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必備】化學教學總結3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教學總結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化學教學總結3篇

化學教學總結 篇1

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化學知識系統和化學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聯繫、相互作用及其統一。它的中心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怎樣才能在教與學的統一中完成這個中心任務呢?首先,我研究學生,深感學生差別很大,主要表現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針對這種情況我將學生分成3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陣地。我研究各層教學特點,對同一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班級採取以下分層教學對策:

一、深度、廣度彈性調節

教學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胃口,對不同層次學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過高、過難,學生接受不了,A層、文班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成績更差;若要求過低,B層、理班學生會感覺太簡單、無味,不投入精力學習,成績平平,甚至後退;C層、競賽班學生更要深挖洞、廣積糧。所以我對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要求不同,進行彈性調節。

二、學習方法指導有輕重

根據學生的情況大致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競賽班和C層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較好、學習方法得當、學習信心強;第二類是B層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一般、學習方法欠佳、學習信心時弱時強;第三類是絕大多數的文班學生和A層少數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差、學習方法差、學習信心沒有。針對學生這種情況,我對各層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輕重有別。我在指導第一類學生(競賽學生)時,重點是指導學生把知識向縱、橫兩個方向發展,開拓學生思維,同時配以難度較大的練習,讓學生學有餘味。我在指導第二類學生時,讓他們先做《首輔壹號》,然後我再評鑑,讓理班學生能跳起來摘桃子。我在指導第三類學生時,輕知識的拓展,重點是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現在之所以成爲弱班和A層的學生最主要原因是由於他們沒有閱讀習慣,不會閱讀教材。針對這種情況,我仔細分析會考大綱、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制定明確、具體、帶啓發性的閱讀提綱,即發給學生的《課堂學習卷》,以此爲依據進行指導閱讀。學生從中可以瞭解到閱讀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學會旁註以備複習和重點學習之用,記下閱讀中發現的疑點,促使學生帶着問題積極思維,認真聽課。然後,精選習題,以促進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自覺地閱讀,逐漸養成先閱讀、後解題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總之,堅持由學生自己閱讀,做課堂學習卷,可改變他們只做題而不看書的不良習慣,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另外,競賽班中少數化學科的尖子學生,全班目前有5人。對這5名學生我天天下午課外活動都作了相應的大學化學學習指導和奧林匹克培訓工作。

三、課堂教學有異同

不管是難度和廣度的調節,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主要透過課堂教學來完成,教師的教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法,課堂教學是完成教學中心任務的主戰場,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課堂效率也就顯得尤爲重要。我在備課時堅持啓發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再根據化學學科的待點,多做實驗,特別我利用自己的電腦優勢,做了很多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加強了直觀教學,減輕了學生負擔。但各層課堂教學又有所不同,表現在如下幾點。

1、節奏快慢不同

根據學生情況課堂上給學生一定閱讀、思考和練習的時間,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協調活動。競賽班和C層學生在某些重點和難點的課外活動輔導中,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動腦時間,有時寧願多用時間讓學生思考、動手,防止我爲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學,學生和我都會很累,引起學生的牴觸情緒,其實教學任務也沒有完成,反而失得其反;競賽學生我主要讓他們學會看書,並會快速查資料,競賽學生進步很快,有的題目我不會做,他們自己就能研究出來。

2、容量大小不同

因課堂節奏快,所以課堂的知識容量大,文班容量相應小些。

3、課件使用不同

第一是表現在課件播放速度不同;第二表現在課件播放先後順序不同,比如學習某種物質的性質時,基礎好的班可先放出它的性質再做實驗,而基礎弱班和A層上課時,我們是先做實驗,讓學生看書、觀察、思考,儘量讓學生得出某些結論,再播放課件、糾正學生結論中的錯誤;第三表現在課件內容取捨不同,也就是課件中有些難度大的內容後兩個層次根據文班學生上課情況進行取捨。

四、課後教學有主次

課後輔導、作業批改、單元測試等工作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我在課後着重培優和奧林匹克輔導;同時我也注意文班化學科較差的學生,平時要求文班較差的同學好好學習,力爭化學會考過關。課後的作業批改,我都採用加註提示,評語或面批等方法,對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作業其實就是最好的、即時的檢測,可以儘早發現各層問題,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單元測試時我一直採用兩套題。A、B、層各一套題。各層目前水平相差較大,同樣一套考試題根本照顧不了全班。上課分層、單元測試也分層,使每一層的學生在單元測試中都有收穫、有成就感。便於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的延續性,便於後幾層次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便於教學。

以上是我在本學年中進行分層教學中的幾點做法,目前收效很大。以後,我還要在工作中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不斷總結、修正,就能形成一整套的分層教學模式,逐步縮小各層差距,最後達到學校提出的優生更優、層而無層的效果。

化學教學總結 篇2

一、樹立成就學生、成就自己的信念

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個性品質,是這一批學生的優勢一面;面對一批素質優良的學生羣體,讓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都不得不重新給自己定位,成就學生、成就自己。讓自己成爲學生一生當中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成爲老師心中最好的學生。讓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隨着與自己接觸的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讓積極、快樂、健康、向上成爲學生心中永遠的陽光。陽光少年、陽光學生、陽光教師,讓陽光伴隨着這一級的師生共同成長。讓老師的大愛成就每一名學生,讓每一名學生在老師無私的幫助下能夠自信、理解、包容、堅持、堅毅、執着又不失進取與拼搏。

二、抓好常規教學的落實

1.落實好教學的各個環節

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認真備課,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學生要認真預習,做到難點分明,聽講有重點,上課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或複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課後要留書面作業,學生作業要注意整潔、美觀、正確、規範,堅決杜絕抄襲作業的不良習慣。對作業實行全收全改,精批細緻,做到不錯批、漏批。對作業存在的問題要作好詳細記錄,並及時予以糾正。輔導學生要講方法,重實效。將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個人輔導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學生的整素質。

2.落實好教學的各個細節

(1)教師板演的規範性,學生書寫的規範性

例如:化學用語、化學術語、元素符號的大小寫、等號、可逆號,反應條件中的加熱、點燃、高溫、放電、通電、氣體符號、沉澱符號等。

(2)回答問題的準確性、簡潔性

回答本學科的問題要注意充分利用本學科的專用術語準確而不拖沓,簡潔而不失準確。

(3)回答問題的邏輯性、條理性

學生回答任何化學問題必須符合邏輯,必須條理。特別是在無機物的推斷題中當學生要善於從已知中找到未知的聯繫,找到各相關物質間的邏輯關係,進而形成知識鏈,推匯出想要的任何一種物質。在氣體的製備當中,一套完整的實驗裝置必須有發生裝置、淨化裝置、收集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學生要明確這一思路,回答問題緊扣這一順序,方能不重不漏,條理有序。

3.編寫好教學案、週末作業及週末測試題

教學案的編寫要明確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的重點難點。知識點的排列要與學生手頭的資料相一致,便於學生自學。知識點的預習緊跟針對性練習,有利於學生對於預習知識的拓展與鞏固。

週末作業的設計與當週學習內容密切相關,是對當周學習內容的複習與鞏固。週末測試題要有時效性,便於學生把握重點,理順知識結構與體系。

三、不忘教育科研

1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分組是前提,合作是關鍵。實行強強分組,強弱互助。杜絕強弱分組。同等情況的同學分爲一組,纔會有交流的共同語言,纔會更容易達成共識。實行以強帶弱,而不能讓弱拖了強的後腿。合作小組內定期實行試卷的互批,找到別人常犯的錯誤,避免絆倒別人的石頭再絆倒自己。

2.基於課堂教學研究的作業佈置

(1)要明確作業的目的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與拓展,課上完不成的任務,不能擠佔學生課下的時間,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作業的佈置要有利於學生的課後學習,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興奮中不斷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的不滿足,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作業的設定不在量,而在質。有質的作業纔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的思考,完成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拓展。

(3)作業檢查的形式要靈活,不能佔用公共時間。解決了少數人的問題,而浪費了大多數學生的時間。作業檢查可以是老師抽查,可以是學生遞紙條給老師,可以是學習小組內互查;以便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4)作業的類型分爲鞏固型作業、拓展型作業、專題型作業

鞏固型作業即對有利於學生加深對於某一知識點的認識與鞏固,納入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如學生知識問答作業。

拓展型作業是一種培養學習能力的作業,如探究性實驗作業等。

專題型作業是一種爲鞏固某一知識點,或某一種題型訓練而設定的作業,如學生黑板報、每日一題等。

四、還在思考的問題

1. 學生自我目標實現的問題

部分學生未給自己的學習進行前途理想定位,或者對於自己的學習缺乏信心,課上聽講不認真,課下鞏固不及時,對於自己存在的問題聽之任之。

2.學生學習習慣的問題

預備鈴響,是學生課前的準備時間;是學生資料準備、思維準備的時間。但一學期下來,學生課前準備還未盡人意。如課前的教材、學案、筆記、草稿紙與紙準備,自第一節化學課開始,就強調是學生課前必須準備的內容,一個學期結束,真正能夠課前準備好的,不到三分之一。要求規範性書面作業中間劃一條豎線,到現在爲止還有不少同學未能落實,且部分同學劃線太隨意。

3.卷面問題

卷面問題反映的是一個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對於知識的歸納、梳理、整合、運用的綜合能力。閱卷老師看到的是卷面,而卷面卻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我對於學生規範性作業的是要求是:①演草中間劃一豎線;②寫清第幾次作業;③左邊必須對齊;④字型工整清晰;⑤用同一色筆書寫;⑥要有合適的行間距和字元間距。演草本最多書寫21行。⑦錯誤作業必須及時訂正。

4.學生學習時間分配的問題

學生一天上七節課,只有四節自習課。每一學科都有自己的課後作業及預習學案;年級、學校、班級還會有一些臨時性的工作。時間分配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 我的要求是:按自己學習的重點把作業從上到下排好,實行掛帳消號;或者強迫自己規定一個時間段必須完成那些作業,完不成也要及時更換下一學科。

5.課堂效率不高的問題

“問題”課堂不少,但解決“問題”的課堂不多。一個教案是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一個課件是一節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爲完成教學內容而完成任務,較少顧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解決了極少數尖子學生的學習障礙,忽略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結果是尖子不尖,尾巴更大。

化學教學總結 篇3

本學期教學工即將結束,本學期按照教學計劃,及新課標要求,已經如期地完成了九年化學上冊的內容教學任務。下面對一個學期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中重視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

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於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我注意了概念的科學性,特別注意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引導啓發學生懂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告訴學生只有理解了概念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在運用中得心應手,對於某些概念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了,並在教學中儘可能通俗易懂,透過對實驗現象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要領並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中注重加強了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點工具。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用大屏幕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先認識一些典型物質的組成、結構,再在此基礎上認識物質的化學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這樣有利於學生的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教學中注意了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透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三、教學中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於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本學期學生接觸的物質主要有空氣、氧氣、水,爲了使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繫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利用屏幕演示物質的性質實驗,親自做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採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識,讓學生理解元氧氣的性質、製法和用途,瞭解空氣的成分、氮氣的性質、水的性質與組成等,並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彌補傳統媒體的不足

現代教育技術,有着獨特的優勢,圖、文、聲、情並茂,既能給學生精神的滿足,還能給學生知識的直觀感受,達到較好的教育教學目的,本學期我初次運用多媒體大屏幕進行教學,真正地感受到大屏幕教學對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性,許多因條件有限做不了的實驗用大屏幕出示演示實驗,現象很直觀有很清晰,學生印象深刻,許多很抽象的的微觀知識,如:分子的特徵、原子的結構、化學變化的實質等永大屏幕演示,將非常抽象的微觀知識具體形象化了,學生很容易的把這部分抽象又很難學的知識學會了,使我深深的感到多媒體大屏幕教學的重要性、實用性,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運用大屏幕教學,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多數學生化學基礎打得比較好,當然也有不盡人意之處,今後教學中會不斷加強和改進。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