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實用】教育學校的工作計劃四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一定有不少可以計劃的東西吧。什麼樣的工作計劃纔是好的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學校的工作計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教育學校的工作計劃四篇

教育學校的工作計劃 篇1

一、明確目標,宣傳到位,深入開展“法律進學校”、“依法治校”工作

1、加強領導,明確目標,深入開展“法律進學校”、“依法治校”工作。一是注重法制教育隊伍建設。爲完善和嚴格執行教育系統學法、用法制度,全縣各中小學校都應及時調整充實“法律進學校”、“依法治校”普法依法工作領導小組,完善體系。全縣16所中小學及3所縣城幼兒園需聘請兼職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各中小學的領導親自掛帥,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以校長爲龍頭,以辦公室、政教處、大隊部爲主體,以班主任、政治(思想品德)教師爲骨幹,以黨、團、隊組織爲依託的學法、普法工作隊伍,完善法制教育網絡體系。二是明確目標,加強管理。根據縣集中開展依法治縣工作目標,我局認真制定教育系統“依法治縣、依法治校”工作方案,統籌安排,強化管理,採取多種形式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教育活動。我局專門對學校法制建設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將法制教育工作納入全局年度工作目標,要求各學校按時報送普法工作相關材料,全縣教育系統的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2、在各中小學開辦法制教育宣傳欄。結合全國中小學交通安全教育工程、“六一”國際兒童節、教師節、“12、4”法制宣傳日開展《義務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師法》、《禁毒法》、《自治州教育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結合語文、思想品德、政治、歷史等學科和地方課程,加強青少年學生交通安全、預防毒品和艾滋病、誠信、禁菸、知識產權、國家版圖等宣傳教育工作,爲師生營造良好的學法氛圍。教育局透過“縣教育網”開辦法制教育專欄,及時宣傳教育法律法規和學校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爲幹部教師及廣大學生提供豐富的法制教育資源。

3、要求學校徵訂《法制報》等報刊雜誌。各校購買vcd(dvd)光碟,徵訂法制報刊、雜誌和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供師生借閱以拓展幹部教師學習渠道。

二、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深入推進“法律進學校”工作

1、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動。各校以《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普法教育動畫片《代號12348》教材重點加強在廣大學生中進行法制教育,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法律知識徵文競賽,舉辦法制圖片展覽等形式開展法制教育,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櫥窗、黑板報等宣傳作用,擴大法制的覆蓋面,各校、園邀請法制副校長到校舉辦法律知識專題講座,努力探索普法工作新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做好普法工作。各校、園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把法律知識滲透到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中,使法律法規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在課堂上,讓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其中。做到班會課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學生宣傳法律法規,組織開展法制專題課;充分發揮學校工會、共青團、少先隊等組織聯繫師生的優勢,靈活多樣地開展普法教育。

(2)積極開展法制活動,注重普法教育與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有機結合。全面貫徹《義務教育法》,《自治州教育條列》等法律法規,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公平教育、十五年義務教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是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愛與責任教育;二是嚴格執行“減免”政策,“減負”規定;三是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四是自覺執行收費政策,經費公示制度,杜絕亂收費現象發生;五是堅持和完善校務公開制度、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重大事項議事制度;六是紮實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積極構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機制;七是進一步規範教育秩序,加大教育執法檢查力度。

2、方法靈活、注重實效,紮實推進法制教育

(1)加強學校領導幹部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水平。學校在法制教育活動中,堅持把法制教育同每週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相結合,同幹部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行風評議相結合,同行政管理的常規業務相結合,縣教育局把法律教育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和指標將納入對學校常規工作的考覈中。透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提高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水平。

(2)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努力提高依法執教水平。一是要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教育法規,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學習;二是把法律知識作爲一門基礎課列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三是把教師依法執教情況記入考覈結果;四是在加強教育的同時要求教師遵守職業道德“十不準”。

(3)加強法制教育,促進教育系統行風和廉政建設。各校進一步規範學校財務管理。加強行業自律,要求學校收費做到“一公示兩監督三公開”,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嚴格執行“三限政策”,從源頭上杜絕亂收費行爲的發生,淨化育人環境。

(4)多方聯動、齊抓共管,構建和諧的校園法制教育環境。爲了創造良好的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教環境,縣教育局在積極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強化管理的基礎上,廣泛開展社會綜合治理和進化校園周邊環境的活動,聯合相關部門進行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對全縣中小學的校舍、食品、交通、消防、用電等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3、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

(1)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組織學校參加法律知識徵文和各類競賽活動,教育局繼續組織法律知識競賽;在此基礎上繼續推薦學生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法律知識競賽活動。

(2)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櫥窗、黑板報等宣傳作用,舉辦法制圖片展覽,擴大法制的覆蓋面;

(3)舉辦法律知識講座。邀請法制副校長到校舉辦法律知識專題講座,要求學生參與面達95%以上,努力探索普法工作新方法。

(4)充分發揮學校工會、共青團、少先隊等組織聯繫師生的優勢,靈活多樣地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

(5)法制教育常態化,按照“省法律‘七進’普法系列讀本”、“小學生、中學生學法用法讀本”進行授課,開展法制教育,實現教材、師資、課時、經費、考試五落實。制定教學計劃,讓法制教育進課表、進教案、進課堂,把法律知識滲透到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中,使法律法規以生動的形式展現在課堂上,讓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其中。做到地方課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學生宣傳法律法規,組織開展法制專題課。六是開展好“學法、知法、守法”、“學習憲法,爭做守法小公民”系列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

三、充分發揮示範校的引領帶頭作用,紮實開展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工作

明確工作內容,充分發揮示範校的引領帶頭作用,廣泛開展“法律進學校”、“依法治校”工作。按照穩步推進、注重實效的指導思想。一是充分發揮縣城關小學省級“依法治校”示範校的引領輻射作用,縣中學和縣寄宿制藏文中學2所州“依法治校示範校”的引領示範作用,積極推薦縣、州級“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工作,推薦縣中學爲省級“依法治校”示範校,推薦縣深圳福田希望小學、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學校、麥窪小學和安曲小學四所小學校開展縣級“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活動,帶動其它中小學最終實現依法治校工作。二是規範學校管理從建章立制開始,要求全縣各校園實現一校一章程,修訂學校(園)章程工作。三是重點督查學校“依法治校”工作開展。本年我局將組織相關人員對各校、園的法制工作內容作檢查,重點對“深化法律七進、推進依法治教”法制教育主題活動、憲法及教育政策法規的學習宣傳工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各校學習宣傳《義務教育法》、“9+3”免費教育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省依法治省綱要》、《州依法治州實施意見》、《教師法》、《州教育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檢查指導。

四、工作要求

一是各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開展活動情況應及時上報縣教育局德育股。二是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三是積極做好省、州、縣“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工作。四是做好“法律進學校”的相關資料建設、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教育學校的工作計劃 篇2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經過二年級的“讀”和“說”爲重點的訓練,學生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學生們經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大量的閱讀訓練說話,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敢於在公共場合當衆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敢於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在使用生本教材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以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薰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喜歡學語文,學會學語文,爲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準則設計教學。。

本冊教材編排的特點。本冊教材採取自然發展的方式編寫,單元的遞進主要是爲了突出閱讀,防止附加的關於文體、寫法之類的說教,以便促進兒童的大量閱讀。課文中反覆出現詩歌和兒歌,這不僅是增加情趣,更是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逐步讓他們感受美,創造美。學生的寫作不僅僅成文,都有情感的支援、召喚,都有韻律、節奏的配合,所以對這些課文的教學也應視作是更深的層次上的寫作基礎。本冊共有課文48篇。在語文訓練上,既注意圍繞重點設計一個大體的序,又注意訓練的整合以及訓練重點的循環往復、螺旋上升。本着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在教學上我們有以下幾點計劃:

一、根據不同類型課文的特點採用不用的教學方式

(一) 一般課文的教學。

在教學中要我們考慮了以下幾方面:

1.繼續重視字的教學。

識字仍然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自學生字,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識字教學要體現漢字的特點,要讓學生動腦筋主動識字,用各種方法記憶字的音形義;在完成課本識字任務的同時,要鼓勵、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並給學生提供交流、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加強寫字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識字和寫字的聯繫外,還要靠經常不斷地練習提高寫字的技能。

2.繼續加強詞句訓練。

詞句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個教學重點。進一步加強詞句訓練,更是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中年級的詞句訓練從以下幾點進行:一是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避免以詞解詞,鼓勵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三是重視詞句的運用,加強與說、寫之間的聯繫。

3課後問題的教學。

對於一些思考題、討論題具有開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學的引導。力求做到理解內容和品詞品句、學習表達相結合,培養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努力體現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積累。加強朗讀、背誦,而且增加自由度,一些課文讓學生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充分利用“課後練習”中的問題啓發學生閱讀、思考和討論。

4.加強朗讀、默讀訓練。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基本功,多讀少講,把更多的時間用於朗讀使課上有琅琅的讀書聲,體現讀通、讀熟和讀出感情這樣的朗讀層次;指導朗讀,不單純從朗讀技巧上指導,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而後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默讀也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在獨立閱讀和思考中培養閱讀能力。

(二)詩歌的教學。

詩歌用優美、簡短的語言表現豐富的畫面,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透過詩歌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我會從朗讀入手,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在教學中採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且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組織活動,儘可能做到讓學生背的樂,說得樂,寫得樂。

只有認真鑽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內容,才能爲上好課打下較好基礎。透過“讀——思——查”,反覆誦讀課文,認真思考與教材和教學有關的主要問題,然後適當地去查閱或參讀教學參考資料,做到多讀多思。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精心設計教學

首先教學設計樹立大單元教學意識,從單元整體出發,從宏觀上考慮好教學要求,安排好教學時間,分配好每篇課文所要完成的任務,然後從微觀上來精心設計每篇課文、每個課時的教學。其次教學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感知——理解——分析——綜合——運用”的閱讀過程去設計教學。最後教學設計注意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交錯使用講、讀、議、練、問、答等多種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根本,注重學生的學

在教學中把學生的學時刻掛在心上,考慮怎麼學,學得怎樣。抓好學生的預習,給預習的“硬任務”;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好自主、合作、探究,目標讓學生明確,教材讓學生感知,過程讓學生參與,新知讓學生髮現,問題讓學生提出,方法讓學生歸納,內容讓學生小結,效果讓學生評價;運用共同學習的.原理,組織學生共同討論,相互啓發,儘量透過合作解決問題。加強學法指導,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堅持學教合一。

五、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出路,課內外相結合

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光學習課本上的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課本的文章無非是例子,讓學生根據此掌握學習方法,大量的實踐活動應靠課外去完成

教育學校的工作計劃 篇3

一、實驗項目

構築理想課堂。

二、實驗目的標

1、秉承新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理念,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追尋幸福教育、爲學生終身奠基,全力打造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的"構築理想課堂"的這一項目。

3、精心"構築理想課堂",探究"三階段五環節"高效的課堂模式,全力打造快了精彩的理想課堂。

三、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成立新教育機構,制定方案、計劃、制度。

第二階段:召開新項目啓動儀式、明確工作思路;確定時間表、課程表;安排時間,確定內容,閱讀書籍到位。

第三階段:全面開展實驗工作;以豐富多樣的活動爲載體,具體實施實驗項目。

第四階段:總結本學期新教育實驗工作,進行階段性成果展示。

四、每月具體安排

八月份:

1、制定項目工作計劃

2、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確定好項目負責人

3、完成其它準備工作

九月份:

1、召開項目的啓動動員會

2、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和課程表

3、新教育實驗項目的展開

4、新教育工作總結會

十月份:

1、收集、整理新教育實驗資料

2、開展構築理想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活動

3、新教育現場會。

十一月份:

1、開展書香班級活動

2、開展評選"演講小博士"活動

3、實施實驗項目

十二月份

1、編寫本學期新教育實驗成果集

2、新教育成果展演

3、研討:交流一學期實驗的得與失,存在的困惑以及下一階段的試驗設想

4、本學期新教育實驗工作的總結。

教育學校的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環境保護對於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環境保護,教育爲本。環境教育是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之一。保護和改善環境,取決於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奮鬥,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逐步樹立熱愛環境,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既是現代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歷史和社會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20xx——20xx學年度,學校將繼續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校園”的總目標,組織開展全校性的環保教育活動,普及環保知識,不斷提高環保知識水平,增強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以此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

二、環境教育目標

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家鄉的環保事業,幫助學生進一步增長環保知識,掌握環保基本方法,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參與環保實踐,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中心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師資隊伍

1。爲了使學校的環境教育落到實處,我校將調整和充實環境教育領導小組,構成我校環境教育的組織機構,全方位、立體式地推進環境教育。

2。強化師資隊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具有較高環境教育素質的老師是關鍵。我們決定採取以下措施:

A。加強對教師的環保培訓,在教學業務培訓的同時結合環保培訓。

B。 創造機會,組織校領導和教師參加環保專題培訓班。

C。 訂閱環境報、雜誌和書籍供教師學習。

D。 定期交流環保資訊。

(二)抓好四個結合,加強環境教育

A。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環境教育具有綜合性、邊緣性的特點,諸多學科都涉及到環境教育內容,所以要求相關科目教師積極滲透環境教育,具體要落實到教學計劃、教案中,並進行環境教育教案的常規檢查和好課評比,將環境教育與學科教育有機地結合、滲透、拓寬、深化,使環境教育成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從而增強學生對環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B。與環保紀念日相結合。積極利用環保紀念日及時對學生環保教育,“3、12”開展植樹節活動,上街開展護綠活動,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無煙日等要上街做好宣傳工作,發放環保宣傳品,開好主題活動。

C。與行爲習慣相結合。學校將根據校本教材<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和<小學生環保行爲規範>要求做好行爲習慣的養成訓練教育,要求學生愛綠護綠,不亂扔亂拋雜物,不在牆上桌上亂塗亂畫亂刻;學校和教師要經常檢查學生的學習活動環境,如教室、班級環保區、自行車車棚等,以整齊乾淨爲標準,評比打分,作爲班級常規管理,使每一個學生在愛環境的每個具體行爲上檢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壞事”,在公共場合,如街道、醫院、公園等不隨地葉痰,不拋任何雜物,不損壞一草一木。

D。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教育是一種做的哲學,學校環境教育只有與課程相結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學校將以綠色環保作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以凸現學校文化特色。

(四)以“生態校園”建設校園

我校在重新調整、規劃、建設的同時,學校要始終圍繞建設“生態校園”的辦學目標,創造“人化”自然。學校根據自身財力,經濟地制訂"讓每一塊牆壁說話,每一棵樹木寓意,每一個景點啓智"的環保教育總原則,建生態校園。在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中,規範道德與自然交往行爲。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總結“暑假環保公約”活動開展情況,表揚先進。

2。 學校出好環保主題宣傳櫥窗。

3。 學生環保知識競賽活動。

4。 “我和父母談環保”活動動員

十月份:

1。 教師環保滲透優秀教案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