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策劃書

關於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精選5篇)

策劃書2.48W

爲了保障活動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活動方案准備工作,活動方案是爲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活動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精選5篇)

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 篇1

(一)活動由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爲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節日裏人們會進行:吃湯圓,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猜燈謎,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項目。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着眼於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賞花燈、踩高蹺,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衆性技藝表演;舞獅子,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爲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以上是元宵節來源及習俗,自此我園開展“正月十五元宵節”活動,現將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二)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幼兒瞭解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

2、讓幼兒與家長共同賞燈、猜燈謎活動,體驗參加活動的快樂。

3、感受家園之間節日裏溫馨的氛圍,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三)活動形式:

1、賞燈會

2、猜燈謎

3、玩高蹺

(四)活動時間、地點:

1、活動時間:2016年2月22日(上午)9:30開始活動

2、活動地點:

(1)賞燈會:二樓走廊

(2)猜燈謎:二樓走廊

(3)玩高蹺:一樓操場

(五)參加對象:全園幼兒、家長

(六)元宵活動要求:

1、賞花燈活動要求:教師通知每位幼兒帶1——2個花燈到幼兒園,各班級在2月13日當天將花燈全部收集好放在多媒體室方便佈置。賞燈開始:每位家長帶好自己的孩子,走到走廊上與孩子一起賞花燈。賞燈時家長和孩子可互相交流花燈的形狀、顏色等等,注意在賞燈時不互相擁擠、推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以免發生安全事故。未來參加活動的家長,配班老師和保育員共同看護好孩子,也可組織剩下來的幼兒集體到走廊賞燈、猜燈謎。但切記要看護好幼兒。

2、猜燈謎活動要求:以猜文字將謎面貼在花燈或懸掛走廊上供人猜取,謎底多着眼於文字意義。每人每猜一次如猜中不可在猜,沒猜中可繼續猜,可到猜中爲止。猜好後將紙條撕下拿給負責分發獎品人員,兌換獎品。如果未猜中的兌換人員可將其在掛起供其他人繼續猜燈謎。

3、踩高蹺遊戲要求:兩位老師負責本遊戲,佈置好活動需要物品、場地。遊戲比賽一現場報名爲主,每組4人,親子在現場活動,先幼兒踩高蹺比賽,然後家長踩高蹺比賽。每組以第一個到終點爲勝利者。

(七)活動流程:

1、準備元宵活動需要物品,如:花燈、燈謎字條、遊戲材料(高蹺)、獎品等等各班根據需要準備。

2、提前佈置好場地

3、各班觀看元宵節的來歷、介紹活動流程

4、活動內容“賞花燈、猜燈謎、玩踩高蹺遊戲”

5、結束活動

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 篇2

爲了營造良好的節日文化氛圍,豐富我們老幹部的節日文化生活,我們xx鎮老幹部黨支部元宵節文娛活動作爲我們老幹部的傳統活動來舉行,每年的正月十六、十七都會利用我們老幹部的活動日,舉辦元宵節猜謎語活動,而且每年的活動均辦得豐富多彩,紅紅火火,讓我們全體老幹部在歡樂、文明,和諧、喜慶的氛圍中歡度佳節,20xx年我們xx鎮老幹部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20xx年xx鎮老幹部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繼續以“歡樂文明過春節,和諧喜慶鬧元宵”爲主題,引導全體老幹部積極參加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動,豐富和活躍老幹部節日文化生活。透過此次猜燈謎活動來加深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營造猜燈謎、鬧元宵,其樂融融,歡度雙節的和諧氛圍。

二、活動安排:

1、時間:20xx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十六)上午,xx片老幹部;20xx年2月13日(農曆正月十七)上午,國強片老幹部。

2、地址:20xx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十六)上午,xx片老幹部活動室;20xx年2月14日(農曆正月十七)上午,國強片老幹部活動室。

3、主辦:xx鎮老幹部黨支部

4、策劃:

5、組織:

三、猜謎規則

我們堅持重在參與的人人有獎原則,每人以抓鬮的方式抓起一個謎面,可以相互交流,給大家適當的思考時間以後,依次按謎面向大家報出答案,如果抓到由老幹部自己出的謎面重新換抓一個謎面。

四、20xx年新元宵節燈謎:

山水之間,一方獨立(打重慶一地名)——涪fú陵

潘仁美賣國——通遼

固若金湯(打河北一地名)——保定

掌聲經久不息(打北京一地名)——延慶

沫若鄉間住處(打北京一地名)——郭公莊

重點幹起,秋前方成(打天津一地名)——和平

安得后羿弓——射陽

雄踞山寨(打吉林一地名)——公主嶺

中國界首(打河北一地名)——玉田

金烏西墜白頭看(河南地名)——洛陽

上下四方都無險(安徽地名)——六安

發揚大協作精神(青海地名)——互助

劉關張結義地址(臺灣一地名)——桃園

又到雞西市(黑龍江地名)——雙城

廟建成菩薩到(打上海一地名)——靜安寺

財源茂盛達三江(打廣西一地名)——富川

情投意合(打寧夏一地名)——同心

公開贊助(打湖北一地名)——襄陽

公私倉廩皆豐實(打海南一地名)——屯昌

花和尚魯智深(打四川一地名)——色達

劉邦登基詔書(打四川一地名)——宣漢

南人不復反矣(打四川一地名)——南充

舉起鞭兒又緊繮(打新疆一地名)——策勒

介冑之士(打湖北一地名)——武漢

全面整頓(打雲南一地名)——大理

美哉嘉陵(打雲南一地名)——麗江

懲惡揚善(打雲南一地名)——楚雄

山花紅爛漫(打內蒙古一地名)——赤峯

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 篇3

爲了營造良好的節日文化氛圍,豐富社區居民節日文化生活,將元宵節文娛活動辦得豐富多彩,紅紅火火,讓廣大居民在歡樂、文明,和諧、喜慶的氛圍中歡度佳節,特制定西大街社區XX年元宵節文娛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XX年西大街社區元宵節文娛活動要以“包湯圓.比廚藝.鬧元宵”爲主題,引導廣大社區居民羣衆積極參加健康文明的社區活動,豐富和活躍廣大居民節日文化生活。

二、活動安排

農曆正月十三日下午1:30,在社區前xx公園(xx社區一樓大廳)開展社區元宵活動。

(一)比廚藝

比賽規則:

居民小組長提前通知居民,有興趣的居民在家做好菜後帶來社區比拼。

裁判:到場居民。到場居民將每人發到一朵大紅花,把花朵放在自己最喜歡的菜面前既可,以紅花數量多少排名,結果取前6名,其餘爲參與獎。

(二)煮湯糰

社區煮湯糰供前來參加活動居民品嚐。

(三)猜謎語

比賽規則:

每人限拿謎語5條,一條謎語僅可猜一次(以劃去的答案爲準)。

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 篇4

一、活動時間:

月2日走班。

二、活動內容:

(一)知元宵

活動對象:全校各班。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活動內容:各班自行組織一堂關於元宵節的.班會,活動形式不限。可以讓學生了解元宵節的歷、演變過程以及相關習俗;也可以透過誦一誦元宵節的詩歌、說一說元宵節的故事慶祝元宵節;或者親自動手包一包湯圓,拿回家煮湯圓給父母品嚐,敬自己的一片孝心等等。

(二)捏彩泥

活動對象:1-年級(每班2人)

活動地點:老房子

活動規則:各班參加者利用學校提供的材料(也可自備彩筆等其他工具),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一幅元宵節主題彩泥作品(可提前在家進行構思),將完成的作品放到彩色卡紙上,並寫上班級姓名,優秀作品留在大禮堂內進行展示。作品完成後可得到一份紀念品。

(三)猜燈謎

活動對象:4-6年級,每班人。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燈謎200條。(大隊部)

2準備獎勵學生的小禮品。(大隊部、總務處)

場地及佈置:總務處掛燈籠,拉繩子;五年級各班派2名志願者負責掛燈謎,週四放學前完成。

4六年級每班派1名志願者負責現場對答案,給答對的同學發獎品。

六年級每班派1名志願者負責寫謎面,要求字跡端正、清楚,按順序排好,週三放學前完成。

活動規則:

1每生限猜兩個燈謎,猜出謎語後,撕下謎面,根據編號找到相應的負責同學地方對答案便可,答幾條對可獲得幾份獎品。

2志願者不參加猜燈謎的活動,可獲得志願者紀念品一份。

綜合組部分老師負責活動場地秩序管理。

(四)黨團隊員敬老院慰問活動(另行通知)。

(五)食堂給學生提供湯圓,當下午點心。

元宵主題的活動方案策劃 篇5

一、活動主題

歡樂漁港——吉羊點燈,平安進寶!

二、活動時間

3月4日(農曆正月十四燈會)

3月3日(農曆正月十三上燈)—3月8日(農曆正月十八落燈)

三、活動內容、方式

(一)掛燈(十三上燈至十八落燈)

在全鎮區域內合理安排兩組綵牌樓從十三開始合成製作,一直到十八落燈拆除,用過程來體現。

活動地點:海峽廣場、金山路大花壇

(二)走燈

以個人和家庭爲單位,透過社區發動區域羣衆製作元宵散燈和民間藝人制作燈藝,從不同社區地域步行到漁港古城集中點。集中點設有舞臺和背景(背景爲2015漁港燈會和“平安進寶”圖),舞臺中間設羊燈(一盞大羊燈和兩盞小羊燈組成,小羊成喝奶之勢,寓意“三羊(陽)開泰”)同時由演員化妝成金童銀童,接過每盞元宵燈,口中唸唸有詞:“平安進寶、健康長壽、萬事如意”,並點亮元霄燈,寓意爲“吉羊點燈-平安進寶”,整個過程也充分體現了極具石浦漁港特色的“十四夜”元宵走燈文化習俗。

活動地點:海峽廣場

(三)彩街觀燈

爲保留傳統的元霄彩街活動,本次彩街展示以臺閣爲主,傳統的開路牌匾、對鑼、掃街、龍燈、十二生肖、東門漁鼓、臺閣等。彩街觀燈之時彩街隊伍與觀燈民衆相互互動景象非常熱鬧。

觀燈路線:從海豐廣場開始沿着漁港路,轉到金山路大慶路交叉口結束。

(四)吃糊粒

十四夜吃糊粒(民間活動,十四夜家家戶戶燒糊粒)。

象山石浦一帶、鶴浦、高塘等地的羣衆在正月十四晚餐,家家做糊粒,吃糊粒,小孩子們自帶碗筷,挨家挨戶說一聲“吃發財羹啦!”,主人不分熟人或陌生人,都笑臉相迎,每人一瓢。串門越多,吃得越多聰明。討糊粒的人越多,主人家越會發財。

活動地點:宋皇宮、天后宮

(五)請背箕姑娘

在石浦,十四夜晚上最風盛請背箕姑娘祈禱平安、幸福、四季豐收。一般以家族、鄰居會聚形式同歡。屋內外點上亮燈,堂前放着一桶水,桶邊掛着一面鏡,選四位姑娘盤腿坐地,每人右手豎一根筷,上頂一隻圓背箕,背箕上放剪刀、烙鐵、尺、花四件,然後,姑娘們靜心同誦“背箕神圓滾滾,剪刀烙鐵做媒人,花給你戴,粉給你塔(搽),請你背箕姑娘來看燈。今年燈不比往年燈,四四方方角牌燈,兩頭尖尖橄欖燈,七手八腳稻蟹燈,抲魚人喜愛是魚燈。”念着念着,圓背箕自然會按順時針方向不停地搖擺起來。此時,問年齡、問親情、問年成等等。背箕便會一聲聲準確敲響水桶。旁人裏三層外三層圍觀,既好奇又開心。

活動地點:東門漁村

(六)看新娘

新娘子結婚後,過第一個元宵節的,十四那天晚上,要穿婚衣,蓋婚紗,坐上牀邊重溫新婚夜,讓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看、說、笑、玩。主人家以糖果、紅棗茶熱情招待。據說,鬧的人越多,新媳婦就能越早懷上孩子。於是主人家都很願意大家去鬧。

活動地點: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