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初一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歲月流逝,流出一縷清泉,流出一陣芳香,在這段時間中有什麼值得分享的經驗嗎?該總結這段時間的得與失,爲下一階段的工作奠定基礎了。拿起筆的時候卻發現不知道寫什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一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初一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了初一年級4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我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潛心研究,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爲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認真備課,努力上好每堂課

1、認真鑽研課標,吃透教材,把握全冊教材的知識目標、教學要求,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學生。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爲此,我除了讀好教師用書之外,經常上網搜尋有關地理方面的知識,包括課例,反思,經驗,課件,試題和知識材料等等。

2、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緊抓課堂教學不放鬆,向45分鐘要質量。採用多種方法(謎語、詩歌、諺語、小故事、順口溜等)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儘可能多地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鮮活的,就在身邊。

3、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環境保護意識、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

二、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特別是在複習階段,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

三、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

積極進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實踐。現正值教學改革的新時期,一場教育的革命正在興起,尤其以新教材爲代表的教育教學思想蓬勃發展,只有融入這時代的步伐,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教改的`活動,把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來。

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本學期期中、期末考試所任教班級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對學好地理充滿信心。

五、幾點體會

1、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刪減和補充,避免“教”教材。對教材知識點的講授力求全面,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注意分層教學,重視中等以下學生的學習,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地理教學中要求教師做到“精、細”,教師備課要精,知識點要抓細。爲此,“精導”是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實學”是實現自主學習的根本。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輸,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

3、強化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能力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夯實基礎,注重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堂反饋落到實處。同時儘量創設情景,融基礎知識於生活、生產的實際問題之中,多讓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初一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

因爲工作的需要,地理老師的緊缺,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下學期x個班的地理科的教學工作,現將一學期的工作作以下幾個方面的總結:

一、認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七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主要內容是“地球和地圖”“陸地與海洋”“天氣與氣候”“居民與聚落”“發展與合作”,希望該年級學生透過學習,瞭解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由於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這一次是直接接觸,而七年級的學生是剛剛由小學升上初中,對“地理”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地理又是中考的會考科學,分數帶入總分,所以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就要求我,透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瞭解,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爲本學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目錄,明確本學期的教學重點。

二、認真備課、上課,細緻批閱作業

(一)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堂課的效果。

爲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於第一次參與地理教學工作,第一次接觸新的教材,對教材的思想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夠,所以,爲了備好一節課,不厭其煩地向同學科老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驗。

(二)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講。

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熟悉教材文字,重視讀圖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煉,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三)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

每一個班級有六十多位學生,每批一次作業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但我覺得是一種使命,深感責任之重,因爲作業是體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對作業完成得較好的學生,我都給他們以很好的鼓勵表揚,對完成得不好的學生,我不是打“x”完事,而是在旁邊給予正確的解答。在課堂上還進行講評,這樣作業便成爲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使得他們認識到作業不能敷衍了事。

(四)積極參加校本研究。

自覺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積極參加科組組織的聽課評課,並且在有空餘的時間,我都主動去聽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的課,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我知道學到的這些只是皮毛。與其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無法相比比較。但是,這是一種進步。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將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將一如既往的“激情飛揚”。

初一下學期地理教學工作總結3

作爲一名從事教師工作的新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學習和七年級下期地理教學實踐的交互過程中,我本着“認真學習,熱心教育”的想法來工作,初一年級使用的是義務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課改爲學校的發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時,也給我們教師帶來嚴峻的挑戰和發展的機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學工作談談自己的體會與思考。

《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構建基於現代資訊技術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在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方法和評價學生方面反覆摸索,得出如下體會:

1、深挖教材內涵,靈活運用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我在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熟悉課程標準後,再換個角度想,如果我是學生我喜歡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學習新內容。想出幾個方案,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教法。如:在學習《世界氣候類型》時,在氣氛活躍的班級讓學生自己看圖填表,然後小組討論,最後在全班對填錯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錯誤的原因;在氣氛較爲沉悶的班級,採取了遊戲的方式,把整個班級當成了亞歐大陸,定講臺爲北方,各小組討論“應該處於什麼樣的氣候類型,爲什麼?”

教法選擇的好,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學生的創新思維都是在教師爲學生創設的各種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佈》一課中,關於降水的季節分配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x人爲一組,每組給12個試管,作爲一年中的12個月,再給一瓶紅顏色的水,讓學生自己設計世界任何地區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將水注入到試管裏,展示並說明該地區的降水季節分配的狀況,然後在繪製成圖。這就給學生創設一種自由、寬鬆、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勇於創新,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促使他們生動、活潑、自主的學習發展。

2、過程與結果並重,運用鼓勵性評價

地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強化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弱化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爲了實現評價目標的多元化,評價手段的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並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合,本學期我校的地理學科從下列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以初一爲例):學生課堂表現佔25%,(包括:課堂紀律、《地理填充圖冊》作業、地理小論文、課後動手實踐);期中考試佔25%,期末考試佔50%(題目以選擇、填空、讀圖繪圖題爲主,爲學生應知應會的最基本常識)。學期末,教師根據上述四項爲每個學生打出具體分數,然後根據總分評出等級,並對特殊學生給予一定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