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活動總結

【精選】課外活動總結3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外活動總結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課外活動總結3篇

課外活動總結 篇1

一、 培養了學生的對美術的興趣

有參加興趣小組的同學都有這麼一個感受,就是以前畫畫只是應付老師的作業,有時甚至是爲了向爸爸媽媽“交差”。但透過學習他們的意識到他們不再是被動的而是變成主動的學習,她們的學習能夠自覺完成了,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學生想參加興趣小組特別是初二年級的尤爲突出。

二、培養學生的知識面

在這次的興趣小組中不但美術的基本知識,而且更多的是讓學生掌握了許多繪畫的基本技法,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 增加了實踐的機會

由於興趣小組不僅有室內的理論學習而且還參與了實踐,給很多同學以動手的機會,而且是有一句話說得好“美術來源於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美術的用處。當然也更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

從素質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僅限於課堂上,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樂趣,更有興趣學習了。

實習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是對於學生的這份執着還在繼續,在此我也給予興趣小組的學生們肯定,他們確實進步很大,也使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希望這份快樂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課外活動總結 篇2

對於現在的中學生來說,課堂是學習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在課堂上學到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我認爲爲了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課餘活動必不可少,在這期間我也組織了幾次課餘活動,但是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周舉辦的增強自信、迎接考試的課餘活動。

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馨,也增強自己面對期中考試的勇氣,積極備考。

在活動開始前兩週,我就告訴了學生這次活動的主題,提出要求,每個人必須參加,選擇自己喜歡的、擅長的項目,比如:唱歌、跳舞、講故事等。也可以有別的創意,但是一定要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可以單獨表演,也可以多人合演。活動進行的還算順利,同學們紛紛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最後的節目評選,我設定了多個獎項,比如最佳創意獎、最勇敢獎、最佳歌手獎等等。使全班同學都能得到相應的榮譽,從而增強自信。

透過舉辦這些活動,我對課餘活動的組織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提升了自己的組織能力。首先,課餘活動的主題要貼近生活實際,活動的形式不能太單一,要多樣化。其次,課餘活動舉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安全問題,一定要囑咐好學生,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問題。最後,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不太好,但是可能在活動中表現突出,一定要發現學生的優點善於鼓勵他們,讓他們全面發展。

課餘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堂的不足,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提升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而我也從中收穫很多,與他們共同進步,增進了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會繼續使用的.。

課外活動總結 篇3

親情就是父親揚起的手掌,顫動的雙脣和恨鐵不成鋼的怒容;親情就是母親灼灼的淚水,柔情的呼喚,和溫暖舒適的懷抱;親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語言,和一份小小的禮物。親情的船要靠在愛的港灣,親情的樓要建在愛的基石;親情的泉要流在愛的大地,親情的星要亮在愛的蒼穹,親情的花要開在愛的園圃。

在爲其一週的親情周活動中,我們大班組提出了“送最大,留最小——家庭因我更幸福” 的親情口號,我班在冬日裏爲家長、教師和孩子之間架起了一座親情溝通的美麗彩虹,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與珍貴。我班以“親情書海”“護蛋行動”“幸福一刻”等載體活動,讓幼兒用心回報父母對他給予的愛。

第一步驟:11月30日 學習親情周主題歌曲

第二步驟:12月1日集體教育教學活動

主題——談話“我爲父母做了什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爲我做了什麼?同時,每名幼兒爲父母寫感恩信。

第三步驟:12月2日集體教育教學活動

“ 送最好,留最小”之孔融讓梨

此次的集體教育活動後,孩子們此時就要向孔融學習,養成尊老愛幼,尊敬長輩的習慣. 第四步驟:12月3日親情體驗活動

主題——爲父母洗腳,爲父母分擔部分家務。

第五步驟:12月4日親情書海——親子共讀一本好書。

第六步驟:12月5日集體教育活動:相親相愛一家人

爲了讓小朋友們的親情周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我班幼兒於12月6日開展“親情周”系列之“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繪畫活動。 活動中,有的小朋友在圖書區裏尋找着以“相親相愛一家人”爲主題的圖畫書,希望能從中吸取一點靈感;有的小朋友則靜靜地坐在座位上,仰着頭思考着怎麼畫。隨着時間的推移,小朋友們紛紛在紙上畫了起來,看着他們在那兒構圖、上色,真是無比的認真。活動最後,小朋友們都各自拿着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臉上都洋溢着喜滋滋的笑容,好像此刻正享受着一家人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快樂場面。透過這種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小朋友們樹立愛家意識,孩子們的父母回家後看到作品感到無比欣慰。 第七步驟:12月6日集體教育活動:主題——護蛋行動

12月6日,我們大班組開展了幼兒“護蛋行動”。活動當天,孩子們紛紛從家裏帶來一隻雞蛋寶寶放在褲兜裏,這是幼兒園感恩月系列活動之“護蛋行動”開展的日子,孩子們要在9小時這段時間裏寸步不離地帶着蛋寶寶,保護它不受傷。開展這項活動旨在透過“護蛋”,使孩子體驗一回當爸爸媽媽的感覺,從而體會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呵護,感知養育的辛苦,激發對家人的愛。

要讓大班的小朋友把一隻生雞蛋放在身上9小時不破裂,這個任務不要說對孩子,就算對大人也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孩子們爲了讓自己的蛋完好無損,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瞧,上課的時候要藏着,遊戲的時候要藏着,甚至連上廁所時兩隻手也是緊緊地護着雞蛋寶寶。不過,“意外”還是時有發生,彎腰洗手時不當心撞到了水池邊沿,可憐的小雞蛋頓時“粉身碎骨”了;遊戲時,或許是太激動興奮了,把雞蛋寶寶拋到九霄雲外了,等他回過神來時,雞蛋早已經慘不忍睹了;還有的孩子忍不住對雞蛋寶寶的好奇和牽掛,不時從褲兜裏把雞蛋寶寶掏出來看一看,摸一摸,手上一鬆,雞蛋給掉在地上蛋清、蛋黃流了一地------到了下午統計時間,成功的孩子滿臉欣喜雀躍;而有的孩子的雞蛋寶寶已經光榮“犧牲”了,露出垂頭喪氣的神情,有的孩子甚至難過得當場掉下了眼淚,悲傷、快樂、欣喜等各種情緒都一目瞭然。

透過此次“護蛋行動”,孩子們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獲得了難得的情感體驗,許多孩子

紛紛在“護蛋卡”上寫下了感言,一位大班的小女孩是這樣寫的:“我今天很小心地保護了蛋寶寶,很辛苦,我想媽媽小時候保護我一定也很辛苦吧。”另一位“失敗者”寫道:“我的蛋寶寶破了,我很難過,我很想再當一次蛋爸爸,我一定會小心保護它,不讓它受傷。” 短暫而又漫長的9小時“護蛋行動”讓孩子們當了一次“爸爸媽媽”,相信孩子們在護蛋行動中體驗辛苦的同時,也感受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從而激發對家人的愛和油然而生感恩之情。這也正是我們開展此次活動之目標所在。

第八步驟:12月7日美工活動“蔬菜娃娃”

第九步驟:“幸福一刻”主題班會

以“照片裏的故事”、“擁抱愛”主題班會的形式,記錄了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故事,拉起了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們的手,共同感受了班級這個大家庭中所有親人給予的愛。在這一週的親情活動裏,各個校園內營造了濃濃的親情氛圍,每個家庭中充滿了深深的愛意,整個社會掀起了開展親情周活動的熱潮。

透過這九個步驟的開展,使幼兒懂得父母、長輩養育後代的不易,樹立孝敬父母立志成才。透過一系列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增進孩子與長輩間的感情。

標籤:精選 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