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精選】數學教學總結3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總結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數學教學總結3篇

數學教學總結 篇1

數學教研組在學校的領導下,在全區同研一節課的前提下,以整體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水平爲主題,落實課程教學方案,現將數學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1.同研一節課。本學期同研一節課進入第二階段,全組全員參與,在總結上學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專家會診所提出的建議全面進行整改,針對以講代練、教材把握不到位、學生主動性不夠、參與學生活動不夠等問題,全組開展聽評課活動,研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同時,積極參與學區活動,注重與實驗中學的交流,走出去,請進來,以此提高自己。學期末,對一年來的同研活動進行深刻的分析總結,以論文、反思、成長故事等形式體現。

2.業務學習。我們先後到國際、九中、古寨、實驗、塔山等學校聽各級優質課、公開課,不放過每一次的聽課機會。這些優秀教師的課堂確實有很多值得自己借鑑的地方,而許多的年輕教師也讓自己耳目一新,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也讓我們受益非淺。在不斷的聽課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覺中也開始改變。同時,在校內結合同演一節課和校級新秀的評選,我們也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在交流中進步。

3.教研組建設。雖然我們組的工作量大,但我們始終團結一致,發揮特長,各盡所能,認真領會學校的每一項政策,認真落實學校的每一項活動,各項任務按時完成。老教師象史老師始終保持高度的敬業精神,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青年教師則迅速成長,脫穎而出,他們虛心好學,敢挑重擔,勇於創新,充滿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們有着年輕的優勢,有着獨特的思想和方法,自信而從容,他們已經成爲我們組甚至學校的骨幹。

4.集體備課。本學期由於外出學習非常頻繁,我們集體備課的次數少了,但每一次我們都認真對待,並結合外出學習進行反思,並結合同研開展聽評課活動,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

5.教學常規。我們對教學常規非常重視,從備課到作業的批改,全體老師都做的很認真。象備課透過每一次的展評及時查找自己的不足,學習其他學科的優勢,使自己的備課更具風格,更具特色,關鍵是更有效。作業的批改我們都堅持不懈,及時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漏洞,以便及時補救。

當然,本學期在教師學習提高上加大力度,但也忽視了學生的活動,這是今後要改進的。

新學期 的工作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學習:這裏的學習包括三個點,一是業務學習,像新教材、新課程的學習,教研中心組織的專題學習。二是理論學習,多看一些專家的理論書籍,給自己充電。三是聽課學習,繼續堅持多走出去聽,包括聽其他組老師的課。

常規:這是我們的主要工作,總體按照日常內部管理的要求完成。這裏着重幾點,一是備課,在備課上一定要體現三分之一模式,提出的問題、練習的設計、作業的佈置要有針對性,結合上次教案展評提高自己。二是學生小組再上臺階,要實現及格率和優秀率的達標,光靠老師的輔導是不夠的,必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互動起來。三是堅持當堂達標檢測,這也是教研員反覆強調的,要讓學生形成習慣。四是作業要精,要消除學生的逆反情緒,要快批快反饋。

活動:積極開展好老師和學生的各種活動,包括各種講課活動,學區交流,課題研究,論文評比及中心組織的所有活動,還要組織好學生活動等,透過活動提高自己,展示自己,培養學生的興趣。

數學教學總結 篇2

一、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低年級學生儘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着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爲實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

1.借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習數學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繫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說:“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颳風”,“可能會一直陰着天,不再有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着邊說邊演示:“同學剛纔所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透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匯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繫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爲“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2.結合生活經驗,在創設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元角分的認識”一課中,我首先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母親節快到了,小明想給媽媽買一件禮物,就把自己攢的1角硬幣都拿出來,一數有30個,拿着這麼多硬幣不方便,於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爺爺來幫忙想辦法,老爺爺說這好辦,收了小明的30個1角硬幣,又給了小明3張1元錢,小明有點不高興,覺得有點吃虧。你們說小明拿30個1角硬幣換3張1元錢的紙幣虧不虧?爲什麼?首先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學生將這30個硬幣一角一角地數,每10個1角放在一起,然後再告訴大家這10個1角就是1元,3個10個1角就是3元,所以30個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據學生的分析,再組織學生觀察已分好的硬幣,從中找規律:“看看元和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學生很快得出結論:“1元10角相等”,“10個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個1角”,“1元=10角”。

這樣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的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的,但沒有找到規律,我們可以運用經驗,透過創設活動,把經驗提煉爲數學,充實和改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3.依託兒童生活事例,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

如在教“統計——最喜愛吃的水果”一課時,我在組織學生對生活實際生活情況的調查與統計的過程中,用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不同顏色積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積木代表一位同學最喜歡的水果。在搭積木的實踐活動中滲透統計的思想:積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誰搭得高,同樣在統計中也要用橫線表示相同的起點;誰搭的積木最高,表示喜歡那種水果的人數最多。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把統計中深層次的數學思想生活化了。總之,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儘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形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東西。

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之中。特別是小學數學,它作爲一門基礎性學科,有着其特殊的應用價值,能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爲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1.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用於生活

在學習了米、釐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後,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等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釐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特別是使學生透過對自己身體高度的測量,感覺自己正在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在用。

2.增強策略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

在現代社會裏做任何工作或者解決任何問題,爲了提高效率,都要講究策略,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時,設計了這樣一道實踐練習題,“要過六一兒童節了,小明要爲班裏的同學準備一個摸獎遊戲,其中準備了6個白球、2個黃(來源)球、3個綠球,設有三個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獎品有鉛筆、鉛筆盒、一個足球。現在小明要請同學們幫他設計一個摸球有獎遊戲規則,你能幫幫他嗎?”學生在看到題目後,經過討論都能確定摸到綠球爲一等獎,摸到黃球爲二等獎,摸到白球爲三等獎;但在獎品的分配上出現了分歧,這時老師作爲指導者告訴學生在獎品的分配上要考慮獎品的價錢,學生再次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確定了摸球有獎遊戲規則。在這樣的實際運用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創造意識和策略意識有所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實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經驗 (解決)→ 數學問題 (獲得)→ 數學知識(解決) →實際問題”

旨在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易懂,並會把數學運用於實踐,使數學變得更有活力。

數學教學總結 篇3

一、初中生智能

智能簡單地說,就是智慧和能力。主要體現於大腦的功能,表現爲大腦對外界資訊加工處理的本領,它包括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判斷的能力,感知能力和記憶能力是智慧的基礎,想象能力和思維判斷的能力是智慧的核心。反映在數學上,就是區分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不同變量變化的規律,從具體的形象思維——抽象概括思維——邏輯思維,對前人總結的定理、公示、法則的在現,洞察二維、三維空間物體相互位置關係,以及以記憶爲基礎的各種思維判斷能力。中學生經過六年小學階段教育,已具備一定的“數學與邏輯推理能力”,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其大腦的四個功能區,即感受區、判斷區、想象區已基本成熟,接近成年人這一階段,人的認識呈“飛躍”式發展。初中生從十一、二歲進入學校,到十四、五歲初中畢業,這一段時間有人把它稱爲人生中“黃金時段”我們就要抓住人生中的“黃金時段”,適時開發中學生智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才能獲得智能資源的大豐收。

二、發展智能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數學作爲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成和數量關係的科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工具。作爲教師不能奢望每個學生都能成爲一代嬌子,但也完全可能讓每個學生在他現有智能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爲提高整個一代人的智能水平做出最大努力,這一出發點也可列爲中學教師應盡的責任之一。中學數學的教學任務不僅要傳授知識,尤其重要的是開發智力和培養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傳授知識和發展智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那種把發展智能和傳授知識相對立起來,或者嚴重脫節的傾向,把發展智能神祕化,甚至認爲高不可攀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作爲一名學生教師應該清楚自己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智能的開發者,應該把主要力量放在開發學生的智能上,在人生的最重要的“黃金時段”發掘人的最寶貴的東西——智能。

三、初中生的智能開發

開發學生的智能,要遵循客觀規律。使每個學生的創造力和創造精神得到發展,凡有利於這一工作的工作,都屬於開發智能的範疇。作爲中學數學教師,在開發學生智能方面應該認識並做到以下幾點:從人性角度看,人既是主體性與客觀性的統一,又是能動性和受動性的統一,也是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統一。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爲:我要學和要我學。我要學是基於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表現爲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講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內在的、直接的動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是發展學生智能的基礎。有人說:“生趣才能愛學,愛學才能增加,增加才能長智。”可見,生趣是愛學、增加、長智的起點。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每節課都必須精心設計,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講“函數”時授課前讓學生先計算:2的4次方是多少?2/3的三分之二次方是多少?學生在解決了第一題後,所學知識不能解出第二題,於是就有了找到解法的慾望。這時教師就順勢匯出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函數。從而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標籤:數學 精選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