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1

爲了我縣貧困農戶發展增收致富產業資金短缺這一制約全縣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題,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金融扶貧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積極學習借鑑兄弟縣的好經驗好做法,先後在39個行政村開展金融支援產業扶貧試點工作,爲確保金融扶貧工作順利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基本經驗

(一)健全組織機構。縣扶貧辦把搞好“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試點工作作爲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脫貧致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舉措,制定了《開展建立貧困村村民生產發展互助資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併到縣民政局對互助資金協會進行註冊,辦理互助資金專戶。村上採取召開股東大會的形式,從股民中民主選舉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1名、會計1名、出納2名組成“互助資金”理事會,負責借款的審批、發放、回收等具體事務,並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成立了由3人組成的監事會,負責檢查、監督農村互助資金理事會開展工作。

(二)強化操作程序。制定出臺農村互助資金管理章程和資金操作規程,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並明確了各自的職責,

建立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規範農村互助資金運作程序,爲農戶提供靈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

(三)加強資金管理。互助資金全部存入農村信用社,資金由村民民主管理、共同參與,民主決策、共同監督,採取村內互助、有借有還、週轉使用、滾動發展的辦法。資金不得對股東以外人員放貸,不得變向使用,不得用於管理委員會工作經費等支出,更不得私分、平分。

二、存在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是金融供給總量不足,資金來源仍顯單一。全縣直接面對貧困農戶的準金融組織僅有村級扶貧互助協會,扶貧貸款資金來源侷限於財政資金、市縣聯村部門注資(只是個別村),沒有其他資金來源。

二是金融支援深化程度不夠,到戶貸款貼息覆蓋率不足。一方面,我縣金融扶貧產品缺乏,從廣義的角度來說,近年來金融扶貧的主要抓手僅有婦女小額擔保貸款、雙聯惠農貸款的投入,多年來處於財政扶貧資金、扶貧貸款資金缺乏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到戶貸款貼息資金較爲缺乏,今年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僅爲我縣整村推進項目村配套了到戶貸款貼息資金,貼息期限只有1年,且僅涉及金融支援產業扶貧試點村,覆蓋率較低。

三是金融服務水平相對較低,風險防控機制有待加強。儘管我縣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嚴格按照金融行業財務管理標準

執行,但未與業務主管部門實現網絡資源共享。擔保手段較爲單一,三戶聯保信譽擔保模式,雖然降低了農戶貸款“門檻”,也降低了貸款資金風險。按照每村有50名貸款戶計算,需要擔保戶150戶,而我縣部分規模較小的行政村,全村戶數不足300戶,面臨擔保力不足的難題。

三、下一步推進金融扶貧工作的思路舉措和對策建議

(一)加大金融支援產業扶貧貸款總量,拓寬貸款資金來源。透過突出抓好39個金融支援產業扶貧試點村的產業增收、能力建設、技術到戶、民主管理、參與式扶貧等體制機制創新,樹立典型,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今年,我縣計劃依託扶貧貸款貼息項目,採取政府注入擔保基金,撬動金融資金支撐,爲全縣剩餘的41個村成立互助資金協會,發放貸款,確保村級互助資金協會達到全縣全覆蓋。

(二)優化金融支援產業扶貧貸款供給,爭取貼息資金扶持。探索改進扶貧貸款資金投入方向,重點支援農戶發展增收致富產業。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緊密結合實際,貸款資金優先投向扶貧對象,優先培育優勢主導產業。積極推行以"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扶貧貸款資金"爲主要形式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以貸入股,使貧困戶從產業化經營中受益,豐富增收渠道。支援家庭農場、明星示範戶等“職業農民”的信貸需求,透過適當放寬產業大戶的貸款限額,提高他們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熱情,同時將幫扶效果與第二年申請貸款限額掛鉤,建

立獎懲制度,推廣“大戶帶小戶”及“致富一戶,帶動一片”發展模式。努力向上爭取國、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擴大到戶貸款貼息受益面,降低貸款戶使用貸款成本,提高貸款農戶收益率,激勵農戶利用貸款資金脫貧致富的信心。

(三)提高扶貧互助協會服務水平,強化風險防控措施。進一步探索建立健全扶貧互助協會貸款資金管理體系,逐步實現電子化、網絡化財務管理與手工賬務管理同步執行,逐步實現擔保措施合理化、多樣化,逐步建立信用評價體系,逐步加大保險對農業生產的支援力度,提高農業保險的補貼額度和範圍,積極開發保險品種,將保險責任擴大到包括暴雨、暴風、洪水、凍害、常見病蟲害、大規模疫病等主要大災,豐富種養業保險品種,切實降低貸款資金風險。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2

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我局包抓xx村的“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現對我局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彙報如下:

一、後盾單位扶貧工作情況

1、精準摸底。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駐村隊員組成兩個調查組深入到所有村民小組,用三天的'時間,走家串戶,摸清每家每戶的詳細情況、貧窮現狀、對34戶123人貧困戶致貧原因進行詳細分類,爲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2、科學規劃。工作組與村“兩委”班子共同制定村隊貧困戶三年脫貧工作規劃和每年的脫貧計劃、脫貧人員名單,明確幫扶人員工作責任,制定切實可行、符合貧困戶家庭實際的脫貧方案,確保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不脫貧不脫鉤,精準確定扶貧攻堅的“路線圖”。

3、精準措施。把精準扶貧作爲當前的最大政治任務、最緊迫的中心工作、最艱鉅的歷史使命,在財力支出、項目佈局、基礎設施、排憂解難、工作舉措上聚焦精力,集中攻堅,全力落實。一是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完善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幫助農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種植、養殖戶藉助商務部《新農商網》平臺銷售農產品,開展網絡購銷業務,促進消費拓展,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兩個平臺同步推進;二是透過招商引資促發展。結合本部門的工作特點和優勢,抓好招商引資是充分發掘資源潛力,促進貧困村儘快脫貧的有效途徑。深入分析瞭解水銀江村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積極幫助該村規劃招商項目,加強對水銀江村農業招商工作的宣傳,利用各種渠道,宣傳聯繫村的資源開發前景,促進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我們擬引進恆康藥業集團在該村建立中草藥基地,大力扶持中草藥合作社做強做大,目前,基地正在燒山整土階段;三是抓新農村建設。根據規劃,20xx年計劃通村公路1公里,目前,該村公路建設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四是建設村級活動室。目前村民活動室正在抓緊建設,活動室建成後,將有效解決村支部、村委會無辦公場所的狀況。

二、部門職能扶貧工作情況

1、積極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以國家實施“互聯網+”戰略爲契機,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爲商務部門實施精準扶貧、促進貧困地區羣衆脫貧致富的重要路徑來抓。一是培育電商扶貧創客羣體。發揮電子商務對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鼓勵和引導有技術有意向的農村貧困戶進行電商創業,幫助有條件的貧困戶開辦網店、銷售農產品,鼓勵農村經紀人、種養大戶、農業合作組織加盟知名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或自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上交易;二是加大人才培訓就業力度。鼓勵電商龍頭企業安排適當產品、適當崗位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優先爲農村貧困戶提供電商創業培訓和指導。利用與阿里巴巴、傑夫、高格等電商對接契機完善縣電商服務中心、鄉服務站和村服務點功能及配套設施,爲貧困鄉村網店開設和運營提供技術支援和專業服務。

2、健全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商貿重鎮建設”、“農超對接”、“農商對接”和“市場標準化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農村市場結構,搞活農產品流通,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加快商貿重鎮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營銷網絡向農村延伸,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集中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積極搭建城鄉流通網絡,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搭建貿易平臺。

3、搭建農村流通網絡。鼓勵和支援物流企業積極參與農村物流市場發展,整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商、供銷、郵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業資源,依託大型流通企業,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在農村市場的廣泛應用,建立和完善現代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打通農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

4、全力推進外派勞務。把外派勞務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健全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完善監測、評估、預警及安全保護工作體系。積極與人社、職業技術學校等部門的交流合作,加強出國務工人員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出國務工增收致富。

5、營造良好的農村消費環境。強化商務執法,規範建設12312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城鄉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和規範,深入開展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嚴厲製售假冒僞劣商品等商業欺詐行爲,建立完善重要商品質量安全保障和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經商環境和安全的農村居民消費環境。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3

根據浙扶貧辦〔20xx〕57號檔案精神,現將縣20xx年金融扶貧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村級資金互助組織情況

1、互助組織基本情況。20xx年我縣新增英川鎮英川村、毛垟鄉毛垟村和秋爐鄉半山村三個省級資金互助組織。加上08—12年的梧桐鄉梧桐坑村、澄照鄉三石村、景南鄉忠溪村、鶴溪鎮三枝樹村、鄭坑鄉鄭坑村、沙灣鎮葉橋村、東坑鎮馬坑村、大漈鄉茶林村、葛山鄉葛山村,鶴溪街道惠明寺村和大均鄉伏葉村,共計成立14個省級資金互助會組織。14個村共有農戶2833戶,其中低收入農戶719戶;加入資金髮展互助會的農戶527戶,其中入社低收入農戶131戶,累計收取會費19。23萬元。

2、資金互助組織資金執行情況。我縣20xx年底前啓動的省級資金互助會共有14個,其中有11個互助會已透過民政部門審覈並正式登記註冊,3個正在向民政部門申請註冊過程中。

3、主要措施。一是完善政策。結合已經出臺的《關於印發自治縣村級資金互助組織示範點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景政辦發[20xx]48號),明確資金互助社社員的資格和權利、義務,以及資金互助社的執行、章程和各職能部門的分工等意見。同時今年結合我縣扶貧改革試驗區創新金融扶貧機制任務,出臺了《中共自治縣委辦公室自治縣政府辦

公室關於推進扶貧改革試驗的實施意見》(景委辦〔20xx〕10號)和《關於創新金融扶貧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在一定區域內組建農村資金互助聯合社,並在此基礎上在全縣範圍推進組建農村資金互助聯合社,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支援效果。二是部門協作,確保互助社健康發展。爲確保村級互助社健康發展,首先由扶貧、財政部門對各村的章程、實施意見、財務管理辦法等進行了完善和備案。其次由各村統一制定了互助社操作流程圖,以方便試點村按科學流程運作,避免走彎路。再次進行民政註冊,確立村級互助社的法人地位,確保其獨立承擔民事和法律責任。最後建立資金專帳。由鄉農經站到信用社建立專用集體帳戶。三是狠抓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試點村不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集中培訓、學習、交流。主要培訓工作方法,業務技能。同時交流經驗,安排部署工作。透過培訓逐步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爲互助會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控制互助風險,實現持續發展。互助會一方面嚴把會員入口關、嚴格限定互助金使用方向、及時掌握會員交納的互助金不同情況及信用、資產情況;另一方面制定了互助會辦公室內部管理制度、資金互助執行制度、部門監控管理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實行互助金審批權限,明確各級審批權限,設定單筆互助最高限額,對受理、調查、審查、發放等各環節作了明確規定,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4、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解決了農村發展資金短缺難題。我縣農民收入較低,發展生產的啓動資金缺乏,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成本偏高、手續繁雜。村級互助組織把農戶個體零散的資金特別是閒置資金集中起來,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資金量,再按照章程,在本村內將資金髮放到有需求的會員手中,使會員能夠及時獲得資金支援,有效地緩解了農戶生產發展資金緊缺的問題。二是促進了產業發展。利用村級資金互助組織這一載體,有意識地引導農戶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如鶴溪街道三枝樹村、梧桐鄉梧桐坑村等藉資金給農戶發展茶葉、香菇、高山蔬菜等,促進了當地農民就地透過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而實現增收。三是促進了農戶自我發展。資金互助組織的成立提高了村民及低收入羣衆自我管理、自我組織能力,也爲生產發展注入了一定的資金,爲農民發展創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撐,有效促進了農戶的自我發展。

5、存在問題。一是低收入農戶入會率低。宣傳發動工作不深入是導致低收入農戶入會率低的主要原因。各別鄉鎮及試點村工作人員對互助會的開展目的、意義、原則理解和認識不夠到位,入會宣傳發動不夠深入,特別是低收入農戶知曉較少。二是工作人員知識不全、業務不精、運作不規範問題依然存在。由於互助會管理人員對政策法律、經營管理、資金營運、業務操作、財務知識等業務能力不強,導致管理混亂,程序不到位,潛伏風險較大。如,賬務處理不規範,做帳不及時,資金管理不嚴,業務操作缺乏約束行爲,發放借款隨心所欲。三是互助組織在農村金融改革中發揮的作用還十分有限,管理執行的體制機制還不夠成熟。四是金融部門對互助組織的認同度還不夠到位。

6、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深入廣泛宣傳互助會相關政策,使互助會的性質、用途、管理、使用及運轉程序等政策規定爲廣大農民羣衆所熟知。及時總結推廣互助會試點中好的經驗做法,透過先進典型帶動新的試點開展,採取多種形式展示成效、鼓舞士氣、展望未來、振奮人心,爲開創試點工作新局面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二是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爲確保互助資金規範、安全、有序開展,透過多種形式,切實抓好互助資金組織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業務素質和能力、政策法律、資金營運、業務操作、財務知識等,使全縣互助資金管理能力及業務技能上一個新水平。三是創新機制,強化監管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學、簡便、易操作的資金管理新辦法,進一步簡化借貸程序,方便羣衆發展生產致富項目。對互助會資金執行質量、效益、扶持發展產業項目、內部管理等方面進行量化考覈,完善村級風險評估機制,定期開展審查評估。

二、扶貧小額貸款情況

1、扶貧小額貸款執行情況。截至20xx年底,我縣共計對1970戶低收入農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339.5萬元。農戶借用資金主要用於茶葉、筍竹、食用菌、蔬菜、水乾果、畜禽、中藥材、花卉苗木、水產養殖等優勢農業產業的發展上面,有效幫助低收入農戶致富增收。

2、主要措施。一是建立機制。出臺了《關於印發自治縣羣衆增收致富奔小康低收入農戶發展扶貧貸款項目實施意見(試行)》(景政辦發[20xx]59號),每年安排羣衆增收致富奔小康中低收入農戶產業發展項目特扶資金1000萬元,對全縣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農戶開展產業發展貼息貸款,確保有發展能力和願望的低收入農戶能夠得到基本的資金保障發展。二是認真做好扶貧小額貸款備選戶的篩選工作。透過認真細緻把關、篩選,把符合貸款條件貧困戶全部提供給信用社,並對低收入農戶每家每戶制定發展規劃,採取金融機構貼息貸款、保險公司參保的方式,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營銷等短平快項目,幫助低收入農戶發展生產,自主創業,增加收入。三是嚴格審查把關。爲了使扶貧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確保貸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我縣嚴格審查把關,首先是嚴格按照有關政策,控制發放範圍、對象。其次是確定放貸的對象必須是項目已經啓動,或者在做項目前期準備,在發放的額度上,充分考慮項目資金總投入,提倡小額、多戶、短期放貸。再次是充分考慮還貸能力,一般貸款資金主要用於見效快、週期短、增收明顯的項目,把貸款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

3、主要成效。一是拓寬了農戶產業發展的融資渠道。長期以來,農戶用於發展生產的貸款一直比較困難,扶貧小額貸款政策的出臺,開闢了籌資發展的新途徑。20xx年,我縣透過縣信用社和縣郵政儲畜銀行爲全縣484戶低收入農戶發放小額信貸資金1669萬元。二是擴大了農戶的產業規模。透過發放扶貧小額貸款,促進了全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農戶借用資金主要用於茶葉、筍竹、食用菌、蔬菜、水乾果、畜禽、中藥材、花卉苗木、水產養殖等優勢農業產業的發展上面,有效幫助低收入農戶致富增收。三是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及社會和諧。新農村建設首先要求生產發展。小額扶貧貸款的發放,不僅爲農戶發展生產提供了資金保障,而且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農業生產結構得到了有效調整,特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直接經濟收入比以前有了明顯增加。經濟收入的增加爲當地開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爲新農村建設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4、存在問題。一是低收入農戶承債能力弱。低收入農戶依賴性強,認爲反正是政府倡導扶持支援,經營成功與失敗無關重要。甚至有部分貧困戶仍存在“能拖就拖,救濟款不用還”的錯誤思想,存在貸款到期無法按期歸還的風險。二是扶貧貸款期限短。低收入農戶自有資金薄弱,項目啓動主要靠貸款,且大部分扶貧貸款投向的是種植業,屬於季節性收益項目,而且發展的項目一般週期比較長,資金回籠時間慢,因此小額貸款對低收入農戶發展項目幫助也有限。三是貧困戶分佈面廣且分散,農信社力所難及。由於貧困戶一般居住在較爲偏僻的山村,路途遠且交通不便,農信社信貸人手不足,難以及時進行貸款跟蹤管理,只能依靠村委及時反饋資訊,存在資訊滯後或缺失現象。

5、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繼續以農村信用聯社和郵政儲蓄銀行向低收入農戶發放貸款的形式,結合林權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幫助低收入農戶發展增收。二是嚴格防範和控制貸款風險,促進扶貧小額貸款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明晰扶持資金的責任邊界,抓好貸前摸底調查、貸中嚴格審查、貸後反覆覈查三個重要環節,明確貸款對象、貸款條件、操作程序等。在嚴格規範操作行爲,確保專款專用的同時切實加強對貸款扶持項目的指導幫助,簡化貸款手續,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強扶貧小額貸款使用情況的跟蹤監督。做好農戶貸款後的跟蹤服務和指導,促使各貸款農戶用好貸款,及時還款,促進貸款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4

xx是xx市唯一省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轄11個鄉鎮,261個村,總人口29萬,其中貧困人口10.8萬。雖然經過多年扶貧,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羣衆發展缺資金,致富無項目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20xx年以來,我們在省、市扶貧辦的支援下,在財政、金融部門的積極配合,鄉、村兩級大力協作下,透過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入戶工作,加大對貧困村貧困戶的產業化扶貧力度,促進了貧困農戶脫貧致富。

一、工作進展及取得成效

20xx年來,在省、市扶貧部門的領導和支援下,我們搶抓扶貧貸款貼息政策機遇,以促進農民增收爲核心,狠抓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積極探索扶貧貼息貸款管理使用的新機制、新辦法,提高扶貧貼息貸款的使用效益。截止目前,透過鄉鎮、村申報,扶貧部門審覈,全縣已入庫小額信貸扶貧項目52個,下達扶貧小額貸款計劃1231.91萬元,其中縣扶貧領導小組下文確認貼息貸款金額340.91萬元,實際兌現貼息資金9.735萬元,另有104.5萬元的貼息貸款已初審透過,近期將行文確認。透過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收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成效。

(一)促進了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我縣將扶貧貼息貸款發放與整村推進結合起來,優先扶持貧困村貸款發展生產。已累計向18個貧困村發放種養業貸款87.21萬元、加工業貸款145.5萬元,

扶持3342戶1。17萬人新建和改造各類特色產業基地5.07萬畝,發展畜禽養殖10.2萬頭(只),直接帶動農民人均增收300元,其中貧困農民人均增收180元。

(二)壯大了龍頭企業經營實力。經過調查,在全縣現有農業公司中擇優篩選了13傢俱有市場潛力、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作爲我縣產業化扶貧的龍頭企業,已給13家企業下達了680萬元的扶貧小額貼息貸款計劃,其中已落實貸款390萬元。馬良八斗食品有限公司是近年新建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爲扶持該公司擴大生產規模,兩年內,我們給該公司下達了140萬元的貸款貼息計劃,其中去年下達貼息貸款計劃40萬元,已兌付貼息資金2萬元,透過扶持,該公司今年將實現銷售收入370萬元,獲利110萬元,可帶動周邊4個貧困村1500戶農戶脫貧致富,年轉化當地勞力200餘人。

(三)拓展了農民致富渠道。爲進一步解決我縣貧困村農民致富發展難的問題,我們在貼息發放面上進一步放寬,適當對勞動力轉移培訓及旅遊發展項目給予扶持貸款貼息扶持。去年,我們對xx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基地發放貸款40萬元,貼息2萬元,對保康發展旅遊業項目發放貸款42.5萬元,貼息2.025萬元。透過對以上兩個項目的扶持,幫助貧困村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走上靠技能就業脫貧的道路,幫助發展旅遊業來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種養業、餐飲、住宿、運輸行業的發展,進一步拓展了貧困農戶增收渠道。

二、主要做法

(一)規範程序,防範風險,調動銀行放貸積極性。由於近幾年各金融機構普遍收縮了營業網點,強化了風險防範,原來縣農行設在鄉鎮的營業所已全部撤銷,農村的金融服務主要依靠信用社來開展,並且放貸十分謹慎。爲此,幾年以來,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支援下,與縣財政局和信用聯社就如何開展扶貧信貸工作進行了反覆研究,以縣政府檔案出臺了《xx扶貧貼息貸款管理使用辦法》,並與縣財政局和信用聯社聯合下發了《xx扶貧貼息貸款操作實施意見》,對扶貧貸款的資金籌措、發放範圍、貼息期限及貼息資金使用管理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範了有關工作的執行規則。同時,充分考慮金融機構的合理關切,支援信用社加強金融風險的防範和化解。所有扶貧貸款項目先由我辦審查後推薦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是否放貸。要求鄉鎮扶貧項目辦和財政所協助信用社加強貸款使用情況的監督,規定所有貼息資金必須在還本付息後方可兌付,以督促借款人按時還款。我們還把扶貧貼息貸款的發放單位由過去信用社一家擴大到信用社、農行、農發行和郵政儲蓄四家,鼓勵適度競爭,較好地調動了各金融機構的積極性。

(二)科學分工,陽光操作,促進工作有序開展。由於農業生產季節性強,而且農戶每次申請的貸款額度都較小,因此,我們堅持以人爲本,設計扶貧信貸政策。我們對審批程序進行了進一步規範和簡化,縣扶貧辦只定貼息貸款的計劃分配、貼息期限、

貼息利率和貼息資金總額,由鄉鎮扶貧項目辦和財政所具體負責審定貼息對象和貸款額度。貼息期限到期後,由鄉鎮財政所直接將貼息資金髮放給借款人。並專門印製了《扶貧貼息貸款申報審批表》、《貼息資金髮放登記表》、《貼息資金領取通知書》,以此監控有關政策的執行情況。專門在《今日保康》報上開辦專欄,刊登扶貧貸款的有關政策,並印製扶貧政策知識問答小冊子5000份,發到重點村的農戶,擴大宣傳覆蓋面,有力促進了我縣扶貧貼息貸款業務的開展。

(三)瞄準目標,突出重點,培育脫貧主導產業。堅持做到集中資金,重點扶持。一是集中扶持整村推進重點村。幾年來,共向一、二、三批重點村投放扶貧小額信貸232.71萬元,有力支援了重點村的主導產業建設。後坪鎮後坪村是一個高山貧困村,整村推進中,透過發放小額貸款資金20.86萬元,全村累計發展柴胡400畝、畜禽養殖700頭(只),42戶147名貧困人口已順利實現脫貧。二是着力扶持壯大全縣的骨幹產業。在貼息資金投向上,儘量與全縣的農業產業化規劃相銜接,79%的貼息貸款都投向了煙、茶、菜、桑、畜、菌六大產業,累計支援農戶發展菸葉1.4萬畝、茶葉4600畝、桑葉1300畝、反季菜8300畝、袋料食用菌17.8萬袋,壯大了縣域主導產業的規模組頭。

(四)開闊思路,創新方法,擴大貼息貸款的覆蓋範圍。一方面我縣有一大批龍頭企業都進入了加速發展期,擴大生產的願望十分強烈,一方面一大批貧困戶想發展又貸不到款,我們及時

對這些企業因勢利導,拿出一部分貼息貸款支援他們,同時要求他們到貧困村建立原料基地,以此幫助貧困農戶發展生產,透過這幾年的嘗試,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透過向保康荊山錦有機茶公司投放貼息貸款180萬元,支援其擴大生產規模,目前該公司已建成茶葉基地1.5萬畝,帶動20xx多個農戶透過種茶實現脫貧。透過給保康大山綠色產品有限公司投放貼息貸款60萬元,目前該公司已在十字衝等四個貧困村種植蔬菜基地1000畝,產品遠銷廣州、南昌、福州、武漢等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該公司帶動基地4000戶16000餘菜農增加收入900萬元,人平增收可突破1000元。

三、存在問題

雖然近幾年我縣扶貧貸款小額貼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於我縣貧困面大、貧困農戶多、貸款貼息覆蓋面廣,導致目前開展工作還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貸款門檻高。由於貧困戶難以取得“信用證”,所以難以貸到款,其它農戶雖然有“信用證”,但授信額度都較低,大額的貸款又難以提供有效抵押或擔保,所以貸款難的問題仍難以。

二是貸款利率高。信用社平均利率月息都在9。3‰以上,雖然我們給予了貼息扶持,但農戶的利息負擔仍然較重。

三是工作成本高。我們發放貼息貸款對象的重點是貧困農戶,每個農戶貸款的金額少,加之貸款戶數多,工作量大,部分鄉鎮財政所、扶貧項目辦的積極性不高。

農村扶貧工作總結範文5

扶貧互助社是由長期居住在慶豐村的農村居民自願結成的專業性、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具有規範的章程和運作機構。爲了幫助互助社會員解決巴美肉羊養殖資金短缺的難題,以促進當地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在xxx農辦、財政局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於20xx年5月正式成立了xxx扶貧互助社。經過幾年的努力,協會運作態勢良好。現將這20xx年度的工作情況作簡要彙報:

一、發展情況

xxx扶貧互助社的工作範圍是支援互助社內的巴美肉羊養殖戶養殖,互助資金爲216000元,共計50多名成員參社。互助社組織資金互助堅持扶貧、自願、互助、合作、發展的原則,互助資金的組織按照市場的原則,實行有償互助合作,由協會統一組織和承擔風險。扶貧資金以扶貧互助、簡捷易行、有借有還、誠實守信、週轉使用、保值執行、滾動發展、增加收入、民主管理、公平使用的原則。互助社採用公司加農戶的形式,可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本組織採取“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使資金週轉使用、滾動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資金運作機制。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1、依據指導,科學發展。xxx農業辦、財政局等有關部

門不僅在協會啓動資金上給予很大的幫扶,還爲我村扶貧互助協會的創立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業務指導。我村緊緊圍繞上級有關單位的指示精神來開展工作。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成立了扶貧互助協會小組,並選舉產生了扶貧互助協會理事會,爲我村扶貧互助協會的成立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廣泛宣傳、積極吸納會員。xxx扶貧互助社理事會成

立後,充分發揮理事會的作用,廣泛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粘貼標語、走訪入戶等方式積極向村民宣傳動員,吸納村民尤其是肉羊養殖農戶參股入會,爲互助社的發展和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良性運作,作用凸顯。經過不懈努力,我村扶貧互助社

運作態勢良好,併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村金融渠道單一、農戶對肉羊養殖資金困難的問題。扶貧互助社的創立,提高了扶貧資金使用的效益,培育了村民民主管理意識和誠信意識,幫助互助社成員解決了肉羊養殖資金不足的問題,增加了當地社員羣衆的收入,有效緩解了生產資金短缺的問題,爲我村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與困難

雖然我村扶貧互助社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上級領導的要求和人民羣衆的希望還有一定差距。在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資金投入規模有限,無法滿足社員對資金需求程度。社員參股資金較少,社員借款週期較長,從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員的資金短缺情況。

二是政策宣傳有待深入。我村部分羣衆對互助社的工作政策還了解不深,也由於資金投放有限,不能夠正確認識互助社職能及其所帶來的效益,從而社員數量增加緩慢。

四、今後工作計劃

加強宣傳力度,重申互助資金的目的意義,說明互助資金的借款風險,消除個別村民對國家財政扶持的互助資金是借而不是送的概念和不良思想傾向。多動員村民加入互助社,同時增加入股資金額度,以增加社員數量和壯大互助資金,這樣可以爲互助社多融資,逐步緩解“僧多粥少”的矛盾。建立回收互助資金的長效機制,爲回收互助資金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是提倡或實行借款社員內部進行共同聯保;

二是由年收入較高社會金融信用較好的村民爲借款社員提供擔保,避免村幹部卸任後推卸責任,又避免外出幹部爲借款人進行擔保出現繁瑣複雜問題。

鎮村互助社依法註冊成立,其資金髮放和回收,規範操作,嚴格管理,運轉正常,爲貧困戶社員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起到了推動作用,收到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標籤:範文 扶貧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