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小學學校愛衛創衛工作計劃範文

小學學校愛衛創衛工作計劃一

、工作任務及奮鬥目標:

小學學校愛衛創衛工作計劃範文

積極開展我校創建衛生縣城創建工作,認真落實上級對創衛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繼續抓好學校日常衛生工作,鞏固上年取得的成績,繼續抓好學校師生的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清潔校園,大力改善學校環境衛生、教學衛生、飲食衛生,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對傳染病、常見病和多發病的宣傳教育和預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認真完成學校健康教育、學校衛生工作及除“四害”工作,嚴格食品衛生管理,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教育活動,爲我校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做出應有的貢獻。

、具體工作及措施:

(一)、圍繞創建目標、紮紮實實做好創衛工作

1、全體師生要高度重視,創衛工作是目前的重要工作。學校及時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教育局檔案,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大對創衛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創衛工作質量。

2、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對健康教育課的工作計劃、課時安排、教師配備、教學計劃、教學質量監測等,並建立檢查和考覈責任制。

3、按照檔案精神保證學生每日在校體育活動時間,鞏固“兩操”,保護學生視力。加強學生個人衛生和校園環境衛生的檢查。

4、教育學生要帶動家長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搞好創衛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5、緊緊圍繞創衛目標要求,查漏補缺,完善創衛資料。要組織人力對創衛資料再進行收集整理。繼續完善資料積累長效機制,教導處負責創衛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各承擔創衛任務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的工作計劃和責任任務目標按時按成各項工作,並及時歸檔資料。

6、繼續加大對創衛工作的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創衛意識。

7、上好健康教育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爲形成率。積極開展好“小手拉大手”健康教育活動。

8、繼續加大對校園基礎設施投資,確保專用經費。修繕桌椅,維修照明設施,垃圾及時清運,做好校園淨化、綠化、美化工作。進一步加強學校環境衛生教育,加大學校環境衛生及校園周邊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淨化、美化、綠化校園環境,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

9、按照上級的統一要求,積極開展除四害活動,大搞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增強廣大師生對創衛工作的熱情。

(二)、加強對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宣傳和預防

堅持“預防爲主”方針,按時爲學生接種疫苗、作體檢、防齲治療,根據季節特點制定預防學生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預案,要不斷增強全體教師防範意識,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有關應對措施和策略,熟悉各種應急預案。做好對學生預防和教育工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活動。

(三)、落實課程

透過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搞好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心理健康課和品德課,並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意志和品質。

(四)、切實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

認真落實各項食品衛生制度,完善衛生硬件設施;加強學校生活用水水源管理,確保廣大師生員工飲食衛生安全。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爲廣大師生員工提供良好及時的衛生服務。

小學學校愛衛創衛工作計劃二

在XX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愛衛、創衛工作已初見成效。現將本年度愛衛、創衛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供有力保障。

學校高度重視愛衛、創衛工作,成立了由學校一把手任組長的愛衛、創衛領導小組,負責愛衛、創衛的組織領導、工作部署。同時,學校還聘請了專、兼職愛衛、創衛工作人員,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1、強化了輿論宣傳。學校利用廣播站、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充分利用健康教育牆報、班級板報等宣傳陣地,向廣大師生宣傳各種衛生小常識,幫助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舉辦衛生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專題講座的形式對學校師生進行創建衛生城市宣傳。

3、組織教職工和學生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城市管理、環境保護、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法規的宣傳教育和義務勞動。使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城市衛生、衛生保艦疾病預防、交通知識知曉率達到98%以上。

三、加強健康教育,搞好衛生工作。

1、開展健康教育課,加強健康教育。同時,學生科還定期對學生的頭髮、指甲、面部和衣着四項個人衛生進行檢查。

2、加強環境衛生。經過努力,學校校園無雜草、無亂丟廢棄物、無痰跡、無污水窪地、無亂寫亂劃,學校廁所無臭、無蚊蠅蛆滋生、無亂拉亂尿、無亂寫亂劃。

總之,透過一年來的不懈努力,學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基本達到了標準要求。我校全體師生將加大力度,努力完成工作。

小學學校愛衛創衛工作計劃三

20xx年,新安中學各項工作正當揚帆爭渡,更需策馬揚鞭。我們將以十八大精神爲指引,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縣教育局20xx年工作思路,堅持以人爲本、不斷強化師資,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優化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建設平安和諧校園、書香文明校園。現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總體目標

堅持以科學發展、創先爭優爲統攬,優化管理、創新機制、內強素質、外創機遇。同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力優化課堂教學、着力加強隊伍建設、着力改善辦學條件;確保學校安全穩定。

二、工作思路

1、抓好“一箇中心”,即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突出“兩個重點”,即加強學生管理和提高教師愛崗敬業精神。

3、搞好“三項建設”,一是突出制度建設,實施精細化管理,堅持常規爲本,嚴格落實學校教學常規要求;二是加大學校文化建設的管理投入力度,以日常行爲規範養成爲重點,細化過程管理,突出學校文化建設,增加學校文化內涵,推動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三是以教育科研爲先導,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爲重點,不斷強化高效課堂模式建設工作,創造課堂教學新效能。力爭形成有學校特色並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新安中學高效課堂模式”。

4.確保“四個穩定”,一是以安全紀律教育管理爲保障,深入落實好安全防範措施,實行首問負責制和領導班子值班制度,確保師生人身平安,保證學校安全穩定;二是加大硬件支援,切實改善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環境,確保教育教學工作秩序穩定和師生教學熱情的穩定;三是深入開展校本培訓,校本教研工作,全面、科學地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成功發展,確保“一體兩翼”、師生“同生共長”的學科教育新體系的穩定。四是加強以質量爲核心的體制建設,在高考上做文章,使學校質量核心地位不動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確保學校優質品牌、良好聲譽的穩定。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要求

(一)管理工作

1、轉變工作作風,嚴明政治紀律。學校領導幹部要準確把握紀律、作風、廉潔三個重點,切實做到講政治紀律、追求高尚操守,講工作作風、追求優良業績,講勤政廉潔、追求嚴格自律,堅決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令暢通,嚴格落實改進作風各項規定,紮實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堅強保證。

2、以開放的胸襟、發展的眼光、虛心的態度,逐步實現開放式辦學。開闢有效途徑,透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使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利用“校長信箱”“教學開放周”等方式,增強社會評校、家長評師權能,廣泛聽取校內外的意見和建議,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形成辦學合力,不斷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的發展。

3、建立“規範化、精細化、人性化”的學校管理體制,落實“五個責任制”,即:學校領導責任制,年級管理責任制,班務工作責任制,課堂教學責任制,學科質量責任制。加強各處室、教研組的.溝通交流和協調,增強教研組、備課組工作效能,基本實現“凡事有準則,凡事有負責,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監督”。

4、強抓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教師修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學校將進一步加強教師思想品德、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建設,引導教職工樹立正確的育人觀、科學的發展觀,以德修身,愛崗敬業、甘於奉獻、淡泊名利,自覺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服務於學校。同時規範教師的教育行爲,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亂訂教輔資料、有償家教等違規行爲的發生;加強師德培訓,倡導愛心教育,尊重學生人格;積極開展“師德標兵”評比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切實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5、在工作實踐中,不斷修訂和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常規管理,改進評價制度,加大考評力度,獎優罰劣,使勤者多得,能者多得,切實維護制度尊嚴,要讓制度管理爲學校健康快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最大限度的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6、堅持學校工作“以人爲本”“以生爲本”,深入推動學校人性化、科學化、民主化管理進程,加強黨總支、工會、團委、婦委等組織以及其他民主黨派的民主管理、監督的職能。做到用民主增強凝聚力,用制度保障戰鬥力。

7、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範、重在建設、狠抓落實”的工作思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活動;繼續抓好政務、校務公開工作;加強教育收費管理,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強化監督職能,加大查處力度,切實規範各類教育收費。

(二)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思想,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重視他們的人格塑造、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

1、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爲主線,以創建“書香校園”“和諧校園”“文明單位”爲載體,以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國防教育、行爲習慣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爲抓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狠抓德育隊伍建設,拓展德育渠道,形成全員育人格局。繼續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整合班主任、任課教師、團隊幹部、社區工作者、關工委、家長等各方力量,健全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德育工作網絡,進一步聚集德育合力。

3、繼續加強學生常規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活化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透過開展“特色班級”創建活動、“班級文化活動”“國學經典散文誦讀比賽”“中華經典故事朗讀比賽”等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讓學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昇華。

4、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作爲學校的根本目標,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校園文化活動和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高度重視體育與藝術教育,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熱愛體育、熱愛藝術、熱愛自然的熱情,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5.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強化安全意識,打造平安和諧校園。建立安全責任制度,細化安全職責,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重視學生安全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培訓;切實組織好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切實提高學校和師生的防範、應急處置能力,促進使全校師生平安、健康、快樂的生活、學習。

(三)教學工作

針對我校課堂教學現狀,本學期仍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加強精細化管理,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1、關注課堂,向課堂要質量。充分利用課堂 45分鐘,實現“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訓練、有效輔導、有效測試”。教務處、教研組要認真督促落實學校各項聽評課制度,把教師的重心與教學管理的中心放在課堂。

2、圍繞細節做文章。全校上下要密切關注教學的基本問題、教學中的真實問題、影響教學的核心問題,不斷優化管理措施,細化工作程序。把“精細化”理念體現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上,體現在提升教學績效的行動中。

3、精心打造“每日一課”。本學期要在“每日一課”的內容與形式上有所拓展。將“同課異構”、課前說課、課後評課及高效課堂模式的創建等內容與“每日一課”進行有機整合,逐漸將“每日一課”打造成新安中學精品教研活動。

4、充分發揮各學科教研組在教育教學實施中的引領作用,透過互相聽課評課,組內觀摩公開課等形式,各自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強調教研組建設以“研”爲主,把活動地點從辦公室移入課堂,重點探索教改方法與實踐。各教研組在明確基礎要求——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之外,要更具體的研討教學目標實施步驟,教學難點分解落實,思考提問、難易設定,教學手段有效運用,學生學習方法指導,授課可能產生問題與解決途徑等,透過教研組羣策羣力,提高教師個體能力。

5、加強師資培訓力度。透過多渠道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認真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鼓勵和支援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業務培訓。實行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彙報制: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後,必須將詳細內容向學校或教研組做以彙報,並結合聽課,談自己的感想、體會,使全體教師都有學習提高的機會。

6、切實加強對各年段的教學質量監控,透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促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教務處要進一步改進教學管理的思路,以遵循教學常規管理爲基礎,加大對教學質量的過程管理,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努力促進各年級各學科及格率,優秀率和平均分的穩步提高。

7、突出“課改”主題。一要認真學習教育理論,不斷更新新思想新理念;二要切實抓好課堂實踐的過程管理;三要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和教師培訓制度;四要積累資料,不斷完善過程管理和實踐成果的體現。

8、教研室要把“師徒結對子”培訓工作落到實處。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做好“教學相長”的結對工作,師徒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着重培養中青年教師,確保教師隊伍有層次,穩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要建立以校爲本的學習型制度。教師在集中學習的同時,擠時間自學最新的教育理論,並認真做學習筆記,每月完成一定字數的讀書筆記,學期末交教務處備案。

9、突出抓好20xx屆高三工作。強化領導,科學分析,落實責任,進一步細化複習策略,確保整個高三教學有序有效運轉。

10、積極參與國家、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競賽活動以及科技創新市長獎的評選活動,不斷提升我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四)教研工作

1、本着重基礎、抓整體、嚴管理、出成績的工作思路,認真做好高三畢業年級的教育教學與複習工作。制訂我校 20xx年高考責任目標,明確工作重心。要求畢業班教師認真制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努力追求畢業年級複習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加強備考工作的實效性,進行三輪次的複習,即橫向複習、縱向複習和綜合複習。橫向複習,即章節、單元的複習,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歸納,夯實基礎;縱向複習即專項複習,結合考點對專項知識的歸納和運用;綜合複習即透過模擬診斷、講評、分析,查缺補漏,及時反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2、加強對高考備考諸項工作的監控和指導。組織開展備考工作的調研,重點檢查備考計劃落實情況,反思存在的問題,研究改進的策略;參加由省、市教科所組織召開的高考備考專題研討會,分析研究2014年高考考試命題的特點、趨勢及傳達出的新的資訊點,交流備考經驗。在此基礎上,組織高三年級參加由省、市教科所組織的四次診斷考試。

3、以“每日一課”、教學常規檢查、教研組長和教研員例會爲載體,以課堂教學爲途徑,以教師的反思與學生的反饋爲參照,深入開展富有成效的教學研究活動。一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密度和節奏,使課堂“緊張、和諧、高效”,處理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之間的關係,充分利用課堂 45分鐘,讓學生有充足訓練的時間,有充分體驗的過程。二是強化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狠抓教學質量。教研活動要以“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訓練、有效輔導、有效測試”爲重點,促進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師的學習和研究,培養教師勤鑽研、勤思考的良好習慣。

4、結合聯校培訓、校本培訓,做好師資培訓工作。一是開展XX市聯校培訓、校本培訓工作,制定出有效地培訓方案、工作計劃,力求在聯校培訓、校本培訓中體現初、高中課堂教學的“課改”效果,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二是以教師說課、上課、評課,課件、論文比賽或評比爲中心,引導教師關注教學、關注學生、關注效率和質量,切實提高教學水平、教學質量。

5、做好常規教研工作。一是認真做好20xx年高一起始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二是高一年級繼續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穩步推進高中新課改精神要求下的研究性學習,進一步規範研究性學習的環節、步驟,彙總各類資料,並同步賦予相應學分;高二年級研究性學習進入部分研究成果(至少完成一個課題)整理階段,並於學期末結集;高三年級總結三年來的研究性學習成果。三是結合“名師工作室”工作,開展“教師論壇”活動,給省、市、縣區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教研員、中層以上領導以及每一位教師提供闡述觀點、交流借鑑、共享資源的平臺,打造濃郁的學術氣氛。四是督促、安排2014年立項的省、市級一般課題、規劃課題及個人課題的開題、研究及階段性成果展示工作;在20xx年4月份前,做好20xx年“個人課題”的申報工作。

(五)校園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放鬆。一是平時堅持以“預防爲主”的方針,不斷健全學校安全防範機制和重大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定期排查學校隱患,及時做好臺帳資料,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做到防患於未然;二是學習教育法規,大力開展普法教育;三是推行校園安全目標管理辦法,校園安全工作繼續實行“分崗位、分層面、分時段責任承包制”,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目標和任務,確保師生平安;四是是進行各種安全知識的宣傳與教育,組織好師生的疏散演練工作,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實行校務公開,建設法制校園、平安校園。

(六)後勤工作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崗位責任制,搞好綜合治理,排除安全隱患,做好“四防”(防火、防盜、防災、防安全事故發生)。嚴格門禁制度,確保校園安全、落實責任到人。

2、加強對水、電、辦公用品的管理,杜絕浪費。

3、繼續嚴格執行收費標準,做到規範收費,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堅持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管理。

4、做好校園環境的文化、綠化、美化、淨化工作。做好開學各項配備工作,以保證全體師生在開學初就能以良好的狀態和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小學學校愛衛創衛工作計劃四

新的一年,新的學期,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我們要繼續強化質量立校意識,振奮精神、團結拼搏、腳踏實際、沉身實幹,突出教學中心,確保校園安全,狠抓常規管理,同時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不斷提升辦學品位,打造教育品牌,確保實現20xx年的奮鬥目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爲人民滿意教育”爲宗旨,以“教學管理有新突破,學校內部管理有新提高”爲主線,堅持以科研爲先導,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師素質,深化課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全鄉小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學校概況

(一)學校簡介

三皇鄉地處永福、鹿寨、融安三縣交界處,是XX市XX縣的一個最爲邊遠山區鄉鎮,距XX市108公里,距XX縣城90公里,全鄉人口2.4萬,轄十一個行政村(三皇、榮田、江頭、六龍、大路、馬安、華山、桐木、文明、清水、古城)。目前,全鄉辦有鄉中心小學一所,屬於ⅱ類學校,村級小學六所,全鄉在校小學生1067人,教學班45個,學前及幼兒教育班15個,在班人數459人,共有教職工95人。

(二)現狀分析

1、基本情況

(1)近年來,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學校基本的教學設施也基本解決。

(2)師資隊伍

全鄉有95名教師,其中35週歲以下教師8名,35至45週歲教師17名,45週歲以上的教師70名,擁有本科學歷5人,擁有專科學歷37人。

2、發展優勢

(1)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領導和鄉黨委、政委府的關心和重視。近幾年來上級對我鄉教育的基礎設施的投入達280萬元,教學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外還出臺教師脫產進修和提高學歷層次的獎勵政策,教師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

(2)自2006年秋創辦鄉中心小學寄宿制學校以來,逐步撤拼完華山小學、馬安小學、六龍小學、古城小學四所村校,寄宿生由創辦初的60餘人,迅速上升到180人,極大程度地滿足了邊遠山區孩子享受優秀教育的需要。集中辦學、教育資源優化初步彰顯。

(3)現有村校中有四所學校教學設施基本齊備、校容校貌較好,校園文化建設及綠化、美化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緩解了中心小學辦學壓力。

3、存在的問題

(1)學校基礎設施總體較差,佈局不合理,學校辦學規模小,辦學效益低,教育均衡發展難以實現。

長期以來,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偏遠地區農村中小學的發展一直得不到重視或重視不夠,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得不到太多的投入,近幾年來,雖然經過“兩基迎國檢的攻艱戰,學校解決了危房問題,但學校建設面積不足和各功能室面積嚴重不達標等,制約了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由於投入不夠,集中辦學無法全面推開,學校佈局無法科學調整,資源浪費嚴重,一師一校,二師一校現象尤爲突出,辦學規模小,效益差,老師負擔過重,管理難度較大。

(2)教師學科專業結構不理,年齡結構不均衡,敬業心和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

全鄉95名教師中,學科專業英語教師只有3名,學科體育與藝術教師無一人,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師資力量無法保證。全鄉35週歲以下教師5名,35週歲到45週歲教師17名,45週歲以上的教師73名,教師年齡趨向老年化,教學新理念、新手段的推行較爲困難,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同時缺乏激勵機制,造成部分教師有幹好幹壞一樣的心理,敬業心不強。

(3)學校常規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學校整體管理欠規範,有死角,一是個別學校校無章法或有章不循,個別學校民主管理意識不強,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處於無序狀態。二是個別學校個別班級環境和教室衛生太差,垃圾遍地,直接影響學生情緒。三是學生良好日常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仍待加強。

(4)教育科研有待進一步規範

由於編制過緊,教師課程過重,壓力過大,因此學習氣氛不濃,互學交流不強。集體備課和校本教研與培訓薄弱,從聽課筆記發現有聽課無評議,學校也沒有較好的改進措施,使一些學校教研活動流入形勢,原因是除了校長和教師工作量較重的客觀原因外,關鍵是觀念陳舊,思想不解放,同時缺乏引領的骨幹教師。

(5)教師與學生的考覈與評價機制亟待改革創新

長期以來,教師與學生的考覈與評價仍停留在考試成績定勝負、決英雄的時代,由基礎看變化的縱向評價體系還不健全,還沒有充分確立進步就是100分的理念。考試名次佔主導,全面考覈做陪襯,教師的考覈評聘和學生的評價制度圍繞考試名次轉,缺乏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地位未能充分發揮。

(6)學校領導的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由於編制緊,學校生源少,辦學規模小,學校教師職數相對較少,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同樣需要更多的人力。作爲學校校長、領導所分擔的教學課程並不比其他教師少,但學校管理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擔子重、責任大、壓力大,學校爲了更好的發展,學校領導還會在管理過程中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作爲校長、領導沒有任何一點實惠,責權不對位,造成村級學校校長、領導無人願意擔當。

(7)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有待進一步強化

學校周圍的炊食攤點衛生狀況極差,從業人員無健康證從業,學生飲食衛生難以保證;學校附近的農村資訊網站,“掛羊頭、賣狗肉”,小學生上網形勢不容樂觀;無營運證車輛載客現象嚴重,學生出行安全無法保證。由於學校不是執法單位,雖多次與業主協商但效果不大。

三、工作措施

針對我鄉教育管理的現狀,學校一年改進應以“整合教育資源、集中辦學”爲基點,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以“強化學校常規管理”爲抓好手,規範學校管理行爲;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爲突破口,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一)積極向上爭取和籌措資金,全力擴大鄉中心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走集中辦學之路,撤拼辦學規模小,辦學效益低的村校,整合現有教育資源,減少因編制過緊造成教師職數相對少的壓力,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激活教師潛能。同時加強對寄宿學校的管理,確保邊遠的山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需要。

(二)下大力氣採取可行措施,加強對現有師資隊伍的培訓,以實施“績效工資”和“定員定崗”爲契機,制定措施,落實教師競爭上崗,優勝劣汰工作機制,增強教師的緊迫感、危機感和競爭意識。在培訓中要突出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愛心精神。努力搭設有利於教師成長的平臺,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和各種學習、培訓機會,使全體教師在學術水平、教學技藝、知識結構、現代教育技術等各方面都要有新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學校各項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實,各項工作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強化學校常規管理,重點是抓好學生良好日常行爲規範的養成教育,從細節入手,從過程入手,不強化矯正學生的不良風氣、習慣,促進班風,學風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