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機械加工品管部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纔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機械加工品管部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機械加工品管部工作計劃

20xx年工作即將結束 ,結合20xx年公司現況,特制訂20xx年質檢部工作計劃如下:

工作目標

1產品加工過程交檢合格率達到98.5%。

2加工產品最終交付合格率達到99.5%。

3顧客滿意度達到90%以上。

4外協供貨商產品交付合格率達到95%。

5加工車間免檢人員數達到總人數的50%以上。

6在用量具合格率達到100%。

7新產品投產爭取在2批次內將質量問題全部解決。

8新員工100%經過質量控制培訓後上崗。

具體措施

在20xx年主要有四強化工作:

強化管理意識,推進部門工作規範化運作。

強化創新意識,以便能夠卓有成效的開展工作。

強化培訓意識,全面提升部門員工的各項能力。

強化質量成本控制意識,降低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

1 完善檢驗制度,規範檢驗標準。

嚴格執行各項質量標準和ISO9001質量體系標準,根據9001制定完善的檢驗制度,與技術部、工藝部緊密結合,規範檢驗標準,以ISO標準和相關要素爲基點,制定貫穿公司內部整個質量體系的有效工作流程,並監督其有效執行。

2 加強團隊建設,提高部門戰鬥力

首先要健全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完善各項檢驗標準和操作流程,實現目標化管理,要依靠制度管人,給員工輸入按章辦事,一絲不苟的工作理念;同時做好績效考覈工作,透過平時工作的紀錄,對員工的績效進行有效的考覈,並保證公平公正的開展考覈工作。

爲了提高部門的凝聚力,灌輸團隊的概念,要求老檢驗員與新檢驗員之間互相幫助,以老檢驗員傳、幫、帶新檢驗員,新檢驗員靠工作激情感染老檢驗員的形式來展現每個質檢人員之間的關係,經過換崗提高質檢員的知識面,讓每個質檢員對所要負責的車間工序有新的認識,有利於其本人成長的同時又有利於整個產品質量的提高,各崗位的互換更有利於提高質檢員的學習興趣,爲本部門培養出全面型檢驗員,保證質檢員技能水平的全面性,

3 加強生產過程指導,要求標準化生產、標準化檢驗

做好生產和質量的指導和監督工作,開展質量意識教育以及培訓工作,嚴格執行各項質量標準和ISO9001質量體系標準,按照制定的部門目標,腳踏實地的完成各項任務;及時學習更新,以使應用的管理方法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並堅持以ISO爲目標的質量管理方法,繼續加強與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相互瞭解與協調發展。

鼓勵生產部門採用標準化生產,提高工裝的使用率,使所有產品儘量往標準化生產模式靠攏,檢驗員檢驗時儘量採用工裝檢驗,一能增加檢驗的效率,二能增加檢驗的準確性。

3 建立質量資訊平臺,使所有不合格資訊能夠最大化共享

建議公司內部建立一個質量網絡共享平臺,要求公司內各部門,包括生產、組裝、調試、售後、質檢等,對本部門發現的質量問題,全部錄入質量網絡共享平臺,由質檢部進行彙總,將問題點找出,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評審,進行糾正預防措施制定,使所有質量隱患都能儘早發現、儘早解決。爲公司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部門統計分析方面,對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統計和分析,展現每週、月的質量工作,是進步還是倒退,讓各質檢員所控制的'工序質量一目瞭然,對出現的不合格項,填寫不合格產品通知單,對不合格產品及半成品及時進行清理,並同生產部一起制定預防糾正措施,避免同一問題重複出現導致更大的批量性問題的發生;積極運用數據分析,及時做好每個月的質量檢驗結果的統計,並及時進行分析,上報領導,及時掌握質量動態,爲後期質量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4 外協質量控制

必須要明確本公司產品質量及技術要求,並明確告知外協供貨單位,按照我司相關要求供貨,最好外放產品時先進行評審。公司內部單獨建立外協單位質量管理、統計平臺,用數據來對外協單位進行管理。制定外協單位質量管理規定,用制度去約束外協單位質量情況,不至於被外協部門佔據主動。

5 在車間推行建立QC小組並指導其有效執行

在加工、組裝、調試車間組織建立QC小組,小組成員全部由一線員工中挑選,培養員工發現質量問題,解決質量問題的能力,最終起到能夠預防質量問題的目的。

小組成員每月根據質檢部提供的不合格資訊,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找出最佳解決和預防方案並實施。

最後,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制定員工培訓手冊,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加強執行力建設,團隊精神,培養嚴謹高效的工作作風,打造品牌產品,調高企業競爭力。

新的一年裏,在徐總的正確領導下,質檢部全體員工將開拓思路,奮力進取,打造一支作風過硬,素質超高的檢驗隊伍,爲迎接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做好我們應該做的把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