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數學骨幹教師的工作總結範文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首這段不平凡的時間,有歡笑,有淚水,有成長,有不足,我們要做好回顧和梳理,寫好工作總結哦。大家知道工作總結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骨幹教師的工作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骨幹教師的工作總結範文

小學數學骨幹教師的工作總結1

一、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是素質教育的最終實踐者。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面對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體制,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僅要關注教學理論,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更要關注自己的教學風格。使自己的教學不斷向綜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學、多維的體驗性教學、互動交往性教學的方面發展。要“把教學當成一種事業去追求,把每節課都看成是發揮自己創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看成是發展自己的一個機會,把上好一堂課看成是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牢記:“教學是事業,事業需要奉獻;教學是科學,科學需要探索;教學是藝術,藝術需要創新。”

二、深鑽教材,改進教法,力求創新

教材是教師從事教學的依據,對教學具有規範性,是從事教學的參與物。因此,教師要做教材的主人,對教材的運用必須得心應手,鑽得進,跳得出。要能很好的去領會編者的意圖。對於任何一個知識點的把握,必須準確而深刻,把握好點與點之間的內在聯繫。要注意改進教學方法,講究整合、融合,要“以學論教”。努力發展每個學生的不同潛能,使他們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做,學會創新。因此,我努力營造寬鬆、愉悅、支援性的學習氛圍,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體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則。呈現的內容、形式儘可能的是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靈活多樣的,從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加強開放意識、訓練意識、體驗意識。正確處理結果與過程的關係,重結果,更要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牢記“教無定法,教學有法,教在得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開啓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途徑。因此,從備課到上課,我給自己確定的目標就是“精益求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學中,我處處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面向全體,尊重差異,使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互動能力,使學生自主探索,協調發展。教學中我不斷潛心鑽研,改變教學策略,努力創設有利於學生參與的教學情境,認真備課、上課,始終遵循“自主探究”教學原則,把“學”案融入“教”案中,注重整體,注重內涵。關注學生的具體生活和直接經驗,有意識地努力將學生的基礎性、發展性、創造性整和到一起。優化教學結構,科學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課堂上,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索的,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自己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儘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鼓勵學生奇思異想,別出心裁。

爲了更好的進行教科研工作,加快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全面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踐能力,我以創新教育的思想爲指導,結合年級和學生特點,以21世紀新的課程標準爲依據,大膽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改革。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運用新的教學策略;改革傳統的例題呈現方式,注重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關係;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識框架,重新調整教材的編寫內容。以滲透性、系統性、交互性、漸進性和規範性爲目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進行系統的學科創造性思維活動訓練,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與創造性品質有機的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潛能的開發和創造能力的發展。透過實踐研究,逐步形成了“激情設疑——探究發現——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骨幹教師的工作總結2

時光荏苒,第一學期的數學教學工作即將告一段落。靜下心來,慢慢沉澱,有收穫也有遺憾。本學期,我擔任六(2)班和六(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共47人。由於是小班,所以很快我就對每一個孩子有了大致的瞭解,教學工作展開得非常順利。爲使下一階段的工作更高效地開展,現對本學期的工作情況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備課情況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由於我是新教師,所以必須要手寫備課,雖然比較辛苦,卻是最佳的鍛鍊機會。在備課方面,我總結了如下幾個優勢:首先,在資訊化時代,我可以學習網上的優秀教案;其次,教師教學用書、小學數學備課手冊都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研究資源;再次,我還自己購買了一本特級教案,上面都是一些優秀教師撰寫的教案。當然,豐富的備課材料不能取來就用,而是要去粗取精,並把這些優秀教學設計與我們的學生實際情況、學校校本課堂教學模式等有機結合。

對於備課,我還對自己提出了以下要求:

1、認真研讀在網上搜集的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至十二冊的教學內容一覽表,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結構以及之間的聯繫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2、每學期開學前先總體閱讀教材和教參,對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3、開學前先備好一週的課,以後的備課要做到提前兩天備好課,以便準備好教具、學具等。

4、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和心理情況,設計出合理又吸引學生的教案。

5、堅持每天寫教後記,可以是課堂組織的反思、教學內容設計的反思、題目講解的反思、教學方法的反思、評價的反思等。

經過一學期的手寫備課,我的備課能力大有提高,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說練習的設計沒有做到精選,常常出現滿堂灌或者顧此失彼的情況;再比如,情景創設沒有新意,需要再結合生活實際、前後知識間的聯繫等;還有板書的設計不夠好,還要加強課堂組織方式的設計等。

最後,教學反思的撰寫還需提煉出重點,把理論和實踐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並且要有實際性。

二、課堂教學情況

本學期我的課堂教學質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這主要得益於我的師傅林主任的悉心指導。從以下幾方面可以體現出我的`進步:

1、課堂組織能力有所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大大提高;

2、教學過程嚴謹有序,層層遞進,講練結合;

3、教學方法多樣化,不再一塵不變,動手操作、小組交流、自主探索等方法有機結合;

4、認真貫徹學校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和感悟數學知識;

5、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互幫互助的小組合作形式,爲課堂教學質量加分;

6、課堂教學語言不再繁雜冗長,能時刻注意教學語言的精煉性和科學性,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使數學問題簡單化。

結合自己上課的切身體會以及師傅給予的指導,我覺得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透過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準確把握教學內容;

2、注重過程性目標,多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3、注重小組合作模式的培養,需要長期堅持;

4、採用量化與鼓勵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5、在課堂中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發散學生的思維;

6、多學習課程標準,多思考,並在數學課堂中體現新課標中的思想。

三、作業情況

本學期學生的作業主要由補充習題和評價手冊組成,另外我還讓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本口算本和一本課堂作業本。其中,評價手冊、口算本、課堂作業本都在學校完成。補充習題作爲家庭作業。從作業完成情況和訂正情況來看,總體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書寫潦草;

2、書寫格式不規範;

3、不愛惜作業本,卷面不整潔;

4、訂正不及時,拖拉現象比較嚴重;

5、部分學生做題時審題不清,錯誤率較高;

6、個別學生出現抄襲別人作業的現象;

7、很多學生遇到難題,不敢挑戰,直接放棄不寫。

針對以上情況,下學期在學生作業方面還需嚴格要求,統一規範,並結合各種獎懲的手段使學生的作業質量更上一層樓。

四、考試情況

本學期大小考試一共有11次考試,即9次單元測驗、1次期中考試和1次期末考試。每次單元測驗的均分大約在80分左右,期中考試的均分分別是89分和82分,分別名列第一和第二,但是兩個班的均分相差較大。從平時的數學課堂以及作業情況,我認爲兩個班存在以下差距。

第一,3班學生上課紀律好,回答問題積極,小組合作氛圍也好,2班課堂紀律相對較差,主要有幾個非常活躍的學生會影響課堂紀律,從而影響全班同學的聽課效率。

第二,3班學生寫作業比較積極,基本所有作業包括家庭作業都能在學校完成,而且能做到當天作業當天清的要求,很少有作業拖拉的現象,2班學生相對而言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作業拖拉現象嚴重。針對以上情況,下半學期我從課堂和作業兩方面入手對2班的學生加強了引導,使2班的學習氛圍大大提高,形成全班競爭的好局面。期末考試兩個班排名分別名列第一、第二。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已經清楚地瞭解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我將從上面的總結中吸取教訓,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使每一個孩子學得開心並且學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