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最新小學家委會的發言稿

發言稿3.24W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發言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好的發言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發言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小學家委會的發言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小學家委會的發言稿

小學家委會的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三年級xx的家長xx,由於今天我們班家委會的主任臨時有事,所以由我代替李主任來和大家進行交流。

在這裏首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能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家校教育問題。在短短的一學期的時間裏,我們看到了華僑城小學逐漸的成熟起來,從校本課程的開設,到德育活動的開展,到元旦匯演的成功舉辦,所有的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學校、教師、孩子的成長,這些成功的做法讓我們家長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我們選擇了華僑城小學這所學校,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幾個月的教育,我們的孩子逐漸成熟起來,老師們落落大方的舉止、生活樸實的作風、勤奮好學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這裏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正是由於老師們對孩子的無私奉獻和諄諄教導,使每個孩子都有了可喜的進步。在此,我代表與會的各位家長對各位老師、各位領導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三年級的家委會應該是組建的比較晚的,我們的孩子都是從別的學校轉來的,在以前的學校幾乎沒參加過家委會,沒有經驗,有的家長儘管以前曾經參加過家委會,但也僅僅是停留在去學校參加了個會議,弄個名單之類的,沒有像我們現在這樣真正參與到學校工作中來。華僑城小學真正給了我們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我們三年級的家委會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做一下簡單總結:

1.家委會的順利組建。在沒有組建家委會之前,我們曾想到過很多很多的困難,比如我們班的學生家長能否像其他班的家長那樣積極參與、家校活動是否好組織?等等,後來在學校的要求下,在張老師的積極協調下,我們單獨召開了一次家長會,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這次申報家委會的居然有十好幾個人,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於是我們積極借鑑其他做得比較好的班級的做法,給家委會分工,明確每位成員的職責及工作目標,並由家委會主任及時在班級羣內進行公佈。家委會的順利組建,克服了第一個想象中的困難。

2.爲了家校更好的交流,家委會在班主任張老師的組織下,利用QQ羣、飛信等方式,建立高頻、有效的溝通渠道,加強本班同學之間、家長之間,以及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和聯繫,就孩子的成長、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活動交流金點子、好經驗,互通資訊,交流情感,從而起到連接同學、家長、學校和老師之間的橋樑作用。

3.參與班級文化的建設,給學生創設一個溫馨的學習氛圍。在班主任張老師的積極帶領下,我們家委會一幫成員積極協調張老師參加了班級文化的建設,這些都是在家委會的帶動下,由家長自發自動的交錢來弄得。在沒有做這件事時,我們曾想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難,但是在我們華僑城小學這個溫暖的大家庭的影響下,我們班的家長也很快趕了上來,大家積極響應,沒有一人不參加。透過這件事,大家的凝聚力初步形成,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4.元旦活動的成功組織,讓我們充滿了信心。這次元旦活動的組織,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了家委會。在這次元旦活動的組織中,在家委會的積極組織下,班裏的家長都積極進行排練,那幾天天比較冷,我們都是利用晚上、週末的時間來進行排練,包括服裝的統一,大家都是有力的出力,有時間的出時間,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當然我們班的家委會還剛剛組建,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我們還沒有真正融入到班級融入到學校、我們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還很少。下一步我們打算:多利用我們班家長可以利用和開發的資源,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在活動中更好的成長;積極配合學校的各種活動,積極參與到學校。

最後,讓我們齊心協力、同心同德,共同開創我們華小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

小學家委會的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家長:

我是朔朔的媽媽,受薛老師之託,就孩子的家庭學習輔導,說說自己的一些做法。朔朔並不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孩子,我對他的指導也只是一些粗淺的思路,權當拋磚引玉,大家姑且聽聽。

孩子是感性而多變的。尤其是7到12歲,是孩子生活習慣、性格、思想逐步養成的關鍵時期,而小學生一年中有173天的時間是在學校外,與家人一起度過的。因此,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我一向重視孩子的家庭學習。大家都知道,完整的學習過程包括預習,聽講,複習三個環節,而這三個環節中有兩個環節是要在家裏完成的,這就是預習和複習。這樣看來,如果我們輕易地把孩子預習和複習的學習任務推給學校,其實是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的推卸。

對於朔朔而言,我覺得應該讓他學會管理時間,管理自己的事情。這是小學階段應該學會的本領。我把完成作業當作媒介,來完成對孩子時間效率和學習素質、品質的培養。

一年級的時候,朔朔曾經有一段時間學習坐不住,愛磨蹭。現在,他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管理支配時間的意識,偶爾磨蹭。孩子做作業愛磨蹭,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時間和效率觀念。也有的時候是因爲學習興趣低,害怕家長批評,而硬着頭皮應付。爲了讓朔朔儘早建立時間效率觀念,我和孩子的爸爸首先達成共識,根據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感受直觀的接受形式,隨時隨地地引導孩子認識時間,比如:把時間比作一根繩子,教孩子認識集中精力做作業用多長時間,練琴用多長時間,玩用多長時間,看畫書用多長時間,吃飯用多長時間等等。讓他明白,如果很快完成了學習和練琴任務,那麼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他喜歡做的事,而不是要求他不能閒、不能玩。這樣堅持做下來,孩子就會感到,“快得值得”。

有了這樣的鋪墊,就要突破“慢”的心理。我們利用“速度測定法”,讓孩子感受“我可以快”。比如:記錄10分鐘能寫多少個字,能做幾道口算題。然後,再算一算按這樣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業需要多長時間,結果肯定會使孩子吃驚:我能這麼快完成呀!這樣,再加上我們的鼓勵,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慢慢養成快速作業的習慣。

現在作業慢慢多起來,難度也在增加,孩子做作業的興趣也會降低,這就需要我們在一旁有效地指導,提高作業的效率和質量,幫助孩子贏得遊戲和休息的時間。

所有任課老師的作業,只有薛老師佈置了預習,不但有預習,還有家長指導的措施。孩子的預習習慣是在每一次認真做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我嚴格按老師的要求一點一點幫孩子做預習,應該做的都完成了,我纔給他簽字。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一件困難的事,不過對孩子的今後的學習,卻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爲了方便指導孩子,我買了一本全易通,類似於教學參考的輔導書,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總是先讓孩子動腦想一想,然後參考書上的指點,指導他找到正確的答案,並及時地肯定他思考的成效。這樣,孩子預習的作業就會越做越快,形成良性循環。

獨立完成作業是訓導孩子獨立自主生活的一部分。這裏的獨立指的是獨立地策劃作業完成順序,獨立地自覺完成作業。“置物有定位,做事要定時”,是我和孩子的爸爸在家裏訓導孩子的主要原則。現在,朔朔每天放學後先到我辦公室裏去休息,吃東西,聊聊天,大約四點半去小飯桌寫作業,我給他的規定是,儘量在小飯桌寫完作業,可以把讀的作業和預習拿回家來做。這樣,大約五點半,我們一起回家,有時會稍晚一些,然後,爸爸做飯,等飯的空兒,我們繼續做作業,飯後,再完成剩餘的學習任務,收拾書包,把書桌整理成原樣。朔朔再練琴,一般練琴要佔一個小時。九點左右上牀,看書,就寢。

朔朔性格溫順,是個很好管理的孩子。這可能是因爲從小到大,一直是我和他爸爸兩個人帶他。他一歲十個月就上了幼兒園,較早地參加到集體生活中來,所以,他非常認可學校裏的規則。再者,我和他爸爸在家裏很少看電視,閒暇時間,我們常常在家裏讀書看報,或者外出爬山打球,久而久之,朔朔也很享受閱讀,喜歡運動。我想,家長條理高效愉悅的生活,也應該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吧。

也許從成績上來看,朔朔比不上其他的孩子,但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我感覺,他有追求,做事專注,認真,投入。有時,聽寫完一個詞,他會很驕傲地說,媽媽,這個字寫得不錯吧;遇到難題,他會急得掉眼淚,儘管那不是什麼難題。等我們安慰過後,又耐心地去鑽研解決問題。這樣的狀態,我們很滿意。

由於工作繁忙勞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常常會急躁發怒,常常是朔朔安慰提醒我,“媽媽,你去牀上躺一會兒吧”;“媽媽,你得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這些都是平時我們之間互相慰藉的話語。不知什麼時候被兒子記到了心裏,每每這時,我會感到慚愧,繼而冷靜下來。

我們班裏男生要多一些,身爲男生的家長,我想引用自己看到的文章,多說幾句。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男孩子的大腦與女孩子不同:

比如,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流經小腦的血量更多,這些因素是導致男孩在靜坐和久坐的過程中學習能力總體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從肢體運動中學習。

再比如,男孩的胼胝體(連接兩個半球的纖維素束)與女孩的體積不同,女孩的胼胝體能容許兩個大腦半球間進行更多的交叉資訊處理,可以同時同質量地完成多項任務。而男孩同時只能做一件事。男孩在玩的時候或者做別的事情的時候,老師、家長叫他,他就像沒有長耳朵似的。很多男孩爲此遭到老師和家長的訓斥。

值得一提的是,男孩與女孩大腦中的海馬(大腦中的一個記憶存儲區)的工作方式也不同。男孩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記住課堂上講的內容,特別是寫出來的文字內容。這就是背課文對男孩是件困難的事一個原因。

這就是說,我們這些男生的家長要給兒子們理解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自由多一點,給男孩“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勵!”大多數情況下,男孩受到的表揚越多,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越努力,這種表揚和肯定會使男孩確認自己的判斷,對自己的能力感到驚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會更有信心,當成就欲一步一步地得到提升,男孩的潛力就逐步地被挖掘出來。

朔朔是八月中旬出生的,在同齡人當中屬於小的,接受新知上自然會處於劣勢。所以,當孩子成績不理想,學習上略顯遲鈍時,我常常告訴自己要慢下來,好好分析一下孩子的問題,理清前因後果,助他自己動手搬開絆腳石,快快樂樂繼續前行。我們既希望孩子成績好,又不想讓孩子太勞累,那麼就得做家長的付出辛苦,好好研究孩子,研究“家教”這門學問。畢竟,我們的付出能換到一段不可多得的親子時光,能換到孩子健康愉悅的身體和心理,還能換到孩子獨立自主的快樂生活……何樂而不爲?

孩子是我們一生甜蜜的負擔。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你、我、他,我們所有二年級二班的家長們,都將面臨不同的成長命題,希望我們能像朋友一樣,互相學習,互相勉勵,一起享受身爲父母的幸福時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