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路徑探析論文

論文8.55K

摘要:鑑於國際社會和我國自身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以及西安地區環境惡化的壓力,作爲“一帶一路”定位的“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的西安市積極開展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建立地區間節能減排及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並運用因子分析法提出主成分,同時構建評價綜合指數模型,得出22個樣本城市綜合得分和排序,進一步深入分析西安市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較其他城市存在的差距,最後提出相應的優化路徑對策建議。

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路徑探析論文

關鍵詞: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優化路徑;西安市

2015年3月我國政府制定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作爲我國西北門戶城市、古絲綢之路起點以及“一帶一路”定位的“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的西安市,其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狀況將直接影響到西安乃至西北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能力,同時也會影響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與其他合作方的經濟融合。在新形勢下,面對環境惡化不斷加劇,採取科學方法和手段評價西安市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狀況,進而提出相應的優化路徑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內涵

節能減排從字面上是“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保護環境”之意,但從深層看,節能減排即包含節約能源,也包括對所有資源的節約。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爲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綠色發展,本質上是一種包容性的發展,以和諧包容、可持續的方式發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速度、質量、公平三要素的有機結合的經濟形態[1]。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研究雖然歷來不久,卻有很深的理論基礎。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在生態經濟中論及循環經濟理論,提出循環經濟是把經濟生產過程組織成一個“資源利用———產品生產———廢棄物再續利用”的循環式流程[2]。1981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率先發表了《建設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一書,提出了可持續的概念[3]。1987年由21個國家環境與發展問題專家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明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英國2003年在《能源白皮書》提出了低碳經濟。2012年我國黨的十八大提出“綠色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以及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這些概念和理論的提出對於研究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鋪墊作用[4]。

二、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構建節能減排及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其目的在於爲比較不同地區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成效而提供具體量化方法。(一)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第一,全面性原則。指標涉及很多的內容,指標選擇時要全面,儘量涵蓋較廣的範圍,要能夠反映西安市出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諸多方面。第二,可行性原則。可行性主要指選取指標的可獲得性,充分考慮統計數據獲取的難易程度,同時要考慮評價方法是否能夠熟練運用,保證結果的可實現性。第三,科學性原則。指標的選擇要科學,能夠反映不同地區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狀態以及下一步努力的發展方向。第四,綠色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綠色主要是體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發展側重於經濟增長。(二)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根據以上原則,參照其他地區先進經驗,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和能源發展規劃,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結合專家訪談法及德爾菲法,經過分析後選取9項指標構成適用於不同地區之間比較的節能減排及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X1),單位GDP能耗(X2),規模以上企業綜合能耗消費量(X3),工業廢水排放量(X4),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X5),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X6),工業煙塵排放量(X7),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X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X9)[5][6]。其中,X1主要反映綠色生產,體現綠色經濟,X2反映能源利用成本,X3反映能源消耗總量,X4-X7反映工業三廢排放情況,X8、X9反映節能減排效果、居民生活。

三、西安市節能減排及綠色發展的綜合評價

本文采用橫向比較法,透過比較全國22個主要城市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成效,對西安市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的相對水平給出評價,同時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優化路徑建議。

(一)數據處理與分析

[7][8]1.原始數據收集並進行歸一化處理根據上述評價體系指標的確定,項目組經過蒐集、整理和添加缺失項合成了全國22個主要城市對應的指標數量。數據全部來自於2014年《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城市統計年鑑》、《西安市統計年鑑》等官方統計年年鑑,爲了數據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大部分指標採用的是《中國城市統計年鑑》中間的數據。同時由於數據的難以獲得,鄭州、開封、成都、廣州、杭州、天津、廈門、合肥等8個城市的能源消費量(規模以上企業能源消耗總量)是項目組根據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萬元能耗估算而得[9][10][11]。本文運用因子分析法來比較不同城市的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綜合情況,需要對指標進行歸一化的正向處理。表1分析可知,X1、X8、X9爲正向指標,X2-X7爲逆向指標。因此,本文采取歸一化方法對於所有指標正向化處理。2.KMO及Bartlett's檢驗首先透過KMO及Bartlett's檢驗判斷提供的原始變量是否適合作因子分析。進行KKMO樣本測度和巴特萊特球體檢驗得到,KMO數值爲0.761,大於0.5,顯著性概率爲0.002,表明指標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很適合進行因子分析。3.計算相關係數矩陣的特徵值與貢獻率,提取因子透過spss20.0計算各成分的初始特徵值與貢獻率,綜合考慮特徵值大於1以及方差貢獻率大於70%兩個因素,提取主成分個數爲3。這3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達70.033%,基本上反映了原始數據所提供的基本資訊。從總方差解釋圖得到成分特徵在總方差中的比重。4.構建成分矩陣與旋轉成分矩陣採用正交最大方差旋轉法對成分進行旋轉,得到主成分矩陣與旋轉成分矩陣(見表1)。從主成分矩陣與旋轉成分矩陣可知,西安市節能減排及綠色發展評價評價主成分包括三類:第一類是X3-X7,包括規模以上企業綜合能耗消費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工業煙塵排放量等,該部分主要表示三廢排放情況。第二類主成份包括X1和X9,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以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該部分主要是反映綠色生活情況。第三類主成份包括X2和X8,單位GDP能耗與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該部分反映能源利用情況。

(二)全國部分城市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綜合評價排序

將2004-2013年各個年份的9項指標的數值輸入spss20.0,運算並對於22個城市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綜合評價排序。見表2。

(三)西安市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評價結果分析

表2數據分析可知,全國22個城市當中,西安市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綜合排名第10,廈門、青島、杭州等旅遊城市的.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相對於西安比較靠前,而北京、天津等城市由於經濟發展較快,對於能源的需求量較大、排放量較大,其綜合得分相對於西安比較靠後。這也是與我國目前各個城市的發展狀況相符合的,說明我們的評價體系是合理的,能夠較爲全面的反映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的成果,評價各個城市對應的差距。同時透過觀察可以發現,西安市在反映三廢排放情況的第一主成分方面得分較高,位列第5,反映西安市三廢排放總量較小,但是不能說明西安市單位排放低,這與西安市工業總規模相對滯後有關。在反映綠色生活方面的第二主成分排名落後,位於第15,低於經濟發展較快的北京、上海、天津、蘇州、瀋陽等城市。其一反映西安市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均收入水平低;其二反應西安市垃圾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綠色發展水平較低,人們持續生存環境比較惡劣。在反映能源利用能力的第三主成分排名第19,一方面反映西安市在產品生產和製造及使用過程中,呈現“高能耗”的特點,即能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安市對於工業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能力低,循環經濟發展滯後,間接造成能源的高消耗。

四、結論

結合西安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可重點從以下路徑開展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一是以政策機制爲規範。①西安市應致力於機制建設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形成節能減排獎勵和處罰機制、生態紅線約束機制、生產者回收廢棄物責任機制、政府綠色採購機制、綠色稅收等政策機制,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②依據國家統計局覈定的地區能耗指標和省級節能主管部門認可的企業節能指標,以及上述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評價體系,制定西安市的年度節能目標,與各重點耗能企業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確定年度節能目標,將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納入目標考覈體系。二是以節能減排爲關鍵核心。①以節能減排爲核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資源———產品———資源”的循環體系,提高西安市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減少三廢排放,減少廢棄物的產生;②發展可再生能源,開發並推廣適合西安市市情的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新技術、新工藝、重大裝備,爲發展綠色經濟提供技術支撐。三是以產業結構調整爲依託。①西安市應加強產業規劃指導,明確鼓勵、限制和淘汰的產業,實現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增長的方式向由工業、服務業、旅遊業、文化產業和農業共同帶動增長的方式轉變。②合理調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結構比例和基礎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加強西安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第三產業。透過通盤考慮西安市區域內各產業數量比例和結構協調關係,力求實現各產業的有序增長和協調發展。③有計劃地發展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產業,打造再生資源工業園區,同時加大淘汰落後產能的力度[12]。

參考文獻

[1]齊建國,吳濱,彭緒遮.中國循環經濟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AbdeenMustafaOmer,FocusonLowCarbonTechnologies:ThePositiveSolution[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07(4).

[3]LightbodyMargaret,Environmentalauditing:theaudittheorygap[J],AccountingForum,2000(2).

[4]蘇振峯.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的關係探析[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0(6).

[5]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R].2010.

[6]國務院.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R].2013.

[7]林偉初.概率論與數理統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153-159.

[8]呂振通.SPSS統計分析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9]中國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14年[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10]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11]西安市統計局,西安市統計局西安調查隊.西安市統計年鑑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12]秦鵬.國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立法對我國的啓示[J].環球視角,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