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考試作文

爲你點贊高三適應性考試作文

行走街頭,偶見兩流浪漢求助,上前,予之工作,遭拒;緊跟其後,舉牌解釋所爲,令路人明瞭事情。也許你會納悶,爲什麼這位先生要告訴路人流浪漢拒絕了他的工作?吾初亦不解,深思之,不由頓悟。

爲你點贊高三適應性考試作文

這位先生,我要對你的行爲點贊!

爲流浪漢提供工作,實屬至善。街頭的霓虹燈閃動,路人行色匆匆,有誰曾注意或舉牌求援,或伏地賣唱需要幫助的人?即使看到了,你會幫忙嗎?或許也只是略施零錢吧。然這位先生卻主動爲那兩流浪漢提供工作。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需要幫助的人獲得發展的權利,靠雙手立足社會,而不是卑微地乞求與無盡的未知……這位先生已達至善。

那麼,爲什麼流浪漢會拒絕呢?

其必曰:得到工作非其本意!這位先生看出來了,於是也採取了進一步行動。身體健康,神智正常,爲什麼會淪爲流浪漢?那是因爲“求幫助”便是他們的工作。裝作窮困潦倒,窮途末路之態,以此消費大多數人的善心,獲得“報酬”。新年期間,各大網絡門戶便報道了不少對路邊乞丐的'跟蹤調查,結果令人愕然。那些在白天卑微地低到塵土裏的乞丐於夜晚搖身一變,成羣結伴地出入酒吧飯店,拿着路人的“愛心與善意”,踐踏在風花雪月之上,豈不令人寒心?由此觀之,這兩名流浪漢亦如此。於是,這位先生跟着他們,向路人揭露兩人騙局,避免更多受害者。

我不得不讚嘆,這位先生的做法對社會大有裨益!首先,此舉震懾與警告了那些“社會蛀蟲”。若人人不工作,不勞動,盡耍歪招以取不義之財,社會該如何發展?妄論進步。猶記美國經濟危機時期,羅斯福政府推出“以工代賑”方案,既保障了失業者的基本生活,又促進了國家建設,兩全其美,至今仍爲人讚頌。讓“社會蛀蟲”清醒,助力社會建設,讓國民皆可暖心微笑。

更重要的,這還是對社會信任的一次拯救。“當一個人對社會失去信心時,他甚至無法從牀上起來。”羅素如是說。試想,若你知道自己的善心被如此糟蹋,你會如何?大概以後也不會對其施以援手了吧。不相信,不知道他們是否真正需要幫助;懷疑所有乞討者。長此以往,本就被市場經濟考驗得所剩無幾的社會信任只會轟然崩塌,輻射四方。如此,文明、和諧、團結、互助之社會以何建設?重構社會信任,意義重大,任重道遠。這位先生已爲之助力。

太陽很美,明媚溫暖;街頭喧鬧,光影斑駁;唯你舉牌如斯,神色自若。

這位先生,我要爲你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