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語文國培個人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國培個人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國培個人總結

語文國培個人總結1

因爲進入職業生涯穩定期的徘徊,向來心境平和的我漸漸變得煩躁起來。參加國培學習,讓我有了曲徑通幽之感,成了我語文教學生涯的重要經歷,汩汩泉思,徐徐涌來。專家引領,總令茅塞頓開;同行切磋,常有擊節之嘆。參加國培學習,讓我欣喜不已。

一、理論引領,構建成厚實的基礎

巢宗祺、溫儒敏兩位專家關於課程標準的修訂與實施的理論闡述,使我對課程標準有了新的領悟,不少曾經困惑的問題得以釐清。專家的解讀高屋建瓴,使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介定、語文素養的提升策略、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向有了清醒的認識。

二、實踐指導,歷練出紮實的能力

國培學習中,有三個模組是指向教學實踐的:“各省經驗與交流”展示成功或先行的做法,“教學設計與實施”直指課堂教學要素,“閱讀與寫作”分析重要能力的培養。這三個模組,針對性極強,對我們一線語文老師的教學實踐的幫助極大。對於我自己來說,學習的過程,已變成一段教學行爲不斷修正的過程,一段教學策略不斷完善的過程,一段教學“功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學習中,杜志兵、王嶺兩位專家的關於學科特色與學生要素、課堂教學生成問題的分析,直指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教給了我們啓發學生、引導學生的許多科學方法,對課改背景下語文老師如何處理學生問題作了全面地點撥與指導,讓我受益良多。

三、互動交流,反思中調整與提高

國培學習中,學員互動發帖很多,這也是學習中的具體要求之一。拋出話題的過程,也是尋找癥結的過程,解構難題的過程;交流的過程,也是自我反思的過程,深入探究的過程。留連論壇,閱讀,跟帖,成了我學習期間每天的習慣,成了我每天的功課之一。在這裏,我結識了許多同行,也感受到我們鹽城語文教壇的生機與活力。

大家的教育教學有許多共性的東西,交流中共鳴很多,更難得的是坦誠相待,絕無文人相輕。手舞足蹈,有似華山論劍;直言相告,真如披肝瀝膽。如果說聆聽專家講座是精神的盛宴,那麼留連論壇則更像自助的饕餮。透過交流,我對教學過程的優化有了更多的“三板斧”,對操作層面的做法有了許多的選擇。

感謝國培,感謝專家團隊,感謝教學管理團隊,感謝班主任席加宏老師,感謝各位學友!相伴的月餘,我興奮,我快樂,我沉迷。國培是一段歷程,也是一個起點,我將更好地反思,更多地實踐,更深地探索,在語文教學的屈曲之路上,向神往的最高山峯攀行。

語文國培個人總結2

透過此次學習,我感受頗深。在近幾年的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初中語文的重要,隨着新的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的頒佈,全國語文教學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初中語文教學逐步成爲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如何優化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尤爲值得研究和探討性,這學期我擔任初中七年級語文教學,根據近半年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況和多年的實踐工作,談一些個人的想法。

一、注重教學過程管理,強調—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實施

如何充分發揮初中語文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功能,從而體現初中語文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的問題,學校開設語文課程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語感,打好語音、語調的基礎,具備用所學語文進行交流的初級能力。

1、在教學總體目標上,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養。我透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在語言教學目標上,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儲重交流能力。

2、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出中學生興趣的.需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遊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要真實、實用。教學方法要多樣,且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爲學生提供使用初中語文進行交流的機會。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擴展英語教學的時空

⒈靈活安排教學組織和課堂,以學生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多種形式的活動。這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這樣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起互相關心,合作的團隊精神。

三、努力總結和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應積極實踐,不斷探索,針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學生身心特點,總結規律,認真思考,不斷摸索。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我應具備良好的應變機制。有效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是爲了提高我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我應從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評價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終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教學中的可測性。

語文國培個人總結3

有幸在我工作7年之後,有機會參加了三個月的國培培訓,這麼一整塊的時間,每天都是集中學習和課後反思。

有句話:學到老,活到老。的確,不學習的話,人就要落後。不學習就不能使我們的教育具有後續動力,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求,不學習就會使人的頭腦僵化,終身學習是當今的時代要義;“國培計劃”就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並有以下幾點深刻的心得:

一、“國培”學習使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理念,爲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基礎。

新課標理念強調語文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髮展爲中心,應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國培”專家深入淺出的講析、詮釋無不緊扣新課標理念,讓我們這些一線的教師對新課標又有了一個全新與更深刻的認識,豐實了我們的頭腦,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精神實質,爲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二、國培讓我認識到我們教師應樹立新觀念。

新課程已經走進課堂,作爲教師,我們應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歷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轉型,由“知識倉庫型”升級爲“創新型”教師,以創新教育來促進社會的發展。

教師要勤於學習,充實自我,使自己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教育理念、文化素養、道德素養。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要視角敏銳,跟上時代步伐,勇於接受新思想,新觀念。

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總之,不能停滯不前,不能只靠過去的經驗,不能做個教書的匠人,而應做個育人的藝術家。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三、國培讓我學會從聽課人的角度去反思課堂。

上班以來,一直都是備課,上課,改作業,都有點機械化了,只是一直往前走,好像也顧不上停一停,這次參加國培,在影子培訓期間,聽了很多老師的課,終於從上課的角色轉變到聽課的角色,結合幾個月專家老師們的理論講座,大腦突然有了新的思路,對課堂的構建有了更深刻地認識。這對我今後開展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三個月的國培,一眨眼就過去了,值得反思的還有很多,就讓我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慢慢消化吧!

語文國培個人總結4

這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國培學習,有幸聆聽衆多專家的精彩講解,透過網絡參與了網上聽課、網上瀏覽、網上交流(包括專家交流)等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如一縷春風吹進我的心田,對我的大腦,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禮

在這一段的學習中,與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交流、碰撞。我們共同走過了一段難忘的心路歷程。從開始的心存疑慮到現在的的豁然開朗,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在這接近三個月的培訓中,我克服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在專家認真詳細的視頻講解下,我受益良多。

一、參加研修帶來的收穫

1、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真觀看多個視頻。並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自己的心得。不斷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我,在學習中成長。

2、這次研修解決了我在教學中的許多困惑。我發現學生的寫作困難是我所限制了。

3、這次研修提升了我的教學水平。以前,在教學中,我由於教學時間緊張,對課堂中的細點問題總是採用“大概式”的處理方式,透過這次研修,看到名師的經典課例使我認識到處理課堂中的細點問題的重要性。

二、參加研修帶來的思考和啓示

1、對於一節“好課”的'思考。什麼是一節好課呢?透過研修,在我看來,只要有敬業精神的課,只要有提高的課都均可稱之爲“好課”。

2、對於創新教研方式的思考。教研是教學研究的簡稱,重“教”輕“研”不稱之爲教研。反思過去的教學與思想,我要堅持過去的好的優良的傳統,一改過去的不科學的理念和方法,盡力做好以後的教學教育工作。

3、這次研修使我從其他的學員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們的好學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努力研修,認真思考。我對他們非常欽佩,在他們身上我認識到我的不足,我就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4、透過此次研修,我認識到做爲一個教師必須終身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我的知識和教學理念,我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角色。

總的來說,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地備課,盡力去設計好教案,在備課和設計教案時首先要搞清楚,我教什麼,然後在想怎樣教的法子。必須儘快自主地嘗試走出那座“教什麼”的迷霧,不能眷戀着迷霧中“安逸”,也不能寄希望於那“迷霧”自行散去而爲此付出長時間的等待,雖然我們都知道這“自主地嘗試走出”的背後肯定是充滿着困惑與艱辛的。語文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透過咬文嚼字,去感悟作者表情達意,遣詞造句的功夫。

體會語言要靠功力,要憑語感,憑着一種直覺。需要我們語文老師潛下心來研讀文字,需要我們語文老師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需要我們語文老師修煉自己的語言功夫。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從未認真思考過“語文教學教什麼”。今天,我第一次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語文教學中“教什麼”。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爲“怎麼教”更爲重要,因爲這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於所教知識的接受程度。比如同樣一個知識,分別請兩位老師來教,教學方式更適合於學生接受的那位達到的效果必然更好,因此很少顧及語文教學教什麼。然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相對寬泛和模糊,我們教學時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相當重要。如果無法確定適合且有用的教學內容,那麼即使在“怎麼教”上如何如何地大做文章,結果也可能並不樂觀——或許你的教學方舟在出發伊始已經偏出了最佳的航道。

年輕的教師要認真學習傳統的語文教學理論。傳統的語文教學理論是根,根紮實才能長出參天大樹。我們要學習傳統的精髓,學死、用活,棄糟粕。要做教育教學實驗,要有自己的課題,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來,每天爲了這個目標努力,每天都要寫教學日記,教學要有反思,讀書要有心得。要樹立獨立思考的精神,留一點自己的自留地,有一點自己思考精神的東西,教出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獨到的東西。要認真讀幾本書。讀什麼書?要讀經典。如果腦子裏裝着若干篇古文、古詩,再熟悉一些中外新文學的名家名篇,從古典和現代的韻文傳統、散文傳統中汲取營養,在教學中就會應付自如。語文教師,還要好好學習教學論、兒童心理學知識。要了解兒童心理,掌握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規律。尤其是這一點很重要。”小學語文教學論”是一門科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要熟練地掌握纔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新思考”國培研修的平臺像一架雲梯,讓我能不斷地向上攀登。平臺上那麼多的學員文筆流暢,才思敏捷,學識淵博,像磁石一樣吸引了我,令我感慨萬千,羨慕不已,頓覺“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充滿了孜孜以求的激情,洋溢着不斷攀登的動力,時刻充溢着強烈的學習慾望。

總之,經過這次網上培訓,我徹底領略了專家們的治學嚴謹、博大才學思到自己的學識水平相差甚遠和平時教學方法的淺陋。感覺自己知識功底、教學方法、思想認識、心理素質等等都還有很大的漏洞,但是在專家及老師們的感染和薰陶下,我無形中有了較大的提高。在這裏我增長了知識,忘記了辛苦;增添了歡樂,擯棄了煩惱;增強了自信,擺脫了困境!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投入到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希望今後能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我更希望,在此次培訓之後,能學有所用,讓自己的專業成長更快。

標籤:國培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