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讀書作文

【實用】讀書作文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書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讀書作文四篇

讀書作文 篇1

翻閱你,你是靈性至極的佛指,捻斷雜念無數;翻閱你,你是漠然逝去的流水,沖刷心靈污穢;翻閱你,你是傳世名曲,動我心絃,或贊曰:讀書,還有比這更美的事情嗎?

縱中華九萬里之土,五千年曆史,書的足跡遍佈每個角落。讀書,見證名人誕生無數;讀書,使人的血液中流淌着智慧,閃耀光芒。

《三國演義》,觀歷史烽火狼煙,誰方唱罷誰登場,皆爲歷史滄海一粟;《水滸傳》聞好漢血氣方剛,自有“橫槍躍馬蕩征塵,四海英雄難近”;《西遊記》看師徒歷經磨難,因“謝慈悲”故“剃度在蓮臺下”,“一任俺,芒鞋破鉢隨緣化”;《紅樓夢》賞世間人情悲歡,可謂曰“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唉,空去嘆“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唯空。讀書,書中有血有淚,有我們需要的求知的渡口。

文化積澱,書自成四君子:梅蘭竹菊。六朝駢文元曲,唐詩宋詞,自成一脈。梅吟是“桃李芳菲杏來紅,衝寒先喜笑東風”,歌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蘭,“凌雲勁竹真君子,空谷幽蘭絕美人”,深山古寺,“啖肉食腥腹,視綺羅俗厭”,君子自比曰“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竹,虛心有節,自是清高,竹語隨風“壯志凌雲幾分愁?”竹只沉默,只有虛懷若谷,方能挺立如山;菊,“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自陶潛以來,天下吟菊者衆多,可謂是“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讀書,書中自有精神,自有意境,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讀者贊,閱讀者爲高潔。漫漫長夜,挑燈苦讀。摟一縷墨香放在心間。是醉是醒?醉,我謂之謀;醒,我謂之智。故曰:君子多好讀書。

讀書作文 篇2

從小就聽到有人這樣問你:你爲誰而讀書?

懵懂時代,年幼無知,天真活潑,從不爲何事或何物犯愁,自然也不明白讀書爲何?更不談“你爲誰而讀書”能做出完美的答案。在校園裏聽到這句話時,便認爲是爲老師而讀書,在家中聽到這句話時,便認爲是爲父母而讀書。因此,便在這得過且過,無憂無慮的時光中度過了童年。但始終沒有弄明白,你爲誰而讀書。

踏着成長的足跡,激起一個個大而美的浪花。在陽光的沐浴中,慢慢步入中學時代。

“你爲誰而讀書?”又迎面而來。退去了幼時的無知與懵懂,換上少年時特有的青澀和好奇。還記得中學老師講過周總理的故事,說周總理在中學時代曾立下大志——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好奇的我們便深深記住了這句話,每當老師或長輩問我們爲何而讀書時,便將這句話當擋箭牌。漸漸地,才發現這個答案需要耗盡我們的.毅力與自信。便從此不將這句話拿出來充足自己,自願碌碌無爲,平庸一輩子。

當人生的花季來臨時,我們的認識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淡淡的花香混着青草味,隨着細雨飄落而下,落到地上,任由雨滴拍打,赤着腳,走在雨中,感受着雨季的溫度,品嚐着花季的味道,搜尋着未來的旅途。

大海上航行着一艘遠行的船隻,沒錯,那就是我們的船隻,一艘滿載着希望與夢想的船,它正值人生的雨季“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它擁有的資本“爲誰努力,爲誰讀書”是它所面臨的問題“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能會成爲它的目標。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目標可能會很遙遠,一般人難以將它變爲現實,此時,我們何不將自己的目標定很近,很近,近的合乎我們自己的實際能力,然而爲之奮鬥,將船駛向成功的彼岸。

雨過天晴,天空出現了美麗的彩虹。來到室外,獨自漫步在田間小路,欣賞着雨後的美景,感受着淳樸的農家情,和煦的陽光環繞着你。不禁自問:你爲誰而讀書?

自信滿滿的回答道:我爲自己而讀書!

讀書作文 篇3

我想大家在生活中、書本里、一定見過許多讀書入迷、十分愛讀書的人,而我知道一個人讀書容易入迷,那個人就是——我。嘻嘻,你們想不到吧!

我在朋友中有個小外號“入迷大王”,我對什麼都不入迷,唯獨書,纔會讓我到了入迷的境界。

有一次,我在家中讀書,媽媽出去買菜沒帶家門鑰匙,讓我一會兒給開門。我答應了媽媽,不知不覺半小時過去了,可我感覺卻像過了十分鐘。只聽見媽媽在門口大叫我的名字。我知道又迷了,我急忙幫媽媽開啟門,原來媽媽在門口站了十分鐘了,都不見我來開門才大聲叫我。

過了一會兒,媽媽開始接上水,讓我看着水。對,大家猜對了。哎,我又入迷了,不一會兒水流出來了,媽媽急忙叫我關了水龍頭,看着眼前的景象亂成一團。

可我沒過幾天就得了“讀書大聖”的名號。

讀書的好處,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閒,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爲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爲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紮實的基礎!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拿起書,進入書的海洋,遊向“花界”的芬芳,體驗人間的苦甜,感受仙境的“魔力”,一起衝向書的海洋,一起衝向書的世界,一起衝向書的遠方。

讀書作文 篇4

我從小是個讀書迷,但小時候讀書只是爲了尋開心,從書中找到樂趣。書真是給了我無窮的快樂。我最早讀的是《施公案》、《七俠五義》等武俠小說,特別愛讀《濟公傳》。那時候我還沒找到兒童文學的童話,這些武俠小說有什麼“定身法”、“飛鏢”、“隱身法”之類變幻莫測的玩意兒,就等於讀童話。孩子都是喜歡這種幻想東西的。我哥哥有《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紅樓夢》等古典小說,前三本我看過幾遍,《紅樓夢》看不下去。就是前三本,我也是找看得懂和好看的地方看,《三國演義》我愛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看到諸葛亮歸天就不愛看了。《水滸》我要謝謝金聖嘆腰斬這本書,看到他腰斬的七十回,最後是梁山泊好漢聚義廳排座次,讓我讀得開開心心。《西遊記》是找好看的段落看,許多詩句之類我都跳過。讀所有的書都如此:找好看的地方看。

我讀小學時,圖書館書很多,我被新書吸引,開始看商務的《中學生文庫》,看開明書店的世界兒童文學名著,讀到葉聖陶的《稻草人》,張天翼的《奇怪的地方》,外國作品《木偶奇遇記》等等。這些書是專門爲兒童寫的,更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讀中學時抗戰開始,我的閱讀情況就完全變了。我讀的上海雷士德中學有地下黨員,他循循善誘地讓我們讀進步書籍。讀初中一時正好出版《魯迅全集》,同學草嬰(後成爲著名翻譯家)有一套,他借給我看,我大部分是每天上下課時在公共汽車上看完的,因爲家離學校很遠,坐車要個把小時。這時我們這些同學有了抗日愛國和追求進步的思想。魯迅先生的著作給了我一生的影響。從此我還愛上新文學,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葉聖陶的《倪煥之》等等全是我愛讀的書。同時也大讀特讀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喜歡契訶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以及巴爾扎克、左拉和大量蘇聯小說。當時我們不但讀而且互相討論的書還有齊同的小說《新生代》(這本小說寫一個只管埋頭讀書不關心國事的大學生的轉變,對我來說正好對症下藥)、艾思奇的《大衆哲學》等等。這時閱讀已不僅是爲了尋開心,而且是要滿足求知慾和尋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