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大班音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各位教學工作者這段時間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不如來個總結以對過去教學工作做個分析和借鑑。你知道領導和老闆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音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音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大班音樂教學工作總結1

不知不覺,又是一學期過去了,大班這學期一共有幼兒44名,其中男生30人,女生14人。在此我對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如下總結來自我反思、發現不足、以求進步。

一、音樂節活動目標達成方面:

1、孩子現在能有意識地傾聽和學唱歌曲,聽音做動作。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但還不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現自己,今後在各項活動中要加強培養孩子的表現能力。

3、能比較安靜地聽音樂、歌曲、欣賞歌表演。

二、欣賞音樂方面

不同的情景聽不同的音樂。孩子們一開始傾聽音樂,他們並不懂得音樂的含義,更沒有感受,可是當你結合不同的情景傾聽不同的音樂。寶寶們就會有不同的感受,現在孩子已經能夠聽到拍手的音樂就拍手,聽到休息的音樂就把手放在耳朵旁休息。

三、開展韻律活動

1、讓孩子欣賞韻律活動。孩子對教師的關注是無人能替代的,我透過一些小律動、舞蹈等引起孩子的興趣,產生模仿願望。

2、鼓勵孩子在音樂聲中做模仿運動。大部分孩子已經能夠跟老師一起做模仿操。如:模仿小動物。“小鳥飛呀,飛呀飛呀飛;小魚遊呀,遊呀遊呀遊;小蟲爬呀,爬呀爬呀爬;小兔跳呀,跳呀跳呀跳。

四、學唱歌曲

(1)鼓勵孩子自由歌唱。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學歌唱或自由編歌唱。

(2)在傾聽的基礎上學唱短歌。

大部分孩子在家都能把在幼兒園學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孩子年齡小,有的唱的比較完整,有的只能唱出一部分詞或句。下面我們也要加強培養孩子說完整的語言。

五、對音樂教育的認識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您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含着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意境,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樂這顆美好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中併發芽成長是我最大的願望,我覺得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鬆愉悅的氛圍,而善於爲學生營造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我認爲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爲重要,因爲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爲了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人、培養人,但決不是把每個孩子都有培養成音樂家,而是爲衆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着想,鼓勵他們成爲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得到啓迪,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併爲他們今後的"成長髮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合理選材,精心設計,引起興趣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透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瞭解幼兒的發展水平及需求,選取那些適合孩子的內容。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實際的需求是帶有童稚的,孩子氣的東西,他們是從本能需要的立場出發,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發的、遊戲式的、趣味式的東西,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選那些旋律簡單、形象鮮明、或有遊戲性質的音樂,或者從幼兒生活範圍裏選取適當的內容。

比如遊戲“照鏡子”就是選取了孩子們生活中的內容作爲素材,加上音樂讓孩子根據音樂對自己已有的照鏡子的經驗進行再次創作,這樣很容易使幼兒理解,使孩子們喜歡,學起來有積極性,並能運用音樂、律動等手段加以表現。也就是說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的設計充滿趣味性的,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學習。

我從選擇音樂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入手,編制了臺階式、遞進式的活動目標及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的`音樂遊戲及音樂活動,孩子們在這樣設計編排的音樂活動中興趣很高,使他們覺得象做遊戲一樣。

大班音樂教學工作總結2

轉眼間大班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圓滿結束、一個學期以來,有辛苦的付出,也有甜蜜的收穫,我盡心盡責,投入於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斷實踐、總結、更新,力求做到最好。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與孩子們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感到了莫大的快樂。孩子進入幼兒園,接觸音樂的機會增多了:晨間活動有音樂相伴,音樂課上有動聽的歌聲每時每刻都有音樂瑩繞在孩子們的身邊。以下是本人這個學年的音樂工作總結:

一、培養幼兒音樂興趣

1、培養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音樂啓蒙教育,採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和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如採用音樂遊戲的形式,選取適合幼兒的音樂教材,帶孩子在音樂的伴奏下,動手、動腳、動口做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幼兒只有在興趣性較強的音樂活動中才能真正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情趣。因此,在音樂教育中大班可採用活潑愉快的音樂遊戲活動,

2、透過合理訓練培養音樂情趣。

幼兒活潑好動,總是蹦蹦跳跳閒不住。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教師一方面可以透過拍手、拍腿、拍腳等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可以爲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

3、提高唱歌興趣。

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引導幼兒瞭解與歌曲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與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和表現力。

二、語言是音樂教育的保證。

音樂和語言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一首活潑、動聽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兒歌、詩歌;一首首優美、詼諧的樂曲都好象講述着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音樂教學不僅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而且能全面促進幼兒身心和協發展。其中,語言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我們應該寓語言於音樂教育之中。

首先,我們在進行音樂教育時,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在幼兒聽完一首歌曲或樂曲後,教師應及時鼓勵幼兒讀者講講自己的感受和對作品的理解。這樣,既增加了幼兒表達的機會,又滿足了他們表達的願望,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要正確處理好音樂與語言的關係。

再次,要做到有機結合,要努力將發展語言 能力有機地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幼兒創造了一個想象的空間和說話的語境,幼兒可以憑藉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編出自己喜歡的小故事。這使幼兒享受到了表現自我的樂趣,同時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總之,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應侷限於音樂課中,應滲透於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