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關於期末總結作文九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期末總結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期末總結作文九篇

期末總結作文 篇1

審題立意時,可以從肖伯納或者周國平的角度進行立意,也可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大致可分爲三個角度: 從肖伯納的角度,看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這是用悲劇(消極)的眼光看人生,是從佔有慾或者從滿足或從功利的角度來說的,體現了悲劇的人生觀。佔有慾未得滿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滿足的無聊是雙重悲劇。這兩種悲劇的根源都關乎慾望,沒有實現慾望就痛苦,實現了慾望就無聊、空虛。這樣看來,這種對待人生的態度與叔本華的悲劇觀是一樣的。叔本華認爲,痛苦是與生俱來的,因爲人的慾望是無限大的,而實現慾望的能力是相對的。這兩種的矛盾很難調和,因此,人很難得到永恆的快樂,總在痛苦與無聊、空虛之中搖擺。可以從慾望與痛苦的角度深入思考。 從周國平的角度看,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這是用審美的眼光看人生,爲得到而尋求、創造的過程以及得到後品味、體驗的過程,都是同樣幸福的事情。周國平的話強調人不應當從功利的角度去審視生活,而應從審美(非功利)的角度去打量人生,從而可以提出:創造(或者體驗)的過程就是快樂、幸福;立足於創造,收穫快樂人生;藝術的、審美的去看待人生也是快樂和充滿激情的。 整體上把握材料,可以從淺層和深層角度來立意。 從淺層次看,肖伯納和周國平因視角、心態的不同,帶來了認識、觀念的不同。由此,可提出:不同的心態、視角會產生不同的認識與結果。 從深層意義來說,肖伯納與周國平的出發點是一樣的。肖伯納揭示出這兩大悲劇,就是告誡人們,不要有太多的佔有慾,不要只重視人生的結果。因爲太重視結果,追求結果時,就會把過程視爲一種苦役;另外,要是太看重結果,那麼,即使實現了結果,也會因太關注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的快樂,陷入無聊、空虛。肖伯納是從反面來說的。周國平則從正面來說,生活的快樂,人生的幸福,應更注重創造的過程,以審美的眼光關注過程,也就是說在追求、創造的過程中,要是擺脫了佔有慾,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許多瑣屑的煩惱和渺小的痛苦,活得豁達些。因此可提出:幸福、快樂既可以體現在結果上,又可以體現在過程中,只是要注意的是,放在結果上,往往是隻能收穫短暫的快樂,而放在過程中,既能體會過程的快樂,也能體會到收穫結果的快樂。也可由此得出,擺脫了佔有慾,就能收穫快樂;癡迷佔有慾,就會陷入痛苦與無聊的泥淖之中。 其它有關契合內容的立意都應該算切題。 三、佳作賞析 找尋生命的無限

本次材料作文是由兩段名言組成,按理說,審題上比期初的“懶螞蟻勤探索”這則材料作文降低難度了,因爲至少學生已用不着大費周折地要按照我們老師所指導的幾大審題立意方法,去“提煉主要資訊”、“分析核心立意”、“辨明幾種關係”、“把握情感傾向”、“以果溯因”(這種方法還是很有用的)等等,於能力和心理上對學生已然都是一種“降難減壓”了!學生可以從肖伯納的角度立意,也可從周國平的角度立意,也可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整體上進行把握。 但問題的關鍵是,即便材料審題上沒有難度,我們的學生爲什麼依然寫不出條理清楚的、論述嚴密的議論文,更遑論個性深刻的考場議論文了。(記敘文也是乏善可陳。)平時老師們的指導講評不可謂不到位,學生們習作的訓練也不可謂不用力,但何以一到考場,立馬都被“打回原形”,“低幼的依然低幼”、“腐朽的還是腐朽”、“混亂的照常混亂”、“瞎編的仍舊瞎編”,這真是令人頭痛和糾結的地方!所以,不得不說一句,這則材料作文出得還是很高妙的,審題難度是降低了,技巧方法也不甚管用了,但實則對學生的學識素養功底、理性思辨能力、人生態度和修養程度都是一個不小的綜合考察和挑戰,要寫出真正優秀的考場文章也實屬不易! 下面想就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個人思考擇其一二稍作闡釋,純屬個人不成熟的想法,供同仁們參考:

1.思維淺表化,多爲“擦邊球”: 絕大多數學生看到材料“想不開,想不深” ,停留於淺表理解。這是本次作文暴露出來的最大的問題!

二、問題的對策: 1、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讀報刊雜誌,看新聞時評、寫隨筆雜文。明知道高三時間很緊,作文指導收效甚微,但仍然還是要有決心要留出時間讓學生讀、讓學生看,讓學生寫!至少讓學生在讀寫看中對閱讀、對寫作、對語文還能保有一點感覺。 2、要捨得花心血指導學生精讀細讀幾篇真正優秀的典型的議論文、記敘文。要從篇、章、段、句、詞,像解剖“小麻雀”一樣,逐步逐步一點一滴得跟學生一起分析一起解讀,“寫了什麼?怎樣寫的?爲什麼要這些寫?”然後把讀寫怎樣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依葫蘆

畫瓢”模仿借鑑,寫作能力差一點的.就畫個木葫蘆也是好的呀,寫作能力好一點的畫個寶葫蘆就更好了。 3、要捨得花精力對寫作特困生和寫作優等生進行面批,個性化輔導!面批特困生,是力求消滅班級最低分,以免拉班級作文平均分的後腿;面批優等生,一則是在技術層面上幫助他們升格提高,二則是在精神層面上對他們進行鼓勵和感召,保護他們僅存的一點對語文對讀寫的熱情! 4、要選擇性地對習作進行二稿修改和升格指導!一定要讓學生看到作文修改或升格後的確“好”了很多,要讓學生有成就感! 另:從命題導向看,語言基礎題、默寫題包括文言的3道選擇題都越來越趨向基礎、簡單,學生之間校級之間估計難以拉開大的差距;但閱讀和寫作明顯在加大難度,個體分數和校級之間的差距在這兩塊將體現得更明顯。閱讀面廣、底蘊厚實、思辨強悍的學生或學校明顯會體現出優勢來。而技巧技法層面上的實用功效在答題運用中貌似有越來越微弱的趨勢。所以,個人覺得在讀寫這一塊如何有效投入,高效產出應當成爲我們每個高三老師急需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一、關於市一模考試作文

本次模考語文試卷作文題按說審題立意並不難,全面把握材料的基礎上,很容易看出來是三類人面對生活的、外界的困難挫折的態度或說心態,何況材料中核心句子就是結尾:追求成功的人心中從滿陽光。關鍵是弄明白“陽光”這個比喻,明確點出“陽光”的本體是什麼。分析不難看出,此處“陽光”是喻體,本體就是“積極的心態”(堅持、執着、樂觀、不坐等、不抱怨、勤總結、善於思考、善於尋找出路)。

但寫作部分問題也比較集中,此次作文閱卷,我們參照了高考閱卷標準,一類卷立意正確且文筆捲面皆佳52-58分,立意正確但語言稍欠的47-51分,立意正確但文筆捲面差者40-46,立意偏離的40分以下,字數不足400字10-20分,一個錯別字扣一分。

附: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溼,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它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就能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戰屢敗的精神感動了,並從這裏得到啓示,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上述材料啓發人們明白一個道理:追求成功的人心中從滿陽光。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比較好的命題:

《面朝陽光》《心滿陽光》《不要輕易說“不”》《拼搏、追求、成功》《決定成功的心態》《良好的心態,讓自己走向成功》《陽光伴隨我成長》(積極)《微笑着生活》《在心底種一米陽光》《態度決定命運》 《態度決定一切》《保持陽光的心態》《加一縷陽光》

《不落的太陽》(追求成功的人心中充滿陽光-----題記)

《絕處逢生的美麗》(文中提到積極的心態)

(我是一個沒傘的孩子/下雨時,別人可以撐着傘慢慢走/而我必須跑。-------題記) 《心中充滿陽光》

(我沒有蘆葦的思維;但我有綠葉的閃亮,給我一片綠蔭展示我靈魂的成長。-------題記)

立意稍顯模糊的命題,沒有迴歸。

《失敗往往是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拋棄不放棄》 《蝸牛人生》《超越自我》《隱形的翅膀》《追求實現價值》 《心中有光夢會發光》《自信與成功》等。

關鍵的問題不是不能寫“堅持、執着、樂觀、不坐等、不抱怨、勤總結、善於尋找出路”等這些東西,而是材料要求我們思考的指向是面對外界(別人)的所謂不利的、被動的情形我們要有什麼樣的心態或說態度,而不是我們爲什麼要怎麼做,是人生觀而不是方法論,是如何面對的問題。因此,寫了“堅持、執着、樂觀、不坐等、不抱怨、勤總結、善於尋找出路”這些以後,一定回到一個認知上來就是:就應該具備這樣(些)積極的人生態度,纔能有不一樣的人生出路。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出路,態度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

嚴重偏離的命題:

《橫看成嶺側成峯》《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多角度品味人生》此類是嚴重的認識論錯誤的問題。我們大型考試的作文立意最起碼會符合我們主流的價值體系,我們不可能沒有我們最起碼的價值取向,我們最起碼要傳輸一種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人生觀,不可能無原則地人認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消極的第一類人的觀點絕對不是我們主張和宣揚的,儘管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人,但絕對不可能成爲我們引導、認同的價值取向,我們可能包容但決不會縱容,更不可能讚揚。

三、具體技巧及操作

(一)、五段式式作文訓練法

所謂“五段法”寫作模式,是就作文的章法而言,這類作文的特點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一個命題,三個角度,三句畫龍點睛的話”。

全文一般分爲五個部分:首尾爲“起”與“合”,也就是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這兩部分前後照應,緊扣“命題”;中間一般分爲三個部分,從三個角度或三個層面對“命題”進行展開,它們一般是並列式或遞進結構;一般而言,這三個部分都要用一句精闢的話進行概括,以彰顯主旨,扣緊“命題”。

期末總結作文 篇2

本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那一刻,我們 ”。這是教研員 武老師經過認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趨勢後精心選擇安排的一個作文題目。衆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師選擇安排的“那一刻,我們 ”這個作文題也恰恰突出了對學生審題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們”只是多了一個字,看似變化不大,實則難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爲這是第一次寫這樣的題目(以前多少年來我們主要寫的是“我”)。學生寫作的難度增大了,教師閱卷的難度也增大了。我們都知道,只有教師對作文題目的把握和學生對作文題目的把握水平相當,甚至超越學生,教師纔有可能相對輕鬆自如,坦然公正地對學生的作文做出評判。但是就這樣一個題目,如果第一次呈現給我們教師,教師如果不好好備備課,恐怕也難以全面、準確、深刻地給進行學生講解和指導。但是我們所有的老師和學生一樣在考試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題目,這就出現了一個挑戰,十幾位老師的智慧能不能覆蓋、超越全區兩千八百多名初三學生的思維。在一天半的閱卷過程中我們認真聆聽武老師的指導意見,反覆研討對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評分標準,不斷交流各種新出現的問題,本着“既要愛惜人才,又要爲學生前途着想”的原則,艱難地完成了這一工作。不盡人意的地方也許是有的,實際上歷次作文考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它,今後還應繼續想辦法把它解決地更好。因爲這一問題關係到教師作文教學和學生作文寫作的動力和導向。

考試雖然結束,但教學仍在繼續。“那一刻,我們 ”這個作文,我們絕對有必要重新指導學生認真審題,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講講如何理解、把握這個作文題,這也是全體作文閱卷老師經過思考、交流、討論達成的共識。

“我們”是題目中的第一關鍵詞。這個代詞,要求文章表現包括“我”在內的一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的羣體的生活感受,文章須採取第一人稱的寫法。羣體中所包括的這個“我”嚴格來說就應該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試來說作文中所包括的這個“我”給人的感覺應該是與考生現在的身份(天津市紅橋區某中學距離20xx年中考還有不到六個月時間的一名初三學生)能理解得通,否則就會給人胡編亂造的感覺。像有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到初三生活,說“課間我們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場玩……”。閱卷老師就給寫了批語“操場設在山上嗎?”這是空間理解不通;像有的學生寫“那一刻,我們畢業了”,回顧初中畢業時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別人的東西,時間理解不通。這裏有三點補充:一、雖說強調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要與考生現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沒必要讓人把“紅橋區”這一身份因素讓人理解出來;二、“理解得通”不是說作文中包括的那個“我”一定要完全和現在的自己一樣,因爲還有“那一刻”這個限定語,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可以還沒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紅橋區(要求或倡導初中生寫真人真事,但我們都知道,沒有哪個老師在閱卷中給派出所打電話查問過有無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邏輯規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不是自己也沒有絕對地算不扣題,像有的學生把“我”假象成“沙塵暴”這個羣體中的一員,有的學生把“我”寫成是“一片樹葉”,有的學生把“我”寫成是“一滴海水”從文學的角度理解還是可以的,扣不扣題主要是看寫的是“我們”還是“我”。當然有的老師會認爲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點擦邊,所以個別學生喜歡這樣寫,也能寫好,不必反對,但不宜在班內提倡。

下面說說如何理解把握“我們”。我們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謂特指就是“我們”等於“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僅要記敘描寫“我”的言行表現,還要記敘描寫別人的言行表現。幾個人的言行表現要麼形成一種互動,要麼具有共同的特徵。

先說幾個人的言行表現怎麼形成一種互動。像有的學生寫“那一刻,我們手牽手”,在最後寫到,“我走過去,拉住他的手說:‘我們永遠都是最好的朋友’”這樣就沒有表現出互動,因而“我們”也沒得到落實。如果寫成“我走過去,拉住他的手說:‘我們永遠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擡起頭用閃着淚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這樣就好一些了。還有像“那一刻,我們緊緊擁抱”“那一刻,我們彼此理解了”……這樣的作文,因爲“我們”只包括兩個人,所以都格外強調互動。互動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時空下才可以進行,但是不完全具備這個條件有時也可以。如,透過打電話,發短信,網絡聊天等手段也能實現不在同一空間下的互動。互動強調的是一種“我有來言,你有去語”“我投之以桃,你報之以李”。即便連這個條件也不具備,依然能寫,因爲互動除了可以理解爲言語、行爲上的呼應,還可以理解爲心靈和思想的融合、情感體驗的分享。像有的學生寫“那一刻,我們在一起”,寫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廢墟中的一個女孩。他沒寫好,因爲他既沒寫出言語、行爲上的呼應,也沒寫好心靈思想的融合、情感體驗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電視直播這個“我”“你”聯繫點用鏡頭對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廢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時的對應反應,再加以想象也能給人互動的感覺。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緊張地喘息;斷落的水泥板壓斷了你的腿,卻分明從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麼才能救你;救援隊員到來了,你的臉上綻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隨之平靜下來……”最後再能從“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們的心在那一刻緊連在一起,我們永遠在一起”來總結一下,也能成爲一篇不錯的作文。也有寫好的例子,像我們印的例文“那一刻,我們溝通於墨香之中”就是藉助歷史書或文學作品,實現了和不在同一時空下的幾位古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就是典型的心靈思想的融合、情感體驗的分享。所以,無論如何,要寫好我們,“我”和別人之間一定要有個聯繫點。

再說幾個人的言行表現怎麼具有共同的特徵。這樣寫相對要好操作一些,一般來說可以採用“‘我’怎樣,a怎樣,b怎樣,c怎樣”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樣,有的怎樣”這樣的表達思路。看似“我們”的言行各不一樣,但卻具有共同的特徵。這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題目後面補充的內容,或者能被題目後邊補充的內容統攝起來。比較典型的,像我們在閱卷中讀到的一篇《那一刻,我們沸騰了》。

剛纔說的是從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們”,下面說說如何從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們”。所謂泛指,就是說“我們”中除了“我”身份特徵明確,其他人都不太明確,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們”來表述,但是讀者能知道這個“我們”說的是“中國人”或者“同齡人”,或者“同班學生”等等。從泛指的角度寫“我們”,選材上強調選擇衆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觸的事例、情節。如“抗震救災”“北京奧運”“社會普遍現象”“同齡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經歷的事情”等等。從泛指的角度寫“我們” 相對來說好套用原來寫“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於變化。比如原來寫過的片段是某一羣體共有的經歷感受,現在把文中的“我”變成“我們”就可以了,如原來是“每天早上,媽媽都會來喊我起牀……”,可以變爲“每天早上,我們的媽媽都會來喊我們起牀……”;如果原來寫過的片段是針對我個人的,要改變表述句式、內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羣體共有的經歷感受,如“失落時一句關心的話語,得意時一句善意的提醒,運動會上一條擰乾的毛巾,考試場上一塊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時,只是彼此一抹心有靈犀的眼神……”這樣的句式和內容用來寫我們就比較妥當。

“那一刻”是題目中的第二個關鍵詞。限定了時間和情境,但可以寫多個那一刻,所以“三個片段”“若干個排比鏡頭”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見大、小題大作,如以“我們”關注四川地震災區爲內容——“那一刻,我們在一起”“那一刻,我們手牽手”;如以“我們”用實際行動關注北京奧運會爲內容——“那一刻,我們在歡呼”“那一刻,我們哭了”。這樣,寫作內容具有時代感,大氣不俗。但這兩個素材都有點“過時”了,可以引導學生看看《時事政治》,新近有什麼發生的事可寫。此外,還可寫凡人小事,如“我們”共同面對困難、承擔任務,“我們”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讓學生想想有沒有一篇課文或文章、一節班會課、一次老師的教誨、一首歌、一幅圖片、一個情景……讓“我們”產生過表現不同而實質共同的東西?——“那一刻,我們低下了頭” “那一刻,我們笑了” “那一刻,我們沉默了” “那一刻,我們長大了” 。

當然不把“那一刻”理解爲一個限定語也可以,像在我們閱卷中遇到一位學生寫的就是“那一刻,我們永遠銘記”,賓語前置,倒過來就是“我們永遠銘記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理解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說說如何將題目補充好。強調兩點:一要簡明,二要便於操作。這也是我們指導學生寫任何半命題作文時應注意的問題。“簡”就是說,補充的內容不宜太長,“明”就是說要讓人透過題目基本清楚你所要表達的東西或所要表達的方向。“題好一半文”如果說一篇作文是由“題目”、“開頭”、“主體”、“結尾”這幾塊材料構成的話,題目不簡明就等於首先浪費了一塊材料,這樣這個作品就失去了一次“優秀”的機會。“便於操作”是說補充的內容要保證自己能寫出來,能寫好,追求新穎是第二位的,再說新穎不新穎不只是看題目。本來就是“二鍋頭”,你給它起個名字叫“瓊漿玉液”也還是“二鍋頭”。普通的題目只要構思巧妙一樣可以寫得新穎。像有的學生擬定的題目是“那一刻,我們長大了”,題目很普通,但是他採用對照的寫法“以前總是媽媽幫我們洗衣服,當媽媽因爲工作繁忙忘記給我們洗衣服時,我們想到了自己也應該學學洗衣服。當我們把自己的髒衣服放進洗衣機或

期末總結作文 篇3

今天,期末考試終於結束了!一邊覺得很開心,一邊覺得很複雜。爲了這次考試,我每天都不早睡,認真地用功,可是結果,考試成績沒有發展讓我很失望。真的很傷心,很想哭。一直想我的腦子出了什麼問題。怎麼這麼不聰明!!我真想那有進步的成績單讓我奶奶和爸爸開心一下。初中的時候,那是比較簡單的事,可是現在比得到天上的星星還難;;有時侯,我真不想上這學校,可我得上!還有,更讓我遺憾的是我同屋每天都玩電腦遊戲,可是成績比我好!!這怎麼行啊!真丟臉。我這麼認真,連課間也不休息。

我該怎麼辦纔好呢?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了,大家都忙着給自己的媽媽準備禮物,有的送給媽媽一條小手帕;有的送給媽媽一支花……小明也想送給媽媽一支康乃馨,可是他摸着自己空空的口袋,他猶豫了。於是,他便徘徊在花店門口。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小明走進花店,他對花店的女老闆說:“母親節快樂!”女老闆非常高興。於是,小明問老闆:“阿姨,如果我幫您打掃花店,您願意給我一支康乃馨嗎?”女老闆說:“爲什麼?”小明如實的告訴了女老闆。那個女老闆聽後非常感動,並答應了小明的請求。

小明很快的打掃完了花店。這時,女老闆已經爲他包裝好了鮮花,並在鮮花上放了一張賀卡,遞給了小明。小明謝過老闆,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感到天空是那麼的藍,空氣是那麼清新。

到了家裏,小明把鮮花給了媽媽,媽媽非常高興,把這支鮮花插在了她最心愛的花瓶裏。這是,媽媽開啟賀卡一看,上面寫着“這是您的兒子透過勞動得來的花。祝您母親節快樂!”。媽媽明白了--原來這是兒子自己用精神財富的來的花。

這真是一份特殊的母親節禮物呀!

期末總結作文 篇4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又到了這個學期的最後階段,回顧一下過去,剛來到農校報道的那一天還歷歷在目,怪不得人們常說歲月入流!回首這一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對我來說真是飛躍的一年,在這一年裏,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對自己的要求都比以前更上一層樓。上進心更強,能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學習態度比以前更端正,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與同學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不曠課,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對老師佈置的作業能夠認真完成,對不懂的問題主動向老師請教,這個學期對我來說很充實,一個市汽車技能大賽,一個省創新大賽,還考了個汽車電工證,工作總結《中專學生學期末總結》。在紀律方面,我可以做到尊敬老師,與同學之間真誠相待,能遵守學校各項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紀律是學生應該遵守的,沒有紀律談何學習,我會再接再厲,爭取做的更好,這學期就要結束了,但我身上還有各種不足,在下個學期中要努力改正,不斷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各個方面都要突出,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以上就是我對這一學期期末一些方面的個人總結,我將結合這個小結回顧過去,確定未來的發展發展目標,應該說是早就有了目標,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期末總結作文 篇5

一個學期又這樣過去了。再過兩個月,就要升初二了。想起這個學期,我收穫了多少,錯了多少,可能記不起來了,不過,不要緊,只要下個學期 不再犯錯,更加努力,還能走向一條光明的道路。

這個學期中,我在期中考取得的全班第一,不過,我覺得很多人都趕上來了,在這次的期末考中,我覺得我自己真的很沒用,我覺得不可能再有全班第一了,因爲我英語已經輸了。英語有很多題不會做,不過,數學我還是行的,可能是我喜歡數學,也很注視這一科 ,所以我根本不怕數學,還有,我本來不喜歡思品的,但是,我很在乎這次的思品考試,因爲我知道,不管思品多無聊,學起來多煩,但是,這科是最容易拉分的,如果這個送分的科目也放棄,那樣,怎麼有好成績。不知道爲什麼,我喜歡英語,但是又學不好,平時纔有六十幾分,這次的英語期末考試我可能會五十幾分。錯的都是在聽力,完形填空,還有閱讀,這是因爲我少做過這些題。

我真的覺得,我在這個學期,狀態真的不行,不過,初二了,我要更努力了。

期末總結作文 篇6

有人說,風雨過後,天空中會出現彩虹。

那我說,挫折過後,我的世界會不會出現陽光?

隨着新年的來到,我們終於熬過了考試的那段非常時期,寒假的來到讓我們心情隨之愉悅,可是,我又很擔心領通知書的那一天,擔心我會得不到我想要的分數和名次,因爲這次我知道,我的數學又拉分了,不僅僅是這樣,而且領通知書的那一天,要帶上家長,我的心情是難以訴說啊。

我有一種失敗的預感,這次一定考不好了,每次失敗過後,我纔會想起自己根本就沒有努力過,才終於懂得了後悔的滋味。

俗話說得好啊,“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經歷過太多的失敗與挫折,心裏難免會出現消極的心情。

但是我也知道,面對所有的困難,自己都要用最陽光的微笑去迎接。

我是一個很陽光的女生,我覺得,這次預想的失敗可能對我來講,並不會影響我的生活和學習,也許,它將化作我前進的動力,讓我在失敗的過程中得到反省,從而是我自己進一步的學會成長,學會獨立思考。

每一次的失敗將化作我成長道路上的每一縷陽光。

所以,我更期待着領通知書的那一天。

初一:晨曦初起

期末總結作文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自從進入三年級以來,我感覺自己長大了,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並一直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下面將我本學期的各項表現總結如下:

上課的時候我能夠做到認真聽講,並積極舉手發言;課間我會抓緊時間完成隨課作業,遇到不懂的問題會主動問老師;在學校我會主動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放學回家後我會立即做作業。儘量在媽媽下班之前完成各項獨立作業。但是有時候書寫態度不端正,導致媽媽檢查作業不過關只好重新寫;但我知道媽媽讓我重新寫是爲了我好,希望我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後我一定會端正學習態度,保質保量完成每一項作業,爭取一次性過關,讓媽媽和老師都省心。有時吃飯的時候我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有時候嘴裏含着食物在說話,這是不文明的行爲,以後我要改正吃飯說話的壞毛病,我要努力改正缺點,學會耐心地傾聽,爭取做一個懂禮貌,知禮儀的好孩子!

我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集體活動,力爭爲班級增光添彩:在學校的各項比賽中,我表現突出,在放假前被評爲班級優秀“小作家”和“優秀詩詞朗誦達人”獎等榮譽稱號。

我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現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感謝老師和媽媽對我的嚴格要求,我喜歡在學校的每一天,喜歡和老師交談,喜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遊戲和共同成長,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我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期末總結作文 篇8

期末考試已經介紹了,成績的好壞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從考試中學到了什麼,認識到自己的身上有哪些不足以及今後的努力方向。作爲文科生,腦子的好壞並不重要,只要肯努力,肯下功夫去背各科知識點,在考試中就能取得自己的理想成績 。但這恰恰是我的弱點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是比較懶的,每次都是到考試前才瘋狂地背各科知識點,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在之前的學習中,我每天只是侷限於寫完作業,更不要用說什麼認真複習、預習了,總是邊翻着書邊做作業,並沒有發揮出作業的價值。課上總是聽一會兒,玩一會兒,很少能專心致志地聽一堂課,課下也沒有做課外題的習慣,對知識並沒有深入地掌握。每一次的考試都能使我很清醒地認識到與別人之間的差距,使我放鬆的神經能再一次緊張起來,不斷完善,提升自己。

透過這次的考試,我已經找出了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並調整了一下的學習方法。我覺得,學習並不一定是天天死看書本,重點是要努力提高自己學習效率,提高自己的課上吸收率,每天爭取把當天的所學知識鞏固一遍,在做作業之前,要先把書本看一遍,這樣才能達到寫作業的真正目的所在。

高中學習纔剛剛開始不久,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相信自己可以不怕困難,昂首挺進,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期末總結作文 篇9

轉眼間來到橫中一學期了,漫步在林蔭大道上,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心情想到馬上就要回家過寒假了還真有點一種淡淡的依依不捨的心情。

真的!我不知何時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的初衷―本來還大喊∶“上學苦上學累”的我們突然恍然大悟似的∶“還是上學好呀!說實話說出這樣的話我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心聲,但……這也許是真的長大了。遙想入學當天,叫苦連天,心跳加速,羽紗論巾談笑間,無知灰飛煙滅。悄立在同學班般親切的教學樓下身旁的同學一一走過。想着我們是伴着春天和煦的陽光與涼爽的楊柳風來到橫中。在橫中這片綠蔭下播種了我們希望的種子期待三年後的“豐收”,當然每個人都知道不用辛勤的汗水去澆灌“種子”它是不會開花結果的,所以到那三年之後有人傷心,有人興奮。失敗的人那你千萬不要抱怨世道險惡是你當初不“澆水”呀!但太多的“水”也不好所以及不要太有壓力也不要沒有壓力。學習要有方向性不能死學有目標纔會朝着方向努力,同時要有自信不是說“成功是大樹自信是樹根嗎?”哈佛名言有這樣金典的一句:“失敗一次就擔心的人是一般的人,愛迪生失敗裏一萬次才發明了是偉大的人。”

同學們現在確定自己理想的目標朝着自己的目標衝吧!

標籤:期末 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