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戰爭作文

永遠的辛亥革命高中優秀作文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統治制度並掀開民主共和的新紀元篇章,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的進程中意義重大,它的爆發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從此中國,這個經歷了兩千多年封建統治的國家,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國,永遠的甩掉了封建社會的帽子。辛亥革命從思想上解放的人數之多,影響之廣泛,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場革命,都是無法相比的,它對中國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永遠的辛亥革命高中優秀作文

辛亥革命對內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帝國主義在華統治的牢固根基至此開始瓦解。

辛亥革命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爲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實質上,這都預示着一個嶄新的中國力量即將誕生,儘管由於當時的形式或許這種新生力量的誕生還需要很長的道路要走,但它誕生和前進的方向將無法阻擋!

辛亥革命對國外的影響也極爲深遠,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起了推動作用。在它的直接和間接推動下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爆發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首先從政治角度看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爆,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便不足以應對中國所面臨的千載未逢的.挑戰。之後的洋務運動,是一場由清室自發的改革。其重點爲改良生產技術,透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試圖以興辦工商業來加強中國的國力。然而中國在甲午戰爭的失敗,顯示只限於器物層面的洋務運動,並未能根本改變中國自北宋以來重文輕武的觀念,

自公車上書以後,在知識分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爲、梁啓超等人物成爲維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維新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援。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勢力發動政變而告流產。部分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爲“保皇黨”或“立憲派”。

之後推動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國成爲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清政府廢除軍機處,發佈內閣官制與任命總理、諸大臣。成員名單中過半數爲清宗室(皇族)與滿人,被譏嘲爲「皇族內閣」。立憲派、輿論對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滿,認爲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憲政,乃逐漸同情、傾向革命。清政府垮臺,中華民國就此誕生。在推翻清朝的鬥爭中,革命黨人曾經先後發動十次武裝起義,屢次失敗,而又能屢次重起,海外華僑的大量經濟支援,實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於海外華僑在推翻清朝的革命鬥爭中的作用,孫中山曾經用這樣一句言語表達:華僑是革命之母。

其次在文化方面,長期以來的滿漢種族問題,在清初的文字獄和剃髮易服制度的壓制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爲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漢滿問題開始再度擡頭。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爲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爲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復明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傳著作有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爲「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西學東漸是指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作爲史學術語,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兩個時期之中,歐洲及美國等地學術思想的傳入。

中國因爆發義和團事件,導致八國聯軍入侵,朝廷內部頑固保守勢力也受到嚴重打擊,在改革勢力的呼籲下,慈禧同意開始推行康梁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爲清末新政。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已經有6萬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後,大量以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於宣佈「預備仿行憲政」,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即立憲運動。其後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爲主要成分的諮議局代表,這些各省的實權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憲,成立責任內閣,但屢爲清政府所阻。這些都成了辛亥革命爆發的導火鎖!

辛亥革命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於它的影響和意義的深遠,在革命中所表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和愛情事蹟,不得不讓人人對革命者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犧牲精神肅然起敬,這其中的佼佼者,當然是革命的先驅和開拓者孫中山和黃興,作爲同盟會的創立者,孫中山對中國封建社會社會的弊病是痛心疾首,年輕時,依然棄醫從文,致力於社會的變革,曾經多次流亡海外的孫中山對革命的信念從未動搖過,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當然,革命就意味着“流血”,意味着“犧牲”,但能爲偉大的革命追求獻身又是多麼的有意義!這不正是偉大的革命先驅所向往的麼?革命需要百折不撓,前仆後繼的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不正是偉大革命先驅的所追求的麼?

提到孫中山,令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宋慶齡了,這位曾出身名門的巾幗英豪,爲了革命事業,爲了革命夢想,毅然放棄舒適的生活,不捨不棄的跟隨孫中山,不錯這是愛情,可歌可泣的革命愛情,但它也早已超出了愛情的界限,她把愛情不僅僅給了孫中山,更給了中國的革命事業,給了這場令中國歷史發生轉折的革命事業。

黃興,曾受孫中山委派,到香港成立同盟會南方支部,策劃廣州新軍起義。起義失敗後,孫中山召集“庇能會議”,議決傾全黨人力物力,在廣州再舉。1911年初在香港成立領導起義的總機關統籌部,黃興任部長。於4月27日(三月二十九)發動黃花崗起義,他率敢死隊百餘人猛攻兩廣總督衙門,許多革命黨人英勇犧牲,黃興右手受傷,斷去兩指。起義失敗後,他在香港養傷,支援宋教仁、譚人鳳等在上海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黃興於28日趕到武漢,被任命爲革命軍戰時總司令,率民軍在漢陽前線與清軍奮戰二十餘日。11月27日漢陽失陷後,轉赴上海。南京光復後,獨立各省代表會議先舉他爲大元帥,後改爲副元帥代行大元帥職權,他均未赴任。短短的敘述,足以彰現黃興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領導才能,更顯示了他爲革命獻身的意志。革命並不是爲一己私利,革命是爲勞苦大衆謀幸福,革命是爲苦難中國謀出路。革命是爲人類的發展清除障礙,革命在革命者眼中,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字眼,而是一個“艱辛”與“堅信”相結合的整體!

辛亥革命,已隨時間的推移與我們遠去,明年將是辛亥革命的百年聖誕,歷史雖已遠去,但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地位絕對不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變淡,那些爲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者也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讓我們時刻銘記,也許再過幾十年、幾百年我們的後代會象我們一樣銘記它,改變中國歷史的辛亥革命,永遠的辛亥革命!

標籤:高中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