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小學生日記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通用7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端午節的日記(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通用7篇)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1

端午節有三天假期,我和朋友們一起去河源連平九連山度假村泡溫泉。九連山度假村很大,但是那裏的溫泉池只開了五個,還不錯的是它們都是中藥池。晚上天氣有點冷,泡泡溫泉身體馬上暖和了。溫泉中央有個很大的電視機,我們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泡溫泉,真是太舒服了!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2

過端午,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吃糉子時,我編了一個滑稽的故事

貝西小鎮位於美國。住在這的有和藹可親的比爾太太、比爾先生、米克爾小姐。當然還有調皮蛋薩克。一共88人,還有一些老房子。端午節的清晨,薩克正在吃媽媽從家家超市買糉子。薩克突然怎麼也咬不斷哪接糉子了,於是全鎮的人都來幫忙了。這成了一道風景。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3

那年端午節,糉香萬里。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不一會兒,爸爸就先回奶奶家了,媽媽對我說:“我們在外婆家先住一晚,明天早上再去奶奶那邊”。

外婆見我們來了,非常高興,她把我們接進屋裏,拿出了糉子給我和媽媽吃。接着又忙着做飯,媽媽也到廚房幫忙,我便在客廳看動畫片。開心極了!不一會兒,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便出爐了,我實在忍不住饞,隨手拿起筷子,加了一大把放進嘴巴。

“恩恩,真好吃,外婆和媽媽的手藝真不賴”我不禁讚歎道!“呵呵,那你就多吃點哦”!媽媽附和道。

就這樣度過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媽媽便到這我來到了奶奶家。奶奶和外婆一樣,看見我們來了,無比的高興。進屋一看,姑姑他們都來了,午飯過後,我們編去看賽龍舟。

來看龍舟的真是人山人海,擠都擠不進去,好不容易纔佔到了位置。比賽非常激烈,每個龍舟各不相讓,很難分出勝負。“已經很晚了,我們回家吧”奶奶說。

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一個終生難忘的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4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此自古沿襲下來的習俗至今不變:吃糉子、劃龍船……

一到端午節,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糉子。外面裹着一層翠綠的竹葉,溼漉漉的身體掛着水珠,三角微微翹起,外觀就會讓人頓生清爽!

糉子的花樣、品種繁多。我見過的有紅棗餡兒的,花生餡兒的,鹹肉餡兒的,豆沙餡兒的……真是應有盡有。比如我吃過的糯米紅棗餡兒的,外面散發着竹葉的清香,剝開竹葉白裏泛紅、油光發亮的餡兒,真是讓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讓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吃糉子是飽了口福,而劃龍船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劃龍船的比賽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衆人划槳,百舸爭流,萬船飛渡,鑼鼓喧天,喊聲陣陣,那種場面真是叫人熱血沸騰!

啊!多麼快樂的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5

我真開心!因爲端午節到了,走在街上就會聞到一陣陣糉子的香味。糉子的味道有很多:蜜棗味、豬肉味、豆沙味……

到了中午,奶奶做了好多糉子和我喜歡吃的菜,這時,我迫不及待地來到廚房拿出碗筷,用筷子夾了一個豆沙味的糉子,剝了糉葉後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我一邊吃一邊問:“爺爺,怎麼會有端午節這個節日呀?”爺爺說:“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我又問:“爲什麼要紀念屈原,那屈原又是什麼人物?”爺爺停了停說:“屈原諫君主而不得,於是無奈之下之溺於汨羅江,希望以此望君清醒。傳說鄉民怕屈原的遺體被魚啄食,就在水面上不斷敲鑼擊鼓嚇走魚羣,並把糉子投入江中,引開魚蝦。自此以後,賽龍舟和吃糉子就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爺爺的話音剛落,媽媽就說:“屈原是湖北秭歸人,是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的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聽着聽着,我覺得屈原太偉大了,他是多麼愛我們的祖國啊!

我終於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了嗎?不知道的可以讓你們的爺爺、奶奶、媽媽、爸爸講給你們聽喲!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6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的爸爸,媽媽帶着我到一家離大海很近的飯店去吃飯。

吃完飯,我們又到海邊散步,我突然發現一個大石頭,這個大石頭可不是一般的大石頭。這個大石頭上有很多海螺這些海螺引起了我的貪心,爸爸、媽媽撿了一些海螺,說:我們已經撿了很長時間了,再不走就到午飯時間了。我說:再讓我撿一下吧,我還沒玩夠呢。爸爸媽媽說:那好吧不過你只能玩五分鐘。

我說:沒問題就算是再讓我萬一分鐘也行,我撿完海螺以後,爸爸、媽媽帶我到海邊坐船。海面上涌起了層層波浪,洶涌的`海水衝擊着岩石發出陣陣聲響,噴濺出的雪白的泡沫,好像在演奏着一首氣勢磅礴的歌曲。

端午節的前一天真的是太爽了。

小學端午節的日記7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鹹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糉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糉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糉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糉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糉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糉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糉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糉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裏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糉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因爲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衆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xx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