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廬山景點導遊詞

導遊詞1.51W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廬山景點導遊詞怎麼寫?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相關的內容,歡迎閱讀和參考!!

廬山景點導遊詞

廬山景點導遊詞【一】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我是今天爲你們服務的導遊,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

廬山位於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頻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峯,最高峯爲大漢陽山,海拔1473。4米羣峯間散佈着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加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環繞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鬱濃的雲霧覆蓋着廬山;一遍遍細幼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着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雲霧中,在細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鬱鬱蔥蔥的柏樹堅韌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豔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之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們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蹟,爲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爲“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所以“廬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爲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爲了避宋大祖趙匡胤脫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

那瀰漫的雲霧爲廬山增添了許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祕的色彩。這就是廬山。讓我們再次向廬山告別吧!

廬山景點導遊詞【二】

歡迎大家來到風光秀麗、景色怡人的廬山,我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劉。

廬山的天氣變化多端,蘇東坡上廬山時剛好遇到的是雲霧天氣,什麼都沒有看見,所以他不由的感嘆說:哎,這麼大的霧,什麼都看不見,連廬山是什麼樣都不知道。不過人家畢竟是詩人,雖然什麼都沒有看見,但還是寫下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絕句。我們廬山的天氣啊,就像是小孩的臉,說變就變,剛纔還是晴空萬里,說不定一會兒就下雨了。所以說,我們在一定要準備好雨具,以防萬一。

我們先來看秀峯瀑布,這裏有李白詩下的廬山秀峯瀑布,像白色的帶子從天而降,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大家坐好了,馬上就要到氣吐江湖的含鄱(p)口,在那裏可以看到翻騰的雲海,非常壯觀。還會經過風光秀麗的錦繡谷,錦繡谷因爲一年四季花開燦爛,四季如春,就像一塊五彩斑斕的錦繡而得名。現在到了仙人洞,下車後大家跟着往裏走,裏面有一塊專供遊人拍照的懸空大石板,傳說:有一對情侶在拍照時,一陣風把女孩的帽子吹走了,她下意識的撿帽子,不料掉下懸崖,希望你們照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大家也要注意保護廬山的環境,不要亂丟垃圾。

今天下午大家一定很累了吧,休息一會兒,晚飯後爲大家安排看電影《廬山戀》,希望大家喜歡!

廬山景點導遊詞【三】

各位親愛的遊客:

你們好!

我是這次遊廬山活動的導遊江海天,很高興帶大家一起遊這個5A級景區。大家有不明白的儘管部我。請各位注意以下事項:一、由於遊人衆多,遊客們一定要緊跟導遊,以免走散;二、有事先要告訴我,不要擅自行動。

我們先到這個20世紀初開闢的錦繡谷。這裏因四季花開,猶如錦繡而得名,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是王安石在此留下的,請各位跟我走。這是仙人洞,當此處雲霧繚繞時,洞裏會增添仙氣,彷彿有仙人來臨。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觀三疊泉。三疊泉從五老峯頂流下來,潭裏的水就是三疊泉水。由於泉水流淌時,一些大岩石使泉水流動方向改變,三疊效果就產生了,加上泉間的雲霧,增添了一種朦朧美。

沿階梯走出三疊泉景區,我們來到了含鄱口,含鄱口與漢陽峯形成壑口,使鄱陽湖起點定於此。

最後我們一起到廬山的兩潭看(意思是兩潭景區),它們是黃龍潭和烏龍潭。黃龍潭非常幽靜,銀色瀑布衝出岩石,流入深潭,再入黃龍潭。往前走,就是黃龍潭,含上、中、下,水從五股巨石縫隙裏飛揚而下。連起黃龍潭,成了一個飛流直下三千寸的小瀑布。

光陰似箭,我們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每次來廬山都會有變化,大家一定要常來看看哦!

廬山景點導遊詞【四】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廬山遊玩。我姓邱,你們可以叫我邱導遊,非常榮幸能做你們的導遊。讓我陪你們遊廬山,展示一下這裏的魅力。

廬山位於中國中部江西兩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接潘陽湖。整個山林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長,東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峯最高峯爲大漢陽峯,海拔14734米。羣峯間散佈有許多壑谷、巖洞、溪澗,地形複雜的樣。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世界,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規格主要有12個景區,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說。

廬山是一座集岡景,衛華、宗教、教育、政治爲一體的千古名山,這裏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登臨廬山,爲其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斌。我們來到東林寺,我開始介紹:普代高僧慧遠(公元334~416年)再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淨土宗,使廬山成爲中國封建時代重要的宗教勝地。遺存至今的白鹿洞書院, 是中國古代教育扣地理的中心學府。廬山上還薈萃了各種風格回異的建築傑作,包括羅馬式與哥脖式的教堂,融合東西藝術形式的拜占庭建築,以及日本建築和清寺等,堪稱廬山風景名勝區的精華部分。廬山不但擁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更有着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接着我們又遊了好漢坡,植物圓......

遊客們,今天的遊覽結束,感謝大家遊覽世界遺產。

廬山景點導遊詞【五】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旅遊團的導遊xxx,我很榮幸可以帶着大家揭開唐代大詩人蘇軾筆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神祕面紗。

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廬山,北枕長江,南鄰鄱陽湖,長約29公里,寬約16公里,景區302平方千米,海拔 1474米的漢陽峯爲最高點,它以雄、奇、險、秀進入國家重點風景區。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花徑風景區。這是一個山中公園,園門上爲花徑二字。園內有花徑亭,亭中有花徑二字刻石,相傳爲白居易所書,園中遍植桃花和各種名花。當時,白居易任江洲司馬,曾於四月邀名士僧人共17人到廬山遊玩,見大林寺桃花盛開,而山下桃花早已凋落,驚喜之下,寫下這首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最後請各位注意以下事項:1.由於遊客多,一定要緊跟導遊。2.廬山的東西都很珍貴,請不要亂踩踏花草,亂扔東西。

廬山景點導遊詞【六】

歡迎大家來到風光秀麗、景色怡人的廬山,我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劉。

廬山的天氣變化多端,蘇東坡上廬山時剛好遇到的是雲霧天氣,什麼都沒有看見,所以他不由的感嘆說:哎,這麼大的霧,什麼都看不見,連廬山是什麼樣都不知道。不過人家畢竟是詩人,雖然什麼都沒有看見,但還是寫下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絕句。我們廬山的天氣啊,就像是小孩的臉,說變就變,剛纔還是晴空萬里,說不定一會兒就下雨了。所以說,我們在一定要準備好雨具,以防萬一。

我們先來看秀峯瀑布,這裏有李白詩下的廬山秀峯瀑布,像白色的帶子從天而降,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大家坐好了,馬上就要到氣吐江湖的含鄱(pó)口,在那裏可以看到翻騰的雲海,非常壯觀。還會經過風光秀麗的錦繡谷,錦繡谷因爲一年四季花開燦爛,四季如春,就像一塊五彩斑斕的錦繡而得名。現在到了仙人洞,下車後大家跟着往裏走,裏面有一塊專供遊人拍照的懸空大石板,傳說:有一對情侶在拍照時,一陣風把女孩的帽子吹走了,她下意識的撿帽子,不料掉下懸崖,希望你們照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大家也要注意保護廬山的環境,不要亂丟垃圾

今天下午大家一定很累了吧,休息一會兒,晚飯後爲大家安排看電影《廬山戀》,希望大家喜歡!

廬山景點導遊詞【七】

大家都是第一次來廬山吧?有沒有誰之前來過廬山呢?在上廬山之前,我想問一下大家,在你們心目中,廬山是怎樣一座山呢?有沒有誰能告訴小夏?風景名山?文化名山?避暑明山?都對,但又都不對,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廬山是一座集風景名山,避暑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政治名山,建築名山於一體的山,這麼多的名山都集合在一座山上,這在全國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大家剛纔所說的只是廬山幾個名山中的一個,並不能詳細的把廬山概括出來,所以說你們的回答是對,也是不對的。那我們廬山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山呢?其實,我們廬山它並不只是一座山,它還是一座城,因爲在廬山上面有一個獨立的小鎮,叫做牯嶺鎮,它位於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是廬山的政治、經濟、旅遊中心,我們的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就設在牯嶺鎮上,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這座雲中山城, 是一個比縣大一點比市小一點行政區,山上常住的居民有1萬5千人,這還不包括在廬山做生意的人,如果再加上每天來廬山的遊客,可以說牯嶺鎮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城市。在牯嶺鎮上,城市裏該有的,在這裏都有,城市裏沒有的,廬山的牯嶺鎮這裏也有,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等我們今天的行程結束後,大家不妨去廬山的天街…牯嶺街去逛逛,看看我們廬山這座山城美麗的夜景!………

剛纔說了,廬山是一座集多種名山一體的山,現在我們去了解一下,爲什麼說廬山是集多種名山於一體的山吧!廬山是一座自然風光十分美麗的名山,李白曾對廬山評價說:餘行天下,所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白居易在《廬山草堂記》的第一句就對廬山進行了高度的評價: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對廬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廬山有12大景區,472個景點,這裏有李白詩下的廬山秀峯瀑布,有酷似毛主席臥像的五老峯,有氣吐江湖的含鄱口。還有風光秀麗的錦繡谷,錦繡谷因爲一年四季花開燦爛,四季如春,就像一塊五彩斑斕的錦繡而得名。毛主席的詩:“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度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中的勁鬆、仙人洞、險峯都是我們廬山有名的景點。所以說廬山是一座風景名山一點都沒有誇大其詞。

廬山的名氣,不僅因爲廬山是一座風景名山,還因爲廬山它還是一座文化名山,早在《禹貢》.《山海經》等古書中,就有關於廬山記載,只不過那時候的廬山還不叫做廬山,而是叫做南障山、天子都,敷淺源,名字很多。有人肯定會問小夏,那廬山是爲什麼叫做廬山呢?這和一個傳說有關係,相傳,在商周時期,有一個姓匡名俗的人,非常的愛慕仙術,於是和幾個好友相約,一行七人來到敷淺源結廬煉丹。當時的周定王,非常的欣賞匡俗等人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才華,想請他們下山輔佐朝政。於是派出使者,帶着豐厚的禮物來到了敷淺源,請匡俗等人下山。使者來到敷淺源後,是山上山下走了個遍,並沒有找到匡俗等人的下落,沒有辦法,只好向當地的農民、樵夫詢問,才知道匡俗等人早已經得道成仙了,唯廬獨存,也就是隻剩下他們煉丹時所住的草廬還在。從此,人們就把匡俗等人留下草的山叫做廬山、匡廬。這就是我們廬山得名的由來了。

最早關於廬山的記載,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予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從這句話裏面我們可以看出那時候的廬山已經非常的有名氣了,因爲司馬遷並沒有對廬山做過多的解釋。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喜歡上廬山遊玩,吟詩作對。東晉時期,田園詩的創始人陶淵明、山水詩的代表人物謝靈運,在廬山寫了許多的詩,陶淵明詩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廬山。到了唐代,李白、杜甫、張九齡、孟浩然、王維,白居易等文壇重量級的人物幾乎都到過廬山。像李白就在廬山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宋代的時候,又有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朱熹、陸游、文天祥名人來到廬山,給廬山下許多優秀的詩篇。像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寫的。明代的時候,廬山更是一座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的名山,明代到廬山的名人有,朱元璋,、解縉,大才子唐伯虎等。到了清代的時候,上廬山的名人是更多,像清代的詩人袁枚,散文家姚鼐(nai),李鴻章、康有爲等。民國慕名來到廬山遊玩的名人有,林語堂。徐志摩、胡適、張大千等。解放後,新中國的第一代領導人幾乎都來過廬山。可以說,廬山是一座文化內涵十分豐厚的名山清代的黃宗羲把廬山喻爲“南北東西詩章交匯口”。有人統計過,從西漢司馬遷南登廬山到解放後的2200多年來,有1500多人登臨過廬山,留下的詩詞有4000多首。

我們都知道,只要是山,大部分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宗教,像五嶽、武當山等是道教名山;峨眉山,五臺山等是佛教名山。我們廬山也是一座宗教名山,東晉時期的慧遠大師來到廬山建東林寺,在廬山創建了淨土宗,使得廬山成爲當時中國佛教文化的第二中心。說道淨土宗我想大家並不是很熟悉,在佛教剛傳到中國的時候,一般只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信仰佛教,因爲那時要信仰佛教,必須熟悉那些經文。但是淨土宗就不一樣了,它的要求很簡單,只要你不停的念南無阿彌陀佛,直到離開人世,就能成爲不同級別的佛,從而到達西方極樂淨土世界。因爲這種修煉方法簡單易行而廣爲流傳。到現在淨土宗在日本還是很盛行,並且還經常派人來東林寺朝拜取經。胡適曾說,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化和佛教中國化的代表。可見廬山對中國佛教的影響有多大。

從外國傳來的佛教都那麼的熱鬧,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不甘寂寞,南朝著名的道士陸修靜,來到廬山,在廬山建了座簡寂觀,在這裏煉丹採藥,並編寫了大量的道教書籍,奠定了我國道教“道藏”的基礎。到了近代,廬山又有了藏傳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來到廬山發展,在廬山建立了自己的寺廟教堂,所以在我們廬山有這麼一句話,廬山六大教,名山找不到。所以說我們廬山是一座宗教名山。

在我們廬山,有一座天下書院之首,海內屬於第一的白鹿洞書院,它和湖南的嶽麓書院、河南的嵩陽書院、應天書院並稱爲天下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位於廬山五老峯下,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曾在廬山白鹿洞設廬山國學,這是廬山建書院的開始,也是白鹿洞書院的前身。到了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來

到廬山,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書院,並親自任教,訂立了《白鹿洞書院教條》,成爲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我國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一。在古代,白鹿洞書院的地位相當於現在中國的清華、北大的地位,這就是爲什麼廬山也是一座教育名山的原因了。

1958年天津條約的簽訂,使九江也被設爲通商口岸,有許多的外國人來到九江經商傳教,1885年,一個俄國的傳教士瞭解到廬山是一個逃避勝夏酷暑的好地方,就在廬山腳下的馬尾水九峯寺租了半間禪院和一些菜地,並且給了當時寺廟的主持匯東和尚50塊大洋,相約第二年再來住上幾個月。50塊大洋在當時是蠻多的,這件事很快就被附近的鄉里知道,鄉里人就找藉口說:紅頭髮、藍眼睛、高鼻樑的外國人在這裏居住,有傷於風化,對風水不好!紛紛到縣衙去告狀,匯東害怕官府降罪於他聞風而逃。就在這不久,一個英國的傳教士也來到九峯寺要租地,當時的匯東已經逃跑了,換了個主持叫繼慈,繼慈和尚怕惹上這件事不肯租地。英國人沒有辦法就百般糾纏,繼慈和洋人語言不和吵了起來,英國傳教士沒有辦法,只好向其他地方去租地,祖宗基業,不能隨便向外國人出讓,幾處求購都被鄉里的人告發而終止。

可是,這個英國傳教士並不甘心,心情鬱悶的他跑到廬山的山上游玩,發現廬山山上的長衝河一帶的景色非常的美麗,是一個避暑療養的好地方,爲了買到這塊地,英國傳教士吸取前幾次的教訓,把自己英國人的姓名改爲中國人的姓名,叫李德立,又透過了第三者中國傳教士戴浩臣和德化縣舉人萬和庚的撮合,用兩百元的銀器賄賂了九江縣的縣令盛富懷,買地和賄賂一起花了500元左右的銀元,買到了廬山牯嶺長衝河一帶500畝的山地,盛富懷以爲是姓李名德立的人,草草的簽了協議,就這樣,廬山以差不多一塊錢一畝的價格買給我外國人。當然,這件事並沒有就這樣結束,有人知道這件事後馬上就向朝庭告發,江西巡撫也親自過問了這件事,並且抓了幾個促成這件事的人,盛富懷聽說後畏罪吞金*了,這個案件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不過我們中國人能不了了之,英國人可不幹,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清政府是十分軟弱的,這個案件到最後,也就是1895年的時候,結果是和英國駐九江的領事簽訂了出買廬山土地的《牯牛嶺案十二條》,規定牯牛嶺長衝河一帶永遠租給英國人李德立,使得買地合法化。李德立可以說是中國的第一個房地產開發商,買地合法化後,李德立馬上成立了牯嶺開發公司,把土地劃分爲3.7畝爲一號,在南京、上海、武漢等地登報出售,一號地是300元錢,沒有幾年就賣完了,飽飽的掙了一把。這件事對外震動很大,之後,很多外國人都來掠奪廬山的土地,1897年,俄羅斯牧師尼娑,買到廬山蘆林地域。1898年,美國傳教士海格恩買到牯嶺醫生窪地段,19XX年,法國人樊體愛租到廬山狗頭石地段,接着又是德國的、意大利的,西班牙、葡萄牙的,等十八個國家的人來到廬山購買土地,建造了各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別墅。

到現在,廬山還有不同國家不同建築風格的別墅800多棟,有着萬國別墅羣之稱,所以廬山又是一座建築名山。其中的代表有老別墅和美廬別墅,老別墅現在被開發成廬山近現代歷史館,裏面一共有六棟別墅,每一棟都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大家只要有解這些故事後,纔會更加深入的瞭解廬山。美廬別墅是xx和宋美齡居住過的別墅,也是xx1934年至1948年夏季辦公的地方。1959年,毛主席上廬山開會時,也在美廬別墅住過,1961年,毛主席和賀子珍最後一次見面時,就是在美廬別墅。在我們廬山有這麼一句話:廬山一大怪,國共兩黨住一塊。說的就是xx和毛主席都在美廬別墅住過。現在美廬別墅主要是展覽了一些xx和宋美齡留下來的舊物。

廬山的最高峯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我們都知道,山每升高100米,氣溫就要下降0.6度,廬山山上的牯嶺鎮海拔在1000米左右,也就是說廬山上面要比山下低到6度左右的溫度,再加上廬山植被繁茂,空氣清新,整個廬山就像是一個天然的大空調,夏天的時候,非常適合避暑療養。當然了,正因爲廬山是一個天然的大空調,所以廬山上面的酒店都是沒有空調的,即使有,也是爲了評星級所用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我們晚上入住的酒店空調是不開的,如果大家一定要開空調的話,是要另外收錢的,40塊錢錢一位。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廬山的真面目啊?其實,當年蘇東坡之所以會“不識廬山真面目”,並不是因爲他在深山中,而是和廬山的天氣有關,廬山是一個多雲霧的天氣,一年365天中,廬山有200天左右是雲霧天氣。蘇東坡上廬山時剛好遇到的是雲霧天氣,什麼都沒有看見,所以他不由的感嘆說:哎,這麼大的霧,什麼都看不見,連廬山是什麼樣都不知道。不過人家畢竟是詩人,雖然什麼都沒有看見,但還是寫下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絕句。我們廬山的天氣啊,就像是小孩的臉,說變就變,剛纔還是晴空萬里,說不定一會兒就下雨了。所以說,我們在一定要準備好雨具,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