味的嚴格訓練,使初學者失掉了自由和自信,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如何讓學生快速地捕捉第一印象,第一感覺,就可以不像素描學習那樣“由淺入深”慢條斯理地再現客觀物象,必須不拘泥於細節、形體和步驟,鼓勵其快速地捕捉色彩“感覺和印像”特徵,並在畫面上呈現出來。這種方法雖有“胡畫”之意,卻能激發學生的自信與敏銳的印象感覺。有時教學的條條框框可能會磨掉學生的自信和銳氣。但作爲師者,有責任去喚醒學生們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覺。而不是埋沒這種“原生態的感覺”,“胡畫”應該在這種學習中起到重要的啓發作用。“胡畫”首先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只有自信才能敢於下筆,敢於表現自己的“感覺和印象”。爲了表現自己的“感覺和印象”,就應該敢於不擇手段,不拘泥於細節,而着眼於“整體的感受”。自信和創新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有的優良品質。畢加索、馬蒂斯、佛洛伊德、張大千、徐悲鴻等之所以能成爲繼往開來的大師,就在於他們在看似“胡畫”的過程裏,在創新藝術上建立起來一種開拓自我、建立自我的信念與卓識。當然,這種信念是在反覆的“塗畫”中體驗和領悟才建立起來的,是不同於前人、別人而形成的繪畫風格。

“塗鴉胡畫”看似無法,實則是強調“印象與感覺“的繪畫入門的訓練方法。無法度的“塗畫”在素描學習的初級階段,對學生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把“塗鴉之作”與有方法步驟的理由結合起來的時候,學生的色彩素質能力會快速地飛躍。對色彩初學的學生“繪畫好難”的感慨更應是一條捷徑,克服了因畫不好產生的煩悶心理,能使他們更早更好地進入五彩繽紛“色彩感覺”之中,不同風格的作畫形式會呈現不同的藝術感受。狂放不羈的美、工整細膩的美、濃妝豔抹的美、清新典雅的美,呈現充滿個性的繪畫風格。

“塗鴉之作”就是畫。美術教學中就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作畫,“肆意”塗鴉,不給一個統一的評判標準。當學生由衷地畫出一幅自己滿意的作品時,那種“無中生有”的創造成就感、輕鬆感,有利於性格的健康發展。當他們懂得美術未必就是寫實、逼真的代名詞之後,延伸到生活中會藉助藝術形式來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感受。再發展下去,藝術和青少年的成長就會由興趣發展到樂趣,再發展到志趣了,終極目標是“人人都是藝術家”。

這也就是新時期美術課所期望的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