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彙報

關於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彙報

在建設美麗中國的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今天公文小編帶來了關於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彙報,歡迎閱讀!

關於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彙報

【關於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彙報一】

一、基本情況

英都鎮霞溪村座落於英都鎮溪北側,東有英溪環繞,南接鎮區羣映,西靠巍巍翁山,北與安溪相鄰,佔地面積8平方公里,分五個自然村,32個村民組,有2170戶,人口9820人,其中常住人口6255人,外出人口3565人。今年,我村集體經濟收入160萬元,人均純收入18150元。

在英都鎮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村成爲南安市美麗鄉村示範村。爲更好的建設美麗鄉村,我村根據本村實際,成立美麗鄉村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以點帶面,全面實施“治污、美化、綠化、致富、和美”五大工程,努力把我村建設成“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美麗鄉村。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

換屆選舉以後,我村兩委班子現有11人,班子團結,有較強的戰鬥力,深受羣衆的好評。2011年我村黨委被鎮黨委評爲優秀村級黨組織。我村黨委充分利用世紀之村管理平臺,完善集體三資監管。

鎮黨委、政府對我村高度重視,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指導和規範下,我村成立了由村黨委書記任組長、村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村主任任常務副組長,負責指導組織實施;明確了村兩委人員的工作職責,建立了村組戶三級網絡。

(二)加大宣傳力度

我村不斷加強美麗鄉村建設的宣傳力度。透過召開黨員大會,發動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做好示範;召開鄉賢座談會,邀請有賢之士爲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上門入戶宣傳,對羣衆講解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意義,並分發《霞溪村美麗鄉村建設村規民約》;在街道上粉刷美麗鄉村宣傳語。

(三)加大資金投入

爲確保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我村從村財、政府撥款、鄉賢集資等途徑獲取資金投入建設,給予建設以資金的支援。2013年度點線面環境綜合整治建設項目7個,總投資583.7萬元。

(四)實施項目帶動

我村嘗試透過項目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如修建氧化池,在氧化池中種植觀賞性植物及架設噴泉,既可進行污水處理,又美化了環境;休閒農業項目建設,不僅改善了鄉村基礎設施狀況,促進生產發展,還有效地拓寬農民的收入渠道,並有利於村容整潔和鄉風文明;成立老人活動中心,既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同時帶動他們參與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來,使他們成爲建設美麗鄉村的一支有力隊伍。

(五)建立長效機制

要更好的保持和發展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果,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首先,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需要有穩定的供給,這主要靠集體經濟及基金會。我村積極發展集體經濟,力求透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加強服務羣衆的物質基礎,增強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推動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繁榮農村先進文化。

三、主要成效

(一)規劃到位,格調一致

我村從1997年就開始進行全村規劃,因起步早,所以路網建設較完備。爲更好的規劃我村佈局,我村特聘請廈門設計公司對全村統一規劃、優化設計,村莊建設得到有序推進。其中推動房屋外牆裝修,在溪益對無裝修戶村委會每戶補貼5000元讓其自行裝修,以減少裸房。使村主幹道兩側房屋牆面得到美化;採用分批分次的方式對我村石結構房進行統一改造安置,同時充分利用騰出的空地進行綠化,全村的石結構房得到有效的改造,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把關手續、規劃區內的配套基礎設施規劃有序;爲有效遏制兩違現象,我村在東墘山無林地,規劃建設東山居民小區80畝,解決無房戶的居住問題並對閒置房、廢棄房、舊宅基地等復耕25畝。如今村莊綠化面積現已達到30多畝。

(二)設施完備,人居靚麗

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村在董林橋交叉路口及大墘交叉路口、水尾橋設高架燈,全村路燈已超過250盞,方便羣衆夜間出行,同時全村通往各自然村的水泥路硬化率達到100%,提高道路安全水平,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設聯防隊員10人,配備巡邏電瓶車2輛、巡邏摩托車2輛,並在全村四個重要出入口設有治安崗亭,近幾年來,我村社會穩定,治安良好,沒重大的刑事案件和羣體性上訪事件發生。在振興大橋至董林大橋沿溪步行休閒道1公里,風景優美,是村民傍晚乘涼散步的好去處。

(三)完善機制,環境整潔

爲營造整潔的環境,我村分兩方面去做: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網絡體系:我村32個組範圍內,實行“門前三包”環境衛生責任制,家家戶戶庭前院後每日清掃,保持整潔;設定清潔員13人,對全村的生活垃圾收集,定時清運;各戶門前衛生責任制,配備環衛車一輛,做到垃圾不落地,減少二次污染;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以點帶面,推行禽畜圈養試點,分發圈養籠,人畜分離;房前屋後禁止亂堆亂放垃圾雜物,保持整潔;取締拋光、電鍍等污染嚴重的小加工廠,工業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全村基本普及自來水,填埋旱廁近1000個,建公廁30個,保潔機制健全;禁止主要道路及公共場所亂貼亂畫,減少衛生死角;村莊道路全面硬化,綠化場地普遍形成。一系列措施使我村衛生情況得到大幅提高。

(四)在生活用水、污水處理方面

我村三面環山,水資源豐富。由於歷史的原因,村民三家兩戶自己組織私自上山取水,這樣既浪費了水資源,更破壞生態,飲水也不合格。我村擬成立自來水公司,以保證飲水安全的標準,村財政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且避免村民因爭水而發生矛盾。

污水方面,設定氧化池處理生活污水,避免廢水直接排入英溪造成水體污染,委託廈門新禹環保有限公司在溪益自然村建一個2000㎡的污水氧化池及污水處理溼地休閒公園,配套農村污水處理系統,集中收集處理農村污水;在大美自然村建一個20畝的污水處理溼地的休閒公園,處理污水問題。

(五)文化厚重,魅力凸顯

我村大力提倡保護古民居、古建築、古樹木,以明代洪承疇鄉村學館作爲農家書院,周邊建2000m2的文化公園,作爲激勵青少年勤奮讀書的場所和羣衆休閒場所,使得村莊整體建築佈局、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有機結合,充分體現閩南鄉村特色。在鄉賢的贊助下,成立了三個老年協會,協會關注孤寡老人,幫助老年人找到樂趣;同時在重陽節時還會宴請老人,送給老人貼心的小禮物。今年重陽節,我村還在敬老院成立了村級南音協會,並請來老師教學,吸引了一羣南音愛好者;同時,太極拳跟廣場舞等各類文藝活動在全村積極開展,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蒸蒸日上。硬件方面,全村現在五個籃球場,其中橡膠球場2個;設有8處十二套件健身器材場所,爲羣衆提供健身活動條件。

(六)民生保障,社會和諧

爲改善農業結構,提高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對全村的排洪排灌渠道進行整改治理,開展農民的就業技能培訓,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新建村醫療所一座,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障,使羣衆自覺參加新農合,現參保率達95%以上,養老保險達90%。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生活得到保障,建設農家書屋2個,文體活動場所5點,豐富羣衆的文體活動。村委會設一站式便民服務視窗,開展文明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提高村民文化素質。

四、工作計劃

我村接下來將會建設環村公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爲建設“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美麗鄉村而努力。

【關於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彙報二】

今年以來,懷遠縣堅持把美好鄉村建設作爲“助推城市轉型、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抓手,徐圩鄉結合實際,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快字當頭,確保質量”的工作思路,科學謀劃,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多措並舉加快建設步伐,美好鄉村各項工作開局順利,紮實推進。2017年,全鄉規劃建設美好鄉村示範點1個,建設重點項目14個,目前,11個項目已完工,3個項目進入掃尾,美好鄉村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具體工作彙報如下:

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明確責任分工。一是及時成立組織。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鄉長任組長,鄉黨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鄉黨委、政府相關領導任副組長,鄉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爲成員的鄉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3個工作指導組。鄉美好辦人員配備,設施齊全,各工作組密切配合、聯動協作。二是加強工作調度。實行“每週一次調度,每月二次督查”的工作制度,僅6月份就召開了4次調度會,縣人大、縣政協等相關單位也都對我鄉美好鄉村建設情況開展了專項調研和視察。黨委書記褚作敏等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及時瞭解和掌握美好鄉村建設動態,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有力地推動了我鄉美好鄉村建設廣泛深入地開展。

(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提升建設品位。堅持規劃先行,用科學的規劃引領美好鄉村建設。高起點編制了《徐圩鄉村莊布點規劃》、《白湖村美好鄉村建設規劃》等,做到“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實施”,確保規劃一個,建設一個,成功一個。規劃中,我鄉以地方特色和羣衆意願爲出發點,尊重自然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邀請專業的設計單位,依據當地不同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經濟基礎、產業特色、生態環境、文化底蘊等元素,制定出符合當地實際、獨具區域特色的美好鄉村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