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語文課堂教學總結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經歷了許多,也收穫了許多吧,不如來個總結以對過去教學工作做個分析和借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教學總結的開頭該怎麼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課堂教學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課堂教學總結

語文課堂教學總結1

優點:

1、學習習慣有了很好的轉變。在八一北村聽的4節課,所有學生自始至終坐姿良好,中小代忠娟老師對學生回答問題“說”的訓練非常好,達到了優質課水平。

2、課堂教學悄然變化,新理念、新方法在課堂上嘗試運用。特別是市優質課評比學習歸來,教師能夠主動將學習的東西去嘗試、使用,成爲了我們改變課堂、提高效率的開端。

3、大部分教師能夠抓住文章重點進行教學。

問題:

1、目標不明確,不全面,定位不準。很多教師只是注重了這一課的內容目標,忽略了年級目標、單元目標,沒有把課文放入一個知識體系中看待,只是把課文當成了全部,爲教課文而教課文。我們要把課文當成一個“例題”來教,利用這個例題教給學生閱讀課文、學習語文的方法!

2、有感情朗讀不到位。本週聽的8節課,只有代忠娟班的學生有感情朗讀真有感情,其他只是形式。說明我們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學生不會有感情朗讀!這也是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共同面對的一個課題。要求語文教師,在早讀期間要在有感情朗讀的指導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讀書有感情”的學生,讓他們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共同來提高我們的朗讀水平。

3、對重點句段學習缺乏層次和方法。特別是對重點句段,要按照讀文——理解品悟(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欣賞(有感情朗讀等)——評價的順序進行學習。學習的方法要根據具體內容而定,如:

①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

②聯繫上下文來理解。有些句子的含義與上下文有着密切的關係,只有顧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義。

③聯繫實際,透過聯想、想象來理解,也可以利用模仿、表演來理解。

④從比喻、象徵意義中去理解。

⑤從聯繫時代背景來理解。

4、合作交流中的檢查,絕大多數老師只檢查字詞,未涉及課文內容和不明白的問題。這和教學策略中合作交流的目標要領相去甚遠(學習目標:鞏固字詞,資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內容。操作要領:小組內交流預習收穫、質疑問難。推薦代表在集體交流時發言,其他學生補充;教師點撥、糾誤、引申,落實易混易錯及疑點問題,適當歸納小結。)

5、作業的佈置過於簡單機械。作業佈置要多留積累性的、擴展閱讀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讀寫結合的作業。

建議:

六個需要。上課需要理出一條主線、教學一種方法、品味一個詞句、讀好一段文字、做好一個練習(融合在品讀課文中)、培養一種習慣。

四個不要。上課不要使用方言、土話;不要上來就看教案,不鑽研教材;不要逐段講解,平均用力;不要以教師分析代替學生思考、發言。

語文課堂教學總結2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語文課堂教學作爲改革的主渠道、主陣地,其實質是對人的培養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爲具有鮮明個性、完善品格的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們對當今語文課堂教學持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態度,說法不一。筆者認爲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靜下心來,認真的對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作一些反思。

一、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寬容對待學生的關係

新課改倡導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中去體驗、感悟學習的樂趣。要使這一理念落實到位,教師應寬容對待學生創造性活動中出現的挫折和失敗,注意發現和肯定學生在已經失敗的創造過程中體現的創造熱情和進取精神。

我校一位教師在教學《愛迪生》一課時,發生了這樣一件怪事:

他指名學生逐段朗讀課文,學生個個讀得正確、流利,有滋有味,無不令聽課教師佩服。當讀完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時,學生中仍有一個女生的手高高地舉着,教師便問:你有什麼問題嗎?老師,我還想讀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語驚四座!那位教師顯然也沒料到會這樣,不由得臉紅了。但他很快就鎮定下來了,微笑着說:你想讀,那就讀吧!那學生可能真沒料到老師能在這種場合滿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緊張,連嗓音也變了,結結巴巴地讀完了這一自然段。原以爲這位教師就這樣草草收場,繼續走自己的路了。可他並沒有請那女生坐下,仍面帶笑容地說:這位女同學可真了不起,敢於在這麼多同學和老師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爲緊張,讀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這段話讀好的,你願意再來讀一遍嗎?願意!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獲得積極的體驗。

假若這位教師面對這位女生高舉的雙手視而不見或對該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顧走自己的路,那學生的學還會積極主動,興味盎然嗎?爲了實現促進學生髮展的新評價制度的特色又從何體現?由此可見,教師寬容對待學生的挫折和失敗,使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是課改評價制度得以實施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旨在構建一個開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體系。語文學科尤其要重視建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面向全體學生,視學生的發展爲課程發展的前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學科素養必須成爲課堂教學的着力點。

二、正確處理好自主與引導的關係

自主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方式是讓學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動的去合作。讓學生自己獲取學習方法、尋找學習夥伴、選擇學習內容等,也是我在語文課堂上經常用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提倡和形成,確實有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我也認識到,有些課堂上的自主學習,似乎有點放任,時效性不高。

老師說:這個問題,請哪位同學來回答?學生們一邊舉手一邊喊着:我來,我來有幾個都離開了座位,手舉到了講臺前。當老師說:xx,你說。其他同學的手依然高舉着,甚至隨意大聲地發表起自己的見解來。

這是不是缺乏教師應有的引導呢?自主學習不能理解成老師撒手不管的學習,而應當是在老師的引導、暗示、有效監督下的自主性學習。我認爲教學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和分享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能傾聽又怎能分享別人的獨特的感受呢?高效的課堂不但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積極表達,更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如果教師也沉浸在課堂活躍的情景中,而忘記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那這堂課的高效又從何談起。

我們追求課堂的生動活潑,不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內在的,深層次思維的靈動和方法的掌握。如:在讀課文時,有的老師說:你想怎麼讀就怎麼讀、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學生的讀書水平始終處於同一水平線,不見提高,這大概主要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和點撥。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點撥、適當的引導、和適當的範讀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市實驗小學張玲玉老師教《十里長街送總理》片斷:

師:讀書要讀懂、讀出感情、讀的有韻味。我來讀你聽聽到底該怎麼讀?

(師聲情並茂地範讀課文13自然段,並配上悅耳的音樂。讀完,教室裏一片掌聲。)

師:剛纔老師讀的是否有味。

生:很有韻味,你怎麼會讀的這麼好?

師:很簡單,一邊讀一邊想,然後進入畫面。試試看,保證你比老師讀的好,自由讀讀課文,把文中能理解的有關句子劃下來。

張老師在指導讀文時,精彩的範讀,迎得學生的一陣陣掌聲,學生在不經意中感悟到了讀書的方法,感受到了閱讀的魅力,同時受到了情感的薰陶。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指導,表面看是範讀,其實教師指導讀書的方法已隱含在其中。所以,課堂上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因此教學中自主和引導必須合二爲一,高度統一,才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真正產生實效。

三、正確處理好生成和預設的關係

課堂因生命而美麗,教學因生成而精彩。新課程非常關注和提倡課堂的動態生成,因爲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建構的過程,教學是主體的、能動的、活躍的人的活動,教學的確定性因素中存在着不確定性因素,不確定性因素中存在着確定性因素,從而構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空間,構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的美。動態生成的課堂,必定是一個真實的課堂,是學生思維開放的課堂,更是閃動着學生靈性的活的課堂。這不但要求教師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更要求教師在隨機應變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師悉心聆聽,傾情奔涌,師生在寬鬆和諧、互動合作、情趣橫生的空間裏展開心靈的對話,在對話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課堂對話的過程,也是學生互相借鑑、互相補充、互相激發的過程,在教師的點撥下,在同學的啓發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這便有了創造,這便有了新的生成。生成的教學不僅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更是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要求。

但是,動態生成並不否定預設的重要性,他們之間也並不是互相排斥和有我無你的。相反,生成的質量在某種程度上,卻依賴於預設的`質量。在教學中,預設也同樣重要。因爲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真正以學生爲本,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要出現的情況,努力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同時,預設的是不是巧妙、是不是有創意,可以直接影響到課堂上生成的是不是順利。

我市一所普通小學王老師的一堂閱讀課《灰姑娘》:

這節語文課由王老師預設的幾個問題貫穿始終,這幾個問題當然是教師深入品讀文字後所預設的,每個問題獨具匠心,源於文字而又超越文字。如:第一個問題:你喜歡故事裏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爲什麼?第二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灰姑娘)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呦!第三個問題:如果辛黛瑞拉因爲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爲王子的新娘嗎?

第四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個問題讓學生初步感知文字,表達喜好憎惡。第二、三兩個問題教師則善於捕捉那些閃動着靈性的生成資源,挖掘文字潛在的人文內涵,引領學生學會生活、學會關愛,學會追求,更要學會愛自己。第四個問題:側重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這幾個問題是展開個性化閱讀、多元化閱讀的支點,可以說這是一個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的課堂,更是閃動着學生靈性的活的課堂。因此,我們在強調和追求生成的同時,絕對不能忽視預設的價值,應讓預設和生成兩相媲美。

四、正確處理好現代與傳統的關係

新課程的改革是繼承以往的好經驗、好做法,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步入新時代的軌道,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教學變了,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文字,清一色的課堂變成了多姿多彩的課堂,單調的聲音變成了美妙的交響樂這種變化將帶給我們什麼?帶給我們的是思維的啓迪、內心的激動和情感的愉悅。在這個變化當中,課的形式美了,課的情趣濃了,語文課的效率高了,語文課的內涵深了一句話,語文課更精彩了。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閃亮的一面,也總有其暗淡的一面。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我也發現有的課堂似乎有些變花了,變虛了,甚至變味了。因爲人們在追求現代化本身的時候,不知不覺地丟掉了傳統。其實,現代化的課堂教學,仍然應保留着傳統的成分。比如:對知識的看法,不少教師有一種錯覺,以爲新課程不大需要知識了。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知識是必須的,否定知識,課程便不復存在。關鍵是學習哪些知識,怎樣獲得知識。以往的教學過於注重口耳相傳,教師常常是一味地灌輸。新課改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構建。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同化和順應新知識,從而構建新知識。以往的教學把目標主要定位在認知上,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新課改倡導學生直接與文字對話,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情趣。既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又要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努力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課堂上,適當的引導、講解也是非常重要的,粉筆加黑板也是一種充滿創意的、無拘無束的、顯現靈感的、師生互動的重要領地。板書的過程,是釋放和記錄師生迸發思維火花的過程,是師生互動、情感交融的過程。它體現的是一種簡潔的美、靈活的美、傳統的美、藝術的美。

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只求現代而丟棄傳統,現代應基於傳統,讓傳統生成新的意義,應在現代與傳統之間搭建起友誼的橋樑。

標籤:語文 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