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新農村工作計劃

計劃是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任何組織中的各項管理活動都離不開計劃。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新農村工作計劃,歡迎檢視!

新農村工作計劃

新農村工作計劃1

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我市第二輪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選派工作暨“四羣教育”工作拉開序幕,我也有幸成爲這次新農村建設工作隊的一員。按照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及指導員的職責任務要求,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將認真寫好民情日記、做好工作記錄、按時撰寫調研報告、心得體會和年度工作總結等相關材料,同時對20**年新農村建設指導工作,制訂好詳細的計劃,逐步完成好各項工作。

盛家村地理環境屬於半山區,佔地7.2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分別是橋頭、下寨、盛家、清水、乾溝;724戶農戶,總人口有3024人。全村共有農用地2175畝,耕地有1423畝,佔65%,盛家村主要經濟收入依靠種植烤煙,成立了一個烤煙生產專業合作社。轄區範圍內有兩個企業,分別是保山德森人造板廠和甲醛廠。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1626萬元。盛家村可以說是一個以農業爲主、工業爲輔的村莊。

結合盛家村的基本情況,我將按照三個步驟來完成我的工作:

一、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村情、組情、民情

進駐盛家村委會後,首先要積極與村幹部溝通交流,瞭解整個村的基本情況、自然條件、生活環境和主要經濟收入情況等,還要及時與上一批指導員聯繫,掌握他們開展的主要工作情況、工作進度等。其次計劃用1-2個月的時間進到農戶家中調查瞭解,特別是詳細瞭解困難羣衆的基本情況,搞好摸底調查,密切同村、組幹部、村民的聯繫,摸清村情,掌握社情民意,弄清盛家村目前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另外,在入戶調查瞭解過程中,積極宣傳黨中央的惠農政策和各類法律法規,消防知識安全等各類政策法規。

二、積極融入,切實爲盛家村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瞭解整個村情民意之後,要積極融入到盛家村委會的工作中,爲盛家村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首先,要協助村幹部做好烤煙生產工作,認真學習,同羣衆同吃同住同勞動。其次,根據村裏的困難,與村兩委共同商討經費使用計劃,切實把經費用到刀口上,解決羣衆急需的實際問題。除此之外,還要儘自己的努力,與有關部門、派出單位多協商,積極爲村裏爭取項目、資金和物資,真正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再次,要指導好村“兩委”班子認真執行各項工作制度,落實各項民主決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監督制度,增強村幹部的民主法制意識,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規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配合村幹部認真協調妥善解決各種矛盾糾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構建農村治安防控體系,開展創建“平安村”、“和諧村”活動,反對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動,創造農村安全祥和、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

一是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好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及中央、省、市黨委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有關部署和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做好“政策法規宣傳員”,讓廣大人民羣衆全面瞭解到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在工作要虛心學習,向村幹部學、向羣衆學。新農村工作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鍛鍊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的機會,我們應該認真向村幹部學,學習如何做好羣衆工作,如何處理矛盾糾紛,如何處理基層事務;向農民學,學習種植農作物的方法,學習他們生活的態度等。

在今年一整年的新農村工作中,我將切實圍繞各級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盛家村實際,在每個工作階段中抓住重點,對自己的各項工作進行合理佈置和安排,統籌兼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務求實效,讓自己在今年的新農村工作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新農村工作計劃2

爲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新農村建設工作部署,着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升級,打造和諧秀美新農村,根據省市要求,結合銅鼓實際,制訂以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扣中央和省市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圍繞“突出山區特色,培育支柱產業,建設和諧秀美鄉村”的工作思路,按照“培育中心村、打造旅遊村、整治一般村、提升特色村”建設定位,以規劃爲先導,以中心村建設爲重點,採取集鎮聯中心村、中心村帶一般村的“鎮村聯動”模式,結合鄉村旅遊開發和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縣建設,大力開展村莊整治建設,積極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配套完善公共服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升級。

二、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一)大力推進中心村(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

中心村是指村鎮規劃佈局確定的,山區人口規模300人以上且相對集中連片的農村永久性居住點。

中心村建設實行“一次定點、一村多點、兩年建設、兩年資金安排”。透過建設,使中心村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管理配套功能逐步健全,發展帶動能力明顯增強,成爲乾淨整潔、井然有序、和諧宜居新農村。今年中心村建設還要緊緊結合鄉村旅遊開發,按照彰顯特色、打造亮點、傳承文脈、提升品位的建設要求,着力打造特色鄉村旅遊示範點。主要突出以下工作重點:

1、突出“七改三網”建設。“七改”:改路,硬化美化主幹道、進戶路、巷道,建設三級以上標準旅遊公路;改水,安裝安全衛生自來水;改房,統一風格進行房體改造,室內(包括廚房、附屬房)裝修改造,檐階、水溝統一硬化,除應儲存的傳統建築外,危舊房、影響觀瞻的斷垣殘壁、障礙性圍牆全部拆除;改廁,高標準建設“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兩塊板”舊廁必須填埋,景區建無害化公廁;改欄,禽畜欄舍統一規劃改造,做到人畜分離;改環境,村內及路旁菜園、籬笆、影響觀瞻的曬架、路障全部拆除,平整地面;改河塘,村內水塘、過村河道、溝渠按觀賞要求,進行漿砌硬化、桅欄建設等工程改造,村內排水建下水道排泄。“三網”,指電力、廣電、電信網絡建設。一是重新整理鋪設各類戶外網線,有條件的'儘量做到管線隱蔽佈設;二是建設照明路燈,開通閉路電視、互聯網。

2、突出“三綠二處理”。“三綠”,即村莊綠化、庭院綠化、景區綠化。村內古樹名木統一標準圈圍,村莊、庭院、景區用草皮、盆景、樹木綠化,規劃種植景觀樹。“二處理”,即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要完善垃圾處理設施,聘請保潔員,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透過下水管收集並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淨化處理。

3、突出公共服務設施“十個一”建設。即建一個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高標準體育休閒活動場所;一個永久性文化宣傳長廊,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和現代精神文明;一個遊客服務中心;一個文化活動室(文化書屋);一個便民服務中心,開設科技、就業、調解、諮詢、法律、繳費等服務項目;一所幼兒園;一家衛生室;一處停車場(公交站);一個便民超市;一套管理服務體系,構建以黨組織爲核心,以旅遊服務和各類自治組織爲支撐的村莊治理新模式,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4、突出旅遊項目建設。根據地方旅遊資源和自然稟賦,充分利用景區條件優勢,着力開發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旅遊。鼓勵扶持農民或透過招商引資、股份合作等形式,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農業特色產業、農俗文化體驗、農家餐飲服務業等。特別要把農俗文化體驗、觀光農業項目作爲景點建設的重要內容精心規範設計,要求鄉村旅遊示範點開發4處以上游覽點,能提供不少於4個活動項目,村內或周邊有容納30人以上住宿設施,有同時容納100人以上用餐的餐飲服務,使村點旅遊接待配套設施和功能逐步完善,將新村點打造成江西省AAA級鄉村旅遊示範點。

(二)切實抓好一般自然村建設

一般自然村建設週期爲1年,實行一次定點、一次性規劃、一年內建成。

1、重點抓好“六改”項目建設。改路,水泥硬化村莊主幹道、進戶路;改水,安裝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改房,外牆進行粉刷,室內(包括廚房、附屬房)進行裝修改造,油漆門窗、吊樓,硬化院坪、檐階、水溝,拆除危舊房,整治空心房;改廁,統一建設“三格式”無害化水衝廁,廁所用瓷板貼面,舊廁必須填埋;改欄,改造畜禽欄舍,做到人禽分離,有條件的村統一規劃建設欄舍區;改環境,統一標準圈圍村內菜園、古樹名木、漿砌池塘、土墈,平整地面。

2、全力抓好“三綠一處理”工作。搞好村莊周圍、村內道路、農戶庭院綠化。同時抓好垃圾處理,完善垃圾處理基礎設施,聘請保潔員,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

3、紮實抓好公共服務“四個一”建設。即一個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體育休閒活動場所;一個永久性文化宣傳長廊;一個文化活動室,創建“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抓好新型農民培育,加強農村和諧文化建設;一套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健全以理事會爲主體,各類服務組織爲支撐的村民自治組織,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長效管理機制。

4、着力抓好產業項目建設。以農民增收爲目標,按照區域農業產業佈局和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縣發展要求,根據各地產業優勢,着力培植主導產業,夯實新農村建設產業支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三、方法步驟

1、廣泛宣傳,發動羣衆。要採取多種形式宣傳新農村中心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和工作要求。要充分發動羣衆,激發參與熱情,主動出謀獻策,發揮主體作用,要增強大局意識,積極配合支援,服從整體規劃,自覺籌資投勞開展新農村中心村建設,特別是中心村農戶,要樹立高標準建設理念。要積極引導社會各界能人和經營主體以各種形式參與旅遊開發和農業產業建設。

2、調查摸底,搞好規劃。各鄉鎮、工作推進組和相關部門會同各村對村點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詳細瞭解村點基礎設施、旅遊項目、產業特色、村容村貌、文化傳承、風俗民情等情況,再由城建局牽頭,新村辦、旅遊局配合,聘請專業規劃隊伍,按照“適度超前、量力而行、尊重民意、彰顯特色”的原則和“五圖二表一書”(中心村現狀分析圖、佈局規劃圖、道路橫向規劃及工程管線設施規劃圖、近期整治規劃圖、鳥瞰圖、中心村基礎公共服務設施與建築面積控制一覽表、農民房屋建築一覽表、規劃說明書)的基本要求,編制中心村建設規劃,對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築風格、院落佈局、社區配套、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文化保護等,要有詳細規劃和具體標準,規劃要預留髮展空間,以滿足村莊人口變動、產業發展等需要,使中心村建成農民永久居住點和農村新社區。5月1日前,初步完成規劃編制,5月15日前組織專家會同相關單位、鄉村進行規劃評審,廣泛徵求羣衆的意見和建議,使規劃切實可行。一般村在3月底前完成整治建設規劃。

3、規範操作,穩步推進。一是明確實施主體。中心村(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由村“兩委”操作,理事會配合。一般村建設在村“兩委”指導下,仍由理事會操作,充分發揮理事會和農民的主體作用。二是堅持建設標準。各村一定要嚴格按新農村、中心村(鄉村旅遊示範點)的規劃建設標準進行項目建設,不能粗製濫造,馬虎了事。三是確保時間進度。兩年完成中心村建設,一年完成一般村建設。特別是中心村建設工程項目多,要制定計劃、分解任務,預算工期,確保進度,旅遊景點開發和農業觀光旅遊項目開發要同步推進。四是規範項目招投標。10萬元以下的項目,由行政村組織農民參與建設;10-50萬元的項目,由鄉鎮負責,進入鄉鎮資源交易站進行招投標,鄉村監管實施;50萬元以上的項目,由鄉鎮負責,進縣資源交易中心進行招投標,由縣鄉村監管實施。五是加強財務管理。各村新農村建設資金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健全財務制度,加強資金監管,定期公佈帳目,嚴禁截留、挪用、擠佔項目資金。

四、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中心村(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標準高,要求嚴,難度大,爲推動工作落實,縣委、縣政府成立以董曉明同志任組長,宗旅旅同志任常務副組長,塗婷婷、金四清同志任副組長,農工部、旅遊局、城建局、發改委、財政局、交通運輸局、農業局、水產局、林業局、水務局、農業綜合開發辦、扶貧和移民辦、國土局、商務局、文化局、環保局、教育局、衛生局、體育局、移動公司、電信公司、供電公司等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中心村(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於縣委農工部。相關部門職責如下:

農工部負責聯絡協調;旅遊局負責旅遊項目建設規劃;城建局負責中心村規劃編制和農村危房改造項目支援;發改委負責“以工代賑”項目支援及相關項目的申報、審批等;財政局負責整合相關項目資金;交通運輸局負責改路設計和項目支援;農業局、水產局負責村點產業和農業觀光產業項目支援;林業局負責綠化規劃設計和項目支援;水務局負責農村改水和河塘改造項目支援;扶貧和移民辦負責移民項目支援;農業綜合開發辦負責農業綜合開發和基本農田改造項目支援;國土局負責土地開發項目支援;商務局負責農超對接項目支援;文化局負責農村文化(農家書屋)建設項目支援;環保局負責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支援;教育局負責小學及幼兒園項目支援;衛生局負責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項目支援;體育局負責村活動場所體育設施項目支援;移動公司、電信公司負責互聯網安裝和戶外線路整理;供電公司負責戶外線路改造。

同時,各村成立以縣掛點領導帶隊的以鄉鎮和縣直包村幹部爲成員的幫扶服務工作組。相關鄉鎮要成立相應機構,黨委書記爲第一責任人。

2、整合資金,保障投入。一是省市縣直接統籌資金分別根據工程進度,按每個中心村兩年120萬元,一般省建點30萬元,縣自建點16萬元標準分批安排資金,該資金主要用於村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旅遊項目建設。二是整合交通、水利、危房改造、以工代賑、扶貧開發、土地整理、“一村一品”、農業綜合開發、農村電網改造、“以獎代補”農村環保、農村“一事一議”、“森林城鄉、綠色通道”造林綠化等項目資金,用於新農村建設,重點傾斜中心村。各項目主管部門要主動對接,有關鄉村要積極申報,儘早落實。三是排埠鎮、三都鎮、大段鎮、帶溪鄉政府安排對應的中心村不少於10萬元扶助經費,一般省建點和縣建點由所在鄉鎮政府安排扶助經費1萬元以上。四是部門(包村單位)幫扶中心村資金2萬元以上。五是鼓勵農民籌資投勞開展新農村建設,各村點每戶交納押金3000元以上,中心村(鄉村旅遊示範點)農戶另行交集資每人500元以上。六是引導社會資金進行旅遊和有機農業開發,並給予適當的政策扶持。

3、加強督查,嚴格考覈。新農村建設和中心村(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月一督查、每季一通報督查制度,並採取領導現場辦公、部門聯合督查、現場會等形式強力督促推動。對態度消極、工作被動、效果不明顯的村由縣主要領導親臨督導,對重視不夠、幹部不力、羣衆積極性不高、推進難度較大的村,按省新村辦要求,對一般村採取調整換點的處置措施,對省評估不達標的中心村取消建設資格。在督查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完善舉措,狠抓落實。制訂目標考覈方案,根據平時督查情況和年終考評結合兌現獎罰。

標籤:計劃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