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關於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

發言稿5.67K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使用上發言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發言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發言稿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

關於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不知不覺中,書與我認識已有11個年頭了,書成了我形影不離的朋友。

在我幼兒時期,我喜歡媽媽每天晚上在我的牀邊,讀童話故事。我慢慢地,慢慢地進入夢鄉,多姿多彩的故事也飄入記憶的長河。但白雪公主的善良,灰姑娘的勤勞等等,他們身上的美好品格到現在還影響着我。

現在,身邊的書由童話故事換成了一本本名著。在《海里兩萬裏》中,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科學的力量;在《昆蟲記》中,我瞭解到了各種各樣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生育······書不僅讓我知道了世界的奧祕,還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多年來,我像海綿一樣吸收着書中的知識水分,在讀書中,我總結出一些讀書的技巧,現在,我向大家推薦幾點讀書方法:首先把書中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並寫出你欣賞那句話的原因。然後將主要內容、讀後的感想寫下來。緊接着,在閱讀期間如果遇到什麼不懂的問題,讀後也可以從文中找出。每一本書如果都這樣細細品味,你就不僅是個愛讀書的人,也是一個會讀書的人。

讀書讓我大開眼界,瞭解古今中外的名人趣事,讀書讓我提高修養,知書達理,讀書讓我的生活更精彩,感到有無窮的樂趣,我讀書,我快樂。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非常榮幸能在這次交流會上發言。關於讀書我不知該從何說起,於是在這裏我把去年年末寫的一篇關於讀書文章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寫的不好敬請諒解。

一直想寫寫自己的讀書生活,面對這一屋子的書本。我仔細搜尋自己記憶裏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裏的那些關於讀書的故事。這一路的成長,這一路的相伴。

我的記憶回到最初最初,來時路回首中一行行記下。翻看畫書的小姑娘,揹着父母訂《文史知識》的少女,大學宿舍牀頭書的女生,還有如同今日臥室、陽光、香茗、書、音樂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來的我,不同階段的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便是書了。

因爲讀書,我視野大開,我的思想便不再侷限於狹小一隅。因爲讀書,一向豪爽的我,也變的更爲大氣了。書山有路勤爲徑,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我也深爲自己這一點而慚愧,卻本性難移。但是書山這條路,我雖然談不上勤,但委實也是一路走着,還將走下去吧。這麼些年,身旁的人用種種稱號說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實與名俱。起初我還極力反駁着。後來說的多了,也懶得反駁了。人性的虛榮也會讓我有些許的自得,但那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腦中一直有個信念固執的佔據着。那就是:我們怎麼活都只有一輩子,多知道點總是好的。因了這個執念,我讀書,各個方面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來不曾厭煩。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於是也就————因爲固執佔據,變成了一種性格,怕是這輩子也改不了了吧。不過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現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麼多的書,似乎變的越發讀不完了。彷彿間時間少了許多,書卻多了。我也深爲遺憾呢。只有盡力了。這也是我爲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吧。總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腦子裏的存貨還是需要不斷補充的啊。所以反思後,還是得繼續讀下去啊,自勉吧。

時有人問我關於書的事,有些我委實回答不了。因爲我瞭解的也不過是我自己較喜歡的那些罷了。別人喜歡的,我卻未必關注吧。有人讓我推薦幾本書,我頗爲難。每個人的閱讀傾向不同,我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每每這時我頗爲糾結。有人借我的書讀,我十分高興樂於相借,但是卻不知道該借什麼。讀書啊,真是因人而異的事啊。

因爲讀的'積累,因爲讀的輸入,自然會有源源不絕的寫,不絕的輸出。於是,我寫了頗有幾本集子。而且從1995年到而今的20xx年,長達17年的23本日記。這些都是我千金不換的財富。大家總是說我愛讀書,我委實妄擔虛名了。讀書從來不是我的愛好,只是我再普通不過的習慣罷了,一種改不掉也不會改的習慣罷了。

平凡的我將慢數着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讀過的書。勾勒那個我,真實的我。從中也許你會發現有許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實,也許你會重新認識我,那個爬書山的女子,雖然她不夠勤奮,有時還懶得很。雖然她有時讀的散漫不踏實,腳步虛浮塵上。但是有時也有着你難以想象的執着。至少她一直在,沒有放棄。儘管她脾氣有夠暴劣,不是個淑女。但是至少她會是個書女。這就夠了,不是麼?

最後,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影響很深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是小時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寫完作業。便玩了起來,姥姥問我,怎麼光玩?我說我寫完作業了。都會了。嘮叨的姥姥卻說,學問可是沒有完,沒有深啊!她的話我當時不是太懂。

第二個故事:我高中時,那個時候語文、歷史老師都很寵我。我自然也有點驕傲吧。一天,我把寫好的作文拿給語文老師看,自我感覺很好。卻不成想他並沒有如往常表揚我。居然只說了句: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我當時雖然不敢說什麼,但是心裏還是很生氣的。覺得老師也真是的。他的話當時我雖然懂,卻不以爲意。

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年輕。那時候他們的話卻從那時候放在了我心上。儘管當時不在意。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讀書的增多。我卻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們的話。於是,當讀書成爲一種習慣,當讀書成爲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們的教誨。打心底裏的感激。在這次發言的最後。讓我把他們曾教育我的話分享給大家。我姥姥說:“學問哪有完?學問沒有深啊!”我的語文老師說:“書是讀不完的,你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

這就是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關於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各位同學、老師們一起就閱讀來進行分享和交流。坐在這裏我是十分忐忑的。一來底下坐着許多我曾經的老師,要是說得不好,那是貽笑大方;二則底下還坐着我的學生,說得不好還是誤人子弟。頂着這兩座大山,最終我還是平靜的坐在了這裏,平復我心情的是兩個詞,一曰交流,二曰分享。

“交流”二字。我查閱了字典,交流的本意是,江河之水匯合而流。而現在我們聚在一起,就如這江河之水的合流。不是我一個人的滔滔不絕,而是海納百川,教學相長。

“分享”二字告訴我,今天我不是給大家上一堂課,更不是要給大家灌輸一個深刻的道理。而是作爲一個朋友,或者說,書友,講講我閱讀的一點心得和感悟。如果最終能喚得大家的些許共鳴,或者說能讓大家有一個意願去讀一本書,又或者能夠從一本書中有所收穫。我想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了。

談到讀書,我們往往先得面對一個最直接的問題,我們爲什麼要閱讀?西漢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告訴我們閱讀可以讓我們變得聰慧;大詩人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可以讓我們能夠寫出出色的文字;周更是吶喊出“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理想,告訴我們讀書不僅可以充實個人,還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

當然,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沒有幾個人是抱着如此宏大的理想去讀書的,也包括我。

我們讀書開始總有目的,因目的不同而要求也不一樣,選擇的不同,方式方法也不相同。無論讀書的結果如何,讀書的行爲和過程,是薰陶人、教育人、成長人的重要途徑。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書,要學會讀、能讀、愛讀,從讀中品,在讀中賞。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讀出自己的一份心情;讀出自己的陽光和雨露,讀出自己的養分和空氣。這委實是讀書帶來的益處。它有一種獲得知識而增強生活信心的力量,有一種發現美欣賞美又擁有美的機會和能力。讀書的美好是不讀書的人無法體驗和知道的。

讀書是爲了充實自己,爲滿足心理和感情的需要。越是充實滿足,就越覺得不充實不滿足,也就越需要讀書。因此,生活的內容就越離不開書。我們讀書不僅是解讀自己,而且是解讀社會和人生。懂得什麼書需要精讀泛讀,什麼書需要誦讀默讀,什麼書可讀和不可讀。其實生活就是讀書。讀到什麼樣,讀什麼?都有自己的愛好和選擇。讀書的根本就是爲做人做事,爲提高豐富自己,也是更好地爲奉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