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衛生工作計劃集錦10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衛生工作計劃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衛生工作計劃集錦10篇

衛生工作計劃 篇1

20xx年,我站將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及相關標準》,結合我轄區居民的健康需求和本站的工作實際,以社區居民健康教育爲主,更加深入居民、服務居民,促進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發展,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重點工作如下:

一:和街道社區更加親密的合作,把居民檔案更加完善。讓居民電子檔案動態管理率提高、變活;

1、今年將繼續爲轄區內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範的居民健康檔案,將規範化的健康檔案錄入電腦系統,並把居民健康檔案做到動態管理;

2、認真開展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做好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篩查工作,認真落實35歲以上人羣首診測血壓工作,做好糖尿病的篩查工作。按照管理要求,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病人進行健康管理,每年至少開展隨訪4次主要以電話詢問、家庭回訪、診室面對面回訪爲主,開展健康體檢一次。同時,加強責任醫師團隊的學習和培訓,更好滿足慢性病患健康需求。

3、認真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每年定期對65歲以上老年開展一次健康體檢工作。針對性開展健康諮詢和健康指導工作

4、做好傳染病管理,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堅持門診登記和疫情自查制度;建立健全了疫情報告制度,爭取使我站的傳染病工作的登記、報告及時,準確率達100%。

5、做好健康宣傳教育,對社區居民要每年6次基礎健康知識講座【高血壓的防治、糖尿病的防治、老年人合理膳食和一些常見病的預防、婦幼保健知識、心腦血管病的預防、傳染病的知識】,每年6次主題宣傳板報,讓居民對衛生保健的知識更加提高。

二:積極參加社區中心和上級領導組織的學習,加強醫務人員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優化組合。建立良好醫患關係,切實做到爲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便宜、有效的服務。

三:改善診療環境把服務站站內建設更加人性化,充分利用現有的衛生資源和基礎設施,更合理的佈局。

衛生工作計劃 篇2

爲了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家教委及衛生部頒佈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搞好學校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特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計劃。

一、方針目標

1.學生的出勤率達到99%。

2.做好學生“六病”防治工作,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100%。

3.學生的近視率要達到省要求的標準。

4.保持我市衛生先進單位的榮譽。

二、具體措施

(一)強化組織管理,抓好學校的教學衛生

1.加強領導,充實管理力量。

新學期,學校要加強對衛生工作的管理,由主抓德育的副校長、教導副主任具體管理學校的衛生工作。在原有一名專職衛生保健教師的基礎上,學校再配備一名教導幹事,具體負責西校的衛生管理工作。

2.制定計劃,完善管理制度。

要認真制定衛生工作計劃,並將此納入到學校計劃之中。進一步完善衛生管理的各項制度,強化學校對衛生工作的管理。

3.採取措施,保證教學衛生。

學校要捨得投入,保證教室的採光照明、黑板、課桌椅等符合《中小學校教室採光和照明衛生標準》、《學校課桌椅衛生標準》的要求。爲了保證學生的視力不受影響,學校要及時爲各班級更換日光燈。

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板書工整、清晰,字的大小適宜,併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業量;低年級教師在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課間律動,防止學生過度疲勞。

(二)抓好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1.抓好教學衛生,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我們要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重視學生的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保證師資、保證時間。要指導教師上好健康教育課,要對學生進行衛生保健常識方面的教育,積極開展預防常見病、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搞好青春期教育等,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提高學生防病能力。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本學期,要在各年級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重點對學生進行自信心的培養,教育學生具有良好、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

要在我市教科研所的指導下,抓好低年級學生“感覺統合失調訓練研究”的實驗。

3.抓好常規衛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爲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們要結合學校開展的“學雷鋒精神,做雷鋒傳人,樹校園形象”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師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說髒話、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雜物,不攀折花木;管住自己的腳:不亂穿馬路、不踐踏草坪”。

學校要利用晨會時間對學生進行衛生養成教育,嚴禁學生購買小食品,教育學生在學校不吃零食,不到小飯桌吃飯,儘量吃營養餐;指導學生注意日常的體育衛生、勞動衛生、學習衛生;每天組織學生上好眼保健操,保護視力;上好間操,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4.重視衛生宣傳,推動健康教育。

本學期,要繼續在學生中創辦健康知識報,每個月要有一個年級的學生定期進行健康知識報的展覽;學校要建立衛生健康知識宣傳專欄,擴大健康教育宣傳面,推動健康教育。

(三)加強健康監測工作,搞好傳染病、常見病的防治

1.加強健康監測工作,掌握學生健康狀況。

爲了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工作。每週一,各班級衛生員對學生的個人衛生要進行一次檢查,督促學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換衣、勤理髮、勤剪指甲。在春夏季節交替學生易發傳染病的時期,衛生保健教師要經常深入班級瞭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

2.採取有效措施,搞好傳染病、常見病的防治。

要在感冒多發季節,採取積極的措施,及時爲各辦公室、教室噴灑醋和消毒水,搞好多發病、常見病的預防工作。

及時向學生提供防治沙眼、近視、齲齒的藥品;及時爲學生進行一般外傷的處理。

3.加大投入,搞好衛生室建設與學生健康管理。

要及時配備常用器材及藥品,保證師生所需。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健全學生健康卡片。

(四)加強學校環境衛生管理,不斷改善衛生條件。

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能陶冶學生的身心,而且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爲此,我們要注重加強環境衛生的管理,創造條件積極改善衛生狀況。

1.堅持衛生管理檢查制度,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要繼續堅持“四掃、四拖”的衛生管理制度,要堅持每月一次衛生大清掃制度,堅持值周檢查評比制度。

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進行檢查、總結、評比,使學校達到淨化、綠色、美化的要求。

2.加強衛生監控,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學校要繼續加強對校外食品衛生的監測工作,保證學生的食品衛生,保證校園衛生環境的良好。

我們要在新的學期裏,深入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積極搞好學校的衛生工作,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

衛生工作計劃 篇3

根據上級衛生部門對學生防病工作要求及工作計劃,在繼續做好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嚴格執行學校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加強學生健康監測及危險行爲因素監測工作.認真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衛生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努力開展健康教育衛生日常行爲規範教育:

增進學生自我防疾病能力和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減少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和發生,並且在初一年級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嚴格地監督校內的飲食、飲水,對食堂要求:

杜絕無證上崗,對食堂工作人員,學校飲食店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把上崗須知操作規範等內容,上牆張貼,便以督促,對照堅持一個原則,飲食店不銷售“三無產品”、過期產品“,對食堂和的所進原料進行嚴格把關和監控,堅決杜絕食物中毒,措施如下:

對小賣部的措施.

a嚴格地把關進貨渠道,杜絕三無食品、飲料和過期食品

b定期由監督員去抽查

c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上報有關單位.

d定期對學生和從業人員進行衛生宣傳.

f但發生食物中毒,及時保護好現場和護送病員入醫院治療,另外保護好現場.

三.繼續抓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在防治工作上下功夫,具體操作:

1、認真地做好眼保健操,關鍵問題是輔導好眼睛保健操的正確穴法和姿勢,以至於達到有效的效果.

2、認真地開展好護眼知識講座,促進學生自身護眼保健意識.

3、杜絕任課教師拖課和增加課處作業量,減少用眼的負荷,課後督促學生走出教室,多做室外活動

進一步督促家長切實地關心自己的子女,關心他們的起居飲食,少吃高糧高脂肪等食物,多參加體育鍛煉等內容及做到預防體育傷害事故工作.在傳染病的防治上,做到積極預防及實地扼殺傳染病苗子,並且及時地做好“三早”工作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及時地做好登記工作,並進行跟蹤調查,做好“非典預防工作,深入各班級進行詢問和做好記錄工作.

4、密切注意傳染病發病的動向,做到三早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特別對“非典”做到“三嚴格”即嚴格晨檢、嚴格測體溫、嚴格制度化.

5、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嚴禁校外人員進入校內.

6、把好飲食、水與小賣部的衛生關.

四.認真做好個人治療收集彙總工作,及時地上報資料.

五.做好各班衛生宣傳活動.

衛生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爲標準,以健康教育爲基礎,以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爲重點,不斷加強學校衛生監督監測,全面提高衛生工作水平,保障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學生生長髮育,圍繞素質教育大目標,創設潔淨美的環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保健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護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主要工作:

1、健全學校衛生領導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3、完善衛生檢查制度,由強化的管理逐漸轉爲內化的習慣。

三、工作措施:

1、強化全體教師參與衛生管理的意識。

2、建立衛生包管責任制,由衛生老師以及學校領導每天分三次進行檢查,並做好記載。及時公佈檢查情況,並把檢查情況納入優秀班級考覈評比中。

3、每週進行一次個人衛生檢查,確保學生健康的生活,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建立晨檢制度,檢查學生健康狀況,並把檢查的情況認真記載,出現問題及時上報。

5、每天進行眼睛保健操的檢查,糾正動作,做好記錄,及時公佈檢查情況,並把檢查結果納入優秀班級評比考覈中。

6、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班內性格特殊的學生,班主任要多關心、多輔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配合區醫院的單位做好學生的各種檢查接種工作,建立學生健康檔案。

四、具體工作:

(一)、作好常見病的防治:

向學生宣傳疾病特徵,教育學生減少到人多的地方的次數,鍛鍊身體,適當增減衣服。確保學生健康的學習生活。

(二)、加強學校衛生監督:

教室開窗通風,地面清潔,桌椅擺放整齊,門窗牆壁無積塵,清潔工具擺放整齊,學生讀寫姿勢正確。

(三)、加強食品衛生監督:

(四)、作好環境衛生監督:

(五)作好資料建設工作:完善規範,實事求是,嚴格管理。

衛生工作計劃 篇5

在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整體工作的統一規劃部署下,爲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 證 醫 療 安 全,院 感 科 、護 理、、檢 驗 科 藥 劑 科 積 極 協 作,全 院人員參與,共同開展與完成我院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規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有效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流行與暴發。特制訂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如下:

一、定期召開醫院感染員工例會,明確責任分工,協調解決感控措施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並依據國家有關 的 法 律、法規、規 章 和 規 範、常 規 要 求 開 展 工 作。制 定 全 院 各 類 人員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管理知識與技能培訓,進一步完善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規章制度,並對其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進一步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相關職責,並對其履行情況進行督導。

二、充分發揮臨牀感控管理小組作用,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落實24小時報病制度;儘早送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查,根據藥敏結果進行有效治療;分析並調查傳染源,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

三、加強醫院感染的監測,監管對醫院感染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和反饋,針對問題提出措施並指導實施。

衛生工作計劃 篇6

一、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

1、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積極配合衛生院進一步落實國家基本功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爲轄區內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範的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檔案內容及時更新,年內完成規範化居民健康檔案60%以上。

2、公衆健康教育認真搞好公衆健康教育工作,透過板報、集會、傳單、標語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深入農村家庭開展健康諮詢活動,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爲方式,養成良好的有益於健康的行爲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

3、免疫規劃工作熟悉轄區內基本情況,及時瞭解本村人口基本資訊,加強新出人口管理,按照要求上報人口資料報表,及時通知新出生兒童進行建卡、建證,積極配合衛生院防疫組組織實施國家免疫規劃一類疫苗接種,推廣二類疫苗的接種工作,確保免疫接種程序規範化,一類疫苗全程接種率達98%以上,提高接種率,在人羣中形成免疫防護屏障,防止相關傳染病的發生。

4、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健康管理

(1)、積極配合衛生院婦產科加強兒童系統管理,爲六歲以下兒童進行體格檢查和兒童生長髮育監測及評價。對兒童心理行爲的發育、母乳餵養、

輔食添加、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進行指導。認真篩查體弱兒童,實行專案管理與登記做好兒童“四病”防治工作。

(2)積極配合衛生院婦產科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對每位孕產婦孕期保健管理,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及孕期營養、心理等健康指導。發現高危孕產婦進行專案管理並及時轉診。高危孕產婦轉診率達100%。瞭解產後恢復情況並進行產後常見問題指導。

(3)老年人系統管理,爲65歲以上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並進行規範管理。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進行評估。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議定期複查並告知居民進行下一次健康檢查的時間。

5、傳染病管理正確使用門診登記日誌和傳染病登記簿,做好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工作,在規定時限內按時上報各類傳染病疫情,報告率達100%,報告及時率達100%,確保傳染病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搞好傳染病個案調查,調查及時率達95%以上。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非典性肺炎、不明原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等重點疾病以及“艾滋病”的監測和防治宣傳工作。搞好結核病的轉診、督導、訪視及報告,實施規口管理、規範治療。

6、地方病、慢性病管理

(1)、加強地方病防治與監測。加強碘缺乏病、地氟病、大骨節病等防治知識宣傳,採取多種形式宣傳提高人羣對地方病危害的認識和防治知識,增強人羣健康防護意識,降低相關地方病的患病率。

(2)、開展35歲以上人羣血壓監測篩查,及時對確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羣進行健康指導和行爲干預、登記管理、定期隨訪、並做好相關記錄和報表上報工作。

(3)、對轄區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並做好相關記錄。

7、衛生監督協管工作認真做好農村家庭宴席現場檢查指導工作,按時上報相關資訊。

二、基本醫療服務

1、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協助參合農民參合費用的收繳,提高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好衛生惠民工程,保護人羣的健康和利益,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

2、抓住醫療衛生改革機遇,堅持以人爲本,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維護人民健康,減輕羣衆用藥負擔,杜絕亂不收費、分解收費、搭車開藥等。

3、發揚祖國醫學優良傳統,加強中醫藥基本理論學習,熟練掌握中醫藥基本操作技能,不斷開拓中醫藥適宜技術。運用中醫藥辨證施治的基本理論,結合臨牀實踐經驗,開展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傳染病的診治和預防。加強中醫藥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識培訓,發揚祖國醫學優良傳統,鞏固中醫創先成果。

衛生工作計劃 篇7

根據上級衛生部門對學生防病工作要求及工作計劃,在繼續做好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嚴格執行學校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加強學生健康監測及危險行爲因素監測工作。認真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衛生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努力開展健康教育衛生日常行爲規範教育,增進學生自我防疾病能力和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減少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和發生,並且在初一年級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嚴格地監督校內的飲食、飲水,對食堂要求:

杜絕無證上崗,對食堂工作人員,學校飲食店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把上崗須知操作規範等內容,上牆張貼,便以督促,對照堅持一個原則,飲食店不銷售“三無產品”、過期產品“,對食堂和的所進原料進行嚴格把關和監控,堅決杜絕食物中毒,措施如下:

對小賣部的措施。

a嚴格地把關進貨渠道,杜絕三無食品、飲料和過期食品

b定期由監督員去抽查

c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上報有關單位。

d定期對學生和從業人員進行衛生宣傳。

f但發生食物中毒,及時保護好現場和護送病員入醫院治療,另外保護好現場。

三、繼續抓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在防治工作上下功夫,具體操作:

1、認真地做好眼保健操,關鍵問題是輔導好眼睛保健操的正確穴法和姿勢,以至於達到有效的效果。

2、認真地開展好護眼知識講座,促進學生自身護眼保健意識。

3、杜絕任課教師拖課和增加課處作業量,減少用眼的負荷,課後督促學生走出教室,多做室外活動。進一步督促家長切實地關心自己的子女,關心他們的起居飲食,少吃高糧高脂肪等食物,多參加體育鍛煉等內容及做到預防體育傷害事故工作。在傳染病的防治上,做到積極預防及實地扼殺傳染病苗子,並且及時地做好“三早”工作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及時地做好登記工作,並進行跟蹤調查,做好“非典預防工作,深入各班級進行詢問和做好記錄工作。

(1)、密切注意傳染病發病的動向,做到三早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特別對“非典”做到“三嚴格”即嚴格晨檢、嚴格測體溫、嚴格制度化。

(2)、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嚴禁校外人員進入校內。

(3)、把好飲食、水與小賣部的衛生關。

四。認真做好個人治療收集彙總工作,及時地上報資料。

五。做好各班衛生宣傳活動。 新廟總校

衛生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爲了認真貫徹國家教委、衛生部頒發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食品衛生法》,結合我校實情況,堅持樹立“以人爲本”“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行爲習慣,改善學校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加強對傳染病、常見病的預防和防治。切實做好學生的防近視防病工作,本學期對健康教育工作如下。

二、工作目標:

切實抓好學校的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努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開展傳染病的防治宣傳教育和預防接種工作,切實抓好學校衛生工作。

三、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提高衛生工作的認識

認真貫徹關於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批示精神,組織教師和學校有關人員認真學習《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充分認識搞好學校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學校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只有搞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才能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

2、加強組織管理,充分發揮全員管理的作用,加強衛生工作的組織管理,實行校長親自抓,各科室負責人分頭抓,全體教師一齊抓的管理模式,實行環境衛生、健康教育、食品衛生工作的分塊負責制度,定期檢查考覈,確保學校衛生工作達標。

3、加強環境衛生,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響應號召,積極開展綠化活動,淨化、美化學校環境。積極開展全國愛國衛生活動,推進學校的整體衛生水平。努力創設整潔、文明、優美的學習環境,陶冶師生的情操。學校定於每週一四爲集體打掃衛生時間。

4、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健教質量

(1)定期出好黑板報、畫廊,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2)各班每月利用班會時間進行一次衛生宣傳,傳授季節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識。

5、加強防治工作,增強學生體質

(1)注意用眼衛生,做好視力檢查和防近工作,嚴格控制近視率。

(2)學習貫徹《傳染病防治法》,進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認真落實防治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預防接種,加強晨午檢,發現傳染病,馬上嚴格進行隔離,採取相應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3)繼續做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如近視、齲齒、營養不良、貧血、沙眼、蛔蟲等六病的宣傳教育工作。

(4)定期進行學生健康檢查工作,做好學生疾病、體檢的統計分析工作。對有疾病的學生及時通知家長帶學生到醫院確診並將資料返回學校,學校將結果通知體育教師,注意學生運動負荷,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6、加強學校預防接種管理制定學校查驗預防接種證的實施方案和制度,利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及家長宣傳預防接種的意義和相關知識,從而讓家長主動配合學校查驗預防接種證,並專人負責登記造冊。

7、做好公寓樓每週的消毒以及餐廳工作人員的晨檢工作,並作好記錄,杜絕傳染病蔓延。

8、繼續加強學生疾病的巡視工作和相關疫情登記報告。利用每週一學校升旗時間,加強對學生因病缺課的統計檢疫工作,以利學生常見病及傳染病的動態觀察,發現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學生出勤率。認真做好個人治療收集彙總工作。

衛生工作計劃 篇9

根據上級衛生部門對學生防病工作要求及工作計劃,在繼續做好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嚴格執行學校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加強學生健康監測及危險行爲因素監測工作。認真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衛生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努力開展健康教育衛生日常行爲規範教育,增進學生自我防疾病能力和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減少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和發生,並且在初一年級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嚴格地監督校內的飲食、飲水,對食堂要求:杜絕無證上崗,對食堂工作人員,學校飲食店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把上崗須知操作規範等內容,上牆張貼,便以督促,對照堅持一個原則,飲食店不銷售“三無產品”、過期產品“,對食堂和的所進原料進行嚴格把關和監控,堅決杜絕食物中毒,措施如下:

對小賣部的措施。

a嚴格地把關進貨渠道,杜絕三無食品、飲料和過期食品

b定期由監督員去抽查

c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上報有關單位。

d定期對學生和從業人員進行衛生宣傳。

f但發生食物中毒,及時保護好現場和護送病員入醫院治療,另外保護好現場。

三。繼續抓好常見病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在防治工作上下功夫,具體操作:

1、認真地做好眼保健操,關鍵問題是輔導好眼睛保健操的正確穴法和姿勢,以至於達到有效的效果。

2、認真地開展好護眼知識講座,促進學生自身護眼保健意識。

3、杜絕任課教師拖課和增加課處作業量,減少用眼的負荷,課後督促學生走出教室,多做室外活動

進一步督促家長切實地關心自己的'子女,關心他們的起居飲食,少吃高糧高脂肪等食物,多參加體育鍛煉等內容及做到預防體育傷害事故工作。在傳染病的防治上,做到積極預防及實地扼殺傳染病苗子,並且及時地做好“三早”工作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及時地做好登記工作,並進行跟蹤調查,做好“非典預防工作,深入各班級進行詢問和做好記錄工作

1、密切注意傳染病發病的動向,做到三早即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特別對“非典”做到“三嚴格”即嚴格晨檢、嚴格測體溫、嚴格制度化。

2、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嚴禁校外人員進入校內。

3、把好飲食、水與小賣部的衛生關。

衛生工作計劃 篇10

爲進一步抓好我市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按照國家、省職業衛生監管工作部署及《20xx年瀋陽市安全生產工作要點》的要求,制定20xx年全市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計劃。

一、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修正)》和《瀋陽市安全生產“十二五”發展規劃》,全面推進職業衛生監管工作,進一步推動工作創新,夯實基礎工作,深化職業危害治理,改善作業環境,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

二、工作目標

1.全面完成省、市政府下達的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任務。

2.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90%以上,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檢測率達到50%以上,主要危害因素檢測合格率達到80%以上,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60%以上,建設項目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審查驗收率達到70%以上,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達到100%。

3.有效控制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職業危害。

4.遏制重特大職業危害事故的發生。

三、工作任務

1.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監管體系建設。一是儘快完成職業衛生監管職責劃轉工作。20xx年11月,遼寧省編辦根據中編辦《關於職業衛生監管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明確職業衛生監管部門職業分工的通知》(遼編辦發[20xx]231號),明確了省安監部門職業衛生監管職責。省安監局和省衛生廳已經完成職能劃轉,市安監和衛生部門職能劃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各區、縣(市)安監局要儘快與機構編制部門及衛生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完成職能劃轉工作,建立責權匹配、上下一致、運轉有效的職業衛生監管體系。二是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監管機構隊伍建設。各區、縣(市)安監局都要設立獨立的職業衛生監管機構(棋盤山風景開發區安監局除外),配齊滿足監督執法需要的專業監管人員。三是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執法裝備建設。各區、縣(市)安監局要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檢查裝備配備指導目錄》的要求,配齊職業衛生監管執法裝備,包括現場快速檢驗檢測設備(優先選配粉塵、毒物、噪聲、高溫、照度、風速、激光測距儀等檢測裝備,配備率達到50%以上)、個人防護用品、調查取證設備及必要的檢查專用車輛,保障監督執法工作有效開展。

20xx年,市安監局將對區、縣(市)安監局職業衛生監管機構、隊伍和技術裝備建設情況進行達標考覈。

2.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一是建立區、縣(市)級職業衛生技術支撐機構。各區、縣(市)安監局要按照國家安監總局《關於加強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建立1個區、縣(市)級職業衛生技術支撐機構(棋盤山風景開發區安監局除外)。保證區、縣(市)安監局能夠得到有力的技術支撐。二是推進職業衛生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各區、縣(市)安監局要根據本地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實際需求,以區、縣(市)級職業衛生技術支撐機構爲組織者,統籌規劃、科學佈局,透過利用全市現有的技術服務資源、遴選並確定依託的技術服務機構,建立區、縣(市)級職業衛生技術支撐體系,形成覆蓋本地區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網絡。三是全力推動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工作。各區、縣(市)安監局要監督存在職業危害的單位進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大幅度提高檢測評價數量,檢測率要達到50%以上。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開展製鞋、傢俱、鑄造、陶瓷、化工、機械、電力、礦山開採、石材加工等重點行業職業危害現狀評價工作。

3.繼續加強職業危害的動態申報。各區、縣(市)安監局要繼續加大職業危害申報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指導所有存在職業危害的企業依法如實申報,重點抓好建設項目職業危害預先申報和已經申報企業發生變化的變更申報及新檢查出的未申報企業的申報工作,進一步增加申報數量,申報率達到90%以上。健全職業危害基礎數據庫,實現監管工作網絡化和資訊化。

4.繼續深入開展職業危害治理,監督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一是要繼續按照國家安監總局關於在職業危害嚴重的石英砂加工、木質傢俱製造、石棉製品企業開展職業危害治理行動的部署和要求,督促指導企業抓住產生職業危害的重點車間、工藝、工種和崗位,革新技術工藝,更新生產裝備,加快防塵防毒設施技術改造,控制和減少職業危害。二是要開展製鞋、鑄造、陶瓷、機械、化工企業職業危害整治“回頭看”活動,鞏固整治成果。要在只取得治理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採取有效措施深化治理工作。三是深化粉塵與高毒物質職業危害治理,將礦山開採、石材加工、水泥製造、電子等行業領域納入治理重點,突出抓好矽塵、高毒物質、重金屬等職業危害治理。實施職業危害重點治理工程(全市確定100個重點治理工程項目),明確治理的目標任務、內容範圍和方法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從職業健康管理、工程防護、個體防護、健康監護等方面督促用人單位進行深入治理。各區、縣(市)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研究確定職業危害治理的重點行業領域,在上述行業領域的基礎上適當調整,選擇5個左右行業領域進行重點整治。四是加大監督執法力度,確保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各區、縣(市)安監局要對職業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業依法進行監督,責令整改,逾期不整改要依法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予以關閉。透過依法整治,使工作場所粉塵、毒物、放射性物質等主要危害因素檢測合格率達到80%以上。五是開展職業健康先進企業創建活動。配合國家安監總局開展的職業健康先進企業創建活動,按照省安監局在木質傢俱、建材等行業中小企業開展“職業健康先進企業”創建活動要求,各區縣市安監局要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創建活動,爭當職業健康先進企業,用先進典型引導用人單位改進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5.認真做好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工作。20xx年,各區、縣(市)要深入落實建設項目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控制職業危害。各區、縣(市)安監局要與衛生部門做好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交接工作,確保工作的連續性,要加強與發展改革、國土資源、建設等部門的合作,建立建設項目審批聯動機制。

從20xx年2月起,建設單位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審覈(備案)、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和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備案),建設單位要按照規定向安監部門提出申請。市和區(縣、市)安監部門按照分級管理原則,認真做好建設項目的審覈、審查、竣工驗收和備案工作。

各區、縣(市)安監局要加強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工作力度,審查驗收率達70%以上。進一步規範建設項目備案、審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防止建設項目“帶病”生產和執行,從源頭上控制職業危害。

6.認真做好職業健康監護監管工作。各區、縣(市)安監局要進一步規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開展對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的專項檢查,監督用人單位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護制度,強化職業健康監護,做好接觸職業危害職工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建檔工作,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60%以上。

7.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宣傳培訓工作。一是大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新修訂)宣傳工作。各區、縣(市)及全市各用人單位要組織開展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活動,強化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守法意識,增強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防護意識和技能。各區、縣(市)安監局要與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會等部門聯合開展宣傳活動及現場諮詢日活動。透過新聞媒體、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畫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職業衛生知識,在全社會營造職業病防治的良好氛圍。二是繼續開展用人單位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培訓工作。凡存在職業危害用人單位的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20xx年沒有參加職業衛生培訓的,20xx年必須參加由安監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培訓。各區、縣(市)安監局要在20xx年全部完成對用人單位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工作。三是各區、縣(市)安監局要督促指導用人單位加強對勞動者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危害防護知識,使其掌握職業危害防護知識和防護技能,增強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

8.建立綜合資訊體系,創建職業衛生年報告制度。各區、縣(市)安監局要充分利用國家開發建立的集職業危害申報、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覈准、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頒發、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職業健康監護資訊彙總統計分析和違法行爲處罰與事故調查處理等資訊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資訊管理平臺,加強職業健康資訊統計分析工作。要全面、準確地掌握本地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職業健康監督檢查等資訊,並及時、準確地逐級上報。要定期對職業衛生資訊進行研究分析,每年形成年度職業衛生報告,提供給相關部門和機構,爲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決策提供服務。

9.透過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進一步強化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各區、縣(市)要在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過程中,透過對職業危害嚴重行業的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設定職業衛生否決項目和對一般職業危害企業考評設定職業衛生部分最低得分比例,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門檻,提高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四、工作考覈

職業衛生工作已經納入市政府對區、縣(市)政府、市直單位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覈。市政府將對區、縣(市)政府和市直各單位職業衛生工作進行考覈,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地區、部門和單位,在考覈時予以扣分。

五、工作措施

1.加強對市直管單位監督檢查和對區縣(市)的督促指導。一是市安監局對市直管單位每半年進行一次執法監督檢查;二是對區縣(市)每半年進行一次督促指導,重點地區每季度進行一次督促指導。

2.加大執法工作力度。市和區縣兩級安監部門要加大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執法力度,對用人單位違反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爲,要堅決責令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堅決予以處罰,特別嚴重的要報請政府予以關停。

3.市安監局定期對區、縣(市)安監局執法監督檢查情況進行抽查。

4.市和區縣(市)兩級安監部門將會同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會等部門開展一次聯合執法行動。

六、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建立和落實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健全工作機制,確定牽頭部門,明確職責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全力抓好職業危害防治工作。

2.分工明確,密切配合。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加強工作的協調與配合,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資訊通報和資訊溝通,構建職業危害防治的長效機制。

3.加強宣傳,強化監督。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職業危害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勞動者的自我防護意識。要強化輿論監督和羣衆監督,鼓勵羣衆舉報職業危害防治違法行爲,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問題的單位和地區要進行曝光。

標籤:集錦 衛生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