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音樂培訓總結三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音樂培訓總結三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培訓總結三篇

音樂培訓總結三篇1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音樂教育以審美爲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透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爲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爲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造性發展價值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衝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3、表現與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羣體性的活動,如齊唱、齊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羣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爲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羣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依據音樂教育的性質和價值,音樂教育所承擔的任務可概括爲:透過提供給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並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使學生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奠定其終身學習、享受音樂,發展音樂的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透過音樂教育,着力培養學生個性,創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識,陶冶高尚情操,發展創造力,併爲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對人和生活樂觀的態度。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透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因爲音樂教育承擔着上述任務,因此其教育觀念知道思想及其具體的行爲方式沙鍋必須承擔以下幾個特徵。

(1)基礎性。傳統意義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將不在是中小學音樂教育基礎性的全部或主要內涵,使學生熱愛音樂,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奠定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這是音樂教育基礎性的要義所在。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學內容必須以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獲得審美愉悅體驗爲主要取捨標準。

(2)民主性。音樂教育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包括弱智、殘疾兒童在內的所有學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權利,承認和維護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差異,爲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寬鬆的時空環境。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賞學生在音樂鑑賞和表現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學習音樂的幸福和成功的歡愉帶給每一個學生,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都必須以學生主體爲主要依據,真正做到以學生爲本,以學習爲本。

(3)開放性。學校音樂教育要把社會音樂教育環境和家庭音樂教育主動納入自己的視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樂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音樂生活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在內容的選擇、要求的'確立、教材的編排等方面不過分追求系統、全面和整齊劃一,爲教學留有足夠的接口和創造餘地。要加強音樂課程與學校其他學科課程、特別是其他藝術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繫,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滲透,共同發展。

(4)科學性。中小學音樂課程必須建立科學地反映出中小學音樂課程爲普及的、普通的、音樂基本素質特點的獨立、完整的國民音樂教育的科學體系。要科學地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徵與心理需求,並能更好的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5)實踐性。音樂課程在小學教育中是活勞動、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因此,小學音樂教育不應該理性化、學術化,而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音樂生活化,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正因爲有以上的一些特徵,因此音樂教育要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以音樂審美爲核心

以音樂審美爲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爲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爲教學主線,透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繫。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爲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爲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爲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透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透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着眼於創造性活動的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爲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透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透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爲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髮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音樂培訓總結三篇2

暑期參加了開發區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受益匪淺。透過認真細緻地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透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爲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麼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着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爲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音樂培訓總結三篇3

音樂欣賞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透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爲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視聽結合,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欣賞課不像唱歌課、遊戲課那麼有趣。但同樣的音樂往往可以讓不同的學生產生不同的聯想。“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教學方法就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激發不同人的欣賞力。

投影儀與欣賞結合,誘發形式的想象在欣賞《漁舟唱晚》如果只是聽音樂和教師分析,就不能激發個更多學生的欣賞興趣。我利用投影儀展示夕陽西照,漁夫們揚着點點白帆,喜悅而歸的動人場面,透過音樂和語言的敘述,與眼前的景象聯繫在一起,視聽結合,在不知不覺中優美的樂曲把他們帶到大自然美麗的景色中。視聽結合,不僅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加深了對樂曲的理解。

錄像片與欣賞相結合,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在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由於學生沒有當時的時代感受,雖然對作品有大體的瞭解,但對作品表達的意境和內容情緒理解得不深。我利用錄像片,播放解放軍衝鋒及天安門國旗班出旗、護旗的錄像,讓五星紅旗在眼前冉冉升起,學生置身情景之中,體會音樂表現的那種莊嚴、催人奮進、永不停息的力量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形象。

磁力板與欣賞結合,增強音樂的形象性在欣賞《彼得與狼》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畫的各種動物形象的卡通片,放在磁力板上隨音樂活動。學生們感受到管絃樂器描繪動物的形象和表現力,動靜結合,喚起學生的想象,從而把音樂形象化。

錄音、錄像與欣賞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人因自我悅而納心裏,孩子更亦如此。我經常利用給他們錄音、錄像的方法配合欣賞教學。當學生們欣賞自己的演唱錄音和在屏幕上的“光輝”形象時,喜悅的神情興奮不己。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作品的興趣,更激發了他們的表演能力,同時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多媒體與欣賞結合,增加欣賞效果音樂理論家修海林曾說過:“音樂意境既產生於音樂家對形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於音樂的再現中。”在欣賞過程中,充分而又適當的運用多媒體,利用多媒體具有聲音、圖像、色彩、動畫諸多特點這一優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強烈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輕鬆的掌握知識,受到藝術美的薰染,提高音樂素質、提高活動質量。

多角度選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育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樂曲,可以開拓他們的知識視野,提高音樂表現力,陶冶情操,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欣賞民族音樂,弘揚民族文化祖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族音樂更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在欣賞民族音樂時,我把學生帶入民族音樂的廣闊天地,讓他們瞭解那鍾磐之聲是如此美妙動聽;二胡機能表現空山幽谷的鳥叫聲,也能表現二泉月下的嘆息;那一首《十面埋伏》竟能描繪出古代楚漢相爭、骸下之戰的全過程。透過多角度欣賞,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班民族文化的情感,從而接近它、學習它、理解它、迷戀它。誘發想象,激發興趣欣賞西洋樂曲欣賞外國樂曲,學生無感性認識,無形象依據,因此缺乏興趣。我常常選擇設定情景讓學生親自參與,激發他們的興趣。在欣賞《土耳其進行曲》時,讓學生手持樂器隨樂曲的節奏模仿進行;在欣賞《挪威舞曲》時,啓發學生用動作對比來體現音樂的力度;在欣賞《夢幻曲》時,讓學生邊唱邊畫線條,波浪式的旋律線,迂迴曲折,讓人想到自己睡在牀上,隨着夢境,不時的向各個幻影伸展開去。學生們在樂曲聲中如醉如癡,十分投入,興趣高漲。樂曲聲中,他們忘卻了國界,在大天鵝欺凌的舞姿中,在月光溫柔的手臂上,在波爾卡舞曲的腳步裏,想象的翅膀帶着他們自由的飛翔。就這樣,逐步培養他們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欣賞的興趣、開闊了視野。

在不斷的教學探索中,我發現一堂成功的音樂欣賞課往往會給人們一種神奇的、不可思議的感覺。它能給學生創造一種幻覺,即感受音樂似乎並不費力,在輕鬆愉快的玩樂中,頃刻之間即可產生美妙的感覺。音樂欣賞是讓學生感受、體驗和理解藝術的一項實踐活動,而興趣是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只有讓學生廣泛、深入的接觸音樂、理解音樂,提高他們對音樂的鑑賞力、表現力,就能激發他們的欣賞興趣,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