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臺灣獅舞文化初探論文

論文3.18W

摘 要:獅舞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項民俗活動。在臺灣,獅舞俗稱弄獅,由舞獅活動組成的團體,被稱作獅陣或獅團。臺灣的獅舞文化是由中國閩粵等省傳入並自成系統。現今的臺灣舞獅已成爲臺灣地區唯一在各鄉鎮縣市都有的獅陣。如今,不論在臺灣本地的各類慶典、機關團體舉辦的文化活動、以及學校社團的展演,都可看到臺灣獅舞文化的勃勃生機。

臺灣獅舞文化初探論文

 關鍵詞:臺灣; 獅舞 ;文化

一、中華傳統獅舞文化源頭與特徵

獅舞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民俗活動。不管在城鎮或鄉村,南方或北方,民間各類的傳統節日和喜事慶典都可見到熱鬧的獅舞活動 。獅舞,又稱“獅燈”“獅子舞”。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獅子被視爲瑞獸,寓意吉祥如意。因此,形態各異、種類繁多的舞獅活動,大多寄託了人們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祝願。

獅舞文化歷史悠久,形態多樣。長久以來,專家學者對它的淵源考究衆說紛壇,莫衷一是。首先,是關於獅子這一形象的考證。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公元87年,安息國王派遣使者向中原獻獅。這是中國有關獅子的最早記載。考古人員在新疆尉犁縣漢晉時期的營盤墓葬中發現過裝飾有獅子形象的栽絨毛毯,吐魯番阿斯塔那北朝至唐代墓葬中也出土了獅子紋樣的絲織品,由此可見獅子進入中國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其次,據《樂府雜錄龜茲部》記載,中國最早的舞獅出現在新疆庫車縣(龜茲),並由此而傳入中原地區。起初舞獅只是簡單地模仿獅子的動作,配以龜茲樂的一種舞蹈,表達人們對獸中之王的膜拜。現藏於新疆自治區博物館的獅舞泥俑,1960年出土於阿斯塔那336號墓,高12釐米,長10釐米,由獅身與獅足兩部分構成,其腿足明顯的是人的足形。獅身是用摻有毛絨的細泥塑成的,獅子軀體外表及腿周,均用篦狀物壓劃出彎曲的條紋,象徵通體披皮,即所謂“綴毛爲衣”。獅身中脊飾綵帶一條,兩側有下垂的綵帶各四條,互相對稱,且與中脊綵帶相垂直。這件獅舞俑的造型,就是當時模仿民間舞獅演出的形象。

在對歷史文化的考證中,唐代關於舞獅的文獻記載較多,我們不難發現,中原地區唐代便盛行舞獅。著名的有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西涼伎》:“刻木爲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萬里來。這些句子,無一不生動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現代北獅形象。除此之外,還有唐代著名的舞蹈“五方獅子舞”,據《新唐書·音樂志》記載,:“ 設五方獅子,高丈餘,飾以方色,每獅子有十二人,畫衣執紅拂,首加紅抹,謂之獅子郎。”唐代杜佑《通典》《坐立部伎》也記載:“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子舞。師子摯獸,出於西南夷天竺,師子等國。綴毛爲衣,象其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爲習弄之狀。五師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以從之,服飾皆作崑崙象。可見此種舞獅規模宏大,並有嚴格的規制和舞法。這一時期的舞獅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注入了漢人思想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並由此傳入民間。民間的舞獅則不斷地滲入地域和文化的差異而形成各種形式的舞獅,以此來表達人們對生活的圖騰和願望。

在歷史與文化的變遷中,我國傳統獅舞文化變得豐富多彩。在我國民間,每年到了農曆正月十五前後,舞獅是民間不可缺少的喜慶活動之一。目前,在我國廣爲流傳的獅舞文化中,按照風格與流派,分爲了南獅與北獅。

南獅在不同區域有着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大多結合了本地區的民俗習慣,在造型和舞法上存在差異。醒獅在民間也有不同的叫法:如南海的大頭獅,鶴山縣的鴨嘴獅,清遠、英德的雞公獅,雷州半島的鸚雄獅等。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佛山獅和鶴山獅兩種。 “南獅”獅頭面容飽滿,額頭稍高但較爲狹窄,眼睛大而有神並且能靈活轉動, 同時,口闊帶筆牙齒時隱時露。在“南獅”中也分文獅、武獅和少獅三大類。鼓樂由鼓、鑼、鈸構成。三種樂器以鼓爲核心指揮整個舞獅演練過程,節奏的變化及動作的轉折需與鼓樂完美協調。鼓發出“咚”音,鑼發出“璫”音,鈸發出“鏘”音。鼓爲主調,鈸爲和音,鑼爲打點,三音合奏發出輕、急、快、緩的韻律。共有三星、五星、七星等三種鼓法。南獅表集觀賞性、藝術性與競技性爲一體,表演時喜慶氣氛濃烈。南獅的套路主要表現了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八種形態,形態透過“採青”與“破陣”兩個內容來表現。

二、臺灣獅舞文化的源頭與特徵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隔着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帶來了六十萬大軍與政府人士,大陸各省的漢民族及滿、回、藏、苗等各少數民族,亦人數多寡不一地遷移到臺灣,其中有各界的大批精英,自然地將中華文化更完美地移來臺灣,也移來了中華各民族的傳統舞蹈文化,其中自然包括大陸民間傳統的獅舞文化。

關於臺灣獅舞的源頭在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高拱幹纂「臺灣府志」 中也有相關記載,原文如下:“歲時,(漢人用此禮土番無也)元日蚤起,少長鹹集,禮神、祭先、羹飯後,詣所親及朋友故舊賀歲;主人出辛盤相款洽,俗謂之“賀正”。遇此日爲常。是時屠蘇爲政,醉人酣劇,相望於道,至五日乃止;謂之“假開”。元旦起至元宵止,好事少年裝束僊鶴獅馬之類,踵門呼舞,以博賞賚,金鼓喧天,謂之鬧廳…。由此記載可知:當時臺灣舞獅活動包含在整個新春活動之中,其表演活動的型態與其它各種遊藝陣頭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大型遊藝隊伍。主要功能有慶祝節慶、增加春節熱鬧氣氛、祈福與唱吉利以娛樂大衆、獲得獎賞。各種活動樣態與大陸同時期清朝文獻相當吻合,可謂是中國內陸新春習俗的翻版。因此,我們不難得出,臺灣獅舞的源頭便是我國傳統的獅舞文化。

在臺灣,舞獅俗稱弄獅,而舞獅所組成的團體,則稱爲獅陣或獅團。臺灣民俗的獅陣,是舞獅與武術結合的武陣,經常出現與民間的各種迎神賽會節慶中,象徵勇武的精神,具有威鎮邪魔、祈福吉祥之意。臺灣弄獅中,獅的造型較爲固定,動作講究精神與氣勢,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和地域的分界發展出許多不同造型及表演方式。如果以地界來分,以新竹爲界,分兩大派。以南爲南部獅,稱獅陣因獅嘴不能開合,俗稱閉口獅。以北爲北部獅,獅身以金黃色爲多,獅嘴可以啓閉,俗稱開口獅。如依其造形、舞法,臺灣獅則分成閉口獅(亦稱籠獅)、開口獅(亦稱仔獅)、醒獅(傳自廣東獅,華僑地區居多)、北方獅(傳                自北京獅)等四大類。

閉口獅流行於南部、西螺一帶,其外型似於竹籠,額多突出,又稱雞籠獅。由於地域與教員的不同,其舞法也有所差異,大體內容可分:大小門、瞌獅、睡獅、滾獅、咬腳獅、咬背獅、咬股獅、打四門、踏七星、踩八卦空中舞獅、吐聯、參神、兩儀、迷獅等。

開口獅因獅子開嘴很大,並能隨意開合而得名。開口獅獅頭爲木製,嘴巴的'形狀猶如方形木盒,因此,在臺灣也被稱之爲盒仔獅與客仔獅。開口獅的表演以“打獅節”爲主,“打獅節”又被稱爲咬蝨或套頭,相傳其舞法因功夫深淺分爲一至十八節,十八節的名稱有:1.獅咬腳、2.獅咬蝨、3.睡獅、4.獅翻身、5.踏七星、6.踩八卦、7.獅過橋、8.臺獅、9.救獅、10.桌上工夫、11.桌上探井、12.獅切血、13.咬水果、14.搶金錢、15.咬青、16.獅接禮、17.拜廟、18.四門到底。當獅團接受邀請參加各類拜廟典禮時,會根據場合與需要在十八節的內容中選擇性地演出。

醒獅源於廣東,原稱瑞獅,因廣東話的“瑞”與“睡”之音相似,方改稱爲“醒獅”,因其在廣東地區最爲流行,故一般人習慣稱之爲廣東獅。由於注重步法及馬式,因此臺灣舞獅者多是嫺熟國術(中國武術)的。

北方獅傳自於我國長江以北的地區,因其形似北京狗故又稱爲北京獅。在臺灣,目前舞北方獅的獅團並不多,除了歷年中華民國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是以北方獅來舞弄外,在北部常見的,僅有“空軍防炮舞獅隊。嘴邊與傳統方形不同,呈圓形狀。

臺灣舞獅雖然有着不同的分類與特徵,但由於現今交通發達,臺灣地狹,以及師傅南北教藝,使得所有舞獅種類不再有南北之分,並呈現出了相互交流與吸收的現象。

 三、臺灣獅舞的現狀與發展

臺灣獅舞最初的組團目的,是爲了強身健體、抵禦強盜。早期的弄獅以武館爲中心,或聘請武師教習子弟,以訓練獅陣的方式,兼顧學習武術功夫與保衛鄉里,同時在地方有節慶廟會時,熱鬧助興。而後被廟會看中,用之驅鬼逐疫、破煞、破邪,因而發展出參神、繞爐、踏七星、踩八卦等動作。早期的臺灣獅舞大多偏重於武術性的表演,屬於類似武術的表演形態。傳統臺灣獅舞的表演組織,在北臺灣多以“團”爲名,且多數冠以“金”字;中臺灣多以“堂”或“社”爲名;在南臺灣又多稱爲“陣”。臺灣有廟宇神像出巡的習俗,寓意是爲了保佑國民安康、風調雨順。這樣的民俗活動必有各類陣頭護駕,陣頭的種類繁多,如:龍陣、獅陣、宋江陣、蜈蚣陣、車鼓陣、踩高蹺等,而其中最常見的,就屬獅陣了。

臺灣的舞獅運動一直以來主要靠民間的力量來推廣,如國術館、國術會、寺廟、小以此來推動舞獅的發展與繁榮。民間團體中,也有類似臺灣省舞獅技藝會等社會團體熱心投入舞獅推廣工作。教育部門由教育局來統籌,小區方面由文化中心負責,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臺灣舞獅的風氣開始蓬勃發展。

作爲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的載體,獅舞表達了中華人民樂觀向上、不畏艱險,勇於拼搏的民族氣節。如今,在臺灣,舞獅已發展成爲一種民間傳統體育運動,受到民衆的喜愛與關注。透過在民間舉行的各項文化活動與文化賽事,臺灣獅藝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技術難度更加出神入化,形態與鼓樂配合得天衣無縫,讓獅藝推至更高的水平。舞獅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將在祖國的寶島臺灣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黃盈:《“南文北武”話舞獅》,《廣東藝術》?2005年4期。

2 徐心希:《略論中華傳統獅文化與閩南風獅爺的由來》,《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4期

3 林國平:《論閩臺民間信仰的社會歷史作用》:《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2期。

4百度百科:《開嘴獅》, 2006年6月2日,

5新疆都市報:《獅舞泥俑記錄吐魯番盛世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