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恭城導遊詞範文推薦

導遊詞3.04W

篇一:桂林恭城瑤鄉導遊詞(導遊詞範文)

恭城導遊詞範文推薦

前言: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桂林恭城觀光遊覽,我是這裏的導遊**,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小黃。俗話說的好:“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現在流行的說法呢,就是百年修的同車行,我們大家今天在同一輛車裏可是百年才修來的緣分,非常榮幸能爲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讓您度過一段愉快的旅程,真正感受到瑤鄉的魅力。

總述:恭城縣是一個古老的縣城。她於隋末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開始置縣,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是桂林市唯一的瑤族自治縣。恭城縣地貌似天然的大八卦圖,茶江以"S"形繞越整個城區,更添瑤鄉之神祕。縣內有文廟、武廟、周王廟、湖南會館等四大古建築羣,分別形成"文"、"武"、"官"、"商"、"情"等濃郁的遊覽氛圍。多姿多彩的瑤家風情,獨具特色的瑤鄉小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相繼前來。近年來,恭城的桃花節、月柿節辦得有聲有色,很多外國友人都慕名前來。無論是春夏秋冬,這裏都將會帶給您一個酣暢夢幻的旅程。

分述: 到了恭城,不得不去的就是文武廟。現在大家所站的地方就是文廟前了。文武廟位於恭城縣中心,過十字街就到了。對面是香格麗城,香格麗城是一條新建的商業街道,建築風格頗具古風特色,與文武廟隔街相對,相得益彰。文、武兩廟建於明代,氣勢恢宏,蔚爲壯觀,爲恭城贏得了"華南小曲阜"的美譽。廟內浮雕、石刻做工精巧,鏤空木雕工藝高超細膩,脊山彩陶人物花飾別具一格。走進這裏,就象進了一座古老的藝術殿堂。文、武兩廟並存一地,一文一武,一張一弛,相互輝映,實爲全國僅有。孔子、關公聖像供人們頂禮膜拜,朝聖攬勝。

文廟即孔廟,又稱學宮,是祭祀孔子的祠廟。恭城文廟是廣西儲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四大孔廟之一。進入文廟,現在我們走的這座小橋就是狀元橋。流金五月,莘莘學子,秉燭攜香,走狀元橋,過大成殿,虔誠膜拜孔聖人,千年如一的理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據說狀元橋的跫音可以青雲直上,所以幾乎每年都有恭城學子考上清華北大。

這是一座宮殿式的古廟。座北朝南,依西山之勢,築六級平臺,遞進而建,層層疊起,氣勢宏偉,蔚爲壯觀。前有茶江河水彎環繞抱,後有西山古鬆翠柏襯映生輝。建築佈局依次爲照壁官牆,禮門、義路門、櫺星門、泮池和狀元橋、左右碑亭和東、西廂房、大成門、名宦祠、鄉賢祠、東西廡殿、露臺、大成殿,最後是崇聖祠。門、院、殿寧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左右對稱排列,層次分明,佈局嚴謹。

“櫺星門”由大青石砌築,額枋和明樓上雕有“雙鳳朝陽”、“二龍戲珠”、“魚躍龍門”、“拜相封候”等衆多的吉祥圖飾,望柱上有六尊避邪獸,窺視八方,氣勢雄偉,莊重肅穆。過櫺星門後是泮池,又稱月池。池上有一狀元橋,因橋面鑲有一塊浮石亦寓有“平步青雲”之意。兩邊豎有碑亭,東邊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孔子贊文”,西邊是顏子、曾子、孟子和子思子對其師的贊文,碑文是當朝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康熙字典》的總編張玉書所書。沿着石階登上平臺便是大成門,其意爲孔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成達到了至高境界,該門高4公尺,其11扇格扇全是對稱的幾何圖案和鏤空雕飾,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等,是中國工藝、美術的精華。大成門的脊樑上的人物彩陶精巧細膩,造型獨特,爲全廟之精華,大成殿內塑有孔子真跡像。並分別有清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光緒御筆所提的匾額。整座建築紅牆黃瓦溢金泛彩,殿閣高聳飛檐挽天。嚴格按照我國古代堪輿學的理論設計建造。有中國傳統易學的哲理,亦保持了嶺南古建築的地方特色。

走出文廟,可不能忽視了文廟旁的那一口聖井,遊客朋友們不妨親自取水,嚐嚐這甘甜的聖水。據說可以延年益壽哦!

文廟右側就是武廟了。恭城武廟,又稱關帝廟,是祭祀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宇。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現爲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廟宇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武廟前臨茶江,背靠西山,整個佈局由古戲臺、雨亭、正門、正殿、後殿和東、西廂配殿組成。整座建築重檐歇山,翼角飛翹,脊山花飾泥塑,龍鳳呈祥,明暗八仙,人物花鳥,唯妙唯肖,五彩斑闌富麗壯觀,建築之精令人叫絕。古戲臺是目前廣西儲存最完整的古戲臺之一。雖經四百年風雨,卻風采依舊。由大青石方料壘砌臺基,臺高1.32米,戲臺平面呈凸字形,臺基前有“渭水訪賢,魁星點鬥,三顧茅廬”三幅石刻浮雕。臺柱柱礎雕有暗八仙,臺基上爲穿鬥式大木結構,臺頂置鬥八藻井,園心繪有陰陽太極,便於演唱聲產生共鳴。雨亭構造是用大條油杉原木作柱,且柱礎較高,體現了嶺南建築適應潮溼氣候的特點。過去每逢節慶都要演戲“酬神”,故建雨亭以避風雨,讓觀者樂而無憂。雨亭進爲前殿,俗稱頭門,大青石檐柱,軒棚月樑上置捲雲飾鏤雕託峯,殿前一對辟邪瑞獸立於左右,兩側各塑牽馬將軍一尊。正殿,又名“協天宮”,脊樑正面塑“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福祿壽喜”、“三戰呂布”、“雙鳳朝陽”、“喜鵲鬧梅”等動物花鳥圖飾,檐牆上塑有“麒麟送子”、“加官進爵”、“麻姑獻壽”、“天女散花”等泥塑人物,譽替風檐雕刻精細,窗櫺格扇花飾繁多,殿內供奉關聖大旁、關平、周倉、王甫、趙累兩旁配享、神像生動逼真,威嚴無比。正殿門頭懸“協天宮”匾額一塊,令人肅嚴起敬。後殿面閣五間,硬山屋頂,供奉九子娘娘、女媧、媽祖諸位女神。整座建築座北朝南,肅穆壯觀。

瑤鄉男女,無不鍾情於五月十二的關帝廟會。到那時耍龍舞獅,殺豬烹羊;到那時扮戲歌舞,通宵歡唱;到那時香菸嫋嫋,禮花綻放??三年一次的關帝巡遊時,還會人聲鼎沸萬人空巷,人們沐浴更衣,秉燭焚香,守候在大街兩旁,要讓漢壽亭侯知道千年之後還有一種虔誠叫着嚮往:嚮往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嚮往長幼喜樂闔家安康。

文武廟後面就是印山,印山一山分二脊,一東一西,一左一右。左爲文廟,右爲武廟,文武兩廟渾然一體。我們可以由武廟左側上印山,山不高,但樹木茂密,非常清涼。很快走到山頂,山頂上這座是烈士紀念碑。恭城兒女是勤勞勇敢的,在抗日戰爭時期,爲保家衛國作出了很大貢獻,爲了紀念犧牲的烈士們,恭城人們就在這山上建了烈士墓、樹了烈士碑。這也是恭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印山下有很多涼亭,能歌善舞的瑤鄉人們傍晚會聚集在這裏唱歌跳舞。

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地方是周渭祠和湖南會館。周渭祠,恭城人稱它爲周王廟或嘉應廟。 它建於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是祭祀北宋監察御史周渭的祠廟。周渭祠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40平方米,由戲臺(毀於三十年)、門樓、大殿、後殿及左右廂房組成。現爲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謝家村人,生於殘唐五代,故於北宋鹹平二年(999)。據《宋史》記載,周渭官至中央監察御史,擅長詩賦,氣格豪邁,生樹偉跡,開文教之先聲,爲古今之奇人,他一生清廉,爲國爲民,死後爲宋真宗追封爲“忠佑惠烈王”。家鄉百姓感恩其德,捐款爲他建廟塑像,有詩聯贊曰:百代相傳周御史,千秋懷念古鄉賢。祠廟建築主要由門樓、大殿、後殿及左右廂房組成,門樓是全廟的精華所在,亦稱蜜蜂樓。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頗有明清古建特色。檐柱承託下檐,金柱通頂支承上面重檐,體型在中間驟然收小,五層斗拱逐層出挑,使整個層頂飛檐高翹,顯得雄偉壯觀。由座鬥、交手鬥、鴛鴦交手鬥三種形式組合的嚴謹而有規律的重檐,形似蜂窩,人們稱之爲“蜜蜂樓羣”。斗拱僅起裝飾作用,完成靠內部米字枋格承託上層屋頂。斗拱單體形雞爪,使上層重檐空氣流暢併產生迴流,不時發出轟鳴之聲,令雀鳥們不敢在此築巢造窩,起到了自然保護免遭蟲鳥侵害的作用,爲今人研究古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門樓過天井爲大殿堂,該殿硬山屋頂,面闊12.2米,進深14.8米,蓋小青瓦滾脊筒琉璃剪邊,兩榀五柱穿鬥架及三面磚牆混合結構,風檐雀替盡爲鏤雕,更有特點的是檐柱與金柱間之擡樑上裝一木雕麒麟作爲託峯承託二條瓦檁,結構新穎,美觀大方。在它的後殿展示了一幅總長500餘米的繪製於清朝乾隆九年(1744)反映千年以前的古代瑤民生產、生產生活和信仰,栩栩如生堪稱“國內一絕”的梅山圖,該畫有形貌各異的人物千餘位,各顯神采。有瑤民耕種桑織、漁獵商貿的情景,還有瑤民閒逸戲玩、舞筆弄墨的情趣顯露。畫面繪製精緻,形象逼真,實屬罕見。

一走出周渭祠就可以看到湖南會館,它建於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爲當時的三湘同鄉會集資所建,佔地面積爲1847平方米,建築面積1420平方米。由門樓、戲臺、正殿信兩邊廂房組成。因其結構獨特,造型奇巧,雕飾豐富,花草人物繁雜,故有“湖南會館一枝花”之美稱,它是恭城“四大會館”(廣東會館、湖南會館、福建會館、江西會館)至今惟獨儲存完整的一座。會館的大門有石刻對聯一幅:“客館可停驂七溪三湘允矣同聯梓里,仙部堪得地千秋,百世遐哉共鎮茶城。”大家可以看到這裏的門樓和戲臺的結構很有特點,整個平面呈凸字形。門樓第層既是戲臺的後廂房,臨街的一面爲門樓,戲臺在門樓之後。說是說,戲臺和門樓互爲前後,在樑架結構上採用“移柱造”法,以適應戲臺和門樓雙層使用的功能。陡峻的層頂顯得玲瓏休憩又富於變化;豐富的彩飾古戲臺顯得古樸又富麗堂皇,具有明顯的嶺南古建特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是廣西較爲罕見的古建築珍品。

遊覽了半天,現在我肚子都咕咕叫了,讓我們先休息一下,吃吃東西。之前說到,恭城不僅有美景,還有很多美味的小吃,那麼我們就去恭城油茶館嚐嚐這裏的特色小吃吧!恭城地方小吃十分豐富,尤以恭城油茶著名--"恭城油茶噴噴香,又有茶葉又有姜,當年乾隆喝兩碗,給它取名爽神湯",由於它獨特的製作方式、誘人的濃釅清香、舒心怡神的飲後感,早已名播廣西譽滿八桂。與油茶佐餐的瑤鄉風味小吃品目繁多,排散、柚葉粑、蘿蔔粑、船上粑、芋頭糕等三十餘種特色糕點,形成瑤鄉小吃飲食魅力,爲遊客津津樂道。大家慢慢品味哦。

遊客朋友們,現在正是陽春三月,大家來得真巧,恭城大嶺山的桃花開得正豔,這幾天在舉辦第10屆桃花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恭城縣政府結合地方特色成功舉辦了桃花節,現又在桃花節中融入更多恭城文化,與油茶節同時舉辦。三月、四月的恭城是最熱鬧的了。大嶺山桃園位於恭城西嶺鄉大嶺山屯,是在縣旅遊局、西嶺鄉黨委、政府出謀劃策,充分利用3月桃花綻放的契機,結合實施“富裕生態家園”工程,開展的生態旅遊觀光項目。 “三.八婦女節”前後,漫山遍野盛開的桃花,染紅了大嶺山,在春光下,桃園中穿梭的遊客,體驗着大自然的美好。每到季節都吸引着各方遊客前來觀光,同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其實很少人知道,十幾年前這裏還流傳着“有女莫嫁大嶺山”的說法,因爲那時的大嶺山一片貧瘠。勤勞的瑤鄉人民硬是在這山嶺上用人工,種下了一棵棵桃樹,到

今天已經形成了漫山遍野的桃花林了。桃花歷來讓人喜歡。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充滿奇巧。每當三月桃花盛開的時候,大嶺山上那漫山遍野的桃花,爭相怒放,豔麗迷人,充分展示飽含春意的芳容。遊客們,你們看,大嶺山千山染紅,阡陌盡是桃花開: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桃之夭夭,花影幢幢,恰似雲霞落滿天。那些襲人花香,那些浮動暗影,總是追尋着瑤族姑娘曼妙的舞姿,在每一年預約了惠風和暢,亮了歌聲,醉了春光。到了五、六月,那漫山遍野的甜李熟桃,象翡翠瑪瑙班般在陽光下、格外奪目,吸引無數遊客絡繹前來,嘴裏還留者桃李的餘香,手裏還提着親摘的勞動果實,別有風味的農家大餐又展示在你眼前,另有一番風味。

大家辛苦了一天,回到縣城,我們今天入住的地方是千鈞大酒店,這是一家五星級大酒店,也是恭城最好的酒店。開啟房間的窗戶您就能看到蜿蜒的茶江,呼吸新鮮的空氣。茶江如一條銀色的絲帶,束在恭城腰間,它也是恭城人們的母親河。茶江邊上有一些餐館,晚上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吃吃茶江啤酒魚,或是在水上樂園坐坐遊船,或是逛逛早上我們去過的香格麗城和其他街道。恭城的縣城很小,大家回來可以打一輛小摩的。縣城的摩的是統一紅色車身的,縣城城區所有地方都是4元一趟。出去玩的旅遊朋友們要注意自身安全。

昨天我們參觀了恭城四大古建築羣,也親臨了爛漫的`桃花林,今天我要帶大家去紅巖新村,也是月柿節舉辦的地方。

紅巖生態旅遊新村位於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南大門——蓮花鎮,距蓮花集鎮1.2公里,離縣城14公里,交通和通訊十分便利。該村95戶共390人,主要以種植月柿爲主, 近年來,紅巖人依靠科技種水果,走上了富裕道路,農民建新房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20xx年初,爲改變過去那種“有新房、無新村”的狀況,全面提升生態農業質量,該村積極響應縣委、政府和鎮黨委、政府建設富裕生態家園新村的號召,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要求”的思路進行統一規劃建設新村。紅巖新村裏有50棟獨立別墅,別墅風格相似,感覺很清新。進入新村我們可以看到瑤寨風雨橋、滾水壩、梅花樁、等景點。村裏還有一座山,山上有旅遊登山小道,這山登上去並不辛苦,我曾數過,這山一共500多個階梯,在山上可以將紅巖景色一覽無餘。要是金秋十月來到紅巖,你們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橙紅,金秋十月果飄香:萬畝柿園,層林盡染;黃的是葉,紅的是果,醉的是人們樂呵呵的臉;當歌聲如約響起,雲水靜謐,眸光粼粼,唯有甜柿脆柿月柿輕舞風華,在秋光裏寫儘自己豔紅與美麗。現在,柿樹剛發芽,翠色慾滴,也非常美麗。 與紅巖新村齊名的是社山。社山,位於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鄉的一個自然村,距桂林市108公里,走桂梧高速或桂恭二級公路可直達景區,景區內民風純樸,自然風景秀麗,羣山環繞,河水清澈見底,享有“小橋流水人家”之美譽,是集自然山水、休閒度假,農家採風於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一九九九年,這裏來了一個來自法蘭西共和國的旅遊團,其中有一個法國朋友說道,這裏簡直是中國南方的“香格里拉”。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曾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廣告中說,北京有個平安裏,上海有個平安巷,陝西有個平安縣,廣西有個平安鄉。著名歌唱家湯燦的成名作《幸福萬年長》的外景拍攝地就在社山。我們社山村的生態富裕家園,那潺潺流水的小河,河上的平安橋,在廣告中作爲形象展示。平安橋,平平安安,是人們一生的嚮往和追求。俗語說:“和順添百福,平安值千金。”這裏的果園,是恭城瑤鄉三十二萬畝果園的一部份,是百花衆中花一枝。每年農曆十月間,金風送爽,碩果飄香。社山村裏的農耕勞作區,是別有情趣的

地方,可以感受到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韻味。

結尾:各位朋友,美好的時光總是太短暫,咱們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這兩天,我們參觀了歷史悠久的文武廟、周渭祠和湖南會館,觀賞了大嶺山如雲如霞的桃花,遊覽了非常有特色的紅巖新村和社山景區,品嚐了瑤鄉的特色小吃,大家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夠給大家留下一絲美好回憶。

恭城的景點還有很多,古樟林生態景區、有高山草原植被的燕子山、以廟聞名的觀音鄉······如果朋友們感興趣,下次有機會可以再次來到這座美麗的城市遊玩,瑤鄉人們一定一定歡迎您!

既然湯燦在恭城拍攝了《幸福萬年長》的MV,那麼我就祝大家幸福萬年長。我衷心的希望咱們能夠再次重逢在陽光燦爛的季節!

篇二:恭城文武廟導遊詞

恭城是桂林唯一的瑤族自治縣,歷史悠久,爲桂林旅遊名城增添了濃郁的歷史文化色彩。其主要人文景觀是“三廟一館”,文廟、武廟、周渭祠和湖南會館。

恭城文廟以山東曲阜文廟爲藍本,人們在這裏可以感受到偏遠的瑤鄉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可以搜尋到歷史發展的蹤跡,可以欣賞到多姿多彩的宮廷文化和民間風俗及傳統藝術,可以享受到古代勞動人民智慧之美。總而言之,恭城文廟建築是傳統文化的瑰寶。

恭城文廟的建築,不僅以恢宏的氣勢、巧妙的構思、神奇的地理環境和陰陽八卦結構展示着孔子的儒家文化(儒、釋、道三家合一)的顯赫地位,而且以因地制宜的多變手法,瑤族和漢族文化相結合的多采風格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側面。巧奪天工的佈局藝術,精湛細緻的雕刻藝術,出神入化的書法繪畫藝術,美倫美奐的建築藝術都在此地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和發揮。 恭城文廟以建築藝術之高,結構佈局之精巧,質量之上乘,只有帝王的宮殿和朝廷修建的寺廟才能相比,這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建築現象,因爲孔子的威望和地位以及歷代皇帝對孔子的追封,把文廟提高到了皇權貴室一樣的至高無上的地步。

歷代封建統治者利用孔子學說中的“禮”作爲強化其統治地位和鞏固宗法制度的重要手段。既爲了渲染真龍天子的君權受命於天,又約束在禮教規定的範圍內,所以不惜重金建築文廟,以樹碑立傳,百世流芳。

恭城的文廟建築,在風水學說的理念中,在陰陽八卦的構思裏,在封建禮教的框架下,形成了一套合乎儒家審美標準的美學觀建築。這美學觀可以說是它的建築上的一大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講究“序”。

孔子對秩序是非常看重的,他主張封建禮教,講究的就是恢復社會秩序。

從第一級平臺封閉的照壁狀元門、第二級櫺星門、第三級平

臺泮池、第四級平臺大成門、第五級平臺大成殿、直到第六級平臺供奉孔子祖先的崇聖祠,一級高於一級的平臺,其實體現了嚴謹有序封建等級觀念。等級觀念要求建築有穩定的秩序感和級別的高低有致。造成這種效果的方法,就是在空間環境的佈置、體量、體形的組合,裝修、裝飾的處理,還有比例尺度的分寸等方面,運用對比、襯托等使整個建築羣相對地由卑到尊、由低到高、由近到遠、由小到大、由鋪墊到高潮,形成一個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等級森嚴的整體建築。

到恭城文廟的人都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這裏的孔子似乎比曲阜文廟裏的孔子更偉大。其實一點不奇怪,因爲曲阜文廟建築在平原之地,恭城的文廟卻是依山而築,這裏的孔子“須仰視才見”。 文廟,在空間環境的佈局運用了沿軸線。由低至高延伸組成的層層建築序列,向着主體建築大成殿引導展開,從空間的轉換,前後左右的襯托、自然環境的氛圍等鮮明地突出了大成殿這一主體建築的崇高地位。

二是講究“正”。

儒家思想強調正心、正名、正位、正物,這種求正的理念和情感,體現在建築佈局上,就是方正、方整、嚴正、嚴整、對稱、工整和直線形象的追求,摒棄歪斜、彎曲的圖象和方位。文廟採取嚴格的對稱,方整的圖形,可以作爲這種觀念的一個突出例證。中軸線爲孔廟,左右爲東西二學,由三組建築組合而成。廟前東西南牌坊三座,廟內四進院落,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等主體建築,順序排列在中軸線上,或西廊廡以及宿所、省(讀“彌”)牲齋等,以對稱的格局配屬兩旁。其實,由於孔子的至尊地位,蓋廟宇跟宮廷建築的要求皆爲同一。 正,還包括正中的地位。正者,中也。

正,也含有正直的含義。孔子的儒家學說中,正直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孔子說:“政者,正也。”又說:“見利而思義,見危而獻身,安貧而樂道,不食諾言者,是爲正直之人。”他主張人生在世要“直道而行”。儒家學說強調爲人處世要正直,要講信用,要“言必信,行必果”,這些傳統道德觀念對於我們當今社會轉型時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行爲規範,也是有十分必要的。

三是講究“和”。

和,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主要的特點,也是中國文化的主要特色。“和”就是適中,不偏不倚,不溫不火,

不過不及。爲人處世,講究和爲貴,親和力,和顏悅色,和藹可親;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行政方面,要求政通人和;對自然界,希望風和日麗、和風細雨等;在處理鄰國關係、對待友邦問題方面,講究和而不同,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避免彼此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等等,都是以和爲貴、以和爲美。

和,反映在哲學上,便是一種樸素的辨證法,一種對立統一、綜合平衡的關係。宋代的理學家、《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說:“禮,理也;樂,和也。禮,陰也;樂,陽也。”

和,反映到美學上,則是追求和諧、協調、敦厚、溫良的美,這就是中庸之道。

和的觀念表現在文廟建築佈局上則是各部分之間的形象、比例、尺度、質感、細節、裝飾都能夠互相協調、互相襯托、互相比照,漸變多於突變,過渡多於突兀,聯繫多於對立。例如,文廟的整座建築羣座落在印山之麓、茶江之畔,掩映在綠樹叢中,室內與室外互相滲透,各座建築之問,細部與整體之間,既有變化,又互相協調、和諧。文廟建築羣可以稱得上是體現“和”的建築美學觀的一個傑出作品。

在當時科學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在偏遠落後、物質匱乏的瑤鄉,能夠建造出這麼一座閃爍着中國傳統文化光芒的偉岸文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它反映了瑤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創造力和吸收中原先進文化的親和力。

篇三:桂林導遊詞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兩頂桂冠,被譽爲國際旅遊明珠。桂林風景秀麗,以灕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爲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是中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和經典品牌。“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獨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轄5城區和12個縣,總人口495.11萬。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四周山地環繞,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灕江和義江自北向南流經轄區。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峯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有壯、瑤、苗、侗等十多個少數民族。

桂林旅遊資源豐富,並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和優勢:一是山川秀麗獨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賦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風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譽;二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渾然一體。灕江、蘆笛巖、象鼻山、龍脊、八角寨、靈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區(點)各具特色;三是城市與景區交融,推窗、出門就能見景,且景觀分佈適當,旅遊可達性好;四是景觀分佈的空間層次多,且各具特色,便於多種旅遊線路的組合與分期分區開發;五是多數景區有城鎮做依託。部分景區已有一定的開展基礎,適宜開展多功能、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旅遊活動,增強可遊性。近年來,桂林市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和開發力度,大力推出了兩江四湖、樂滿地、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龍勝溫泉、銀子巖、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遊精品。

桂林旅遊資源數量多、景區廣、地域組合好,由市區和靈川縣構成的城市旅遊板塊,以陽朔爲中心,荔浦、恭城、平樂組成的南片旅遊板塊和以興安爲中心,龍勝、資源、全州、灌陽組成的北片旅遊板塊構成了大桂林旅遊圈,形成了灕江、百里小康生態文明長廊兩條黃金旅遊帶,構築了山水觀光、 休閒度假、商務會展、歷史文化、紅色旅遊、民俗風情、城市旅遊等多元化旅遊產品體系。

憑着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歷屆政府大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年接待入境遊客上百萬人次。桂林市是首批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世界旅遊組織向全球首推的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城市”。是“中國最佳魅力城市” 和“中國最安靜城市”,也是一個最適合人類居住幸福指數很高的城市。

灕江?古東景區[4A]

作者:古東景區 文章來源:桂林旅遊網 點擊數: 64227 更新時間:2009-6-8 15:00:00 【字型:小 大】

遊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您可曾觸摸過清澈見底的灕江水?在古東景區,您不僅可以親密接觸灕江水,還可以與她盡情嬉戲。在這裏,您只需穿上阿婆編織的草鞋,戴上安全帽,就可踏古東八瀑九潭而上,享灕江水給您帶來的快意。此刻,您

旅遊提示:

遊覽時間:2小時

景區票價:60元/人(身高1.00米——1.40米兒童半價,1.00米以下兒童免票) 開放時間:夏秋8:00——17:30 春冬:8:30——17:00

景區交通:汽車總站可以乘坐冠巖專線車古東森林瀑布下車,5元左右

景區到各主要地點的距離公里數: 距桂林市區:26公里距汽車站:28公里距火車站:29公里距機場:50公里

網絡實名:古東瀑布、陽朔風光、徒步灕江、桂林自駕車遊

灕江景區[5A]

朝板山 童子拜觀音 九馬畫山

兩江四湖景區[4A]

作者:桂林旅遊…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65148 更新時間:2009-6-3 7:59:57 【字型:小 大】 兩江四湖工程,是桂林市的大型的環保工程、大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型的旅遊景區建設工程。兩江四湖一期工程,從根本上改善了桂林市的生態環境,完善了城市功能,開拓了市中心旅遊的新格局,傳承、弘揚了桂林悠久的歷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檔次與品位。

2002年5月,組建了桂林市環城水系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水上游樂分公司,主要經營兩江四湖環城水系水上游樂項目。公司下設辦公室、財務部、遊船運管部、銷售部、營業部、碼頭管理部6個部門,擁有員工200多人和40餘艘遊船,具有每天6000多人的接待能力。

公司目前所經營的兩江四湖環城水系遊、內湖漁鷹捕魚生態遊等旅遊線路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其是夜遊兩江四湖已經成爲桂林市夜遊市場的新的品牌代表,遊客乘船不僅可遊覽三大各具特色的主景區,即中國古典式園林--榕杉湖景區、天人合一的生態園林--桂湖景區、宋歷史文化園--木龍湖景區,欣賞景區內新建成的名橋博覽園、名花名樹名草博覽園、亭臺樓閣博覽園和雕塑博覽園,而且在船上還可觀賞水系周邊的象山、伏波山、疊彩山、堯山、寶積山、老人山等十多座傳統名山;和灕江自然山水遊不同的是,兩江四湖環城水系遊突出了桂林作爲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的歷史積澱與文化內涵,透過環城水系恢復、溝通,使原先一大批如舍利塔(唐代)、宋城牆、李濟深故居、葉挺將軍被囚處等被湮沒、遺忘的重要文物古蹟得到修繕、保護和挖掘,桂林深厚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山水、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兩江四湖環城水系中得到完美、和諧的統一。

在不久的將來,桂林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將會成爲與灕江齊名的又一黃金水道。

“遊客慕名而來,滿意而歸”是本公司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