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巫峽導遊詞範文

導遊詞1.97W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峯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爲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巫峽導遊詞範文吧!

巫峽導遊詞範文

巫峽導遊詞範文【1】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這裏我對大家參加我們的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萬里長江上著名的景區——長江三峽。

首先呢,我想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便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衢塘峽,又稱夔門,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這裏切過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峽谷,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難怪古人曾發出“重江(是否重江二字我記不清了,請自行考證)萬管玲瓏筆,難寫衢塘兩岸山”的感慨,兩岸山峯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像船行駛在地道中一般。衢塘峽文物景觀多而集中,還有驚險萬狀的古棧道、古代巴人的懸棺、大溪文化遺址,帶會我們將去一一領略他們的風采。

長江出大寧河口進入巫峽寬谷,我們也就進入了畫廊般的巫峽。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12峯,其中最爲秀麗的就數神女峯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在神女峯的腳下,請大家擡頭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來燦爛的朝霞,有送走絢麗的晚霞,所以神女峯也被稱爲望霞峯。

關於神女峯,三峽中還流傳着一個神話,相傳從前在三峽裏有十二條惡龍,它們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便和衆姐妹們一起來到凡間斬殺了十二條惡龍,並向大禹傳授天書幫大禹治理好了三峽,她們被巫峽的美景所吸引,於是她們化作山峯屹立於巫峽兩岸守護着巫峽,其中神女峯便是瑤姬的化身。這個傳說故事寄託了三峽人民征服險灘,戰勝惡水的美好願望。大家請擡頭看,天空中的雲彩,似煙非煙、似雲非雲,變化多端,唐代大詩人元稹一生寫了大量的詩句,其中有“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過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裏,而看過巫峽的雲彩,還有哪裏的雲彩值得看呢?

好,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的最後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全長66公里,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著稱,而現在,這樣的情況已成爲歷史,今天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爲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

西陵峽景觀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紹的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提起三峽工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爲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然而三峽工程的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在1919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構想,到1994年破土動工,距最初構想有近80年了。

三峽工程共分爲三期,嚴格的說是四期,1992年-1994年爲籌建期,修築了長28公里的三峽壩區專用公路,一期是從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爲標誌,相信大江截流時的壯觀場面大家已經從電視上看到過。二期是從1997年到2003年,以第一臺發電機組安裝完成爲標誌,水位將擡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從2003年到2009年,以二十六臺機組全部發電,大壩建成爲標誌,水位將擡升到175米。

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電、航運、灌溉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爲185米,最高執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相當於1991年全國總髮電量的1/8,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後,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巫峽導遊詞範文【2】

巫峽鎮,地處長江北岸巫峽口,是巫山縣人民0駐地,1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幅員面積87.27平方公里,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鎮。轄聖泉、登龍、朝雲、神女、鬆巒、集仙、翠屏、聚鶴、飛鳳、淨壇、起雲、上升、南陵13個社區,龍江、西坪、柳樹、平安、東崗、跳石6個行政村。公路與毗鄰縣和湖北省相通,長江和大寧河設有港口和客貨碼頭。有高唐觀遺址、陸游洞、楚陽臺、授書檯、寧河晚渡、三登譚秋月、秀峯禪剎、女觀貞石等風景名勝古蹟。

巫峽“秀峯豈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萬峯”。十二峯之外,還有衆多的險峯異壑,令人目不暇接。

蒼峽連彩霞,出峽復入峽。巫峽是三峽最連貫、最整齊的峽谷,分爲東西兩段,西段由金盔銀甲峽、箭穿峽組成,東段由鐵棺峽、門扇峽組成。 巫峽名勝古蹟衆多,除有十二峯外,還有陸游古洞、大禹授書檯、神女廟遺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懸崖絕壁上的夔巫棧道、川鄂邊界邊域溪及“楚蜀鴻溝”題刻,還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纖痕等,無不充滿詩情畫意。滋潤了歷代遷客騷人的生花妙筆,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章。

秋風亭:來到巴東,不可不登臨秋風亭。佇立亭中,觀四面風景,只見山巒迭翠,大江橫流,山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站在寇準曾經站過的地方,似可領略到這位賢臣良相憂樂天下,濟世濟民的情懷。在巴東,最出名的風景應該是神農溪,若有時間的話可以去試試神農溪漂流。所沒有時間就還是繼續上行,去領略巫山的幽深秀麗。

神女峯:十二峯中以神女峯最著名,峯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來朝霞,又最後送走晚霞,故又稱“望霞峯”。據唐廣成《墉城集仙錄》載,西王母幼女瑤姬攜狂章、虞餘諸神出遊東海,過巫山,見洪水肆虐,於是“助禹斬石、疏波、決塞、導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瑤姬爲助民永祈豐年,行船平安,立山頭日久天長,便化爲神女峯。

巫峽導遊詞範文【3】

同學們,剛纔我們感受到的是瞿塘峽的雄偉壯觀,接下來,繼續帶大家領略的是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的神奇與秀麗。

巫峽以巫山得名,它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到巴東縣的官渡口,全長44公里。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峽內景點衆多,有三臺、八景、十二峯以及孔明碑等景點,但最著名的還要數巫山十二峯了。在江的北岸有六峯,它們由西向東依次是登龍、聖泉、朝雲、神女、鬆巒、集仙六峯。南岸也有六峯,但在江中能看見的只有飛鳳、翠屏、聚鶴三峯,而其餘的淨壇、起雲、上升三峯並不臨江。所以陸游在三峽歌中說:“巫山十二見九峯,船頭彩翠滿秋空”。

請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朝雲峯。它海拔1324米,每當日出時分,峯頂就會雲海翻騰。說到這裏請大家注意周圍的景觀,它除了山、水之外,我們還能看到什麼?有霧,對了有霧。有雨,對了還有雨。霧和雨纏繞在一起就形成了是雲非雲、是雨非雨的奇妙景觀——巫山雲雨。唐代詩人元稹曾賦詩:“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見巫山雲雨乃是天下雲雨之冠。大家知道雲雨是怎麼形成的嗎?那是因爲巫山地處巫峽口,這裏山連山、峯疊峯、氣候垂直分佈十分明顯。長江上豐富的水汽蒸發上升後,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雲霧形狀。

同學們再往前看,雲霧中是否有一突兀的石柱,它形似一個矯健的少女。這就是豔壓羣芳的神女峯。石柱高約6.4米,海拔1112米。巫峽是三峽神話傳說的搖籃,其中關於神女峯的傳說最爲動人。傳說西王母的小女兒瑤姬騰雲路過巫峽時,看見一羣孽龍在此毆鬥,騷擾百姓,於是她就停了下來,擊斃孽龍,爲民除害。而後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治理了水患,自己也留在人間爲過往的行船導航,最終化爲了神女峯。故事講到這裏,同學們!神女這種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努力學習,發揚光大嗎?

下面請大家休息一下,之後我會帶領大家領略其餘各峯!

巫峽導遊詞範文【4】

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有大峽之稱。巫峽綺麗幽深,以俊秀着稱天下。它峽長谷深,奇峯突兀,層巒疊嶂,雲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若進入奇麗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萬峯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是對它真實的寫照。峽江兩岸,青山不斷,羣峯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峯迴路轉,雲開別有天,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巫峽兩岸羣峯,它們各具特色。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着稱。整個峽區奇峯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巫峽峽長谷深,迂迴曲折,奇峯嵯峨連綿,煙雲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如一條美不勝收的畫廊。

“巴東三峽巫峽長”。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有大峽之稱。巫峽綺麗幽深,以俊秀着稱天下。它峽長谷深,奇峯突兀,層巒疊嶂,雲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若進入奇麗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萬峯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是對它真實的寫照。峽江兩岸,青山不斷,羣峯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峯迴路轉,雲開別有天,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巫峽兩岸羣峯,它們各具特色。“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峯。”屏列於巫峽南北兩岸巫山十二峯極爲壯觀,而十二峯中又以神女峯最爲峭麗。古往今來的遊人莫不被這裏的迷人景色所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