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2021人教版語文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21人教版語文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人教版語文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語文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1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透過六學期的語文學習活動,同學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學習方法,大部分同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

2、教材的主要編寫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2)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本冊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4)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三、教學目標

(1)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

(2)在閱讀方面,繼續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了課程標準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

(3)關於閱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4)課程標準對中年段的閱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5)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習作的興趣,繼續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四、整冊教材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隨着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

2、加強詞、句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繫。

5、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增加到課外閱讀量。

教學難點:

1、生字的認識與書寫。

2、朗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3、綜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4、習作興趣的培養,掌握習作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使用好詞好句。

五、教學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六、具體教學內容與教學措施

(一)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它是閱讀習作的基礎。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識字方式上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整。

對於書寫練習,除課堂生字學習指導外,主要憑藉本冊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t]的書寫興趣和愛好。

(二)閱讀教學

本冊既要完成中年級閱讀學習目標,又爲高年級的閱讀作準備,在教學上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是學習的重要階段,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讀課文數量將逐漸減少,略讀課文的數量則逐漸增加。

1、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本冊教學仍要重視朗讀訓練。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

詞句訓練是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本冊教學要繼續研讀詞句意思,結合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精讀內容、領悟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教學本冊教材,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文體特點,利用課後習題、文中泡泡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感情。

2、略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安排了15篇略讀課文,根據葉聖陶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教材後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供學生自學完成。

(三)“語文園地”教學

本冊安排8次口語交際。口語交際教學,既要重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特別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範,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2、交際中,注重語言的規範和指導。

3、面向全體,訓練到位。

4、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活動中去。

5、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

(四)習作教學

本冊習作在“語文園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爲完整的.習作訓練;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3次小練筆,作爲片斷練習。習作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拓寬題材範圍,給學生習作開闢選擇的空間

2、寫實、想象等多種作文類型

3、重視習作後的交流和評改

七、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他們的參與、互動。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質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

八、“培優補差”工作措施

1、瞭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透過分層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優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後快,全面提升。

2、堅持做到每節課“層級化”訓練分明,練習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既有“雙基”知識,也有拓展訓練,保證後進生學有所獲,優等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3、平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努力做到不歧視,多鼓勵。

4、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科學育人。

5、在日常工作中,要對後進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九、教學進度: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1 3/9——7/9

1、觀潮

2、雅魯藏布大峽谷

3、鳥的天堂

2 10/9—14/9

4、火燒雲

語文園地一

3 17/9——21/9

5、古詩兩首

6、爬山虎的腳

7、蟋蟀的住宅

4 21/9—28/9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語文園地二

5 1/10—7/10

“國慶”假

6 8/10—12/10

9、巨人的花園

10、幸福是什麼

11、去年的樹

7 15/10—19/10

12、小木偶的故事

語文園地三

8 22/10—26/10

13、白鵝

14、白公鵝

15、貓

9 29/10—2/11

16、母雞

語文園地四

10 5/11—9/11

17、長城

18、頤和園

19秦兵馬俑

11 12/11—16/11

語文園地五

20、古詩兩首

12 19/11—23/11

21、搭石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3、卡羅納

13 26/11—30/11

24、給予是快樂的

語文園地六

14 3/12—7/12

25、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7、烏塔

15 10/12—14/12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語文園地七

16 17/12—21/12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30、電腦住宅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17 24/12—28/12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語文園地八

18 31/12—4/1

期末複習

19 5/1—9/1

期末考試

語文四年級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我校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創建“書香校園”,總體思路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爲契機,以“讀好書”爲目標,深化改革,規範學校內部管理爲動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和課題實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

努力營造育人環境,使學生以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爲核心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個性特長得到一定發展,良好人格得到一定的塑造。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透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爲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本學期將透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閱讀教學中,着重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有46名學生,男生21,女生25。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語文能力也較強。男生基本大膽粗獷,女生斯文細心。本學期初,學生學習態度出現波動,孩子們字跡有些潦草了,上課有些散漫了,學習好習慣有些放了……還有幾個孩子打上課鈴以後遲遲不回教室,上課時忙着各說各的,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40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啓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二)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着力點。本冊教材繼續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啓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蒐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現或得到的啓發;也可以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中,瞭解鄉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四)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連結,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爲了便於複習檢測,每組課文後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後附有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複習總結之用。

本冊注音有下面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連結、語文園地裏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均不注音。選讀課文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號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爲了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隨文注音,並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加以提示。

四、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措施

1、持之以恆地培養學生的行爲習慣。從知識到智慧,由技能到習慣絕非一日之功,習慣依靠是快速反應直覺,是要長期實踐,反覆訓練的。

2、本着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原則。因爲班級有新生,他們學習要有一個適應的過 程,所以不可以一開始上課就很快,第一週,要注意培養他們集體意識,使他們融入到其它同學之中。

3、注重對學生進行讀書指導。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讀書時間,要指導全班學生把書讀通順、流利、連貫。

4、要充分利用好教輔手段,幫助學生領會課文內容。

5、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處理好讀與寫的關係。這學期繼續讓學生每週寫一篇日記,引導學生做好語言的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的方法。

6、多帶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去借書,借書過程中加強對讀書的指導,讓學生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7、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