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中學生睡眠調查報告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寧波中學生睡眠情況如何?寧波市康寧醫院、寧波市心理諮詢治療中心日前發佈寧波中學生睡眠調研報告。數據顯示,上學期間,寧波市中學生在牀時間爲8.22個小時,不到我國有關部門規定的9小時。而且,年級越高,上牀時間越晚,高二學生普遍比初一學生晚睡半小時左右。更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一成的被調查學生表示,白天很想睡覺。

中學生睡眠調查報告

一成多被調查學生表示白天很想睡覺

這項針對寧波中學生的睡眠情況調查共發放問卷4052份,回收4038份,其中有效問卷3919份。有效問卷中,初中生2525人,高中生1394人;男生2017人,女生1902人,平均年齡爲15歲。

調查顯示:寧波市青少年上學日的上牀時間爲21點49分,而週末及寒暑假要晚半小時。他們上學日的起牀時間爲6點3分,週末以及寒暑假要晚2小時左右。在牀時間上學日日均爲8.22個小時,週末在牀時間爲9.57個小時,寒暑假最長,平均9.84小時。

同時,上牀時間隨着年級的升高,有延遲的趨勢,高二學生普遍比初一學生晚睡半小時左右。可見,隨着年級的升高,中學生睡眠時間有減少的趨勢。

睡晚而起得早,導致部分孩子出現白天嗜睡的情況。超過一成的被調查學生表示,白天很想睡覺。而且,隨着年級升高,嗜睡表現也呈現上升趨勢。

寧波青少年存在缺覺現象

我國教育部和衛計委規定,中學生睡眠時間應達到9小時。我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公佈,中學生平均睡眠時間僅爲7小時20分,有77.1%的中學生睡眠時間達不到標準,而較短的睡眠時間與日間嗜睡直接相關,影響日間功能及學習效率。

“當然,9小時並不是絕對的,個體差異決定有些人需要的睡眠時間較少,有些人則更多,因此睡眠補償行爲就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補償行爲多,就說明缺覺的問題突出。” 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寧波市康寧醫院院長鬍珍玉說,“從調研結果來看,寧波中學生的在牀時間並不算少,但在牀時間並不等於睡眠時間。有的孩子上牀了,但可能久久沒有入睡。從睡眠補償行爲明顯的情形來看,我市青少年還是存在缺覺的現象。”

壓力和不良生活習慣影響孩子睡眠

在寧波市心理諮詢治療中心,經常有青少年因爲睡眠問題來求助。在接觸大量案例後,專家們發現,學習和人際關係方面的壓力,是孩子們睡得少、睡不好的主因。

該中心心理科負責人張子霽提到了最近碰到的一個案例。15歲的初二男生小李,新近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雖然白天仍能投入學習,但到了晚上,他就把大量的時間用於玩遊戲。有時候明明很累了,但還是不肯放下手機,直到凌晨一兩點才入睡。由於第二天又要早起上學,小李的精神很疲倦,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也明顯下降,這讓他非常焦慮。

經過溝通,張子霽發現,從表面上來看,小李是沉迷於手機遊戲,但潛意識裏卻是對於繁重的學習出現了排斥心理,透過夜裏晚睡、白天困頓這樣的消極反應來回避學習的壓力。

在調查中,心理專家還發現,不少青少年幾乎每天都離不開電視、電腦、手機等可視電子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佔據了青少年大量時間,而且每天佔用的`時間呈上升趨勢。胡珍玉表示,睡前玩手機等不良生活習慣,會使孩子在睡前大腦處於興奮狀態,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睡眠,導致睡眠時間少於在牀時間。

 青少年睡眠問題亟需社會關注

青少年羣體被認爲是失眠發生率較低的一個羣體,然而調查發現,青少年失眠的發生率比預期的要高。特別是自評健康狀況較差、體育活動量不夠、學業壓力很大、沒有自己的獨立房間、經常有孤獨感、生活滿意度不積極的青少年,出現睡眠問題的比例較高。

胡珍玉表示,青少年正處生長髮育的黃金期,睡不夠會直接影響發育。白天嗜睡會帶來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的下降。而且,青少年失眠可引起情緒和行爲問題,還可導致肥胖等軀體疾病,因此值得全社會關注。

胡珍玉說,學校減負是其中一個方面。在調查中發現,青少年失眠更多和人際關係、親子溝通出現問題有關,她呼籲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