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縣扶貧辦十一五期間扶貧工作總結範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縣扶貧辦十一五期間扶貧工作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縣扶貧辦十一五期間扶貧工作總結範文

我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悉心指導下,按照“堅持一箇中心,圍繞二個重點,做到五個結合”的總體要求,以促進貧困羣衆脫貧、改善貧困地區面貌爲目標,全力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到目前爲止,我辦爭取到財政扶貧資金648.3萬元,實施扶貧開發項目101個,修建26條59.1公里的水泥公路,解決了21453人的飲水問題,有效地改善了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貧困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脫貧至富的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8個重點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從952.25元提升到1738.75,比上年增長82%。而且我縣扶貧工作連續三年獲全市扶貧系統綜合考評先進單位。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1、注重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制訂扶貧開發規劃。制訂扶貧開發規劃是做好整村推進的基礎,做好規劃對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十一五”期間,我縣有8個扶貧重點村,轄有69個自然村,共有2346戶、9584人,其中貧困人口4557人,有23個自然村未通公路,有44個自然村未通有線個自然村未通電線人存在飲水困難。絕大多數自然村分佈在崇山峻嶺中,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差,收入來源比較單一。爲紮實開展好8個重點村的扶貧開發工作,我縣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資溪縣“十一五”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規劃》對8個重點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及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規劃。在“十一五”規劃期間,我縣總共計劃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64萬元。

2、注重結合新村建設,紮實推進整村扶貧工作。20xx年以來,我縣扶貧工作有機結合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和“五新一好”的目標,着力改善貧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努力提高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能力,紮實推進整村扶貧開發工作。一是突出生態特色。建設中緊密結合資溪山區地形和良好生態環境,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着力打造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富有鄉村氣息的生態型新農村。二是堅持因村制宜。在開展生態型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針對區域差別、生態類型和農民生產習慣等不同,區分爲生態服務型、生態旅遊型,生態莊園型、生態產業型和生態社區型等5種類型新農村,實行分類指導、科學實施。三是構建長效機制。專門對理事會成員進行政策、法律和相關知識的教育培訓,並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比較完備的運作機制,如指導示範點理事會建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通報制度、村民建議辦理反饋制度、村民自我管理和服務機制等,並以“衛生放庭院”、“星級文明戶”等羣衆性評比競賽活動爲載體,透過理事會定期巡查、戶主民主評議等辦法來組織實施,使生態型新農村建設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到目前爲止,貧困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共投入資金514萬元,硬化進村路及村內主幹道8700米,硬化入戶路7300餘米,新引山泉水10座,受益農戶1011戶,落實沼氣項目67個。20xx年以來8個重點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試點村已成爲全縣先進示範點,如三江村的熊家村小組被評爲風光自然村、衛生村,初居村的安德村小組被評爲環境整治先進自然村、生態村。

3、注重發展生態農業,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格局。20xx年以來,我縣積極把扶貧開發工作與發展現代農業相結合,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發展五大產業”目標任務,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紮實推進產業扶貧,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一是大力增值主導產業。透過對各重點村進行了深入調查摸底,根據各地資源情況、產業基礎、區位特點和縣場需求,確定一批無公害農產品項目作爲重點村的主導產業來發展,並逐村安排落實好生產、扶貧項目資金。如多種渠道籌集10萬元扶持裏木村建立烤煙基地200畝,每畝年純收入達1600多元,村民因此人均增收400餘元,烤煙已成爲裏木村、翁源村貧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三江村和下長興村以生豬、吊瓜爲主導產業;初居村以巴西蘑菇爲主導產業。二是切實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結合林改,加大毛竹產業扶持力度,使自生自滅的山林,得到有效開發利用。如港東村、榨村有萬餘畝毛竹資源,因交通問題不便,有80%的毛竹資源沒有得到開發,透過扶貧修路項目實施後,豐富的毛竹資源得到開發利用,村民因此人無增收300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