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2021年科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

發言稿5.52K

現如今,發言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寫發言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21年科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科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

科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1

各位家長:

大家好!在今天的家長會上,科學教師也輪到了發言,上學期我是正好有事不在,這次還是我作爲一個科學專職教師第一次在家長會上發言,從中透露出這麼一個資訊:科學和語文數學英語一樣並列成爲了主課。

今天主要想講講三個感動:

第一個感動:感動於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的不斷提高。上課前、中午、下課後只要孩子有機會和我聊天,很多孩子都會追着我問問題,追着告訴我他發現的新鮮事,有時因爲人多,我還回應不過來,不管孩子說什麼,我基本是鼓勵爲主,所以我不保證所有的孩子,但是大部分的孩子是非常喜歡上科學課。所以我也拜託在座的家長請你關注孩子學習科學的興趣,絕對不能打消孩子探究的興趣。大家想:沒有誰是不想學好,不想表現的,人人都想做優秀學生,只是老師、家長有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下面我就學習情況向大家彙報一下。如果看過科學書的家長可能知道這學期我們第一個單元是植物,第二個單元是動物,所以上課不管是鳳仙花還是蠶寶寶都是進行時,我們就提前先上了第三單元,也進行了單元考查,成績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這裏我就不說了,期中考試因爲上課內容是根據天氣和動植物生長情況挑着來上課的,所以這次就沒辦法考試,但是接下來的每個單元都會進行單元考查,我也會在相應的時候發短信在各位,希望家長關注!這學期我們還主要種植了鳳仙花和蠶豆,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首先是種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帶了材料,還記得種的那天,我們鬆土,選種,種植、澆水,忙了一節課。有些孩子說:徐老師,怎麼這麼累啊!種的怎樣先不要說,孩子的這份經歷是可貴的!種下去的當天,班主任就跟我說,他們下課後老盯着那些種的盆看,特別是蠶豆種在透明杯子裏的,對他們說現在還沒出芽了,他們還是去看!孩子就是這樣,第二天他們就問,怎麼還沒長出來。等出芽後,他們又來跟我說,還互相比較。你想這是他們自己種出來的,他們有多高興,多自豪,所以家長不要小看了這些小苗苗,孩子們是當珍寶一樣呵護的!這次種植活動我們班(表揚學生,略)(出示照片)

孩子在進步,他的自信心就在提高。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只看成績,和別人比較,每個孩子的基礎不一樣,發展也不一樣。如果因爲一次考砸了你就否定了他今後的成長,這是很可悲的。我也告訴學生,成績是重要,但它只是一次檢驗,只代表某個階段,良好的心理因素也是成功很關鍵的因素,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家長也是這樣,有些孩子不是不行,而是我們對他一直否定,他也就接受了這樣的假象,而慢慢失去了上進的信心。

第二個感動:感動於學生上課的認真聽講和善良可愛。大部分學生在上課時總是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出示照片)這是孩子上課的幾張照片,我特別欣賞這張,你看孩子們的手,就知道他們上課有多認真。有些孩子特別熱心,搶着整理器材,擦桌子,發本子,最讓我好笑的一次是,有個孩子跟我講,徐老師,你這樣不對的!我正奇怪着。她說,本子老叫離你近的人發,這樣不行的!你看,孩子有多麼積極可愛!所以家長不用抱怨你的孩子有什麼不好,人家的孩子有多麼的自覺。也許你的孩子有缺點,但是他們的優點需要我們每一個家長和老師放大,缺點需要我們引導着改,那麼就像有一首歌中唱的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第三個感動:家長的理解和支援。以前經常聽到這樣的例子:“老師,我媽媽在打掃時,把我種的蠶豆扔掉了”,或者辛辛苦苦養的蠶沒有食物餓死了。但現在有些家長在逐漸重視這門學科。小學階段,興趣和習慣最重要。目前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青少年科技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強調以親自動手的方式開展科學教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動手能力很弱。記得有一次抽查動手實驗情況,實驗中涉及讓孩子切橡皮,那時是五年級,有幾個孩子由於緊張,小刀是反過來拿的,還有幾個孩子費了很大的勁。我想,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吧。所以希望你支援孩子,讓他多動手,哪怕做得很糟糕,那也是一種體驗,一種教育。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採取的策略應是引導孩子自己觀察,而不是簡單地告訴答案。另外也不要孩子們提出爲什麼,因爲忙,你就推卸自己的責任讓他到一邊呆着,或者對孩子說,自己去查十萬個爲什麼,要麼就推託不知道。你經常這麼做,也許一個愛因斯坦就斷送在你的手裏。因爲這種科學實踐並不是家長認爲的好動,而是由思維介入的活動。孩子們透過科學實踐和探索,將學會觀察,學會找證據、學會研究,這就掌握了一種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同時,家長也有必要參與進來,在“陪玩”中領略科學的無限魅力,消除對科學的“成見”。曾經我就陪着孩子養了幾千條蠶,採桑葉的忙碌和養蠶的樂趣,至今還記憶猶新。(出示照片)今年我沒養這麼多,但是嘗試用飼料飼養蠶,還是比較新鮮的。各位家長,三年級是你陪孩子一起學習的好機會,再過幾年也許你想陪,他還嫌你煩了!所以請把握機會!也希望家長,鼓勵孩子支援孩子的學習需要,適當準備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材料,因爲材料本身也體現出家長的重視和學生在小組內的影響力,如果在合作小組中,其他同學都帶來了各自的材料,而唯獨您的孩子沒有任何材料,不可避免的你的孩子會受到小組其他成員的指責,甚至遭到排擠。孩子也就失去了融入集體的機會,學習自信心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我想有了家長的支援,孩子會更加自信。

最後,誠懇的拜託大家兩件事,一是如果你希望孩子的成績理想,請督促孩子多讀讀每單元的單元複習資料,因爲考試的話畢竟還是需要一些記憶性的東西,希望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讓你的孩子學好科學!二是請轉告你的孩子,今天科學老師表揚你了,希望你繼續加油,和老師共同努力!謝謝各位家長!

科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2

作爲一位科學教師,我很榮幸能參與今天的家長會,並和大家一起交流。目前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科學教育。如美國早在八十年代就確定了其自然科學和數學要居世界前茅的目標,因此在其基礎教育階段十分重視科學教育,從小培養以事實爲根據的科學精神和以觀察、實驗活動爲主要手段的科學探究能力。強調以親自動手的方式開展科學教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小學開設科學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科學課在許多人(包括領導、家長、學生)眼中一直被視作副課,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此相對應,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小學生家長都承認“科學很重要!”,但他們同時認爲,科學既然升學考不用考,就不用在這門課上花太大力氣。也有一些家長是比較重視的,但也僅僅是對科學成績(分數)比較重視。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藉此機會,我希望各位家長對科學課會有更深入的瞭解並能引起您的重視。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啓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爲後繼的科學學習、爲其他學科的學習、爲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孩子對自然現象的種種疑問。譬如,當孩子問你:爲什麼蚊子會咬人?你會怎麼做呢?請不要用“蚊子餓了”,這種似是而非的話來敷衍孩子。因爲這樣做不僅會灌輸給孩子錯誤的答案,還會使孩子形成思維定勢,抹殺孩子對正確知識的.求知慾。當然,打斷孩子的話來打擊孩子好奇心更不可取。

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採取的策略應是鼓勵孩子自己觀察、自主探究(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等公共資源查找資料,自己設計實驗、觀察驗證),同時將孩子的問題無限延伸,比如:除了讓孩子觀察蚊子爲什麼咬人外,家長還可以繼續鼓勵孩子觀察蚊子喜歡咬什麼人,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最喜歡咬人等等。在整個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而不是簡單地告訴答案。這種科學實踐並不是家長認爲的好動,而是有思維介入的活動。孩子們透過科學實踐和探索,將學會觀察,學會找證據、學會研究,這就掌握了一種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可貴,是一切創新的基石。開設小學科學課,就是爲了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從而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課堂教學是科學教育的主陣地,大自然是孩子學習科學的最好資源,建議家長不妨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小學科學課要想承擔起培養每一位孩子科學素養的責任,要被全社會特別是家長認可的話,光上幾堂科學課,開展幾次活動是不能實現的。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上課之餘,將課堂無限地延伸,開展豐富多彩,適合孩子年齡特徵的科技活動,同時,家長也有必要參與進來,在“陪玩”中領略科學探究的無限魅力,和孩子一起成長。

科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3

各位家長:

大家上午好!

半個學期轉眼就過去了,但是我跟各位家長在這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卻是第一次,所以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錢,是我們四(1)、(2)、(3)班和五(1)、(2)、(3)班的科學老師,我一共要教兩個年級段6個班級的科學,班級多,學生多,工作量大,也很忙,因此有時無法顧及全面,敬請各位家長諒解。

雖然我們小學的科學課是一門新課程,不像語、數那樣根基深,但現在也在期末考試中佔有一席之地,因爲每年區裏都要進行抽考。小學科學源自自然課,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基礎學科,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供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陣地,是在小學階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科學素質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它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知識,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能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爲後繼的學習,爲初中的科學學習,爲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到初中後,這門課程的中考分數將佔據很大的量,語文、數學都是150分,而科學卻要210分,因此這也是一門不容忽視的學科,所以希望我們大家也能重視這門課程,因爲你們重視了,孩子也會跟着重視起來,但單靠我們老師講怎麼怎麼重要,學生還是有點懵懂,力度是不夠的。作爲老師我會盡力盡心,但也希望各位家長能積極配合。

在這兩個多月裏,我發現大多數孩子很喜歡上科學課,但卻未能取得好成績,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在學校大多能及時做好課前準備,聽課也能做到安靜、專心,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但也有許多不足之處:課前準備不充分。如:有一部分同學書本等學具沒有及時帶上,或經常帶錯書本,忘帶作業本,要求準備的實驗材料沒有帶,作業沒完成好就塞上來了,專心聽課的習慣及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的習慣差,同學之間團結互助不夠,在實驗時常搶東西,不停地動材料,甚至有個別學生把好玩的實驗材料拿回去等。還有更嚴重的問題是好多學生凡是讓他們回家去完成的作業都不做好,讓他們回去把概念背給家長聽的更是寥寥無幾等,這些都需要在以後的學習中進行改正,我也由衷地希望在座的各位家長能給我們這門課多一點督促,如有時間請抽查一下科學課堂作業本、課後抄寫作業本和那本試卷。我爲了鼓勵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在每個單元學完後進行了作業評比,四人小組評比出1-2個作業比較優秀的人,然後在其作業本的封面上貼了一面小紅旗以作爲獎勵,完成一次課外實驗給貼一個蘋果笑臉,每次考試得到優秀給貼一個優字等。所以只要你看到孩子作業本上的這些貼紙越多就說明他越優秀,如果很少或一個都沒有,那麼請你們家長要多督促關照了。

我們的家長也應具備一雙慧眼,孩子的進步及時予以鼓勵,孩子的不足也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留心孩子的一舉一動。因爲有的時候,我們在學校裏會發現孩子一些問題,你們沒有發現,而在家裏的一些問題,我們在學校沒有發現,所以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日子裏經常溝通,多瞭解孩子的發展,我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學習一定會更好,我們學校的科學課的明天也會更加燦爛輝煌!

最後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