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2021年社區教育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又解鎖了新的工作,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工作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工作計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年社區教育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社區教育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社區建設的工作目標,充分利用、和開發社區內的各類教育資源,滿足社區居民對教育的迫切需要,探索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大力提高社區居民的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初步建立學校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社區、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管理、協助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互動機制。

二、共建目標

1、按照上級關於社區教育的要求,在社區教育規劃小組的領導下,以社區居委會爲依託,建立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

2、構建社區居委會、學校、班級教育網絡。

3、以社區居民學習爲載體,充實社區建設內容,構建社區終身教育學習體系,積極有序地開展社區教育示範活動。

4、逐步建立社區教育基地。

5、逐步形成包括安全文明、學風濃厚的和諧社區風貌,加快“和諧型、學習型家庭”的建立。

三、主要工作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

爲積極主動搞好與社區的共建,全面落實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學校成立了社區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塗琳(校長)、陳壽常。

副組長:張怡、周華林(副校長)。

組員:高倩、汪放、張利、龍萬友、李晶。

2、加強管理,共建工作制度化

文明共建領導小組成員共同協商、透過,初步建立相關的制度,制訂工作計劃。

(1)社區參與學校決策、管理、評價制度。

(2)學校與社區互動考覈制度。

(3)學校與社區互動評優、表彰制度。

四、提供場地設施,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1、向社區有效開放學校的操場、籃球場、多功能廳等活動場所,學生活動器材與社區共享。(學校場地、設施開放明細表附)

2、挖掘學校教師資源,向社區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教師社區服務志願者名單附後)

五、共建措施

1、用社區經驗資源,開展社區共建活動。

我校地處街道,社區廣場,茶店子派出所等,利用這一教育資源,建立社區經驗基地,如建立參觀基地、勞動基地、宣傳基地等一系列教育基地。

2、“親情互動”,促進社區道德傳統的良性互動教育。

抓住家庭這個細胞,實現親情互動,有效推動學校教育向社區開發的進程提供家教指導等形式,促進家庭的學習化進程。開展“家庭、社會、責任”的系列教育,推進社去和諧文明建設的發展,向社區開放學校教育。學校成立教育規劃領導小組,社區教育的整體規劃,統籌安排,監督保證。成員之間相互合作,相互溝通。根據社區教育內容,落實責任。

3、建立社區教育管理者隊伍。

除了本校教師志願者外還吸收聘請社區有關單位或家長中的知名人士、科技人員、學者,離退休幹部等組成有效的社區教育資源隊伍,並吸納有關醫務、在校大學生進入社區志願者隊伍。

4、堅持定期會議和活動制度。

定期向社區、家長彙報學校工作,促進學校、家庭、社區互動、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5、結合學校研究課題。

繼續開展“和諧校園”、“和諧社區”、“和諧家庭”等系列少先隊活動,進一步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特色。

6、寒暑假或重要的節假日,以小中隊爲單位由社區輔導員帶領組織開展活動。

7、一年內,至少有一次學校與社區開展聯誼活動。(文藝演出、書法比賽等)

8、堅持“教師家訪”進家庭活動,班主任家訪100%,其他教師至少家訪15位學生。

9、聘請有關部門、離休幹部、英雄模範等爲學生開設講座、報告等。

總之,社區是延伸的校園,學校與社區的共建,關鍵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既讓居民、家長走進學校,又應讓學生、教師走向社區。相信,透過不斷的探索,我們一定能摸索出一套可操作性較強的與社區互動交流的有效模式。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2

一、工作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市局下達的目標任務爲指南,緊緊圍繞園區經濟結構特點、文化體育亮點、居民需求熱點、黨政工作重點,加強學習型社會建設,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鞏固軟件園(桃園鎮)“省社區教育中心”創建成果,完善軟件園(桃園鎮)社區教育“三全三服務”特色,在市內外形成影響,促進軟件園(桃園鎮)社區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主要任務

1、努力加強園區社區教育中心基礎能力建設。認真學習,端正服務思想、提高服務能力,建立與滿足居民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需求相適應的管理隊伍。充分發揮社區教育中心職能,集聚鎮內各類培訓有序高效執行。

2、完善網絡、發揮職能。今年確保村(社區)建站率100%、規模企業建站率達60%,形成資訊通暢、功能完善、職能鮮明的兩級緊密型網絡。廣泛聯合各部門,透過溝通交流協調協作,把社區教育中心建成集教育、培訓、休閒、娛樂的多功能綜合性平臺。

3、完善園區社區教育“三全三服務”特色,從理論基礎、內涵外延、執行模式、活動組織、資訊反饋等方面細化深化,透過參觀、調研等方式完善完美,努力成爲我市社區教育的新品牌。

4、以勞動力轉移培訓爲抓手,協調農業、勞動等部門,透過廣播、講座、電教等形式開展基礎性培訓。以聯繫溝通服務爲主,滿足居民技能提升的需要,特別是宣傳動員農民接受高等學歷教育不少於5人。以園區各項創建爲契機,利用多種途徑宣傳文明生活新知識、養成現代生活新習慣。結合園區規劃,宣傳黨工委、管委會工作,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援。確保各類受訓人數達16000人以上,加快致富步伐。

5、規範社會力量辦學管理、加強青少年校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積極宣傳引導各類社會力量依法辦學、規範管理,對資質不夠、手續不全的各種非法辦學依法進行整頓。透過活動開展、培訓講座、集中輔導等形式,關注留守兒童、關心節假日學生的社會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6、開展以黨員、職工、老年人等爲對象的各類教育活動。協助黨工委加強黨員教育,繼續放大園區黨員教育“三高”模式,創新教育形式、改進教育方法、注重教育效果。職工教育尋求突破,努力解決好工學矛盾,調動參學熱情,透過由點到面、逐步覆蓋、普及提高,開啟我鎮職工教育新局面。關注老年人的需求需要、發揮特殊作用、共建和諧社會。

7、配合軟件園(桃園鎮)中心工作,樹立大教育、大社區觀念,以服務中心、服務社區、服務居民爲宗旨,爲軟件園(桃園鎮)社會進步、科教繁榮、人民幸福而努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認真學習中央省市關於社區教育、成人教育的檔案精神,爭取領導的重視支援,爭取羣衆的參與,廣泛營造有利於活動開展的氛圍。

2、加強協作,部門聯動。軟件園(桃園鎮)社區教育中心聯合轄區內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活動。與村(社區)、企業加強聯繫,廣泛開展面上教育培訓活動。與文化、體育、農業、衛生、勞動、安全等部門協作,形成運轉緊密、深度合作的教育培訓服務新機制,爭取在基地建設、人員隊伍、經費籌措等方面有所突破。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3

一、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年初,根據上級的要求制定了《2021年度社區教育工作計劃》使全年的社區教育工作做到心中有數、重點突出、穩步推進。

二、抓住重點、突出特色

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是社區教育的基本工作。根據社區居民的培訓需求,不斷拓展和豐富教育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重點抓未成年人教育培訓、老年人羣的社會文化活動、弱勢人羣提高生存能力的技能培訓,擴大家庭嬰幼兒教育指導和青少年校外素質教育覆蓋面。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社會主義道德規範教育和培養文明習慣,樹立社會公德,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健康有益、爭創文明社區、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等知識學習,透過學習使市民文明素質得到提高。

三、整合資源,實現共享

透過中小學校、交安委等這些各具優勢的駐地單位攜手,簽訂共建協議。有效利用轄區的教育資源爲社區居民羣衆提供教育人才與場地,服務於居民,擴大社區教育的領域,解決實際工作中的許多困難,促進社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開展豐富多彩文化活動,營造學習氛圍

豐富暑期青少年生活,促進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

1、爲充分發揮學校、社區、家庭教育網絡協力整合的作用,使廣大青少年度過一個安全、健康而有意義的暑期,開展2012年暑期青少年教育實踐系列活動:

2、結合暑期青少年活動舉辦暑期社區學生論壇、演講、辯論、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3、學習生活常識,提高生活技能,組織轄區中小學生進行了一次消防知識培訓,並現場觀摩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其中,讓孩子們在社會實踐中培養服務意識,透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廣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得到鍛鍊,取得良好效果。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4

2020年的社區各方面工作已經結束並取得一定成績,作爲社區領導人的我也因取得良好的成果而感到十分欣慰。堅持以人爲本,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勇於創新,依靠社會廣大居民的力量,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區,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發揚區域特色,加強學習型街的建設,做好我街社區教育工作,爲爭創全區教育示範街制定2021年社區教育工作計劃。

一、完善、健全適應社區教育工作科學發展長效機制

1、進一步加強社區教育委員會組織機構建設,由街道辦事處主任、分管主任、各科室及社區居委會主任組成的強大的社區教育領導班子,建立街道社區教育爲主體,社區居委會爲分校的社區教育培訓網絡。

2、完善社區教育工作的評估制度,社區教育指導教師的管理制度,學習型組織評比制度,經費、檔案管理制度,社區教育活動的`准入制度,使社區教育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二、發揮街社區教育優勢,挖掘培養和收集優秀教育成果和先進經驗

1、我街社區教育以“九校一室”爲依託,開展各類人員的教育、培訓活動,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

2、以街科技園區爲依託,開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羣衆素質,進一步加強特殊人羣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達到80%以上。

3、加強由街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專家、老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社區教育志願者隊伍的管理,發揮志願者隊伍教育優勢,體現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型組織

1、充分認識創建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意義,透過不斷學習的氛圍,創造學習型街道和學習型社區。

2、推進社區教育隊伍的建設,理論研究教育培訓,增強社區教育工作者的學習意識,大力開展多內容、多形式教育培訓活動,做好創建學習型組織的評選工作。

四、調動街道各方面資源,共築街社區教育平臺

1、街道社區教育工作與街內的機關、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有機結合,做到協調發展、借勢發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2、逐步規範街道、社區教育基地建設,提高街道社區教育活動基地的培訓質量、管理水平,落實公共教育資源向社區開放,根據社區居民需要,制定規範教學社區工作計劃和內容。

五、加強社區教育理論研究工作

1、我街建立一支社區教育理論研究小組,深入對社區教育的調查研究、學習,寫出幾篇有關社區教育工作論文。

2、加強資訊化建設,逐步建立有效機制的社區教育工作網絡,提高我街社區教育工作整體水平。

社區教育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家園、社區工作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幼兒園教育的基礎保證。新《綱要》指出:“家庭、社區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全社會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有利於幫助提高教育能力。”

如今,無論是家庭活動、社區活動還是幼兒園本身的社會性活動,都可使幼兒從教育中獲得的益處持續的更久。家長、教師、社會的羣衆爲促進幼兒的發展,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已成爲需要。在總結上學期家園、社區工作所取得成績及不足的基礎上,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強對家園、社區工作的重視,有效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二、具體措施

1、舉辦家長學校。定期組織家長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講座,討論,知識競賽,現身說法等活動,以從中受到啓迪,提高自身素質和科學育兒的水平。

2、以家長開放日爲契機,提高家長育兒水平。家長開放日的目的是爲了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各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方法、教育目標,瞭解自己孩子在羣體中的表現。透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懂得了怎樣和教師主動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3、充分發揮《家園聯繫欄》的視窗作用。《家園聯繫欄》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戶,更是進行教育交流的一塊園地。本學期我們根據課改的精神,結合班級實際,在家園欄的欄目設定上推陳出新,各欄目版塊圖文並茂,形態各異,內容涵蓋了體、智、德、美各方面,成爲家長接受幼兒教育資訊的主渠道。

4、利用社區環境資源,擴展幼兒遊戲的空間。我們將帶幼兒在自然社會環境中去觀察、去發現、去感悟,瞭解成人的勞動,到社區參觀認識各行各業叔叔阿姨工作,並與成人交流談話,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認識並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進步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三、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幼兒成長檔案第一期。

2、做好開學初身高、體重的測量。

3、教室環境佈置。

4、親子活動

三月份:

1、出好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2、慶“三八”親子活動。

3、綜合考評工作

四月份:

1、踏青活動,感受春的氣息,花兒好看我不摘。

2、安全演習。

3、家長半日活動開展。

五月份:

1、安全講座。

2、優質園展評。

3、二十五屆運動會。

4、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六月份:

1、六一體檢。

2、參觀菜場。

3、發放期末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