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感言

感言千年銀杏樹經典好文

感言2.87W

關於千年銀杏樹的故事聽得多了,那老神樹在我心中的形象顯得越來越高大。

感言千年銀杏樹經典好文

當我第一次見到它時,那驚訝之態不亞於被突如其來的雷鳴震撼,看那龐大寬廣的樹冠,粗壯矮實的主幹,蓬勃而有力的枝條直插蒼穹,彷彿它的體內蘊藏着無窮的生命力。交錯的枝杈,茂密、青翠摺扇形的葉子,就像是撐起一把巨大的傘,這把傘多大呢?我無法用文字來表述,只知道站在老樹下,感覺自己特別的渺小,彷彿還不如老樹上的一片葉子。

當朝陽爬上老樹旁的山頂時,老樹就沐浴在陽光中,靜靜地立在村邊的小河旁,潺潺的河水,歡快地流着,彷彿是在給老樹伴奏似的。當我站在這棵千年古樹下,仰臉看不到藍天,它的影子在地面上劃出了一個大大的圓圈,那典雅的樹體,軀幹挺立,蒼勁倔傲,蔚爲雄奇壯麗,真的是奇蹟!怪不得郭沫若先生也喜愛這銀杏樹,並尊它爲國樹,他在《銀杏》中寫到:“你的株幹是多麼的端直,你的枝條是多麼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葉片是多麼的青翠,多麼的瑩潔,多麼的精巧呀!”

撫摸着老樹那蒼老灰褐色、不規則縱裂而粗糙的樹皮時,自己彷彿也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和當年生髮、養育古樹的大地、小河交談着,感謝它們爲後人留下的這棵古老之樹。

看着老樹,撫摸着老樹,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當地人傳下來的一個盲人量樹的故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有一年,村中來了一位盲人,他也很想知道這棵一千多年的樹究竟有多粗。盲人來到大樹下,把柺杖靠在樹上,然後,把胳膊一伸,一抱一抱地繞着大樹往前走,他一邊走一邊數,“一,二,三……”等盲人快走到柺杖的地方,有個頑皮的孩子,悄悄地把他的柺杖往前邊挪挪,盲人就繼續一邊走,一邊量。那個頑皮的孩子就這樣和盲人玩起了藏貓貓,每當盲人快到了放柺杖的地方,孩子就把柺杖往前挪挪。盲人量啊,量啊,總也量不出樹的粗細來。於是,盲人停下來,臉朝着天空,喃喃自語道:“好粗的大樹啊!恐怕是棵神樹吧,可不能動啊!”人們隨聲附和道:神樹,神樹,不能動,不能動。於是,村中男女老幼,都喜歡在樹下玩,無形中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村規,誰也不能動老樹的一枝一葉。

老銀杏樹的名氣是越來越大,越傳越遠,越傳越神。一陣風吹來,那一片片像扇子形的葉子,嘩啦啦直響。那上面一定密密麻麻地記錄着歷史的滄桑和歲月故事。

說實在的,銀杏樹春天發芽是很晚的,直到穀雨之後才能見到它的初芽葉,很小,很小。那嫩綠的新葉芽慢慢拓展開來,矜持着自己的姿態與世無爭。在晴空萬里的日子,空氣溼潤的早晨,當太陽把金光拋灑到她身上的時候,遠遠望去,銀杏樹翠綠的寶蓋周圍,呈現出一道彩虹似的光環,看到這奇異景色的人,無不爲她的美麗壯觀而傾倒。她端莊而瀟灑,嫺靜而大方。清風徐來,婆娑起舞,在旋律優美,動作和諧的舞動中,爲其母親輸送着溫暖的陽光與熱量和清爽新鮮的空氣。

當你靠近那枝條間對葉子進行仔細觀察後會發現,葉子互生,在長枝上呈輻射狀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狀,無毛,有多數叉狀並列細脈,在寬闊的頂緣多少具缺。有細長的葉柄,形狀就像一把輕柔搖曳的綠色小扇子,銀杏樹的又名“千扇樹”也因此而得。

葉子呈二分裂或全緣,葉脈和葉子平行,無中脈。又似一隻只寬闊的鴨掌,所以,銀杏樹的原名本是“鴨腳子”,三國時甚至更早在民間就已盛行了。北宋文學家劉原父一首五言敘事詩可以作證:“巍帝眜遠圖,於吾求鴨腳”。而銀杏之名卻是來的太晚,宋代歐陽修有詩《鴨腳》曰:

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符。

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

由“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可知銀杏一名是宋初皇帝的賜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稱,鴨腳子,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可見,宮廷稱”銀杏”而民間仍普遍稱“鴨腳”。

夏日來臨,銀杏樹昂然聳立於嬌陽之下,枝枝杈杈畢挺向上,儼然一副不卑不亢積極進取的氣派。她的樹葉除茂密蔥蘢之外、還具有底、面光滑細膩之特點,葉脈佈局清晰之精巧,連同葉片的邊緣都是花式的。酷暑炎炎的時日,筆直的枝杈上那些碧玉般的葉子錯落有致地安臥着、與枝幹密密地構成了一道天然的綠色遮陽傘,成就夏日裏那一處涼蔭。

大樹下,是大人休閒納涼和孩子玩耍的好地方,大樹的主幹分叉的地方,就像是一鋪炕。曾經爬上爬下的孩子們,把大樹的皮都磨得光滑。樹上更是鳥兒的天堂,嘰嘰喳喳的鳥鳴聲總是不斷。

公交汽車在老樹旁經過時,人們都把腦袋伸出窗外,欣賞着老樹的姿態。更有很多的外地人慕名而來,就是爲了觀看老樹的風采。

大樹陪伴着一代一代的居里人,每一片葉子都是一部史書,記錄着居里人的生活細事,記錄着時代的更替,記錄着大地的滄桑……

秋天,這是一個果實累累的名字季節。銀杏樹的果實也是象熟透了的荔枝一樣,圓圓的、淺黃的,密密麻麻結滿在綠蔭下,在它們的牽引下,一根根樹枝都被彎下了腰,直叫人想跳起來。

樹葉漸漸地褪去了蒼翠的光澤,在不知不覺中換上了季節的禮服。摸上去,感覺有如絲綢般的潤滑;聞起來淡淡的清香悠悠地進入肺腑,那是大自然的造化,那是大自然的味道。

滿樹的葉子仍然像一把把展開的扇子,但已是五彩紛呈了,有綠色的,有淡黃色,還有黃綠相間的,還有……它們依然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忽悠忽悠地在枝頭飄搖。陽光灑了進來,樹葉迎着陽光被照得耀眼,彷彿年青的生命依然躍動於老樹的枝丫間。這,讓人心底也涌動起陣陣暖流。

對於這個時節的銀杏樹葉,郭沫若先生的描寫最爲傳神:“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的蝴蝶。”在大文豪的筆下,秋天的銀杏樹葉是活的。

西風漸烈,冬天很快就來了。銀杏樹葉已是滿身的金黃,開始在慢慢騰騰地飄散着離開依偎已久的老樹之枝。在此時,樹上金扇飄搖、空中金蝶飛舞、地上金葉鋪展,片片與太陽的金色交相輝映,熠熠發光,十分壯觀,令人滿目生輝。那片片金黃色的銀杏葉子,在不同的場所,訴說着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銀杏樹的葉子,從春天到冬天既不知道什麼叫死亡,也不知道春天會重新到來。它們爲大樹而生,無數的葉子做着同樣的工作,這就是——把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這些葉子很樸素,活得默默無聞,毫不張揚。然而,這不起眼的葉子能向人們報告春天的消息,帶給人們希望和喜悅;還能在烈日炎炎之際,給人們提供休息的綠陰;當秋天到來時,它甘願犧牲自己,迴歸到大樹的根基,和着冬天的雪液瓊漿“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用生命和愛融入了大地,孕育着下一個春天……現代小詩曰:

不要問我到哪裏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問我到哪裏去

我的情牽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凡物被人所喜,必是有其所喜之處。銀杏樹在其美、真、善中表現出了它的可喜之處——渾身都是寶。

銀杏葉子,它的價值不但在於它處處散發出的春、夏、秋、冬的美景,還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等單位於60年代用銀杏葉研製出舒血寧針劑,經試驗對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目前,用銀杏葉提取物配製的護膚、護髮等方面的產品達50餘種。此外,利用銀杏葉研製的銀杏葉飲料、銀杏桃果汁、銀杏啤酒、銀杏茶等保健品已在市場上流通,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銀杏,又名白果,4月開花,10月成熟,明朝李時珍曰:“一枝結子百十,狀如楝子,經霜乃熟爛。去肉取核爲果,其核兩頭尖,三棱爲雄,二棱爲雌。其仁嫩時綠色,久則黃。須雌雄同種,其樹相望,乃結實;或雌樹臨水亦可;或鑿一孔,內雄木一塊,泥之,亦結。陰陽相感之妙如此。”果子具長梗,下垂,常爲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5~3.5釐米,徑爲2釐米,假種皮骨質,白色面而被稱之爲白果。這名字最早見於元代李杲(1180-1251)《食物本草》。當時銀杏藥用盛行,更因銀杏結實落地,果肉爛沒,只留種仁,色白如銀而得名。種仁食藥兩用。至明朝白果之名大盛,被李時珍收入《本草綱目》。至今,我們大多知道白果,而忘卻了其舊名“鴨腳”、“銀杏”了。

關於白果在民間還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位窮人家的姑娘名叫白果,從小死了爹孃,12歲就給財主放羊,受盡了人間苦難。一日在山坡上拾到了一枚奇異的果核,寶貝似地賞玩了幾天捨不得扔掉。最後把它種在了常去放羊的大劉山的一個山坳裏。經過幾年的精心照料,這顆神奇的種子生根發芽,很快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每年秋天都會結滿黃澄澄的果子。

一天白姑娘趕着羊羣來到了這棵樹下,突然接連咳嗽幾十聲,痰涌咽喉吐咽不下,頓時昏迷過去。這時,只見從大樹上飄下來一位美麗的仙女。手裏拿着幾顆從樹上摘下的果子,取出果核,搓成碎末,一點一點地喂進白姑娘口中,片刻,痰就不涌了。白姑娘睜開眼睛,那仙女朝她笑了一下,就飛上大樹不見了。驚異的白姑娘趕緊從地上爬起來,從樹上摘下許多果子,帶到村裏,送給有病的人吃,吃一個,好一個,一棵樹結的果子,治好了成千上萬的咳喘病人。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來傳去,人們乾脆把“白姑娘送的果子”叫白果,那結滿白果的大樹就叫“白果樹了”。從此“白果能治咳喘”連同白果姑娘的故事就被世世代代流傳了下來。

事實也正是如此,白果不僅能夠食用,而且也正是因爲它有極好的藥物療效才被人們所認識,據《本草綱目》記載:“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現代醫學證明,種仁中的黃酮甙、苦內脂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功能減退等疾病還具有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今天,也成爲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國賓上客的特製佳餚。

銀杏樹爲裸子植物中唯一的中型寬葉落葉喬木,可以長到25-40米高,胸徑可達4米,高大挺拔,葉似扇形。冠大蔭狀,具有降溫作用。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具有一定觀賞價值。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盆景樹種。被列爲中國四大長壽觀賞樹種(鬆、柏、槐、銀杏)。

銀杏木材優質,價格昂貴,素有“銀香木”或“銀木”之稱。銀杏木材質具光澤、紋

理直、結構細、易加工、不翹裂、耐腐性強、易着漆、掘釘力小,並有特殊的藥香味,抗蛀性強。銀杏木除可製作成立櫥、書桌等高檔傢俱外,更可雕刻匾額及木魚等進階工藝品。時珍曰:“其樹耐久,肌理白膩。術家取刻符印,雲能召使也。”

喜歡,並不是因爲美麗而喜歡,而是因爲喜歡而美麗。人們喜歡銀杏樹,是喜歡它的生機勃勃,更喜歡它那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真是:

光陰越過千百年,銀杏參天葉尚田。

老樹天栽芽翠綠,新子母抱手牽連。

銀杏樹壽壽青青,嘉果豐碩碩年年。

美真善集衆人喜,子葉材優無私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