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2020院感工作總結(精選5篇)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0院感工作總結(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0院感工作總結(精選5篇)

院感工作總結1

上半年院感工作主要圍繞市質控中心督導檢查存在問題,逐步完善各項工作。具體情況如下:

一、監測工作:

1-6月醫院感染病例發生13例,發病率爲0.62%,病原學送檢率84.6%;在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監測中留置尿管53例次,尿管使用率3.27%,發生尿路感染1例,其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率是1.49%;外二科出現1例二類手術切口感染,手術切口感染率爲0.85%。共檢出多重耐藥菌患者2人次,按照要求進行隔離診治。按照計劃開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將數據上傳至全國感控基地。

二、手衛生:

上半年抽查手衛生時機558次,實際實施464次,手衛生依從性83.15%,時機主要是接觸患者或清潔/無菌操作前依從性差;正確率77.59%,主要存在洗手法執行時間不足15秒,個別人六步洗手法不正確。

三、培訓

1、院內:對新招錄人員進行崗前醫院感染知識培訓14人次,且考覈合格;針對xx年職業暴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聘請專家來我院授課,提升醫護人員防控水平;根據臨牀科室需要深入科室進行鍼對性的培訓4次(內容流感防控、手衛生、醫療廢物、安全注射、感染病例診斷、橫斷面調查)。

2、院外:11人次參加市區組織的培訓會議;參加市質控中心組織的研修班人員5月份透過考覈。

四、重點環節管理:

1、手術室:1月份對手術室空氣進化設施進行維護-更換過濾網,經潔淨檢測及空氣培養結果合格後重新開展手術;針對質控中心專家提出的手術室存在的器械清洗等問題逐一進行整改。

2、胃鏡室:根據天津市內鏡質控要求對我院的消毒記錄進行規範。

3、口腔科:選派3人次分別參加醫大口院組織的培訓,提升口腔科感染防控意識。

4、醫院感染暴發處置演練:4月份進行了演練,加強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暴發相關知識的掌握,進一步明確各科室職能,完善機制,提高臨牀科室的鑑別能力,快速響應及處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危害,保障醫療安全。

五、修訂相關制度:

依據院感相關規範及臨牀護理管理質量標準執行手冊與我院現有的制度流程進行對照,不斷完善我院的相關制度。

院感工作總結2

爲了進一步規範醫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保障患者醫療安全,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要求,現將xx年上半年我院院感工作情況進行反饋。

今年1-6月份,在各個臨牀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平穩進行,未出現感染爆發流行,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學習,不斷促進醫院感染工作的發展和開展,上半年進行了兩次全體員工的院感知識培訓,並不定期在醫院微信羣裏發送院感知識,使全院員工便於看到,對新員工進行了崗前培訓,經考覈全部合格。

二、透過加強院內感染的監測、自查及上級領導來院檢查給予的指導意見,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院感監測方面的改進,對有關院感的各項制度、操作流程進行了更新,使本院的院感防範工作得到了提高;加強了手衛生的學習,使手衛生依從性也得到了提高,消毒隔離措施也更加完善,有效防止了醫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

1、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漏報率。

1-6月份共計病人339人,感染5人,以肺部感染最多,尿路感染次之,感染率1.47%,比去年下半年減少,無漏報,全院病人病原體送檢人數85人,送檢率25.07%,按例次算送檢率爲26.5%,數目較去年下半年上升1.6%,多重耐藥菌感染8人次(包括帶入感染和院內感染的),以金黃色葡萄菌最多、其次爲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屎腸球菌、糞腸球菌等,多重耐藥菌感染多爲帶入病人,佔2.35%,以內科病房感染人數較多,統計分析,感染原因爲:住院病人年齡較高,住院時間較長,腫瘤病人、糖尿病人偏多,長期臥牀,又同時插有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等,免疫力低下,難以避免交叉感染。

2、對於多重耐藥菌感染,我們院感辦也採取了措施,發現有耐藥菌感染者,由檢驗科電話通知院感監測人員,院感人員再到病人所在科室進行督導、干預處置,並提醒大家加強手衛生依從性,做好消毒隔離,避免了院感的流行與爆發。

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內科:1-6月份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病史查閱顯示,透過不斷反饋和醫務科、院感辦的督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現象明顯減少,並提高了血常規、病原學的送檢率,個別不合理使用的,已反饋到所在科室。

外科:手術圍術期抗生素的使用,對於手術病人預防用抗生素的,術前帶入手術室的達98%,肛腸科手術術前半小時用抗生素者達100%,一類切口預防用抗生素使用率7.14%,術後使用抗生素超過3天的較去年下半年有減少,所以,這要從觀念上改變,並組織大家學習合理使用和抗生素原則。

4、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很重要,透過學習大家提高了認識,今年上半年,工作人員無人因職業暴露受傷,但還是要提醒大家按操作規程做,養成好的習慣。

5、存在的問題:個別醫生在感染處置方面意識較差,感染出現後,未及時予以送檢病原體及藥敏培養;有些入院時尿常規異常,未予以複查;分析原因是醫生對病原學檢查觀念差;院內感染漏報現象仍存在,對於漏報存在原因,主要是醫生忙於日常醫療工作,對此項工作還不夠重視而致,另外,手術後預防用抗生素超過72小時現象仍有,原因是醫生的用藥習慣及使用抗生素的觀念而致。

綜合上述問題,希望各科室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強院感知識學習,按照抗生素應用管理規範用藥,從思想上引起重視,院感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質量的重要保障,院感工作責任重大。並就院感工作近期重點安排如下:

1、今後各科室要高度重視院感控制,加強院感知識學習,強調手衛生和標準預防的重要性,並認真落實。

2、根據《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辦法》規範應用抗生素,控制一類手術切口預防應用抗生素,治療應用抗生素也要嚴格掌握指徵,減少多重耐藥菌感染,強化病原體送檢意識。

3、提高手衛生依從性管理,加強監測。

4、醫院感染病例及時上報,如有漏報、遲報者與獎金結合,加大懲罰力度。

院感工作總結3

我科在院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範》、《消毒技術規範》和《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檔案與規定,制定相應的院內感染控制計劃,並組織實施,及時監測效果,及時修訂措施,使我院院內感染髮生率控制在較好的範圍內,無院內感染的暴發流行。現將今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管理體系,發揮體系作用

1、爲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今年8月重新調整充實了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完善了三級網絡管理體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協調和配合時,及時彙報主管領導解決問題。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倡議下和院領導的支援下,醫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醫療護理質量督察中,制訂了嚴厲的獎懲辦法。

二、醫院感染監測方面

我科負責放射科感染髮病情況的監測,定期對放射科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彙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醫院感染存在的危險因素,尋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辦法。透過監測—控制—監測,最終減少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病歷監測

對院感病例回顧性調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閱出院病歷,防止漏報),真實瞭解我院的醫院感染率的基線。並同時採用了前瞻性調查形式,下病區對重點病人整個治療過程的隨訪,密切觀察院內感染髮生情況,既做到對病人的'過程管理,同時也是對管牀醫生的持續培訓,此項工作收到預期效果,能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防止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

①感染率監測:

②漏報率的監測:傳染病上報率。符合衛生部的要求。

2、環境監測方面

①對放射科環境定期採樣,合格率爲98.6%。對於不合格的者,及時查找原因並重新採樣。

3、消毒滅菌監測

1.每月對消毒間預真空高壓鍋進行效果監測,按全國消毒規範要求,每天做B—D試驗,每月做生物監測,保證高壓鍋消毒滅菌質量。對手術室的快速壓力蒸汽消毒鍋全國消毒規範要求進行監測以保證滅菌質量。

2.每月對放射科使用中消毒液的監測:共監測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爲100%。並逐步取消外科病區的戊二醛浸泡消毒,採用壓力蒸汽滅菌。

3.6月份對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進行了監測,上半年共監測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爲94.9%。紫外線燈管通知科室及時更換。

4.對我院使用的消毒劑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物品進行了備案。

三、重點部位醫院感染管理

每季度抽查重點DSA的感染管理,發現問題,主動與各科主任或護士長溝通並督查改進。

四、多渠道開展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1、新職工培訓對3名新上崗職工進行了醫院感染概論、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與考覈,考覈合格率爲100%;對新入院實習醫生、護士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使他們對醫院感染概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採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的培訓將集中培訓與晨會科室培訓有機結合,增加了臨牀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提高院感意識。

五、存在問題

1、臨牀感染管理小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2、部分醫生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醫院感染登記表不能及時報送。

院感工作總結4

xx年在中心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員工的大力協助、支援和配合下,根據院感工作的相關要求,做好環境衛生,消毒滅菌效果,手衛生消毒,加強對醫療廢物和廢水的管理及醫院感染知識培訓。重點工作是加強手衛生宣傳及重點科室的管理,不斷加強重點環節質量控制和持續質量改進,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全年無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爆發事件。xx年院感工作如下:

一、教育培訓

1、組織兩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宣傳培訓。

2、組織全院工作人員參加院感相關知識考試及7步洗手法操作考試各一次。

3、指導相關人員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各執行人要求明確消毒、滅菌劑的濃度、配置方法、更換時間。

二、落實臺賬登記與消毒隔離制度,做好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據性能按時更換,器械按規定及時消毒滅菌,合格率達到100%,並及時記錄。

2、定期檢查各類消毒物品是否過期,紫外線燈管擦洗與登記。

三、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儲存、外運管理,杜絕泄漏事件

1、做到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分類防滲放置。

2、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密閉,包裝袋有標識,出科有登記,回收有簽字。

3、醫務站填寫醫療廢物轉移單,並儲存存根備查。

4、垃圾房做好垃圾房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等安全措施。

四、加強重點科室消毒管理工作

1、化驗室:督促化驗室人員靜脈採血無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帶一洗手,做好消毒隔離臺賬。

2、換藥室、門診室:做好中心服務站消毒物品消毒工作,與中心意思共同做好紫外線消毒、體溫計消毒、換藥室衛生工作。指導服務站醫生做好服務站消毒隔離工作,並做好臺賬記錄。

3、輸液室:與護士共同做好溼化瓶壓脈帶等每天按規定要求消毒更換,保證一人一針一管一用,滅菌物品經開啟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註明開啓時間下班後做好紫外線燈消毒工作,並做好各類臺賬記錄。

五、加強職業防護,防止銳器傷

1、加強個人防護意識,在輸液室、化驗室、換藥室放置銳器盒。

2、及時處理被污染的銳器。

3、銳器盒及時處理。

雖然本年度,我院院感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但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

1、醫護人員無菌操作意識有待加強。

2、無菌物品消毒最好選用一次性。

3、服務站體溫計消毒執行情況有待加強。

4、全院工作人員院感意識有待加強。

希望在xx年我院院感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

院感工作總結5

本年度,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下,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頒佈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範》、《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覈,降低了醫院感染髮病率,保證了醫療安全,全年1—12月份感染辦共監測出院病人14501例,96人發生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率爲0.7%。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60%,無菌切口感染率0,有效的控制了院內感染,確保了醫療安全。現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完善管理

爲了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充實了感染管理委員會及感染監控小組成員,成立了感染質量檢查小組,負責每月的感染質量大檢查,完善了三級管理體系,將任務細化,落實到人,每週在院週會上及每月的質量控制反饋會上通報一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各科感控組長負責整改,逐步落實各項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續改進。

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一)質量控制:每月進行一次大檢查,每週隨即檢查,系統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有關醫院感染情況,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全年編寫醫院感染資訊兩期。向全院醫務人員及時通報醫院感染動態,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情況,醫院感染髮病率及漏報率,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措施,並向全院通報。

(二)環節質量控制

1、加強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手術室、供應室、產房、新生兒科、口腔科、胃鏡室、治療室、換藥室等感染管理重點科室,每週不定時檢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點,專項專管,制定各重點科室感染質量檢查標準,按照醫院感染質量檢查標準對手術室重點檢查手術後各類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內消毒效果監測,對新生兒科督查環境管理,工作人員管理,各種物品的消毒等,降低醫院感染髮生率。

對供應室重點督查器械的清洗、乾燥、包裝、滅菌程序及滅菌器械的合格率,滅菌器的監測等。對產房重點檢查醫療廢物的處理,各類器械的用後清洗、消毒及個人防護。口腔科的車針、手機、擴大針等供應室回收處理、製作成紙塑包裝等等,使各重點部門感染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

2、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脅着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透過各種操作極易傳染給病人,爲此爲醫務人員提供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質量,減少了院內感染。

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及監管,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

1、採集臨牀感染病歷,統計每月醫院感染髮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檢測情況,分析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提出防控措施。

2、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對象以重點部門爲主,每月對重點部門的空氣進行監測,每季度對物體表面、工作人員的手進行監測,並將監測結果進行彙總分析,透過院通訊反饋給各科室。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情況:共監測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錶面情況共127份,合格數119份,不合格8份,合格率100%。

監測血透中心使用中的透析液、反滲水共2份,合格2份,合格率爲100%。

3、紫外線強度監測:對新購進紫外線燈管每批次進行抽檢,對全院各臨牀科室、醫技科室、門診等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共監測燈管16支,合格16支,合格率100%。循環風消毒機32臺,每月檢查過濾網的清洗,每半年統一換一次燈管,消毒效果均達標。

4、對購入的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進行監督管理,審覈產品的相關證件。

5、本年5月份感染辦開展了住院病人現患率調查,調查前對14名參加現患率調查的監控人員進行了調查方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個案登記表的填寫,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知識培訓。順利的完成了調查。

調查結果:無醫院感染髮生。

6、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進行了監測:嚴格要求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措施,儘量避免職業暴露,並對職業暴露進行監測登記。

7、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監測: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多重耐藥菌知識的培訓,每週不定時瞭解致病菌檢測結果,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查明所住科室,通知科室主任、護士長並簽名,要求採取隔離措施,加強工作人員自我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四、沉着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加強AFP及麻疹的預防和控制,針對我區和我縣相繼出現的AFP及麻疹等疫情,我科每天下病房、門診進行督導,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確保了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實行規範化,流程化管理

編制醫院感染控制各種流程,如洗手流程、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醫院感染暴發處理流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時間處理流程,以及各種診療操作流程等,並組織學習,使工作人員工作流程化,便於操作,便於記憶。

六、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對醫療廢物暫存處進行了整修,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專人回收,登記。對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使工作人員提高了認識,落實了各類人員職責,使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等做到規範化管理。

七、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

元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131人、外科全體人員21人、外科重症監護病房16人、保潔人員24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監測方案、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醫療廢物管理”等的培訓,並組織考試,均合格。

三月份:對重點科室54人、全院醫務人員90人進行了“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並組織考試,均合格。

四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72人、全院醫務人員136人、各科醫務人員90人、各科院感質控員14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管理、醫療廢物管理、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傳染病管理”的培訓,並組織考試,均合格。

五月份:對各科監測員及護士長16人進行了“現患率調查方案”的培訓。

七月份:對新上崗人員31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崗前培訓”並組織考試,均合格。

八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109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與職業暴露”的培訓,考試均合格。

九月份:對重點科室61人進行了“多重耐藥菌”的培訓。並組織考試,均合格。

十一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203人進行了“手衛生規範”的培訓。並組織考試,均合格。

十二月份:對相關科室醫務人員64人、52人、108人進行了“等級醫院評審要求、多重耐藥菌、手衛生規範”等三次培訓。

透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和感染知識,把一些新觀念、新思想吸引了進來,使醫院感染工作規範化。

透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使醫院感染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降低了感染髮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素質,爲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就醫環境,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標籤:院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