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著名導遊詞範文

導遊詞1.22W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小編精心爲你整理了著名導遊詞,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著名導遊詞範文

潮音寺導遊詞一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到潮音寺來參觀,在海河下游的寺廟之中,最著名的就是潮音寺了。首先,由我介紹一下潮音寺景區的概況。

潮音寺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和天津爲同年。至今有六百年曆史,原名“南海大寺”,又名“雙山寺”。他位於海河入海口,是船隻入海見到的第一座寺院,因此人們稱潮音寺是“沽口第一寺”。

潮音寺曾歷經明、清兩朝及中華民國的六次修葺,又在1990年經塘沽區政府復修,現爲國家2A級

旅遊景區,塘沽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宗教活動場所。

潮音寺佔地總面積5214平方米,是由三大殿、四配殿、南北西跨院、一座柳仙亭等主要建築組成,是全國少有的座西朝東的廟宇。潮音寺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是修身養性、休閒觀光、獵奇考證的好地方。參觀整個廟宇,你能感受到海河民俗文化歷史的發展變化。

進入潮音寺景區。咱們首先見到的是一座高8米、寬6米的過街牌坊,這座牌坊是明清建築風格,做工考究,色調古樸典雅,採用傳統的繪畫雕刻技法,上繪有108條形態各異的龍形圖案,有的見首不見尾,有的雙龍環繞,個個栩栩如生,正如一幅楹聯所寫:“雕龍生靈性,祥雲浮潮音”。

來到潮音寺廣場,映入您眼簾的是兩根玉石抱柱的旗杆,杆頂有球形裝飾,遠望像一雙眼睛,注視着渤海,給人以神祕遐想。在明朝永樂年間,這旗杆就成爲南北入河出海船隻的導航標,船民們以旗杆作爲家鄉的象徵。每當遇風遇險,只要望一望家鄉的旗杆,看到高懸的紅燈,就知是菩薩奶奶來搭救,化險爲夷了。由此引出了潮音寺及供奉觀音菩薩的來歷:傳說,有一劉氏船家,一日出海打漁,落難於一荒島,遇一老婦接濟柴米、引水,故曰:“劉氏海難化險,乃南海觀音顯靈”。劉氏受點撥返沽口,老婦隨船而至,劉氏背老婦下船,在海河邊登九曲板到柳仙亭原址,老婦背西面東圓寂。衆人得知,集資修男孩大寺供奉觀音菩薩。後明朝嘉靖皇帝爲“安民心,抗倭寇,撥庫糧,建潮音寺”;又因廟內有一口井,俯耳可聽潮漲潮落之音,傳至京城嘉靖皇帝,便御筆更名“潮音寺”。故衆人說先有柳仙洞,後建潮音寺。潮音面向大沽口,潮音寺門朝東。

在更名潮音寺的同時,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然而修建潮音寺工期非常緊,關鍵時刻工匠計算失誤,檀木截短,焦急無策之時,忽一老漢顯現說“京城有個土屯亭,京西又現魚刁樑,你們何不砌個雙山牆”。工匠們聽後茅塞頓開,只顧幹活,在找老漢時,老漢早已遠去,人們都說這是魯班師父點化,所以潮音寺又名“雙山寺”。

各位遊客,潮音寺的山門和天王殿合一。這裏供奉着彌勒菩薩和四大天王。彌勒菩薩是彌勒佛的化身像,是佛祖的接班人,又稱大肚彌勒佛,也稱笑佛。“大肚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這幅對聯可見笑佛的胸懷坦蕩,同時也開到人們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才能皈依佛門。四大天王又成四大金剛,他們手之中各持的法物分別代表“風調雨順”,起到保護平安的作用。

進入正殿,這個殿供奉文殊、普賢、觀音三尊菩薩,又稱“三大士”。觀音菩薩當地人稱菩薩奶奶。傳說,觀音菩薩從南海隨船而來,面東而坐,就此雕塑成像,當時爲了日日報平安,年年有好收成,漁民們將渤海精靈之魚,作爲菩薩奶奶的坐騎,漁民們因此出海打漁都滿載而歸,這個傳說極爲傳神,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現在咱們來到南配殿,南配殿供奉的是王三奶奶,是俗家得道成神的一位典範。此人爲河間人氏,少時習醫,後嫁於大沽王家三子爲妻,稱王三奶奶。夫因病故去,他此後志研醫道,治癒民間病疾,沿海河兩岸行醫,所得酬報施捨於人,修建廟宇,保障一方百姓脫離病魔苦境,深得兩岸百姓敬仰,後來人們將她供奉爲神,視爲救命的神醫。神奇的故事越傳越廣,一百多年來海河兩岸傳頌着這神醫王三奶奶的醫德、妙手治雜症的故事。“摸摸王三奶奶的.手,能活九十九”,當然這不過是傳說而已,大家有心,可以去摸摸王三奶奶的手。

南配殿院之中的這個亭子叫柳仙亭。看到柳仙亭,難免會提到柳仙。柳仙爲道教中一仙,當地人稱柳四爺。五大仙他排在第四位,居於洞中,相傳明朝永樂年間多瘟疫,柳仙出世,驅瘟神、救百姓。柳仙洞邊有一樹與其相伴,人們病發時取其樹葉、樹條和樹皮熬水服用,多靈驗,因此稱之爲柳四仙爺,流傳於世間,後供祭於此。建廟後於觀音共處,潮音寺的佛道俗三家共處一寺中,供奉至今,國內其他寺廟也極爲少見。

天津海河外灘公園導遊詞二

各位好,現在咱們要去的是海河外灘公園,海河外灘公園是天津市海河開發之中最早開發、最早竣工的項目。東起塘沽新華路立交橋,西至悅海園高層住宅小區,北至上海道解放路商業步行街,南臨海河,平面呈不規則帶狀梯形。外灘公園建設推倒擋在海河岸邊的三四米高的防洪牆,建高5米的漫坡式弧形山體,以滿足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山體下建一條寬30米、長約700米的箱體商業走廊。

外灘延線由文化娛樂區、商業休閒區、綠化景觀區和高臺景觀區四部分組成,以沿河木製人行步道相貫通。最爲搶眼的三組大型標誌物“海之魂”自西至東分別高達100米、70米、50米,分別矗立在第一、第二、第三景區內;三個構架像大海中航行的帆船,環繞三個標誌物形成的景觀水體約9000平方米,與蔚藍的海河水相映成輝。

海河外灘公園開闊的空間無疑使其成爲濱海地區最大的休閒廣場,爲百姓休閒、健身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體現了“還河於民”的主導思想,改變目前人們臨水不親水的現狀。爲確保外灘廣場夜晚亮起來,廣場內外裝點各種泛光燈、景觀燈1萬套,另有19組風格各異的青銅景觀雕塑點綴在廣場的不同部位,極具觀賞價值。

東麗湖溫泉度假村導遊詞三

東麗湖位於市郊東麗區,距市中心24公里,距港口30公里,距京津塘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距濱海國際機場12.5公里,距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7.5公里。市級公路均可通往東麗湖。東麗湖溫泉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22.01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4.01平方公里,水面面積8公里。湖岸周長12公里,湖水容量2200萬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1.5倍。湖中盛產銀魚,梭魚等多種水產,每年有10萬多隻野禽在湖邊繁衍生息。這裏地熱資源豐富,是中國北方地熱帶源頭,有許多地熱井出口,水溫高達97度。

盤山主峯掛月峯海拔864米,峯頂聳立着一座八角三層的塔,就是遼代統和年間建造,天五尺”,“一覽衆山小”等題記,回首望天明代重修的定光佛舍利塔。從掛月峯下俯瞰,修葺一新的雲罩寺於綠樹環抱中尤爲奪目,頗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雲罩寺曾受到過乾隆的“特批”,破格用了“皇家專色”,將屋頂等修成金黃色,這是許多寺廟所不敢企盼的。從魏武帝曹操開始,陸續有唐太宗、遼太宗、遼聖宗、清康熙等多位皇帝到盤山“巡遊聖境,禮佛參禪”。但與盤山關係最爲密切的當數乾隆,他不但發出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讚歎,而且言行一致,28次上山。其對盤山的特別眷顧,的確超過旁人。

現在咱們也將做爲皇帝來休驗一下度假村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