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朝天明月峽導遊詞

導遊詞7.66K

朝天明月峽,原名朝天峽,因朝天鎮而得名,朝天,即朝拜天子之意,因唐朝玄宗皇帝避“安史之亂”南遷成都時,當地官員在此接待並朝拜而得名。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導遊詞內容,歡迎檢視!

朝天明月峽導遊詞

朝天明月峽導遊詞1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廣元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明月峽有2300多年的歷史,位於四川省北部,川陝甘三省交匯處,四川的北大門,進出川的咽喉重地,素有"蜀北重鎮"、"川北門戶"和"巴蜀金三角"之稱的廣元市。原名朝天峽,因朝天鎮而得名,朝天,即朝拜天子之 意,因唐朝玄宗皇帝避"安史之亂"南遷成都時,當地官員在此接待並朝拜 而得名。後因明清時期,文人墨客們盛行崇尚自然,於是取李白詩"清風 清,明月明"之意,將朝天峽改名爲明月峽。但當地老百姓仍喜歡按舊俗稱 其爲朝天峽,所以後來就有了多種叫法,也有叫朝天明月峽的。

朝天峽位於廣元以北約30公里處的朝天鎮南二公里處的嘉陵江上,峽谷全長約4公里,寬約100米,兩岸石崖 壁立,其東就是有名的朝天嶺, 谷深約2千米,是嘉陵江衝破山脈而形成的峽谷。朝天峽可稱其爲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連接南北的唯一通道, 地勢險峻,得天獨厚,數千年來,人們爲了打通蜀道,在這裏留下了古今六條道 路,所以人們又稱此爲中

國交通史博物館,是研究中國古代交通的重要場所。這六條道路是:

1、遠古時候山民們走出的羊腸小道。

2、先秦時官府倡導在峽壁建立的棧道。

3、峽中江邊船工們修建的縴夫道。

4、嘉陵江上的船道。

5、民國時期修建的川陝公路。

6、川陝公路對面的五十年代修建的寶成鐵路隧道。

明月峽集先秦古棧道、 嘉陵水道、縴夫鳥道、金牛驛道、108國道、寶成複線等古今六道於一峽通行,被譽爲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中國道路交通發展的活化石。明月峽古棧道遺址是迄今中國開鑿時間最早,形制結構最科學,遺存孔眼數量最多,儲存最完好,最具古棧道風貌的地段,現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月峽雄奇險峻,李白過此方有《蜀道難》不朽詩篇。不走古棧道,不知蜀道難。明月峽更是國家級旅遊風景區劍門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其地勢的重要性,自古以來發生的不少的歷史故事,如蕭何弄舟明月峽、利君用流芳明月峽、陸游魂斷明月峽、張獻忠威鎮明月峽、吳小莉情定明月峽等等。

四川境內劍門蜀道文化旅遊帶,主要包括:朝天棋盤關--明月峽--千佛崖--皇澤寺--昭化古城--牛頭山--天台山--劍昭古驛道--劍門關--翠雲廊--劍州古城--覺苑寺沿線,以明月峽古棧道、昭化古城、劍門關、翠雲廊爲核心。

朝天區還除明月峽外,還擁有清風峽、大安寺、七盤關、籌筆驛、飛仙閣、龍門閣等遺蹟及景點,如果有時間都可以一一的慢慢遊覽,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朝天明月峽古棧道。古棧道位於朝天明月峽谷、老川陝公路下,現僅存少量遺蹟,除了石孔以外,很多都是後

朝天明月峽棧道入口修復的。棧道又名閣道,是古代人爲了生活及戰爭的需要而修建的。古蜀道從成都起步,在經過了大小劍山的險峻之後,到了朝天明月峽處,才真正遇到了欄路虎,憑古代的生產力是無論如何修不出安全的大道來的,要想到巴蜀,必須開通這條路,於是先民們就在崖壁鑿孔架木,修建了棧道。直到南北朝以後,大約大唐宋相交時,人們才艱難地有明月峽崖壁頂端,沿朝天嶺鑿成了一條羊腸小道,不過,由於山道崎嶇,坡陡路險,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人們都樂於選擇平坦、捷近的棧道而行。三國時期,諸葛亮爲了戰爭的需要,開劍門閣道,修整明月峽棧道,纔有了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故事。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火燒棧道一幕就是在此所拍。明月峽的艱險可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政府修建川陝公路時的艱難而見一斑,當時工程技術人員試圖繞過明月峽另尋他途,但最終失敗了,不得不沿明月峽古棧道的上方崖壁,用炸藥開鑿了一條凹槽式的道路勉強透過了峽谷,現這段凹槽式的公路仍留在明月峽上方,就是有名的老川陝路上的"老虎嘴"公路,頗爲壯觀,是川陝公路之一景。李白詩中所描寫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就發於此了。當然,社會的科學技術已不再畏懼任何欄路虎了,逢山開山,遇河架橋,新的川高速公路就從明月峽旁繞了過去,變成了平坦的通途,寶成鐵路也從明月峽上方鑽山而過,而古老的棧道成了人們懷古思幽、憑弔先輩的旅遊景區了。蜀道上除朝天明月峽古棧道之外,在陝西境內還有一個著名的古棧道,就是著名的褒斜道上的石門棧道,位於漢中以北15公里處褒谷口石門水庫南端的翠雲屏山麓,現存的'也是於1996年6月修復。

明月峽景區位於廣元城北23公里處的朝天鎮南1公里嘉陵江畔明月峽中。這裏扼川陝公路咽喉,兩岸絕壁如削,江濤拍岸,東岸石壁上仍遺留着長約半公里的古棧道孔眼。棧道開鑿於先秦,歷代續有修葺。《史記》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的記載。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納司馬錯之策,命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率兵沿此道滅蜀。西漢劉邦屈居漢王,派蕭何維修棧道,川北一帶數十萬石軍糧和無數先民子弟經此出川,支援前線,故有“漢之興自蜀漢”之說。三國葛亮北伐曹魏,對棧道曾進行修整擴建使其成爲調遣兵馬、運送糧秣的通途。唐代詩人李白寫下千古絕唱《蜀道難》。如今該峽谷集水道、纖大道、棧道、驛道、公路、鐵路古今六道於一峽,被譽爲“中國交通史博物館”。今日蜀道不再難。

朝天峽。明月峽釣來歷:朝天因唐明皇“安史之亂”幸蜀,蜀中百官在此接駕朝拜天子而得名。明月峽,是明清以來,許多文人雅仕崇賞自然風光,遂取李白“清風清,秋月明”的詩句而得名。

古棧道開鑿之謎:古棧道同長城、運河一樣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創舉,其結構之科學,修建之艱辛。古代“五丁開道”的神話傳說一直流傳了幾千年,給古道的開鑿蒙上了一道神祕的色彩。《蜀道難》中有“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道相鉤連”的詩句。棧道的修建,究竟是半崖中懸繩吊筐?是河中搭架?還是橫向鑿孔、鋪板、鑿孔,依次而成?至今仍是一個謎。惟有東岸石壁上現存的數百個棧道孔眼,自身才能說個明白。

蕭何異舟明月峽:

蕭何碑遺址現存於明月峽老虎口下,碑文爲“……沛公爲漢中王,王巴蜀漢中四十一縣,都南鄭。……王留公於南鄭,收巴蜀租給助軍糧……”

此段文字可佐證劉邦派蕭何維修明月峽棧道的史實。諸葛亮伐魏局蜀(豆雄:諸葛亮北伐曹“糧盡退”的困惑,曾派費棉對此道進行修整,使其成爲調遣兵馬、運用糧秣的通途。“木牛流馬”這一交通工具也爲適應蜀道運輸而制。但終因蜀道太難,加之蜀國乏力,導致北伐最終失敗。

陸游魂斷明月峽:詩人陸游面對南宋政府不圖進取放棄西北抗金大業的作法,心情極度悲痛,在從漢中南鄭至成都任職途中,他象一個失魂落魄的危重病人,神情恍忽,乘一葉扁舟,過望雲灘,不慎將在南鄭時所作的《山南雜詩》百餘篇墜入江中。查古望雲灘,就在明月峽出口處不遠。

張獻忠威鎮明月峽:公元1644年,廣元、昭化是張獻忠大西政權的地盤,其時成都生員顏天漢欲北至陝西請李自成入蜀,途經明月峽爲張獻忠所部巡邏兵逮捕,然後押往成都殺死。歷史上著名的張獻忠大西政權“殺士子”的事件由此而生。

千里蜀道,在漢唐時期是全國政治中心,長安與西南地區相聯繫的重要驛道,是秦蜀兩地政治,經濟,文化相聯繫的紐帶,是我國最古老的“國道”。

是一段山水壯麗的,它西起重慶的,東至湖北的,由、巫峽、組成,全長191公里。長江三段峽谷中的、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三峽景色更加迷人。

長江三峽,人傑地靈,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蹟:白帝城、黃陵、南津關等。他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

聽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有沒有對三峽產生了一種嚮往之情呢?現在我們就去探索三峽的奧祕,飽覽三峽的風光吧!

明月峽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的起點和重要組成部分,李白的《蜀道難》主要指這一帶蜀道。

明月峽的自然及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其中古今六道合一峽的朝天峽被譽爲“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古今交通的活化石”;全國儲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古蜀道著名遺蹟--先秦古棧道遺址聞名於全球。“蜀門第一剎”大安寺古風猶存。明月峽具有省級品位的風景名勝龍門閣、雪溪洞被譽爲“川北第一大洞”、“地下仙宮”;幅員27000畝的水磨溝原始森林自然生態旅遊區被稱爲“人間仙境”;曾家高寒山區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旅遊區被稱爲“石林洞鄉”。中子鋪古人類細葉石器加工場,閃耀着巴蜀文明源頭的光芒;七盤關下至今猶存的金牛古道上,流淌着是華夏文明演進的歷史;三國時,劉備於沙河驛置昭歡縣,諸葛亮北伐曹魏,這裏是軍事要道,李白、杜甫、陸游、李調元等古今名流在此留下詩詞300餘首。

明月峽風景區可謂是一處集自然及人文景觀於一身的旅遊聖地。

朝天明月峽導遊詞2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廣元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明月峽古棧道位於廣元市朝天區嘉陵江谷口,是國家級劍門蜀道風景旅遊線的起點,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月峽棧道開鑿年代爲戰國至宋代,最早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曆史,國內專家稱其爲"與長城、運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傑出建築"。李白《蜀道難》中"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鵠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對這一險要地勢的真實寫照。

古棧道遺址所在的明月峽,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棧道、寶成鐵道、縴夫道、108國道、金牛驛道等古今六道於一峽,被譽爲"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中國道路交通的"活化石"。正是在這條先秦古棧道上,蕭何整修棧道,諸葛亮六出祈山,唐明皇幸蜀,李白壯寫《蜀道難》等衆多重大歷史事件先後上演,給古棧道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聞名於世的古棧道與長城、運河被列爲中國古代三大傑出建築,是蜀漢先民們勤勞智慧的結晶。明月峽古棧道是迄今全國所有棧道中,地理位置最險要、形制結構最科學、儲存最完好、最具古棧道風貌的一處。

明月峽先秦古棧道充分體現了歷史交通、文化、科技的立體文化格局,其本身獨具的文化高品位和豐富內涵使它成爲學者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懷古抒情、修身養性的好去處。峽內現還儲存有精美的宋墓石刻、蕭何碑遺址、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在此撰擬奏章《後出師表》的籌筆驛等遺蹟,許多外國友人紛紛來廣元,以一睹古棧道風貌爲快事,中央電視臺《神州採風》、《正大綜藝》和其他40餘家電視臺均製作欄目進行專門介紹而今,真正的古棧道雖然不復存在,但它深遠的影響,悠久的歷史將使其史冊存名,遺蹟猶存。

明月峽古棧道位於廣元市朝天區嘉陵江谷口,是國家級劍門蜀道風景旅遊線的起點,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月峽棧道開鑿年代爲戰國至宋代,最早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曆史,國內專家稱其爲"與長城、運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傑出建築"。李白《蜀道難》中"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鵠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對這一險要地勢的真實寫照。

古棧道遺址所在的明月峽,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棧道、寶成鐵道、縴夫道、108國道、金牛驛道等古今六道於一峽,被譽爲"中國道路交通博物館"、中國道路交通的"活化石"。正是在這條先秦古棧道上,蕭何整修棧道,諸葛亮六出祈山,唐明皇幸蜀,李白壯寫《蜀道難》等衆多重大歷史事件先後上演,給古棧道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明月峽古棧道遺址,戰國—宋,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

明月峽在朝天鎮的南邊,沿嘉陵江行走,對岸是朝天火車站。寶成鐵路從嘉陵江西岸取道,在明月峽中,與古棧道遺址、老川陝公路相望。明月峽又名朝天峽,江東岸的山上還有朝天關遺址,是後來官道改線路後設的關卡,此行無緣得見。

從景區北門進入,下到碼頭,可以行走在重建的棧道之上,計有2公里長。景區介紹留存有歷代開鑿的棧道孔眼400餘孔,而文物地圖集說有2000多,差異如此之大,不知是統計口徑的不同,還是現存已經縮水。感覺靠近北門碼頭和南門碼頭的兩段是孔眼較爲集中的路段,即使400餘孔也不得見,或許重建棧道使用了這些孔眼,又或許被重建的棧道遮擋住了吧。景區的展示也注意到這點,特意在棧道邊的絕壁上留出數孔供遊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